众花照影影一样

出自:清代·黄遵宪《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

拼音:[zhòng][huā][zhào][yǐng][yǐng][yī][yàng]

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

南斗在北海西流,春非我春秋非秋。
人言今日是新岁,百花烂熳堆案头。
主人三载蛮夷长,足遍五洲多异想。
且将本领管群花,一瓶海水同供养。
莲花衣白菊花黄,夭桃侧侍添红妆。
双花并头一在手,叶叶相对花相当。
浓如栴檀和众香,灿如云锦粉五色。
华如宝衣陈七市,美如琼浆合天食。
如竞笳鼓调筝琶,蕃汉龟兹乐一律。
如天雨花花满身,合仙佛魔同一室。
如招海客通商船,黄白黑种同一国。
一花惊喜初相见,四千余岁甫识面。
一花自顾远自猜,万里绝域我能来。
一花退立如局缩,人太孤高我惭俗。
一花傲睨如居居,了更妩媚非粗疏。
有时背面互猜忌,非我族类心必异。
有时并肩相爱怜,得成眷属都有缘。
有时低眉若饮泣,偏是同根煎太急。
有时仰首翻踌躇,欲去非种谁能锄。
有时俯水瞋不语,谁滋他族来逼处。
有时微笑临春风,来者不拒何不容。
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传语天下万万花,但是同种均一家。
古言猗傩花无知,听人位置无差池。
我今安排花愿否,拈花笑索花点首。
花不能言我饶舌,花神汝莫生分别。
唐人本自善唐花,或者并使兰花梅花一齐发。
飙轮来往如电过,不日便可归支那。
此瓶不乾花不萎,不必少见多怪如橐驼。
地球南北倘倒转,赤道逼人寒署变。
尔时五羊仙城化作海上山,亦有四时之花开满悬。
即今种花术益工,移枝接叶争天功。
安知莲不变桃桃不变为菊,迥黄转绿谁能穷?化工造物先造质,控搏众质亦多术。
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众生后果本前因,汝花未必原花身。
动物植物轮回作生死,安知人不变花花不变为人。
六十四质亦么么,我身离合无不可。
质有时坏神永存,安知我不变花花不变为我。
千秋万岁魂有知,此花此我相追随。
待到汝花将我供瓶时,远愿对花一读今我诗。

查看原文

注释

【影影】1.身影。 2.犹隐隐。模糊不清貌。 3.不安貌。
【一样】1.同样;没有差别。 2.表示相似。 3.一种;一件。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众】

众【補遺·子集】【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篇海類編》魚琴切,音吟。衆立也。與乑異。俗書爲衆字。非。(眾)〔古文〕之仲切,終去聲。《說文》多也。《徐曰》國語三人爲眾。數成於三也。《易·說卦》坤爲眾。《疏》取其地載物非一也。《書·湯誓》格爾眾庶。《詩·周頌》命我眾人。《黌山子損益篇》寡者,爲人上者也。眾者,爲人下者也。

眾雨。《禮·月令·淫雨蚤降註》雨三日以上爲霖,今月令曰眾雨。

星名。《史記·天官書》婁爲聚眾。

縣名。《前漢·地理志》安眾縣,秦置,屬南陽郡。

《唐韻》職戎切《集韻》《韻會》之戎切,音終。義同。

草名。《爾雅·釋草疏》眾,一名秫。稷之黏者也。

濼,一名貫眾,藥草也。

姓。《左傳》有眾仲,眾父,以字爲氏。

叶諸良切,音章。《道藏歌》攜袂明眞館,仰期無上皇。北鈞唱羽人,玉女粲賢眾。

叶諸仍切,音蒸。《揚子·太經》減於艾無以涖眾也,減黃貞臣道丁也。

叶才淫切,音琴。《揚子·太經》減其儀欲自禁也,減於艾無以涖眾也。《正字通》从橫目,从㐺,人數多也。目,數也。字彙作衆,列血部,非。

【花】

花【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照】

照【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少切《集韻》《韻會》《正韻》之笑切,音詔。《說文》本作㷖。《增韻》明所燭也。《易·離卦》大人以繼明照于四方。《書·泰誓》若日月之照臨。

《正字通》北齊劉縚兄弟,父名照,一生不作照字,惟依火旁作炤。《廣韻》同炤。《集韻》或省作昭。唐武后作曌。

【影】

影【寅集下】【彡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正韻》於丙切《韻會》於景切,是也。至晉世《葛洪·字苑》始加彡爲影,音於景反。而世閒輒治《尚書》《周禮》《莊》《孟》从葛洪字,甚爲失矣。《六書正譌》影者,光景之類合。通用景,非。毛髮藻飾之事不當从彡,今槩从影。

漏影,刀名。《古今注》漢文帝有百鍊靑犢漏影三刀。

躡影,馬名。《博物志》躡影,秦良馬。

木名。《花木志》瀛州有木,日中視之,一葉百影。

仄影,扇名。《事物紀原》周昭王時,脩塗國獻丹鶴,以翅爲扇。一曰條融。一曰仄影。

叶倚兩切,音養。《道藏歌》解散七。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样】

样【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與章切《集韻》餘章切,音陽。《廣韻》槌也。《方言》懸蠶柱,自關而東謂之槌,齊謂之样。

《集韻》徐羊切,音詳。

兹郞切,音臧。義同。(樣)《集韻》似兩切,音象。栩實。橡或作樣。詳橡字註。

《集韻》弋亮切《韻會》餘亮切,音漾。法也。《廣韻》作㨾。《唐書·柳公權傳》公權在元和閒書法有名,劉禹錫稱爲柳家新㨾。《長編》宋太祖謂陶穀曰:聞草制皆檢舊本,依樣畫葫蘆。《文獻通考》政和八年,令禮部造履三十副,下開封府舖戸爲樣。原作柳家新樣。

相关诗句
远愿对花一读今我诗 待到汝花将我供瓶时 此花此我相追随 千秋万岁魂有知 安知我不变花花不变为我 质有时坏神永存 我身离合无不可 六十四质亦么么 安知人不变花花不变为人 动物植物轮回作生死 汝花未必原花身 众生后果本前因 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 控搏众质亦多术 化工造物先造质 迥黄转绿谁能穷 安知莲不变桃桃不变为菊 移枝接叶争天功 即今种花术益工 亦有四时之花开满悬 尔时五羊仙城化作海上山 赤道逼人寒署变 地球南北倘倒转 不必少见多怪如橐驼 此瓶不乾花不萎 不日便可归支那 飙轮来往如电过 或者并使兰花梅花一齐发 唐人本自善唐花 花神汝莫生分别 花不能言我饶舌 拈花笑索花点首 我今安排花愿否 听人位置无差池 古言猗傩花无知 但是同种均一家 传语天下万万花 曾无人相无我相 众花照影影一样 来者不拒何不容 有时微笑临春风 谁滋他族来逼处 有时俯水瞋不语 欲去非种谁能锄 有时仰首翻踌躇 偏是同根煎太急 有时低眉若饮泣 得成眷属都有缘 有时并肩相爱怜 非我族类心必异 有时背面互猜忌 了更妩媚非粗疏 一花傲睨如居居 人太孤高我惭俗 一花退立如局缩 万里绝域我能来 一花自顾远自猜 四千余岁甫识面 一花惊喜初相见 黄白黑种同一国 如招海客通商船 合仙佛魔同一室 如天雨花花满身 蕃汉龟兹乐一律 如竞笳鼓调筝琶 美如琼浆合天食 华如宝衣陈七市 灿如云锦粉五色 浓如栴檀和众香 叶叶相对花相当 双花并头一在手 夭桃侧侍添红妆 莲花衣白菊花黄 一瓶海水同供养 且将本领管群花 足遍五洲多异想 主人三载蛮夷长 百花烂熳堆案头 人言今日是新岁 春非我春秋非秋 南斗在北海西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