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更妩媚非粗疏

出自:清代·黄遵宪《以莲菊桃杂供一瓶作歌》

拼音:[liǎo,le][gēng,gèng][wǔ][mèi][fēi][cū][shū]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

南斗在北海西流,春非我春秋非秋。
人言今日是新岁,百花烂熳堆案头。
主人三载蛮夷长,足遍五洲多异想。
且将本领管群花,一瓶海水同供养。
莲花衣白菊花黄,夭桃侧侍添红妆。
双花并头一在手,叶叶相对花相当。
浓如栴檀和众香,灿如云锦粉五色。
华如宝衣陈七市,美如琼浆合天食。
如竞笳鼓调筝琶,蕃汉龟兹乐一律。
如天雨花花满身,合仙佛魔同一室。
如招海客通商船,黄白黑种同一国。
一花惊喜初相见,四千余岁甫识面。
一花自顾远自猜,万里绝域我能来。
一花退立如局缩,人太孤高我惭俗。
一花傲睨如居居,了更妩媚非粗疏
有时背面互猜忌,非我族类心必异。
有时并肩相爱怜,得成眷属都有缘。
有时低眉若饮泣,偏是同根煎太急。
有时仰首翻踌躇,欲去非种谁能锄。
有时俯水瞋不语,谁滋他族来逼处。
有时微笑临春风,来者不拒何不容。
众花照影影一样,曾无人相无我相。
传语天下万万花,但是同种均一家。
古言猗傩花无知,听人位置无差池。
我今安排花愿否,拈花笑索花点首。
花不能言我饶舌,花神汝莫生分别。
唐人本自善唐花,或者并使兰花梅花一齐发。
飙轮来往如电过,不日便可归支那。
此瓶不乾花不萎,不必少见多怪如橐驼。
地球南北倘倒转,赤道逼人寒署变。
尔时五羊仙城化作海上山,亦有四时之花开满悬。
即今种花术益工,移枝接叶争天功。
安知莲不变桃桃不变为菊,迥黄转绿谁能穷?化工造物先造质,控搏众质亦多术。
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众生后果本前因,汝花未必原花身。
动物植物轮回作生死,安知人不变花花不变为人。
六十四质亦么么,我身离合无不可。
质有时坏神永存,安知我不变花花不变为我。
千秋万岁魂有知,此花此我相追随。
待到汝花将我供瓶时,远愿对花一读今我诗。

查看原文

注释

【妩媚】1.姿态美好可爱:风流妩媚。 2.风格柔媚:其书妩媚而失苍劲。
【粗疏】疏忽,不细致:工作粗疏,难免有阙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了】

了【子集上】【亅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盧鳥切《集韻》《韻會》郞鳥切《正韻》盧皎切,煒曰:小而了了,大未必奇。

《宋書·戴法興傳》彭城王覓一了了令史,得法興使爲之。

訖也,畢也。《晉書·傅毅傳》天下大器,非可稍了,而相觀每事欲了,生子癡了官事,官事未易了也。《杜甫詩》岱宗夫如何。齊魯靑未了。

《揚子·方言》了,快也。秦曰了。

秦吉了,鳥名。《仇池筆記注》似鸚鵡,腦有肉冠,能言笑。

【更】

更【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玉篇》㪅今作更。《集韻》隷作更。○按更字,諸韻書作㪅字重文。《正字通》云俗字,非。

【妩】

嫵【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文甫切《集韻》《韻會》罔甫切。同娬。《說文》媚也。《司馬相如·上林賦》嫵媚孅弱。通娬。《史記·相如傳》作娬媚。

【媚】

媚【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明祕切,音郿。《說文》說也。

諧也,諂也,蠱也。《書·囧命》便辟側媚。《史記·佞幸傳》非獨女以色媚,士宦亦有之。《吳志》虞翻曰:自恨骨體不媚。

愛也,親順也。《詩·大雅》媚兹一人。《唐書·魏徵傳》太宗曰:人言魏徵舉動疎慢,我見其嫵媚。

地名。《左傳·定九年》齊侯致禚媚杏于衞。《註》三邑皆齊西界。

叶武悲切,音眉。《韓愈·永貞行》狐鳴梟噪爭署置,䁑睒跳踉相嫵媚。《註》䁑睒,獸狂視貌。時順宗病瘖,王伾王叔文用事。憲宗立,攺元永貞。本作。

【非】

非【戌集中】【非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甫微切《集韻》《韻會》匪微切,音飛。《說文》違也。从飛下翄,取其相背。《玉篇》不是也。《書·說命》無恥過作非。《易·繫辭》辨是與非。

《玉篇》下也。

《玉篇》隱也。

《增韻》訾也。《孝經·五章》非聖人者無法,非孝者無親。

《玉篇》責也。《前漢·魏相傳》使當世責人非我。

山名。《山海經》非山之首,其上多金玉。

姓。《風俗通》非子,伯益之後。

《集韻》《韻會》《正韻》尾切,音斐。《集韻》本作誹。謗也。《前漢·食貨志》不入言而腹非。《史記·平準書》作腹誹。

《鼂錯傳》非謗不治。《註》非,讀曰誹。

《韻會》方未切,音沸。本作誹。義同。

【粗】

粗【未集上】【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千胡切《集韻》聰徂切《正韻》倉胡切,音麤。《玉篇》大也,略也,疏也,物不精也。《禮·月令》其器高以粗。

《樂記》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莊子·秋水篇》物之粗也。

《廣韻》徂古切《韻會》坐五切,字原从米从鹿。

【疏】

疏【午集上】【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所菹切《集韻》《韻會》山於切《正韻》山徂切,。今作疏。《禮·樂記》淸廟之瑟,朱絃而疏越。《註》越,瑟底孔也。畫疏之,使聲遲也。《疏》疏,通也。使兩頭孔相連而通,孔小則聲急,孔大則聲遲。《經解》疏通知遠。

遠也。《詩·大雅》予曰有疏附。《傳》率下親上曰疏附。《箋》疏附,使疏者親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疏。

麤也。《詩·大雅》彼疏斯粺。《箋》疏,麤也。謂糲米也。《禮·玉藻》客飧,主人辭以疏。《註》飧者,美主人之食也。疏之言麤也。

《郊特牲》疏布之尚,反女功之始也。

分也。《孟子》禹疏九河。《史記·黥布傳》疏爵而貴之。

稀也。《穀梁傳·隱八年》庚辰大雨雪。《傳》志疏數也。《疏》遠者爲疏,近者爲數也。《禮·祭義》祭不欲疏,疏則怠,怠則忘。《楚辭·九歌》疏緩節兮安歌。《註》使曲節希緩,而安音淸歌。

治也。《謝靈運·登石門最高頂詩》疏峰抗高館,對嶺臨迴溪。《註》疏治也。

刻也。《禮·明堂位》疏屛,天子之廟飾也。《疏》疏,刻也。屛,樹也。謂刻於屛樹,爲雲氣蠱獸也。《又》殷以疏勺。《註》疏,通刻其頭。《後漢·梁冀傳》窗牖皆綺疏靑瑣。《註》鏤爲綺文也。

畫也。《管子·問篇》大夫疏器。《註》疏,飾畫也。《何晏·景福殿賦》羅疏柱之汨越。《註》疏柱,畫柱也。

徹也。《晉語》公伐原,令以三日之糧,三日而原不降,公令疏軍而去之。《註》蔬,徹也。

布也。《楚辭·九歌》疏石蘭兮爲芳。《註》疏,布也。

大也。《揚子·太經》方州部家,三位疏成。《註》疏,大也。

菜也。與蔬同。《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八曰臣妾,聚斂疏材。《註》疏材,百草根實可食者,疏不熟曰饉。《釋文》菜也。

《地官·委人》凡疏材木材。凡畜聚之物。註疏材,艸木有實者。

《淮南子·道應訓》子佩疏揖,北面立於殿下。《註》疏,徒跣也。

扶疏,枝葉盛貌。《揚子·太經》見小勿用,以我扶疏。《註》秋木扶疏而大,故可用。

《正韻》渠疏杷也。

疏躍,布散也。《淮南子·俶眞訓》今夫萬物之疏躍枝舉,百事之莖葉條枝,皆本于一根,而條循千萬也。

疏疏,衣服盛貌。《韓詩外傳》子路盛服見孔子,孔子曰:由,疏疏者何也。

《揚子·太經》穀不穀,失疏數。《註》疏數,不平也。

姓。漢疏廣,疏受。

國名。《潛夫論》捿疏猗姓。《路史》夏世侯伯也。

山名。《山海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帝乃梏之疏屬之山。《註》按文中子云:疏屬之南,汾水之曲,卽斯山也。

鳥名。《禮·曲禮》雉曰疏趾。《疏》雉肥則兩足開張,趾相去疏也。

獸名。《山海經》帶山有獸,焉其狀如馬。一角有錯,其名曰䑏疏。

《韻會補》與梳通。揚雄,頭蓬不暇梳。

《集韻》孫租切,音蘇。粗也。

《廣韻》所助切《正韻》所故切,也。《揚雄·解嘲》獨可抗疏時道是非。

記注也。

《韻補》叶山宜切,音詩。《劉章·耕田歌》深耕穊種,立苗欲疏。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相关诗句
远愿对花一读今我诗 待到汝花将我供瓶时 此花此我相追随 千秋万岁魂有知 安知我不变花花不变为我 质有时坏神永存 我身离合无不可 六十四质亦么么 安知人不变花花不变为人 动物植物轮回作生死 汝花未必原花身 众生后果本前因 不使此莲此菊此桃万亿化身合为一 安知夺胎换骨无金丹 控搏众质亦多术 化工造物先造质 迥黄转绿谁能穷 安知莲不变桃桃不变为菊 移枝接叶争天功 即今种花术益工 亦有四时之花开满悬 尔时五羊仙城化作海上山 赤道逼人寒署变 地球南北倘倒转 不必少见多怪如橐驼 此瓶不乾花不萎 不日便可归支那 飙轮来往如电过 或者并使兰花梅花一齐发 唐人本自善唐花 花神汝莫生分别 花不能言我饶舌 拈花笑索花点首 我今安排花愿否 听人位置无差池 古言猗傩花无知 但是同种均一家 传语天下万万花 曾无人相无我相 众花照影影一样 来者不拒何不容 有时微笑临春风 谁滋他族来逼处 有时俯水瞋不语 欲去非种谁能锄 有时仰首翻踌躇 偏是同根煎太急 有时低眉若饮泣 得成眷属都有缘 有时并肩相爱怜 非我族类心必异 有时背面互猜忌 了更妩媚非粗疏 一花傲睨如居居 人太孤高我惭俗 一花退立如局缩 万里绝域我能来 一花自顾远自猜 四千余岁甫识面 一花惊喜初相见 黄白黑种同一国 如招海客通商船 合仙佛魔同一室 如天雨花花满身 蕃汉龟兹乐一律 如竞笳鼓调筝琶 美如琼浆合天食 华如宝衣陈七市 灿如云锦粉五色 浓如栴檀和众香 叶叶相对花相当 双花并头一在手 夭桃侧侍添红妆 莲花衣白菊花黄 一瓶海水同供养 且将本领管群花 足遍五洲多异想 主人三载蛮夷长 百花烂熳堆案头 人言今日是新岁 春非我春秋非秋 南斗在北海西流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