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涕涟洏

出自:清代·钱谦益《嫁女词》

拼音:[huí][tóu,tou][tì][lián][ér]

平仄:平平仄平平

中堂何喧阗,明烛耀银釭。
箱帘启萎蕤,刀尺声硠硠。
大姊裁罗襦,小妹熨裤裆。
邻女赠锦段,双双绣鸳鸯。
阿母鬓婆娑,篝镫理中裳。
阿母向我言,抚汝娇且长。
十载违汝家,憔悴类媰孀。
轻轩宵在门,重整嫁时装。
女行欣有家,阿母心内伤。
牵衣向阿母,背指镫烛光。
女身如明烛,影在阿母旁。
有家亦云久,结缡在高堂。
云胡背君子,不得奉尊章。
归宁十余载,道路阻且长。
欲绝忍弃捐,欲往河无梁。
戢身事慈母,顾影守帷房。
独坐亲图史,行步施珩璜。
怀哉《芣苡》诗,诵彼浥露章。
岂若鲁洁妇,陌上行采桑。
菟丝生陂田,终不慕高冈。
芙蓉悴秋风,其名为拒霜。
我生不有命,胡为怨空床。
空床虽独守,终然念所天。
主人良高卧,臧获偷晏安。
薪突谁与徙,井臼或不完。
祭祀废春割,寇盗隳墙垣。
百忧搅我心,逼迸不得言。
捶床复倒枕,岂为儿女叹。
终身一与齐,弃捐永相关。
况我非弃妇,何能不汍澜。
不见漆室女,倚柱起长叹。
长叹亦何为,会合当有期。
怀君双明珠,中夜生光辉。
沈渊何足悼,光彩谅不亏。
缟衣与綦巾,理我嫁时衣。
袨服及春风,何能待秋时。
丑妇憎明镜,众女疾娥眉。
琴瑟贵静好,闭户理朱丝。
行行远阿母,回头涕涟洏
翩翩辞归燕,向我飞差池。

查看原文

注释

【回头】1.把头转向后方:一~就看见了ㄧ请你回过头来。 2.回来;返回:一去不~。 3.悔悟;改邪归正:贩子~ㄧ现在~还不算晚。
【涕涟】泪流不断貌。
【涟洏】〈书〉形容涕泪交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回】

回【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戸恢切《集韻》《韻會》《正韻》胡隈切,音洄。《說文》从囗,中象回轉之形。《徐鍇曰》渾天之氣,天地相承。天周地外,隂陽五行,回轉其中也。

《說文》邪也,曲也。《詩·小雅》淑人君子,其德不回。《禮·禮器》禮飾回,增美質,措則正,施則行。

《正韻》返也。《後漢·蔡邕傳》回途要至,俯仰取容。

《廣韻》違也。《詩·大雅》求福不回。《又》徐方不回。《註》回猶違也,言不違命也。

《詩·大雅》昭回于天。《註》昭,明。回,旋也。

屈也。《後漢·盧植傳》可加赦恕申宥回枉。《又》抗議不回。

徘回。《說文》徘徊本作裵回。寬衣也,取其裵回之狀。《張衡·思賦》馬倚輈而徘回。《註》言踟躊不進也。

低回,紆衍貌。《史記·孔子世家贊》適魯,觀仲尼車服禮器,余低回留之,不能去。《前漢·揚雄傳》大道低回。

姓。《韻會》古賢者方回之後。《正字通》明宣德中御史回續。

地名。《後漢·郡國志》右扶風有回城,名曰回中。

通作迴。《荀子·儒效篇》圖迴天下於掌上。

通作廻。《史記·鄒陽傳》墨子廻車。

《正字通》回回,國名。西域大食國種也。明丘濬曰:國在玉門關外萬里,隋閒入中國。金元以後,蔓延滋甚,所至輒相親守,其所謂敎門者尤篤,今在在有之。

《集韻》《韻會》戸賄切,音悔。繞也。《左傳·襄十八年》右回梅山。徐邈讀上聲。

《集韻》《韻會》胡對切,音繢。《前漢·趙充國傳》回遠千里。《註》回謂路迂回也,音胡悔反。

畏避也。《前漢·王溫舒傳》卽有避回。《註》謂不盡意,捕擊盜賊。

《蓋寬饒傳》刺舉無所回避。《註》回讀若諱。俗作囬。

【头】

頭【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投。《說文》首也。《禮·玉藻》頭容直。《釋名》頭,獨也,於體高而獨也。

古者謂一人爲一頭。《春秋元命苞》十紀,其一曰九頭紀,卽人皇氏。人皇兄弟九人故也。

《儀禮·士相見禮》贄,冬用雉,夏用腒,左頭奉之。《註》頭,陽也。《疏》執禽者左首。雉以不可生服,故殺之。雖死猶尚左,以從陽也。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註》豎,小吏,名頭須。

藥名。《本草綱目》百頭,貫衆也。一名鴟頭。《陶弘景曰》葉似大蕨,毛芒似老鴟頭。

《唐韻》《正韻》古音徒。《古詩》東方千餘騎,夫壻居上頭。何用識夫壻,白馬從驪駒。《王延壽·魯靈光殿賦》上紀開闢,邃古之初。五龍比翼,人皇九頭。

與兜通。《山海經》讙頭國。《註》讙兜,堯臣,有罪投南海而死,帝憐之,使其子居南海而祠之。《博物志》作讙兜國。

【涕】

涕【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正韻》他禮切《集韻》《韻會》土禮切,音體。《說文》泣也。《玉篇》目汁出曰涕。《詩·邶風》泣涕如雨。

竹名。《東方朔·神異經》南方荒中有涕竹。

兆卦之名。《史記·宋世家》乃命卜筮曰涕。《索隱》涕音亦,尚書作驛。孔安國曰:氣絡繹連續。

《集韻》待禮切,音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同。

【涟】

漣【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力延切《集韻》《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音連。風行水上成文曰漣。《詩·魏風》河水淸且漣猗。

垂涕貌。《詩·衞風》泣涕漣漣。

水名。《水經注》漣水,出邵陵縣界。

桂陽有漣水。《水經注》漣水源出桂陽縣西北之石塘村。

《郡縣志》沭水俗名漣水。

《韻會》郎干切,音闌。與瀾同。大波也。

【洏】

洏【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集韻》《正韻》如之切《韻會》人之切,音而。《說文》洝也。一曰渜水也。

連洏,流涕貌。《王粲詩》涕流連洏。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