亟牛且鸡汁

出自:宋代·陈著《剡县次韵张兼夜月联句》

拼音:[jí,qì][niú][qiě,jū][jī][zhī]

平仄:平平平平平

停棹即阶除,空明一镜如。
飞毫僵庶可,吐句走灵舒。
闹里自静好,公馀相起居。
爱君情款密,裨我事迂疏。
念念民租少,言言郡计虚。
入林难即鹿,竭泽恐无鱼。
立政谙平实,行符审疾徐。
亟牛且鸡汁,服骥偶盐车。
斟酌黄流瓒,流连翠织裾。
务滋桃李种,首事草茅锄。
愿却辛毗子,同商隽永书。
溪山万宝藏,穹壤一蘧庐。
吟吻馋供茗,官庖贵买蔬。
尘劳资洗濯,技痒互爬梳。
生活侵韩贾,襟期听耳馀。
雪舟如兴尽,共此复谁欤。

查看原文

字义

【亟】

亟【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紀力切《集韻》《韻會》訖力切,音棘。敏也,疾也。《說文》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徐鍇曰》承天之時,因地之利,口謀之,手執之,時不可失,疾之意也。《詩·大雅》經始勿亟。《左傳·襄二十四年》公孫之亟也。《註》急也。言鄭公孫宛射犬性急。

《廣韻》《集韻》去吏切,音唭。頻數也。《孟子》亟問亟餽鼎肉。《又》仲尼亟稱於水。

詐欺也。《揚子·方言》東齊海岱之閒曰亟。

與棘通。《詩·大雅》匪棘其欲。

與革通。《禮·檀弓》夫人之病革矣。

與極通。《荀子·賦論》反覆甚極。《註》極與亟同。

【牛】

牛【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語求切《集韻》魚尤切《韻會》疑尤切,平聲。《說文》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尾之形。《註》徐鍇曰:件,若言物一件二件也。封,高起也。《玉篇》黃帝服牛乗馬。《易·无妄》或繫之牛。

《說卦》坤爲子母牛。《禮·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牛曰一元大武。

《月令》出土牛,以送寒氣。《疏》月建丑,土能克水,故作土牛,以畢送寒氣也。

樹化牛。《玄中記》千年樹精,化爲靑牛。始皇伐大樹,有靑牛躍出入水。

官名。《周禮·地官》牛人,掌養國之公牛,以待國之政令。

牽牛,宿名。《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註》牽牛斗者,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

天牛,蟲名。一曰天水牛。《爾雅·釋蟲》蠰齧桑註似天牛。

紫金牛,藥名。見《本草綱目》。

姓。《廣韻》微子裔,司牛父,子孫以王父字爲氏。《風俗通》漢有牛崇。

人名。《史記·虞舜紀》瞽瞍父曰橋牛。

叶音疑。《詩·小雅》我任我輦,我車我牛。叶下哉。哉讀將黎反。

【且】

且【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

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

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

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

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

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

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

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

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集韻》《韻會》《正韻》子余切,音疽。《說文》薦也。

同趄。行不進也。《易·夬卦》其行次且。別作趦趄。

多貌。《詩·大雅》籩豆有且。

蝍蛆亦曰卽且。《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卽且。

《爾雅·釋天》六月爲且。《郭註》闕詁。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熱,故曰焦。

巴且,見《司馬相如賦》。《史記》作猼且,卽巴焦。

語餘聲。《詩·鄭風》士曰旣且。《朱傳》音疽。語辭,與乃見狂且,其樂只且,匪我思且,椒聊且,曰父母且,諸且字皆語餘聲。

《集韻》《韻會》《正韻》叢租切。與徂同,往也。

《韻會》七序切,徐去聲。恭敬貌。《詩·周頌》有萋有且。《正字通》《說文》且从几,足有二橫。一,地也。象藉於地形。音阻。阻詛諧且爲聲,餘義皆假借。孫愐譌用子余切。《韻會》馬韻且引《說文》義同俎,譌轉魚韻,爲孫切所蔽,音同疽,音義相矛盾。

俎本作且,且字借義旣廣,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

【鸡】

雞【戌集中】【隹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兮切《集韻》《韻會》堅奚切《正韻》堅溪切,音稽。《說文》知時畜也。《玉篇》司晨鳥。《爾雅·釋畜》雞大者蜀。蜀子雓,未成雞僆,絕有力奮。《疏》此別雞屬也。《春秋·說題辭》曰:雞爲積陽,南方之象,火陽精物炎上,故陽出雞鳴,以類感也。《易·說卦》巽爲雞。《書·泰誓》牝雞無晨。《周禮·春官·大宗伯》六摯,工商執雞。《禮·曲禮》雞曰翰音。

《爾雅·釋鳥》鶾,天雞《註》鶾雞赤羽。《逸周書》文鶾若彩雞,成王時蜀人獻之。

《爾雅·釋蟲》螒,天雞。《註》小蟲,黑身赤頭,一名莎雞,又曰樗雞。《詩·豳風》六月莎雞振羽。《爾雅翼》一名梭雞。一名酸雞。

雞人,官名。《周禮·春官·雞人》掌共雞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嘑旦,以嘂百官。

《禮·明堂位》灌尊,夏后氏以雞彝。

地名。《春秋·襄三年》同盟于雞澤。《註》在廣平曲梁縣西南。

《昭二十三年》吳敗頓胡、沈蔡、許之師于雞父。《註》雞父,楚地。《戰國策》負雞次之典。《前漢·地理志》鬱林郡,雍雞縣。

姓。《正字通》明正統,陝西苑馬寺監正雞鳴時。《說文》籀文作鷄。互詳鳥部鷄字註。

【汁】

汁【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韻會》之十切《集韻》《正韻》質入切,音執。《說文》液也。《禮·郊特牲》汁獻涗於醆酒。《註》獻讀爲莎。秬鬯者,中有煮鬱,和以盎齊,摩莎泲之,出其香汁,因謂之汁莎。

啜汁。《史記·魏世家》客曰:彼勸太子戰攻,欲啜汁者衆。《註》喩冀功勳者衆也。

雨雪雜下曰汁。《禮·月令》仲冬行秋令,則天時雨汁,瓜瓠不成。

《集韻》檄頰切,音協。與協通。和也。《揚子·方言》自關而東曰協,關西曰汁。《張衡·西京賦》五緯相汁,以旅於東井。《左思·吳都賦》皆與謠俗汁協,律呂相應。《註》猶叶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未爲協洽。《史記·歷書》作汁洽。《李巡云》言隂陽化生,萬物和合,故曰協洽也。

《緯書》汁光紀,黑帝名。《周禮註》黑曰汁光紀,顓頊食焉。汁音叶,劉昌宗讀。亦作子集切。

《集韻》實入切,音十。䦹邡,縣名,在蜀。或从邑作。亦作汁。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