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之升顶颠

出自:唐代·李商隐《行次西郊作一百韵》

拼音:[fù][zhī][shēng][dǐng][diān]

平仄:仄平平仄平

蛇年建午月,我自梁还秦。南下大散关,北济渭之滨。
草木半舒坼,不类冰雪晨。又若夏苦热,燋卷无芳津。
高田长檞枥,下田长荆榛。农具弃道旁,饥牛死空墩。
依依过村落,十室无一存。存者皆面啼,无衣可迎宾。
始若畏人问,及门还具陈。右辅田畴薄,斯民常苦贫。
伊昔称乐土,所赖牧伯仁。官清若冰玉,吏善如六亲。
生儿不远征,生女事四邻。浊酒盈瓦缶,烂谷堆荆囷。
健儿庇旁妇,衰翁舐童孙。况自贞观后,命官多儒臣。
例以贤牧伯,徵入司陶钧。降及开元中,奸邪挠经纶。
晋公忌此事,多录边将勋。因令猛毅辈,杂牧升平民。
中原遂多故,除授非至尊。或出幸臣辈,或由帝戚恩。
中原困屠解,奴隶厌肥豚。皇子弃不乳,椒房抱羌浑。
重赐竭中国,强兵临北边。控弦二十万,长臂皆如猿。
皇都三千里,来往同雕鸢。五里一换马,十里一开筵。
指顾动白日,暖热回苍旻。公卿辱嘲叱,唾弃如粪丸。
大朝会万方,天子正临轩。采旂转初旭,玉座当祥烟。
金障既特设,珠帘亦高褰。捋须蹇不顾,坐在御榻前。
忤者死艰屦,附之升顶颠。华侈矜递衒,豪俊相并吞。
因失生惠养,渐见征求频。奚寇西北来,挥霍如天翻。
是时正忘战,重兵多在边。列城绕长河,平明插旗幡。
但闻虏骑入,不见汉兵屯。大妇抱儿哭,小妇攀车轓。
生小太平年,不识夜闭门。少壮尽点行,疲老守空村。
生分作死誓,挥泪连秋云。廷臣例獐怯,诸将如羸奔。
为贼扫上阳,捉人送潼关。玉辇望南斗,未知何日旋。
诚知开辟久,遘此云雷屯。送者问鼎大,存者要高官。
抢攘互间谍,孰辨枭与鸾。千马无返辔,万车无还辕。
城空鼠雀死,人去豺狼喧。南资竭吴越,西费失河源。
因今左藏库,摧毁惟空垣。如人当一身,有左无右边。
筋体半痿痺,肘腋生臊膻。列圣蒙此耻,含怀不能宣。
谋臣拱手立,相戒无敢先。万国困杼轴,内库无金钱。
健儿立霜雪,腹歉衣裳单。馈饷多过时,高估铜与铅。
山东望河北,爨烟犹相联。朝廷不暇给,辛苦无半年。
行人搉行资,居者税屋椽。中间遂作梗,狼藉用戈鋋。
临门送节制,以锡通天班。破者以族灭,存者尚迁延。
礼数异君父,羁縻如羌零。直求输赤诚,所望大体全。
巍巍政事堂,宰相厌八珍。敢问下

查看原文

注释

【顶颠】1.人体的最高部位。指头顶。 2.物体的最高部位。 3.事物发展的极点。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附】

附【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者,歸于士。《註》附,麗也。《孟子》附於諸侯曰附庸。

《玉篇》附,益也。《論語》季氏富於周公,而求也爲之聚斂,而附益之。《前漢·諸侯王表》設附益之法。《註》封諸侯過限,曰附益。◎按《說文》附益作坿字,泥。

《廣韻》姓也。晉有附都。

轉附,山名。《孟子》吾欲觀於轉附朝儛。

附耳,星名。《史記·天官書》畢曰罕車,其大星旁小星爲附耳。

高附,國名。《後漢·西域傳》高附國,在大月氏西南,亦大國也。

附子,藥名。《前漢·外戚傳》卽擣附子,齎入長定宮。

與祔通。《禮·雜記》大夫附于士。《註》附,讀爲祔,祔祭也。

《唐韻》符又切《集韻》扶富切,音覆。《說文》附婁,小土山也。

《夏侯惠·景福殿賦》曾櫨外關,榱桷內附。或因勢以連接,或邪詭以盤構。

《集韻》薄口切,音瓿。《玉篇》附婁,今作培。《集韻》或作㟝㟊。

與胕通。親戚曰肺附。《前漢·劉向傳》臣幸託肺附。

《集韻》芳無切,音敷。古孚字。卵孚也。註詳子部四畫。

叶音府。《詩·大雅》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後,予曰有奔奏,予曰有禦侮。後叶下五反,奏叶宗五反。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升】

升【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識蒸切《集韻》《韻會》書蒸切,音陞。《說文》籥也。十合爲升。《前漢·律歷志》升者,登合之量也。古升上徑一寸,下徑六分,其深八分。龠十爲合,合十爲升。

成也。《禮·樂記》男女無辨則亂升。

《廣韻》布八十縷爲升。《禮·雜記》朝服十五升。

卦名。《易·升卦》升元亨,用見大人,勿恤,南征吉。

降之對也。《書·畢命》道有升降。《註》猶言有隆有汙也。

登也,進也。《詩·小雅》如日之升。《易·坎象》天險不可升也。

《前漢·梅福傳》民有三年之儲曰升平。

【顶】

頂【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或作顁。

【颠】

顛【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0画

《正字通》俗顚字。

相关诗句
敢问 宰相厌八珍 巍巍政事堂 所望大体全 直求输赤诚 羁縻如羌零 礼数异君父 存者尚迁延 破者以族灭 以锡通天班 临门送节制 狼藉用戈鋋 中间遂作梗 居者税屋椽 行人搉行资 辛苦无半年 朝廷不暇给 爨烟犹相联 山东望河北 高估铜与铅 馈饷多过时 腹歉衣裳单 健儿立霜雪 内库无金钱 万国困杼轴 相戒无敢先 谋臣拱手立 含怀不能宣 列圣蒙此耻 肘腋生臊膻 筋体半痿痺 有左无右边 如人当一身 摧毁惟空垣 因今左藏库 西费失河源 南资竭吴越 人去豺狼喧 城空鼠雀死 万车无还辕 千马无返辔 孰辨枭与鸾 抢攘互间谍 存者要高官 送者问鼎大 遘此云雷屯 诚知开辟久 未知何日旋 玉辇望南斗 捉人送潼关 为贼扫上阳 诸将如羸奔 廷臣例獐怯 挥泪连秋云 生分作死誓 疲老守空村 少壮尽点行 不识夜闭门 生小太平年 小妇攀车轓 大妇抱儿哭 不见汉兵屯 但闻虏骑入 平明插旗幡 列城绕长河 重兵多在边 是时正忘战 挥霍如天翻 奚寇西北来 渐见征求频 因失生惠养 豪俊相并吞 华侈矜递衒 附之升顶颠 忤者死艰屦 坐在御榻前 捋须蹇不顾 珠帘亦高褰 金障既特设 玉座当祥烟 采旂转初旭 天子正临轩 大朝会万方 唾弃如粪丸 公卿辱嘲叱 暖热回苍旻 指顾动白日 十里一开筵 五里一换马 来往同雕鸢 皇都三千里 长臂皆如猿 控弦二十万 强兵临北边 重赐竭中国 椒房抱羌浑 皇子弃不乳 奴隶厌肥豚 中原困屠解 或由帝戚恩 或出幸臣辈 除授非至尊 中原遂多故 杂牧升平民 因令猛毅辈 多录边将勋 晋公忌此事 奸邪挠经纶 降及开元中 徵入司陶钧 例以贤牧伯 命官多儒臣 况自贞观后 衰翁舐童孙 健儿庇旁妇 烂谷堆荆囷 浊酒盈瓦缶 生女事四邻 生儿不远征 吏善如六亲 官清若冰玉 所赖牧伯仁 伊昔称乐土 斯民常苦贫 右辅田畴薄 及门还具陈 始若畏人问 无衣可迎宾 存者皆面啼 十室无一存 依依过村落 饥牛死空墩 农具弃道旁 下田长荆榛 高田长檞枥 燋卷无芳津 又若夏苦热 不类冰雪晨 草木半舒坼 北济渭之滨 南下大散关 我自梁还秦 蛇年建午月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