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载两经过

出自:宋代·徐鹿卿《出滩赋滩石》

拼音:[sān][zǎi,zài][liǎng][jīng][guò,guō]

平仄:平仄仄平平

嵯峨聂都山,豫水兹发原。
始者才滥觞,其流细涓涓。
东行介南野,章水西入焉。
又东渐雄张,有州故名虔。
贡水远来赴,融合为赣川。
当其初合时,泓渟匪为渊。
中通尺五流,玉虹卧蜿蜒。
群山来左右,万石梗后前。
初疑牧群羊,忽讶堕飞鸢。
伏犀状魁桀,浮雁影接联。
阿河阵敢死,赴浴池连钱。
下者宛蹲踞,上者将腾骞。
或矫首欲斗,或宛留安眠。
或退然深伏,露尖大如拳。
或竦然特起,俨立高齐肩。
或两两为偶,或伍伍相连。
此有一席平,彼有万窍穿。
齿齿漱寒冽,眼眼开青圆。
形模互驰骋,气势相吐吞。
平坦十数丈,变怪纷百千。
顾盼不暇给,算数畴能殚。
天公轰震霆,力士推雷门。
上下相舂撞,对语不得闻。
众滩角巇崄,四滩独称尊。
其一曰天柱,竖立如登天。
幽深下无际,涡盘矗回旋。
其下为舞索,风索飞翩翩。
绝流迤而东,蛇蚓相萦牵。
大了与惶恐,殆见伯仲间。
轻駃疾于箭,号怒沸若煎。
下此得安流,衽席过舟船。
我生苦萍梗,薄宦游梅关。
三载两经过,每过心为寒。
酹酒问长江,胚胎始何年。
胡不事夷易,而乐从崄难。
江神信灵异,恍惚若有言。
吾来卜居此,肇自开混元。
清兮伏尘滓,介如抱刚坚。
一片朝宗心,万折无变迁。
所乐在兼济,未始间愚贤。
征人闹憧憧,鹢首浮翩翩。
吾力所能任,登岸常相先。
虽然有触齧,自取非吾愆。
清献昔疏剔,不露斧凿痕。
至今虎城下,滚滚流遗恩。
坡仙逐海南,为世所弃捐。
风帆一叶身,诗句万口传。
滩石本非崄,人自以崄看。
委蛇曲折间,道径自平平。
子行但由中,坎窞居其边。
子舟要适平,轻重防其偏。
乘流亦良便,避碍须达权。
五湖瑩如镜,瞬息风涛掀。
嬉笑或藏怒,至爱存笞鞭。
滩石信非崄,崄处却万全。
我闻说是义,心思俱豁然。
一笑过滩去,落照衔山前。

查看原文

注释

【经过】1.通过(处所、时间、动作等):从北京坐火车到广州要~武汉 ㄧ屋子~打扫,干净多了ㄧ这件事情是~领导上缜密考虑的。 2.过程;经历 2.:厂长向来宾报告建厂~ㄧ说说你探险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载】

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作代切,音再。《說文》乗也。《易·大有》大車以載。

承也,勝也。《易·坤卦》君子以厚德載物。

事也。《書·舜典》有能奮庸,熙帝之載。《註》言奮起其功,以廣帝堯之事也。

始也。與哉通。《詩·豳風》春曰載陽。《孟子》湯始征,自葛載。

則也,助語辭。《詩·周頌》載戢干戈,載櫜弓矢。

成也。《書·益稷》乃賡載歌。《註》賡,續也。續歌以成其義也。

行也。《書·臯陶謨》載采采。《註》言其所行某事某事也。

滿也。《詩·大雅》厥聲載路。

記載也。《書·洛誥》丕視功載。《註》視羣臣有功者記載之。《史記·伯夷傳》載籍極博。

飾也。《淮南子·兵略訓》載以銀錫。《註》箭以銀錫飾之也。

載師,官名。《周禮·地官·載師註》載之爲言事也,事民而稅之也。

姓。

《廣韻》《集韻》《韻會》昨代切,音在。《集韻》舟車運物也。《詩·小雅》其車旣載。《註》才再反。

《廣韻》作亥切《集韻》《正韻》子亥切,音宰。年也。《書·堯典》朕在位七十載。◎按《爾雅·釋天》載,歲也。註:載,始也。取物終更始之義。蔡邕《獨斷》載,歲也。言一歲之中莫不覆載也。據此則年載之載亦可作去聲讀也。

《集韻》都代切,音戴。與戴通。《詩·周頌》載弁俅俅。《禮·月令》載以弓韣。

叶子利切,音祭。《詩·小雅》受言載之。叶下喜。

叶節力切,音卽。《詩·小雅》召彼僕夫,謂之載矣。叶上牧棘。

【两】

兩【子集下】【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经】

經【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涇。《說文》織也。《玉篇》經緯,以成繒帛也。《易·屯卦》君子以經綸。《疏》經,謂經緯。

《易·頤卦》拂經於丘。《註》經猶義也。

《書·酒誥》經德秉哲。《傳》能常德持智。《左傳·昭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註》經者,道之常。

《詩·大雅》經之營之。《傳》經,度之也。

《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註》經,謂爲之里。《疏》南北之道謂之經,東西之道謂之緯。

《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註》經,法也。王謂之禮經常所秉以治天下者也。

《禮·月令》毋失經紀。《註》謂天文進退度數。

《禮·經解疏》經解者,以其記六藝政敎之得失也。

《左傳·昭二十五年》爲夫婦外內,以經二物。《註》夫治外,婦治內,各治其物。

《論語》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何晏註》經,經死於溝瀆之中。《晉語》雉經於新城廟。《釋名》屈頸閉氣曰雉經,如雉之爲也。

《廣韻》古定切,音徑。經緯也。

織也。

《離騷·王逸註》經,徑也。《釋名》經,徑也。如徑路無所不通,可常用也。

《韻補》叶居良切。《韓愈·此日足可惜詩》閉門讀書史,淸風窗戸涼。日念子來遊,子豈知我情。別離未爲久,辛苦多所經。情音翔。《五經文字》作者,訛。

【过】

過【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卦名。易大過,小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相关诗句
落照衔山前 一笑过滩去 心思俱豁然 我闻说是义 崄处却万全 滩石信非崄 至爱存笞鞭 嬉笑或藏怒 瞬息风涛掀 五湖瑩如镜 避碍须达权 乘流亦良便 轻重防其偏 子舟要适平 坎窞居其边 子行但由中 道径自平平 委蛇曲折间 人自以崄看 滩石本非崄 诗句万口传 风帆一叶身 为世所弃捐 坡仙逐海南 滚滚流遗恩 至今虎城下 不露斧凿痕 清献昔疏剔 自取非吾愆 虽然有触齧 登岸常相先 吾力所能任 鹢首浮翩翩 征人闹憧憧 未始间愚贤 所乐在兼济 万折无变迁 一片朝宗心 介如抱刚坚 清兮伏尘滓 肇自开混元 吾来卜居此 恍惚若有言 江神信灵异 而乐从崄难 胡不事夷易 胚胎始何年 酹酒问长江 每过心为寒 三载两经过 薄宦游梅关 我生苦萍梗 衽席过舟船 下此得安流 号怒沸若煎 轻駃疾于箭 殆见伯仲间 大了与惶恐 蛇蚓相萦牵 绝流迤而东 风索飞翩翩 其下为舞索 涡盘矗回旋 幽深下无际 竖立如登天 其一曰天柱 四滩独称尊 众滩角巇崄 对语不得闻 上下相舂撞 力士推雷门 天公轰震霆 算数畴能殚 顾盼不暇给 变怪纷百千 平坦十数丈 气势相吐吞 形模互驰骋 眼眼开青圆 齿齿漱寒冽 彼有万窍穿 此有一席平 或伍伍相连 或两两为偶 俨立高齐肩 或竦然特起 露尖大如拳 或退然深伏 或宛留安眠 或矫首欲斗 上者将腾骞 下者宛蹲踞 赴浴池连钱 阿河阵敢死 浮雁影接联 伏犀状魁桀 忽讶堕飞鸢 初疑牧群羊 万石梗后前 群山来左右 玉虹卧蜿蜒 中通尺五流 泓渟匪为渊 当其初合时 融合为赣川 贡水远来赴 有州故名虔 又东渐雄张 章水西入焉 东行介南野 其流细涓涓 始者才滥觞 豫水兹发原 嵯峨聂都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