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行介南野

出自:宋代·徐鹿卿《出滩赋滩石》

拼音:[dōng][háng,xíng][jiè][nán,nā][yě]

平仄:平平仄平仄

嵯峨聂都山,豫水兹发原。
始者才滥觞,其流细涓涓。
东行介南野,章水西入焉。
又东渐雄张,有州故名虔。
贡水远来赴,融合为赣川。
当其初合时,泓渟匪为渊。
中通尺五流,玉虹卧蜿蜒。
群山来左右,万石梗后前。
初疑牧群羊,忽讶堕飞鸢。
伏犀状魁桀,浮雁影接联。
阿河阵敢死,赴浴池连钱。
下者宛蹲踞,上者将腾骞。
或矫首欲斗,或宛留安眠。
或退然深伏,露尖大如拳。
或竦然特起,俨立高齐肩。
或两两为偶,或伍伍相连。
此有一席平,彼有万窍穿。
齿齿漱寒冽,眼眼开青圆。
形模互驰骋,气势相吐吞。
平坦十数丈,变怪纷百千。
顾盼不暇给,算数畴能殚。
天公轰震霆,力士推雷门。
上下相舂撞,对语不得闻。
众滩角巇崄,四滩独称尊。
其一曰天柱,竖立如登天。
幽深下无际,涡盘矗回旋。
其下为舞索,风索飞翩翩。
绝流迤而东,蛇蚓相萦牵。
大了与惶恐,殆见伯仲间。
轻駃疾于箭,号怒沸若煎。
下此得安流,衽席过舟船。
我生苦萍梗,薄宦游梅关。
三载两经过,每过心为寒。
酹酒问长江,胚胎始何年。
胡不事夷易,而乐从崄难。
江神信灵异,恍惚若有言。
吾来卜居此,肇自开混元。
清兮伏尘滓,介如抱刚坚。
一片朝宗心,万折无变迁。
所乐在兼济,未始间愚贤。
征人闹憧憧,鹢首浮翩翩。
吾力所能任,登岸常相先。
虽然有触齧,自取非吾愆。
清献昔疏剔,不露斧凿痕。
至今虎城下,滚滚流遗恩。
坡仙逐海南,为世所弃捐。
风帆一叶身,诗句万口传。
滩石本非崄,人自以崄看。
委蛇曲折间,道径自平平。
子行但由中,坎窞居其边。
子舟要适平,轻重防其偏。
乘流亦良便,避碍须达权。
五湖瑩如镜,瞬息风涛掀。
嬉笑或藏怒,至爱存笞鞭。
滩石信非崄,崄处却万全。
我闻说是义,心思俱豁然。
一笑过滩去,落照衔山前。

查看原文

注释

【行介】指副使。
【南野】1.南面的田野。 2.指苍梧山,在今湖南省。 3.亦作"南壄"。古县名。秦置。故城在今江西省南康县西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行】

行【申集下】【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戸庚切《集韻》《韻會》《正韻》何庚切,音蘅。《說文》人之步趨也。《類篇》从彳从亍。《韻會》从彳,左步。从亍,右步也。左右步俱舉,而後爲行者也。《爾雅·釋宮》堂上謂之行,堂下謂之步。《釋名》行,伉也,伉足而前也。

《廣韻》適也,往也,去也。

《增韻》路也。《禮·月令》孟冬,其祀行。《註》行,在廟門外之西,爲軷壤,高二寸,廣五寸,輪四尺,設主軷上。

道也。《晉語》下有直言,臣之行也。

五行。《書·洪範》我聞在昔,鯀陻洪水,汨其五行。《韻會》五行,運于天地閒,未嘗停息,故名。

行人,官名。《廣韻》周有大行之官。《論語》行人子羽修飾之。

語也。《爾雅·釋詁》行,言也。《註》今江東通謂語爲行。

歌行。《前漢·司馬相如傳》爲鼓一再行。《師古曰》行謂引,古樂府長歌行,短歌行,此其義也。

《唐書·韓琬傳》器不行窳。《音義》不牢曰行,苦惡曰窳。

《廣韻》下孟切,胻去聲。《玉篇》行,迹也。《周禮·地官·師氏》敏德以爲行本。《註》德行內外,在心爲德,施之爲行。

姓。《後漢·光武紀》隗囂遣將行巡扶風。《註》行,姓。巡,名。漢行祐爲趙相。

《集韻》寒岡切,音杭。《類篇》列也。《左傳·隱十一年》鄭伯使卒出豭,行出犬雞。《註》百人爲卒,二十五人爲行。行亦卒之行列。《吳語》吳王陳士卒百人以爲徹行百行。《註》以百人通爲一行,百行爲萬人,謂之方。

中行,複姓。《通志·氏族略》中行氏,晉公族隰叔之後也,漢文時有宦者中行說。

太行,山名。《書·禹貢》太行、恆山,至于碣石。《註》太行在河內山陽縣西。

《廣韻》戸浪切,音笐。次第也。

輩行也。《杜甫詩》豈如吾甥不流宕,丞相中郞丈人行。

《韻會》行行,剛健貌。《論語》子路行行如也。

《類篇》下朗切,音沆。義同。

《韻補》叶先韻。《焦氏·易林》缺破不完,殘祭側偏。公孫幽遏,跛踦後行。

《集韻》乎監切,音嗛。與銜同。

【介】

介【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古拜切《集韻》《韻會》《正韻》居拜切,音戒。際也。《易·繫辭》憂悔吝者存乎介。《傳》介謂辨別之端。《左傳·襄九年》介居二大國之閒。

助也。《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

大也。《詩·小雅》神之聽之,介爾景福。

《爾雅·釋詁》介,善也。

因也。《左傳·僖七年》求介于大國。

《文六年》介人之寵,非勇也。《史記·魯仲連傳》平原君曰:勝請爲紹介。《孔叢子·難訓》子上曰:士無介不見。

《揚子·方言》介,特也。物無耦曰特,獸無耦曰介。

小也。《揚子·法言》升東嶽而知衆山之峛崺也,况介丘乎。

閒厠也。古者主有,客有介。《禮·聘義》上公七介,侯伯五介,子男三介。

隔也。《左傳·昭二十年》晏子曰:偪介之關,暴征其私。《註》介,隔也。迫近國都之關。

貴介。《左傳·襄二十六年》王子圍,寡君之貴介弟也。

保介,農官之副。《詩·周頌》嗟嗟保介。

凡堅確不拔亦曰介。《易·豫卦》介于石。《孟子》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

介介,猶耿耿也。《後漢·馬援傳》介介獨惡是耳。

側畔也。《楚辭·九章》悲江介之遺風。

一夫曰一介。《左傳·襄八年》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兵甲也。《禮·曲禮》介冑則有不可犯之色。

水鱗甲亦曰鱗介。《禮·月令》孟冬之月,其蟲介。

《前漢五行志》春秋成公十六年雨木冰。或曰今之長老名木冰爲木介,介者甲兵象也。

國名。《春秋·僖二十九年》介葛盧來朝。《註》介,東夷國。葛盧,名。

姓。晉介之推。

與芥同。《前漢·元后傳》遇共王甚厚,不以往事爲纖介。

叶居吏切,音記。《馬融·長笛賦》激朗淸厲,隨光之介也。牢剌拂戾,諸賁之氣也。《說文》作爪,从人介于八之中。《正譌》爪,分畫也,限也。从人从八,分辨之義。別作个。詳丨部个字註。

【南】

南【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那含切,音男。《說文》草木至南方,有枝任也。《徐曰》南方主化育,故曰主枝任也。《前漢·律歷志》太陽者,南方。南,任也。陽氣任養物,於時爲夏。《白虎通》八月之律,謂之南呂何。南者,任也。言陽氣尚有任生薺麥也。

樂名。《詩·小雅》以雅以南。《韻會》南亦雅樂名,猶九夏也,南夏皆文明之方,故名南。周南召南,亦樂名。

姓。《韻會》魯大夫南遺。《宋書·律志》班左並馳,董南齊轡。

雙南,金也。《范仲淹金在鎔賦》英華旣發,雙南之價彌高。鼓鑄未停,百鍊之功可待。

《翻譯名義》合掌作禮曰和南。《淳化帖衞夫人書》衞和南。

《韻補》叶尼心切,音寧。《詩·邶風》遠送于南。沈重讀。《陸雲·喜霽賦》朱明啓,凱風自南,復火正之舊司,黜后土于重隂。

【野】

野【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埜音也。《說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廣遠之處。《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周禮·秋官》縣士掌野。《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韻會》朴野。《論語》質勝文則野。《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官名。《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縣士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地名。《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傳》猪野,地名。《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藪名。《書·禹貢》大野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東野,複姓。《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野馬者,遊氣也。

《博雅》野雞,雉也。

《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與墅同。《集韻》田廬也。《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韻補》叶賞呂切,音暑。《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叶烏果切,倭上聲。《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叶常御切,音樹。《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相关诗句
落照衔山前 一笑过滩去 心思俱豁然 我闻说是义 崄处却万全 滩石信非崄 至爱存笞鞭 嬉笑或藏怒 瞬息风涛掀 五湖瑩如镜 避碍须达权 乘流亦良便 轻重防其偏 子舟要适平 坎窞居其边 子行但由中 道径自平平 委蛇曲折间 人自以崄看 滩石本非崄 诗句万口传 风帆一叶身 为世所弃捐 坡仙逐海南 滚滚流遗恩 至今虎城下 不露斧凿痕 清献昔疏剔 自取非吾愆 虽然有触齧 登岸常相先 吾力所能任 鹢首浮翩翩 征人闹憧憧 未始间愚贤 所乐在兼济 万折无变迁 一片朝宗心 介如抱刚坚 清兮伏尘滓 肇自开混元 吾来卜居此 恍惚若有言 江神信灵异 而乐从崄难 胡不事夷易 胚胎始何年 酹酒问长江 每过心为寒 三载两经过 薄宦游梅关 我生苦萍梗 衽席过舟船 下此得安流 号怒沸若煎 轻駃疾于箭 殆见伯仲间 大了与惶恐 蛇蚓相萦牵 绝流迤而东 风索飞翩翩 其下为舞索 涡盘矗回旋 幽深下无际 竖立如登天 其一曰天柱 四滩独称尊 众滩角巇崄 对语不得闻 上下相舂撞 力士推雷门 天公轰震霆 算数畴能殚 顾盼不暇给 变怪纷百千 平坦十数丈 气势相吐吞 形模互驰骋 眼眼开青圆 齿齿漱寒冽 彼有万窍穿 此有一席平 或伍伍相连 或两两为偶 俨立高齐肩 或竦然特起 露尖大如拳 或退然深伏 或宛留安眠 或矫首欲斗 上者将腾骞 下者宛蹲踞 赴浴池连钱 阿河阵敢死 浮雁影接联 伏犀状魁桀 忽讶堕飞鸢 初疑牧群羊 万石梗后前 群山来左右 玉虹卧蜿蜒 中通尺五流 泓渟匪为渊 当其初合时 融合为赣川 贡水远来赴 有州故名虔 又东渐雄张 章水西入焉 东行介南野 其流细涓涓 始者才滥觞 豫水兹发原 嵯峨聂都山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