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好语须切记

出自:宋代·陈楠《罗浮翠虚吟》

拼音:[gǔ][rén][hǎo,hào][yǔ,yù][xū][qiē,qiè][jì]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嘉定壬申八月秋,翠虚道人在罗浮。
眼前万事去如水,天地何处一沙鸥。
吾将蜕形归玉阙,遂以金丹火候诀。
说与琼山白玉蟾,使之深识造化骨。
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
指示铅汞两个字,所谓真的玄中玄。
辛苦都来只十月,渐渐采取渐凝结。
而今通神是白血,已觉四肢无寒热。
后来依旧去参人,勘破多少野狐精。
个个不是真一处,都是旁门不是真。
恐君虚度此青春,从头一一为君陈。
若非金液还丹诀,不必空自劳精神。
有如迷者学采战,心心只向房中恋。
谓之阴丹御女方,手按眉间吸气咽。
夺人精气补吾身,执著三峰信邪见。
产门唤作生身处,九浅一深行几遍。
轩后彭祖老容成,黄谷寿光赵飞燕。
他家别有通霄路,酒肆淫坊戏历鍊。
莫言花里遇神仙,即把金篦换瓦片。
树根已朽叶徒青,气海波翻死如箭。
其他有若诸旁门,尚自可结安乐缘。
有如服气为中黄,有如守顶为混元。
有如运气为先天,有如咽液为灵泉。
或者脾边认一穴,执定为之呼吸根。
或者口鼻为玄牝,纳清吐浊为返还。
或者默朝高上帝,心目上视守泥丸。
与彼存思气升降,以此谓之夹脊关。
与彼闭息吞津唾,谓之玉液金液丹。
与彼存神守脐下,与彼作念相眉间。
又如运心思脊骨,又如合口柱舌端。
竦肩缩颈偃脊背,唤作直入玉京山。
口为华池舌为龙,唤作神水流潺潺。
此个旁门安乐法,拟作天仙岂不难。
八十放九咽其一,聚气归脐谓胎息。
手持念珠数呼吸,水壶土圭则时刻。
或依灵宝秘法行,直勒尾闾咽津液。
或参西山会真记,终日无言面对壁。
时人虽是学坐禅,何曾月照寒潭碧。
时人虽是学抱元,何曾如玉之在石。
或言大道本无为,枯木灰心孤默默。
或言已自显现成,试问幻身何处得。
更有劳形采日月,谓之天魂与地魄。
更有终宵服七曜,谓之造化真血脉。
更有肘后飞金精,气自腾腾水滴滴。
更有太乙含真气,心自冥冥肾寂寂。
有般循环运流珠,有般静定想朱橘。
如斯皆是养命方,即非无质生灵质。
道要无中养就儿,个中别有真端的。
都缘简易妙天机,散在丹书不肯泄。
可怜愚夫自执迷,迷迷相指尽无为。
个般诡怪颠狂辈,坐中摇动颤多时。
屈伸偃仰千万状,啼哭叫唤如儿嬉。
盖绿方寸无主人,气虚气散神狂飞。
一队妄想争唱鬨,以此诳俗诱愚痴。
不知与道合其真,与鬼合邪徒妄为。
一才心动气随动,跳跃颤掉运神机。
或曰此是阳气来,或曰龙虎争战时。
或曰河车千万迎,或曰水火相奔驰。
看看摇摆五脏气,一旦脑泻精神羸。
当初神祖留丹诀,无中生有作丹基。
何曾有此鬼怪状,尽是下士徒阐提。
我闻前代诸圣师,无为之中无不为。
尽于无相生实相,不假想化并行持。
则有些儿奇又奇,心肾元来非坎离。
肝心脾肺肾肠胆,只是空屋旧藩篱。
涕唾津精气血液,只可接助为阶梯。
精神魂魄心意气,观之自是而实非。
何须内观及鉴形,或听灵响视泓池。
吞霞饮露服元气,功效不验心神疲。
演说清虚弄炉火,索人投状赍金宝。
敢将蛙井藐沧溟,元始天尊即是我。
虚收衔号伪神通,指划鬼神说因果。
今朝明朝又奏名,内丹外丹无不可。
欺贤罔圣昧三光,自视祸福皆懡㦬。
招邀徒弟走市廛,醉酒饱德成群夥。
大道从来绝名相,真仙本自无花草。
教他戒誓立辛勤,争如汝自辛勤好。
一人迷昧犹自可,迷以传迷迷至老。
此辈一盲引众盲,共入迷途真忧恼。
忽朝福尽罪报来,获罪于天无所祷。
三元九府录其愆,迫魂系魄受冥考。
举世人人喜学仙,几人日日去参玄。
各自妄诞自相高,不务真实为真诠。
古人好语须切记,工夫纯熟语通仙。
言语不通非眷属,工夫不到不方圆。
我昔工夫行一年,六脉已息气归根。
有一婴儿在丹田,与我形貌亦如然。
翻思尘世学道者,三年九载空迁延。
依前云水游四海,冷眼看有谁堪传。
炷香问道仍下风,勘辨邪正知愚贤。
归来作此翠虚吟,犹如杲日丽青天。
扫除末学小伎术,分别火候鍊药物。
只取一味水中金,收拾虚无造化窟。
促将百脉尽归源,脉任气停丹始结。
初时枯水依寒岩,二兽相逢如电掣。
中央正位产玄珠,浪静风平云雨歇。
半时之间见丹头,软似绵团硬似铁。
此时南方赤凤血,采之须要知时节。
一般才得万般全,复命归根真孔穴。
内中自有真壶天,风物光明月皎洁。
龙吟虎啸铅汞交,灼见黄芽芽白雪。
每常天地交合时,夺取阴阳造化机。
卯酉甲庚须沐浴,弦望晦朔要防危。
随日随时则斤两,抽添运用在怡怡。
十二时中只一时,九还七返这些儿。
温养功须常固济,巽风常向坎中吹。
行坐寝食总如之,性恐火冷丹力迟。
一年周天除卯酉,九转工夫月用九。
至于十月玉霜飞,圣胎圆就风雷吼。
一载胎生一个儿,子生孙了又孙枝。
千百亿化最妙处,岂可容易教人知。
忘形死心绝尔汝,存亡动静分宝主。
朝昏药物有浮沉,水火爻符宜检举。
真气薰蒸无寒暑,纯阳流溢无生死。
有一子母分胎路,妙在尾箕斗牛女。
若欲延年救老残,断除淫欲行旁门。
果将流形永住世,除非运火鍊神丹。
神丹之功三百日,七解七蜕成大还。
聚则成形散成气,天上人间总一般。
宁可求师安乐法,不可邪淫采精血。
古云天地悉皆归,须学无为清净诀。
缚住青山万顷云,捞取碧潭一轮月。
玄关一窍无人知,此是刀圭甚奇绝。
夜来撞见吕秀才,有一丹诀犹奇哉。
却把太虚为炉鼎,活捉乌兔为药材。
山河大地发猛火,于中万象生云雷。
昔日混沌今品物,一时交结成圣胎。
也无金木相间隔,也无龙虎分南北。
不问子母及雌雄,不问夫妻及黑白。
何人名曰大还丹,太上老君吞不得。
老君留与清闲客,服了飞仙登太极。
更将一盏鸿濛酒,饵此刀圭壮颜色。
任从沧海变桑田,我道壶中未一年。
悬知汝心如铁坚,所以口口密相传。
妙处都无半句子,神仙法度真自然。
速须下手结胎仙,朗吟归去蓬莱天。

查看原文

注释

【古人】泛指古代的人。
【好语】1.赞扬﹑称颂的话。 2.指仁义之言,善言。 3.佳音,好消息。 4.温和婉转的话。 5.态度和悦地对人说话。
【切记】1.谓务必牢记。 2.谓清楚地记得。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古】

古【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鼓。《爾雅·釋詁》古,故也。《說文》从十,口。識前言者也。《徐鉉曰》十口所傳,是前言也。《玉篇》久也,始也。《書·堯典》曰若稽古帝堯。《詩·邶風》逝不古處。《前漢·藝文志》世歷三古。《孟康曰》伏羲上古,文王中古,孔子下古。

《禮·祭義》以祀天地、山川、社稷、先古。《註》先古,謂先祖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輪已庳,則於馬終古登阤也。《註》終古,猶言常也。

賁古,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賁古縣。

姓。《廣韻》周太王從邠適岐,稱古公,其後氏焉。漢有古初,蜀志有廣漢功曹古牧,北魏有古弼。

草名。《爾雅·釋草》紅蘢古。《註》俗呼紅草爲蘢鼓,語轉耳。

《集韻》古暮切,音顧。亦作故,義同。《劉向·九歎》興離騷之微文兮,兾靈修之壹悟。還余車于南郢兮,復姓軌于初古。

《字彙補》溪姑切,音枯。古成氏,複姓。漢廣漢太守古成雲。後秦古成詵,以文章參樞密。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好】

好【丑集下】【女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蒿上聲。美也,善也。《詩·鄭風》琴瑟在御,莫不靜好。

相善也。《詩·衞風》永以爲好也。

好會也。《周禮·春官》琬圭以結好。《左傳·文十二年》藉寡君之命,結二國之好。

人名。張好好,年十三,姣麗善歌,杜牧置樂籍中。見《唐書·杜牧傳》。

曲名。武夷君于山頂會鄕族,仙樂競奏,唱人閒好。見《武夷山志》。

《廣韻》呼到切《集韻》《韻會》《正韻》虛到切,音耗。《說文》愛而不釋也。女子之性柔而滯,有所好,則愛而不釋,故於文,女子爲好。《詩·唐風》中心好之。

孔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璧羨尺好,三寸以爲度。《註》羨,徑也。璧羨,以起度也。好,璧孔也。

姓。見《纂文》。

叶呼厚切,音吼。《王褒·講德論》毛嬙西施,善毀者不能蔽其好。嫫母倭傀,善譽者不能揜其醜。

叶滂佩切,音配。《楚辭·九章》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妒佳冶之芬芳兮,母姣而自好。

叶呼切,音詬。《詩·唐風》豈無他人,維子之好。叶上究。

【语】

語【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魚舉切《集韻》偶舉切《韻會》魚許切《正韻》偶許切,魚上聲。《說文》論也。《徐曰》論難曰語。語者,午也。言交午也。吾言爲語,吾,語辭也。言者直言,語者相應答。《釋名》敘也。敘己所欲說也。《易·頤卦》君子以愼言語,節飮食。《詩·大雅》于時言言,于時語語。《疏》直言曰言,謂一人自言。答難曰語,謂二人相對。《禮·雜記》三年之喪,言而不語。《註》言,自言己事也。語,爲人論說也。《家語》孔子之郯,遭程子于塗,傾蓋而語終日。

國名。《別國洞冥記》勒畢國人長三寸,有翼,善言語戲笑,因名善語國。

《廣韻》牛倨切《集韻》牛據切《韻會》《正韻》魚據切,魚去聲。《廣韻》告也。《增韻》以言告人也。《左傳·隱元年》公語之故。《論語》居,吾語女。

敎戒也。《魯語》主亦有以語肥也。

地名。《前漢·閩粵王傳》錢唐榬終古斬徇北將軍爲語兒侯。《孟康註》語兒,越中地也。今吳南亭是。《師古曰》語,或作篽、籞。

【须】

須【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與,待也。

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切】

切【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千結切,音竊。《說文》刌也。从刀,七聲。《廣韻》割也,刻也。《爾雅·釋器》骨謂之切。《註》治骨器。《禮·內則》聶而切之爲膾。

迫也,急也。《禮·禮器疏》祭祀之事,必以積漸敬愼,不敢偪切也。

愨實也。《後漢·馮衍傳》明君不惡切愨之言。

《揚雄·長楊賦》請略舉凡,而客自覽其切。《註》師古曰:切,要也。

《史記·扁鵲傳》不待切脈。《註》切,按也。

《韻會》譏切也,剴切也。

《韻會》反切。一音展轉相呼謂之反,亦作翻,以子呼母,以母呼子也。切謂一韻之字相摩以成聲謂之切。

《前漢·外戚傳》切皆銅沓,冒黃金塗。《註》師古曰:切,門限也。音千結反。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七計切,音砌。衆也。

一切,大凡也。《前漢·平帝紀》一切滿秩如眞。《註》師古曰:一切者,權時之事,如以刀切物,苟取整齊,不顧長短縱橫,故言一切。

《韻補》砌或作切。《張衡·西京賦》設切厓隒。李善註:古字通。

叶音刺,與刺通。《儀禮註》采時世之詩爲樂歌,所以通情相風切也。

【记】

記【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策,記載所當行之禮儀。《唐書·于志寧傳》左有記言之史,右有記事之官。《關尹子·五鑑篇》昔遊再到,記憶宛然。

《博雅》書也。《前漢·蕭望之傳》待詔鄭朋奏記于蕭望之。《註》記,書也。奏記自朋始。《文心雕龍》後漢始有公府奏記,記之言志,進己志也。

《正字通》文符也。《後漢·鍾離意傳》少爲郡督郵,時部縣亭長有受人酒禮者,府下記案考之,意封還記,太守甚賢之。

官名。《後漢·百官志》記室令史,主上表章報書記。

與其通。《字彙補》助語辭。《詩·王風》彼其之子。《箋》其或作記。或作己。讀聲相似。

叶苟起切,音几。《崔琰·述初賦》望高密以亟征,戾衡門而造止。覿游夏之峩峩,聽大猷之篇記。一說本作紀,紀與止叶,譌作記。

相关诗句
朗吟归去蓬莱天 速须下手结胎仙 神仙法度真自然 妙处都无半句子 所以口口密相传 悬知汝心如铁坚 我道壶中未一年 任从沧海变桑田 饵此刀圭壮颜色 更将一盏鸿濛酒 服了飞仙登太极 老君留与清闲客 太上老君吞不得 何人名曰大还丹 不问夫妻及黑白 不问子母及雌雄 也无龙虎分南北 也无金木相间隔 一时交结成圣胎 昔日混沌今品物 于中万象生云雷 山河大地发猛火 活捉乌兔为药材 却把太虚为炉鼎 有一丹诀犹奇哉 夜来撞见吕秀才 此是刀圭甚奇绝 玄关一窍无人知 捞取碧潭一轮月 缚住青山万顷云 须学无为清净诀 古云天地悉皆归 不可邪淫采精血 宁可求师安乐法 天上人间总一般 聚则成形散成气 七解七蜕成大还 神丹之功三百日 除非运火鍊神丹 果将流形永住世 断除淫欲行旁门 若欲延年救老残 妙在尾箕斗牛女 有一子母分胎路 纯阳流溢无生死 真气薰蒸无寒暑 水火爻符宜检举 朝昏药物有浮沉 存亡动静分宝主 忘形死心绝尔汝 岂可容易教人知 千百亿化最妙处 子生孙了又孙枝 一载胎生一个儿 圣胎圆就风雷吼 至于十月玉霜飞 九转工夫月用九 一年周天除卯酉 性恐火冷丹力迟 行坐寝食总如之 巽风常向坎中吹 温养功须常固济 九还七返这些儿 十二时中只一时 抽添运用在怡怡 随日随时则斤两 弦望晦朔要防危 卯酉甲庚须沐浴 夺取阴阳造化机 每常天地交合时 灼见黄芽芽白雪 龙吟虎啸铅汞交 风物光明月皎洁 内中自有真壶天 复命归根真孔穴 一般才得万般全 采之须要知时节 此时南方赤凤血 软似绵团硬似铁 半时之间见丹头 浪静风平云雨歇 中央正位产玄珠 二兽相逢如电掣 初时枯水依寒岩 脉任气停丹始结 促将百脉尽归源 收拾虚无造化窟 只取一味水中金 分别火候鍊药物 扫除末学小伎术 犹如杲日丽青天 归来作此翠虚吟 勘辨邪正知愚贤 炷香问道仍下风 冷眼看有谁堪传 依前云水游四海 三年九载空迁延 翻思尘世学道者 与我形貌亦如然 有一婴儿在丹田 六脉已息气归根 我昔工夫行一年 工夫不到不方圆 言语不通非眷属 工夫纯熟语通仙 古人好语须切记 不务真实为真诠 各自妄诞自相高 几人日日去参玄 举世人人喜学仙 迫魂系魄受冥考 三元九府录其愆 获罪于天无所祷 忽朝福尽罪报来 共入迷途真忧恼 此辈一盲引众盲 迷以传迷迷至老 一人迷昧犹自可 争如汝自辛勤好 教他戒誓立辛勤 真仙本自无花草 大道从来绝名相 醉酒饱德成群夥 招邀徒弟走市廛 自视祸福皆懡㦬 欺贤罔圣昧三光 内丹外丹无不可 今朝明朝又奏名 指划鬼神说因果 虚收衔号伪神通 元始天尊即是我 敢将蛙井藐沧溟 索人投状赍金宝 演说清虚弄炉火 功效不验心神疲 吞霞饮露服元气 或听灵响视泓池 何须内观及鉴形 观之自是而实非 精神魂魄心意气 只可接助为阶梯 涕唾津精气血液 只是空屋旧藩篱 肝心脾肺肾肠胆 心肾元来非坎离 则有些儿奇又奇 不假想化并行持 尽于无相生实相 无为之中无不为 我闻前代诸圣师 尽是下士徒阐提 何曾有此鬼怪状 无中生有作丹基 当初神祖留丹诀 一旦脑泻精神羸 看看摇摆五脏气 或曰水火相奔驰 或曰河车千万迎 或曰龙虎争战时 或曰此是阳气来 跳跃颤掉运神机 一才心动气随动 与鬼合邪徒妄为 不知与道合其真 以此诳俗诱愚痴 一队妄想争唱鬨 气虚气散神狂飞 盖绿方寸无主人 啼哭叫唤如儿嬉 屈伸偃仰千万状 坐中摇动颤多时 个般诡怪颠狂辈 迷迷相指尽无为 可怜愚夫自执迷 散在丹书不肯泄 都缘简易妙天机 个中别有真端的 道要无中养就儿 即非无质生灵质 如斯皆是养命方 有般静定想朱橘 有般循环运流珠 心自冥冥肾寂寂 更有太乙含真气 气自腾腾水滴滴 更有肘后飞金精 谓之造化真血脉 更有终宵服七曜 谓之天魂与地魄 更有劳形采日月 试问幻身何处得 或言已自显现成 枯木灰心孤默默 或言大道本无为 何曾如玉之在石 时人虽是学抱元 何曾月照寒潭碧 时人虽是学坐禅 终日无言面对壁 或参西山会真记 直勒尾闾咽津液 或依灵宝秘法行 水壶土圭则时刻 手持念珠数呼吸 聚气归脐谓胎息 八十放九咽其一 拟作天仙岂不难 此个旁门安乐法 唤作神水流潺潺 口为华池舌为龙 唤作直入玉京山 竦肩缩颈偃脊背 又如合口柱舌端 又如运心思脊骨 与彼作念相眉间 与彼存神守脐下 谓之玉液金液丹 与彼闭息吞津唾 以此谓之夹脊关 与彼存思气升降 心目上视守泥丸 或者默朝高上帝 纳清吐浊为返还 或者口鼻为玄牝 执定为之呼吸根 或者脾边认一穴 有如咽液为灵泉 有如运气为先天 有如守顶为混元 有如服气为中黄 尚自可结安乐缘 其他有若诸旁门 气海波翻死如箭 树根已朽叶徒青 即把金篦换瓦片 莫言花里遇神仙 酒肆淫坊戏历鍊 他家别有通霄路 黄谷寿光赵飞燕 轩后彭祖老容成 九浅一深行几遍 产门唤作生身处 执著三峰信邪见 夺人精气补吾身 手按眉间吸气咽 谓之阴丹御女方 心心只向房中恋 有如迷者学采战 不必空自劳精神 若非金液还丹诀 从头一一为君陈 恐君虚度此青春 都是旁门不是真 个个不是真一处 勘破多少野狐精 后来依旧去参人 已觉四肢无寒热 而今通神是白血 渐渐采取渐凝结 辛苦都来只十月 所谓真的玄中玄 指示铅汞两个字 付我归根复命篇 道光禅师薛紫贤 使之深识造化骨 说与琼山白玉蟾 遂以金丹火候诀 吾将蜕形归玉阙 天地何处一沙鸥 眼前万事去如水 翠虚道人在罗浮 嘉定壬申八月秋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