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衫负弩

出自:宋代·徐积《送蒋宪颖叔》

拼音:[qīng][shān][fù][nǔ]

平仄:平平仄仄

五岭之南,其极西徼。
其旁大海,木深山峭。
内有溪洞,外有交趾。
皮厚肉坚,铁为骨髓。
雉兔伏藏,猱猿突起。
动如飘风,猛如湍水。
独恩不畏,独威不怀。
扰之则去,抚之则来。
恩之与威,不可去一。
宽猛交济,不可无术。
坐当一面,则有帅臣。
按刑将漕,要皆得人。
以德以才,公称其选。
能不择官,义不辞远。
始闻有命,严装以需。
青毡角簟,药鼎茶炉。
琴堂旧谱,铃阁新书。
史帙签重,诗囊卷粗。
前施斋舫,后设行厨。
公既拜命,不敢宁居。
乃戒徒御,乃建帆樯。
鸣刁击鼓,旗帜开张。
州人感恩,父老童稚。
知不可留,以足顿地。
或前塞路,或后从行。
或献花酒,或犒从兵。
或望于野,或送一程。
即日渡江,江南春早。
雪尽冰消,江山如扫。
柳径桃蹊,梅花芳草。
沽酒村遥,卖鱼船小。
晨散乌群,暮归白鸟。
春正好时,已到岳阳。
岳阳楼下,苍苍茫茫。
岳阳楼上,飞沫浮光。
江山旧物,吴楚凄凉。
夜宿巴陵,晓过洞庭。
湖中水绿,湖口山青。
黄陵古祠,长沙古路。
潇江湘江,风烟古渡。
岳麓茶林,沙洲橘树。
此时春深,衡阳雁去。
时饮一杯,时吟几句。
更望九嶷,清诗无数。
揽辔登山,日日西南。
褰帷叱驭,车不停骖。
乃有部吏,乃有蛮酋。
青衫负弩,锦帕缠头。
公曰使者,实典兵刑。
增置强弩,多募土兵。
宜浚其隍,宜坚其城。
公曰弓手,宜如旧制。
加之训练,可使精锐。
可代城郭,为民捍蔽。
公曰民命,悬在狱官。
不可不慎,不可不宽。
宽于善良,勿失有罪。
恶人如虎,养之成害。
公曰生民,不可无教。
教民之官,县令最要。
今则不然,困于簿领。
甚者可除,烦者可省。
仍复乡官,则无所病。
凡我部吏,各恭厥职。
夜则精思,昼则宣力。
一节当官,赤心为国。
如此教告,如此施设。
吏则心服,民则心悦。
诸公闻之,荐者交章。
朝廷器之,下诏褒扬。
召而用之,优于冯唐。

查看原文

注释

【青衫】1.古时学子所穿之服。 2.借指学子﹑书生。 3.唐制﹐文官八品﹑九品服以青。唐白居易《琵琶引》﹕"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后因借指失意的官员。 4.泛指官职卑微。 5.借指微贱者的服色。 6.指仙人。 7.《梁书.侯景传》﹕"自篡立后﹐时着白纱帽﹐而尚披青袍。"后因以"青衫"借指侯景。 8.借指京剧中的正旦。
【负弩】1.谓背负弓箭,开路先行。古代迎接贵宾之礼。语出《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乃拜相如为中郎将,建节往使……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先驱。" 2.古代亭长的别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青】

靑【戌集中】【青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有靑牛氏,靑陽氏。

《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衫】

衫【申集下】【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所銜切《集韻》《韻會》師銜切,。

衣之通稱。《唐書·車服志》士人以枲紵襴衫爲上服,馬周請加襴袖褾襈,開骻者名缺骻衫。《集韻》通作襂。

【负】

負【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房久切《集韻》《韻會》扶缶切,音婦。《說文》恃也。从人守貝,有所恃也。《史記·魏其武安侯傳》武安負貴而好權。

《說文》一曰受貸不償。《前漢·鄧通傳》通家尚負責數鉅萬。

《釋名》負,背也。置項背也。《玉篇》擔也。或作偩。《廣韻》荷也。《易·解卦》負且乗,致至。《詩·大雅》是任是負。《左傳·莊二十年》弛於負擔。

背也。《禮·明堂位》天子負斧,依南鄕而立。《註》負之言背也。

依也。《孟子》虎負嵎。《趙岐註》虎依嵎而怒。

失也。《戰國策》公負令秦與强齊戰。《註》負,猶失也。

老母之稱。《史記·高祖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漢書註》如淳曰:俗謂老大母爲阿負。師古曰:《列女傳》云魏曲沃負者,魏大夫如耳之母也。古語謂老母爲負耳。

敗也。《史記·丞相世家》無益於勝負之數。《孫子·攻謀篇》一勝一負。

憂也。《後漢·章帝紀》刺史二千石不爲負。《註》負,猶憂也。

愧也。《後漢·張步傳》負負無可言。《註》負,愧也。

《廣韻》背恩忘德曰負。《李陵·答蘇武書》陵雖孤恩,漢亦負德。

《類篇》違也。《史記·信陵君傳》以負於魏。《註》索隱曰:負音佩。

《唐韻正》叶房以切。《詩·小雅》螟蛉有子,果蠃負之。敎誨爾子,式穀似之。

叶房遇切。《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傍夭矯以橫出,互黝糾而搏負。下岪蔚以璀錯,上崎嶬而重注。○按負字,古音房以反。自《魯靈光殿賦》始讀爲房遇反。

【弩】

弩【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正韻》奴古切《集韻》《韻會》暖五切,怒上聲。《說文》弓有臂者。《釋名》弩,怒也,有勢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鉤弦曰牙,似齒牙也。牙外曰郭,爲牙之規郭也。下曰懸刀,其形然也。合名之曰機,言如機之巧也,亦言如門戸樞機,開合有節也。《古史考》黃帝作弩。《太公·六韜》强弩長兵者,所以踰水戰也。《史記·孫吳傳》萬弩夾道而發。

弩師,軍名。《後漢·順帝紀》調五營弩師,令敎習戰射。

弩父,卒名。《揚子·方言》東海之門卒謂之弩父。《註》主擔幔弩導幨,因名。

水弩,蟲名。《前漢·五行志註》射工亦呼水弩。

相关诗句
优于冯唐 召而用之 下诏褒扬 朝廷器之 荐者交章 诸公闻之 民则心悦 吏则心服 如此施设 如此教告 赤心为国 一节当官 昼则宣力 夜则精思 各恭厥职 凡我部吏 则无所病 仍复乡官 烦者可省 甚者可除 困于簿领 今则不然 县令最要 教民之官 不可无教 公曰生民 养之成害 恶人如虎 勿失有罪 宽于善良 不可不宽 不可不慎 悬在狱官 公曰民命 为民捍蔽 可代城郭 可使精锐 加之训练 宜如旧制 公曰弓手 宜坚其城 宜浚其隍 多募土兵 增置强弩 实典兵刑 公曰使者 锦帕缠头 青衫负弩 乃有蛮酋 乃有部吏 车不停骖 褰帷叱驭 日日西南 揽辔登山 清诗无数 更望九嶷 时吟几句 时饮一杯 衡阳雁去 此时春深 沙洲橘树 岳麓茶林 风烟古渡 潇江湘江 长沙古路 黄陵古祠 湖口山青 湖中水绿 晓过洞庭 夜宿巴陵 吴楚凄凉 江山旧物 飞沫浮光 岳阳楼上 苍苍茫茫 岳阳楼下 已到岳阳 春正好时 暮归白鸟 晨散乌群 卖鱼船小 沽酒村遥 梅花芳草 柳径桃蹊 江山如扫 雪尽冰消 江南春早 即日渡江 或送一程 或望于野 或犒从兵 或献花酒 或后从行 或前塞路 以足顿地 知不可留 父老童稚 州人感恩 旗帜开张 鸣刁击鼓 乃建帆樯 乃戒徒御 不敢宁居 公既拜命 后设行厨 前施斋舫 诗囊卷粗 史帙签重 铃阁新书 琴堂旧谱 药鼎茶炉 青毡角簟 严装以需 始闻有命 义不辞远 能不择官 公称其选 以德以才 要皆得人 按刑将漕 则有帅臣 坐当一面 不可无术 宽猛交济 不可去一 恩之与威 抚之则来 扰之则去 独威不怀 独恩不畏 猛如湍水 动如飘风 猱猿突起 雉兔伏藏 铁为骨髓 皮厚肉坚 外有交趾 内有溪洞 木深山峭 其旁大海 其极西徼 五岭之南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