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惟广东

出自:宋代·徐积《送李守孝博》

拼音:[qǐ,kǎi][wéi][guǎng,ān][dōng]

平仄:仄平平平

外官之重,其惟使乎。
使者之重,兵政刑诛。
持挈纲领,设施楷模。
以实去伪,以清革污。
善本须养,恶根必锄。
非严不肃,非宽不舒。
非威不行,非信不孚。
诸如此类,一不可无。
而况百粤,岭阳海隅。
其俗彍悍,戒吏侵渔。
缓之则怀,扰之则吁。
又况其徼,溪洞蛮居。
虑要先定,戒须早图。
使臣之重,不其然欤。
命使维何,曰山阳守。
维山阳守,其质忠厚。
既明而恕,惟所自有。
以严以威,以左以右。
维恕维平,维详维精。
所济维敏,所孚维诚。
刑无必用,事皆原情。
或虚其狱,或空其庭。
称者盈巷,传者盈城。
四境之内,尽为欢声。
其体则庄,面无浮气。
其目则瞭,心无所蔽。
不激不诡,不迁不泥。
亦不自务,亦不自恃。
好谋好询,使臣所贵。
维询维谋,何以酬之。
维时武备,为国修之。
我闻番禺,熙宁之前。
弓手之外,枪手三千。
总计一路,何啻万数。
因而循之,不烦招募。
可增其籍,可当土兵。
不费斗粟,不用尺缯。
其便如此,何惮弗兴。
付之善吏,以成其能。
训之练之,按阅有程。
可如汉制,选择骁锐。
号为奔命,无所不备。
岂惟广东,自广而西。
闻命即赴,势张力齐。
如声如响,如鸷如飞。
如决大水,从山赴溪。
盖神速者,用兵之奇。
仍坚其城,仍浚其池。
虽有交趾,正如狐狸。
伏藏窟穴,其何能为。

查看原文

注释

【岂惟】见"岂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岂】

豈【酉集中】【豆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袪俙切《集韻》《韻會》去幾切,音䔇。《說文》還師振旅樂也。

欲也,登也。《徐曰》今借此爲語詞。《玉篇》安也,焉也。《廣韻》曾也。《增韻》非然之辭。《書·五子之歌》怨豈在明。《詩·召南》豈不夙夜。《傳》豈不,言有是也。

《集韻》《正韻》通。軍勝之樂也。

樂也,和也。○按經傳凱歌、凱風、愷悌、樂愷皆借豈。古凱、愷、豈音義通,今分爲二。《字彙》〈山下一〉从耑省。〈口下丷一〉从豆省。俗作山頭,非。《同文舉要》豈同剴,亦非。

【惟】

惟【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維。《說文》凡思也。从心隹聲。《玉篇》有也,爲也,謀也,伊也。

語辭也。《毛晃曰》有是惟之惟,書濟河惟兗州之類。有思惟之惟,書視遠惟明,詩載謀載惟之類。有惟獨之惟。書惟王不邇聲色之類。

姓。

《正韻》無非切,音微。義同。◎按《說文》从心隹聲,則梁韻弋隹切,唐韻以追切,宋韻夷隹切,切喩母也。獨正韻竟作無非切,則切微母矣。

【广】

广【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魚檢切《韻會》疑檢切,醃上聲。《說文》因广爲屋。象對刺高屋之形。《徐鉉曰》因广爲屋,故但一邊下。《增韻》棟頭曰广。《韓愈·遊湘西寺詩》剖竹走泉源,開廊架屋广。

《釋名》衾,广也。其下廣大,如广受人也。

《廣韻》魚掩切,音隒。義同。(廣)《唐韻》《集韻》《韻會》古晃切,光上聲。《說文》殿之大屋也。

《玉篇》廣,大也。《廣韻》廣,闊也。《易·繫辭》廣大配天地。《疏》大以配天,廣以配地。

州名。《唐書·地理志》嶺南道有廣州。

姓。《姓譜》出丹陽,廣成子之後,宋有廣漢。

《玉篇》古曠切,光去聲。《周禮·地官·大司徒》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疏》馬融云:東西爲廣,南北爲輪。《釋文》廣,古曠反。

車名。《周禮·春官·車僕》廣車之萃。《註》廣車,橫之車也。《釋文》廣,古曠反。《左傳·僖二十八年》西廣東宮。《疏》楚有左右廣,蓋兵車之名。《宣二年》分爲二廣。《註》十五乗爲一廣。

《正字通》音曠。《荀子·王霸篇》人主胡不廣焉。《註》廣,開泰貌。

與曠通。《前漢·五行志》師出過時之謂廣。

姑黃切,音光。《爾雅·釋獸》回毛在背,闋廣。《疏》伯樂相馬法,旋毛在背者名闋廣。《音義》廣,音光。

《韻補》叶果五切,音古。《禮·樂記》今夫古樂,進旅退旅,和正以廣,弦匏笙簧,會守拊鼓,始奏以文,復亂以武。

【东】

東【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詩·大雅》東有啓明。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