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土之吏

出自:宋代·徐积《送蔡守》

拼音:[shǒu][tǔ][zhī][lì]

平仄:仄仄平仄

维淮之南,楚为剧州。
守土之吏,孰明以周。
蔡公既来,爰究爰乂。
明维照奸,威维沮伪。
维明维威,无敢恣睢。
侯曰可矣,其治孔易。
乃兴学校,示之本原。
儒居儒处,礼容义言。
乃修释奠,教民之恭。
有严其色,有孚其颙。
乃行乡饮,躬为主人。
拜辱拜豆,盥洗献宾。
其仪孔肃,其礼孔均。
乃召父老,父老俱来。
幅巾短褐,浩其盛哉。
父老升矣,侯则兴矣。
父老坐矣,侯则妥矣。
父老未醉,笑歌其声。
父老既醉,发白颜赪。
父老去矣,侯则举矣。
馈之物矣,告之语矣。
其语维何,维善是示。
善者使修,恶者使止。
告尔宗族,告尔邻里。
维时父老,奉之以行。
维时庶民,亦克用承。
悖傲者沮,善良者兴。
狠不敢斗,强不敢凌。
不义之讼,莫涉吾庭。
行之期年,几移其风。
吏事用简,狱牢数空。
道上之物,必归其主。
行路之人,无或敢取。
逋攘慝奸,明其购赏。
倾其巢穴,破其支党。
侯曰未也,江淮之患,不备不虞。
乃召尉逻,乃呼卒徒。
乃张尔弓,乃操尔殳。
乃坐乃作,乃驰乃驱。
勇者乃奋,怯者乃舒。
我备既强,我戎既整。
小剽之攘,破胆缩颈。
侯之方略,可以捍边。
捍边如何,威名毅然。
何兵不精,何城不坚。
虏不敢犯,敌不敢前。
侯有所祈,曾不旋日。
雪霶雨零,舆濡衣湿。
维其有德,将之以诚。
神由以格,物由以亨。
侯之为人,不患不恕。
维恕维威,维民维宜。
侯为使者,不患不威。
维威维恕,维感维豫。
侯之察狱,不患不明。
维恕维明,维平维精。
维时岭表,维时海隅。
闻侯之风,既安且需。
冤者使伸,戚者使愉。
吏长则进,物残则除。
抉其已垢,刮其已污。
维有其才,无施不可。
用之本朝,维良维佐。
用之一方,一方之纲。
嗟今之人,莫如侯者。
侯之所为,可示天下。
维其可示,是以可歌。

查看原文

注释

【守土】1.守卫疆土。亦指地方官掌治其所辖区域。 2.指地方官。 3.晋代为受封而未到所封之国的王侯设置的护卫部队。 4.犹居住。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守】

守【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首。《說文》守,守官也。从宀,官府也。从寸,法度也。《玉篇》收也,視也,護也。《易·繫辭》何以守位,曰仁。《周禮·天官》獸人職時田則守罟。《註》防獸觸攫也。

《廣韻》主守也。《左傳·昭二十年》晏子云:山林之木,衡鹿守之。澤之萑蒲,舟鮫守之。藪之薪蒸,虞守之。海之鹽蜃,祈望守之。衡鹿等皆官名。

《增韻》攻守也。《易·坎卦》王公設險,以守其國。《史記·留侯世家》阻三面而守。

《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獸。《增韻》守之也,所守也,爲之守也。天子巡諸侯所守,曰巡守。諸侯爲天子守土,亦曰守。漢置郡太守。

姓。《正字通》宋守恭,與蘇軾爲詩友。

叶式視切,音矢。《楚辭·天問》雄虺九首,儵忽焉在。何所不老,長人何守。在音泚。

叶雖遂切,音粹。《前漢·班固敘傳》崇執言責,隆持官守。寶曲定陵,有大志。

【土】

土【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吐上聲。五行之一。《說文》地之吐生物者也。二象地之下,地之中,丨物出形也。《易·離彖傳》百穀草木麗乎土。《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兗州厥土黑墳,靑州厥土白墳,徐州厥土赤埴墳,揚州荆州厥土惟塗泥,豫州厥土惟壤下土墳壚,梁州厥土靑黎,雍州厥土惟黃壤。

《書·禹貢》徐州厥貢惟土五色。《註》諸侯受命,各錫以方色土,建大社于國中,一曰冢土。《詩·大雅》乃立冢土。

后土,取厚載之義。共工氏子句龍爲后土,位在中央,主於四季各十八日。《禮·月令》中央土,其日戊己,其帝黃帝,其神后土。《周禮·冬官考工記》土以黃,其象方。

星土,星所主土。《周禮·春官》保章氏以星土辨九州之地。

度也。土圭之土訓度。詳圭字註。

業也。《皇極經世》獨夫以百畝爲土,大夫以百里爲土,諸侯以四境爲土,天子以九州爲土,仲尼以萬世爲土。

星名,一曰鎮星。《漢書》作塡。詳塡字註。

地名。《春秋·僖二十八年》公會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衞子,莒子,盟于踐土。《註》鄭地。

姓。句龍爲后土,子孫爲氏。

《廣韻》《正韻》徒古切《集韻》《韻會》動五切,音杜。《揚子·方言》東齊謂根曰土,非專指桑根白皮。《郭璞註》《方言》引《詩》作桑土,非。

《集韻》《韻會》《正韻》董五切,音覩。圜土,獄城也。《周禮·秋官》以圜土聚敎罷民。

《介之推龍蛇歌》五蛇從之,周流天下。龍反其淵,安其壤土。下音戸,尸土俱在姥韻。《字彙》作叶音,非。

《集韻》丑下切,音姹。土苴,不眞物。一曰查滓,糞草糟粕之類。

《字彙補》同都切,音徒。土門,北方之族。門音瞞。見周書異域傳。

【之】

之【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㞢《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音枝。《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玉篇》是也,適也,往也。《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於也。《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語助辭。《書·金縢》禮亦宜之。《禮·文王世子》秋冬亦如之。《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此也。《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變也。《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至也。《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姓。出《姓苑》。

《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詩·唐風》舍旃舍旃。

《魏風》上愼旃哉。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韻補》叶職流切,音周。《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旣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吏】

吏【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力置切《集韻》《韻會》良志切《正韻》力地切,于天子也,曰天子之吏。《左傳·成二年》王使委于三吏。《註》三吏,三公也。

《韻會》府史之屬亦曰吏。《周禮·天官·大宰》八則,三曰廢置以馭其吏。《前漢·百官公卿表》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爲長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爲少吏。《註》師古曰:吏,理也。主理其縣內也。

姓。《正字通》漢吏宗,王莽時人。

《五音集韻》神至切,音示。奉也,職事也,勞也。《說文》本作叓。

相关诗句
是以可歌 维其可示 可示天下 侯之所为 莫如侯者 嗟今之人 一方之纲 用之一方 维良维佐 用之本朝 无施不可 维有其才 刮其已污 抉其已垢 物残则除 吏长则进 戚者使愉 冤者使伸 既安且需 闻侯之风 维时海隅 维时岭表 维平维精 维恕维明 不患不明 侯之察狱 维感维豫 维威维恕 不患不威 侯为使者 维民维宜 维恕维威 不患不恕 侯之为人 物由以亨 神由以格 将之以诚 维其有德 舆濡衣湿 雪霶雨零 曾不旋日 侯有所祈 敌不敢前 虏不敢犯 何城不坚 何兵不精 威名毅然 捍边如何 可以捍边 侯之方略 破胆缩颈 小剽之攘 我戎既整 我备既强 怯者乃舒 勇者乃奋 乃驰乃驱 乃坐乃作 乃操尔殳 乃张尔弓 乃呼卒徒 乃召尉逻 不备不虞 江淮之患 侯曰未也 破其支党 倾其巢穴 明其购赏 逋攘慝奸 无或敢取 行路之人 必归其主 道上之物 狱牢数空 吏事用简 几移其风 行之期年 莫涉吾庭 不义之讼 强不敢凌 狠不敢斗 善良者兴 悖傲者沮 亦克用承 维时庶民 奉之以行 维时父老 告尔邻里 告尔宗族 恶者使止 善者使修 维善是示 其语维何 告之语矣 馈之物矣 侯则举矣 父老去矣 发白颜赪 父老既醉 笑歌其声 父老未醉 侯则妥矣 父老坐矣 侯则兴矣 父老升矣 浩其盛哉 幅巾短褐 父老俱来 乃召父老 其礼孔均 其仪孔肃 盥洗献宾 拜辱拜豆 躬为主人 乃行乡饮 有孚其颙 有严其色 教民之恭 乃修释奠 礼容义言 儒居儒处 示之本原 乃兴学校 其治孔易 侯曰可矣 无敢恣睢 维明维威 威维沮伪 明维照奸 爰究爰乂 蔡公既来 孰明以周 守土之吏 楚为剧州 维淮之南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