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祀哀羊舌

出自:清代·宋琬《写哀》

拼音:[zōng][sì][āi][yáng,xiáng][shé]

平仄:平仄平平平

执戟沾微禄,栖迟仰大官。
累臣天不吊,圣主法终宽。
宗祀哀羊舌,身名笑鼠肝。
须眉真自腼,书札报任安。

查看原文

注释

【宗祀】1.谓对祖宗的祭祀。 2.泛指各种祭祀。
【羊舌】复姓。春秋时晋有羊舌肸。见《左传.襄公十六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宗】

宗【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作冬切《集韻》《韻會》祖賨切《正韻》祖冬切,音㚇。《說文》尊祖廟也。《白虎通》宗者何,宗有尊也,爲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郉昺曰》宗者,本也。廟號不遷,最尊者祖,次曰宗,通稱曰宗廟。《禮·祭法》有虞氏祖顓頊而宗堯,夏后氏祖顓頊而宗禹,殷人祖契而宗湯,周人祖文王而宗武王。《賈誼曰》祖有功,宗有德也。

流派所出爲宗。《禮·喪服小記》別子爲祖,繼別爲宗,繼禰爲小宗。《程頤曰》凡言宗者,以主祭祀爲言,人宗於此而祭祀也。

同姓曰宗。《詩·大雅》宗子維城。《註》同姓也。

《書·舜典》禋于六宗。《註》謂所尊祭者,其祀有六,寒暑日月星水旱也。賈逵曰:天宗三,日月星。地宗三,河海岱。司馬彪曰:天宗日月星辰寒暑之屬,地宗社稷五祀之屬。

秩宗,官名。《書·舜典》咨伯,汝作秩宗。《註》主郊廟之官,掌敘鬼神尊,故曰秩宗,周禮謂之宗伯。

曰祝宗。

《周禮·春官·大宗伯》賓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

瞽宗,殷學名。

人物所歸往亦曰宗。《書·禹貢》江漢朝宗于海。《註》言百川以海爲宗也。《史記·孔子世家》孔子以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

姓。

叶則郞切,音臧。《史記·司馬遷自敘》蠲除肉,開通關梁。廣恩施博,厥稱太宗。《說文》从宀从示。《徐曰》宗廟,神祇所居。示,古祇字。

【祀】

祀【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似。祭也。《書·洪範》八政,三曰祀。《禮·祭法》聖王制祭祀,法施於民則祀之,以死勤事則祀之,以勞定國則祀之,能禦大葘則祀之,能捍大患則祀之。

《月令》春祀戸,夏祀竈,秋祀門,冬祀行,中央土,祀中霤。

《祭法》王爲羣姓立七祀,諸侯爲國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適士二祀,庶士庶人一祀。

年也。《書·伊訓》惟元祀。《傳》取四時祭祀一訖也。《釋名》殷曰祀。祀,巳也。新氣升,故氣巳也。

《孝經·士章疏》祀者,似也。似將見先人也。

叶夷益切,音亦。《詩·小雅》以爲酒食,以享以祀。叶上翼下福,福音壁。

叶養里切,音以。《詩·大雅》克禋克祀,以弗無子。《司馬相如·封禪頌》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馳我君輿,帝用享祉。

叶詳兹切,音祠。《參同契》絫土立壇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見形象,夢寐感慨之。《集韻》或作。

【哀】

哀【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

《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

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

《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

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叶於希切,音衣。《詩·小雅》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又》山有蕨薇,隰有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羊】

羊【未集中】【羊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與章切《集韻》《韻會》余章切《正韻》移章切,,象頭角尾之形。孔子曰:牛羊之字,以形舉也。《玉篇》豕屬也。《易·說卦》兌爲羊。《註》其質好剛鹵。《詩·召南》羔羊之皮。《傳》小曰羔,大曰羊。《禮·曲禮》羊曰柔毛。《月令》食麥與羊。《註》羊,火畜也。時尚寒,食之以安性也。

麢羊。《爾雅·釋獸》麢,大羊。《註》似羊而大,角圓銳,好在山崖閒。

鳥名。《家語》齊有一足之鳥,飛集于公朝。齊侯使使問孔子,孔子曰:此鳥名商羊,水祥也。

姓。《左傳·閔二年》羊舌大夫。《註》羊舌,氏也。《公羊傳疏》子夏傳與公羊高。《史記·梁孝王世家》齊人羊勝。

官名。《周禮·夏官·羊人註》羊屬南方火,司馬火官,故在此。

白羊,匈奴國名。《史記·匈奴傳》幷樓煩,白羊,河南。

《前漢·禮樂志》雙飛常羊。《註》猶逍遙也。《屈原·離騷》聊逍遙以相羊。《註》逍遙,相羊,皆遊也。

【舌】

舌【未集下】【舌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然入聲。《說文》舌在口,所以言也,別味者也。《徐曰》凡物入口,必干於舌。《六書精薀》舌以卷舒爲用,口以開闔爲用,各一其隂陽也。《釋名》舌,卷也,可以卷制食物,使不落也。《又》舌,泄也,舒泄所當言也。《易·說卦》兌爲口舌。《疏》口舌,爲言語之具也。《詩·大雅》莫捫朕舌,言不可逝矣。

射侯上下个曰舌。《儀禮·鄕射禮》倍中以爲躬,倍躬以爲左右舌。《註》居兩旁謂之个,左右出謂之舌。

言也。《揚子·太經》吐黃酋舌。《註》舌,言也。

姓。《姓纂》越大夫舌庸。

羊舌,複姓。《左傳·閔二年》狐突欲行。羊舌大夫曰:不可。《疏》羊舌,氏也。爵爲大夫。

官名。《周語》坐諸門外,而使舌人體委與之。《註》舌人,能達異方之志,象胥之官也。

國名。《淮南子·地形訓》穿民,反舌民。《註》反舌民,不可知而自相曉。一說舌本在前,不向喉,故曰反舌也。南方之國名也。《山海經》歧舌國在其東。一曰在不死民東。《註》其人舌皆岐。或云:支舌也。

草名。《爾雅·釋草》萿,麋舌。《註》今麋舌草春生葉,有似於舌。

《博雅》燕薁,蘡舌也。

《正字通》牛舌,芣苢。別名江東呼蝦蟇衣,山東名牛舌。

鳥名。《禮·月令》仲夏之月,反舌無聲。《註》反舌,百舌鳥。《淮南子·說山訓》人有多言者,猶百舌之聲。《註》百舌,鳥名。能易其舌,效百鳥之聲,故曰百舌也。

無舌,蟲名。《本草註》一名益符,主閉。

長舌,獸名。《山海經》長舌山有獸,名長舌,狀如禺,四耳,出則郡多水。

《韻補》叶商刮切,音殺。《詩·大雅》出納王命,王之喉舌。賦政于外,四方爰發。

叶食僞切,音逝。《郤正釋譏》家挾殊議,人懷異計。縱橫者欲披其胷,徂詐者暫吐其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