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士昔灌溉

出自:清代·屈大均《箁提坛》

拼音:[dà,dài,tài][shì][xī][guàn][gài]

平仄:仄仄平仄仄

菩提有灵树,植自萧梁前。
智药所移根,航海来炎天。
岁久干中空,苍皮相纠缠。
根须自上生,千百垂连卷。
大者成虬螭,小者藤萝穿。
结束成一身,四体何拘挛。
下枝多洞穴,崩陷至三泉。
上枝虽臃肿,亦自方且圆。
雷霆日大索,鳞爪无留奸。
神火所焦灼,千寻亦童颠。
二月叶始陨,槎枒馀一拳。
叶状如柔桑,五川争新妍。
僧伽沤成纱,弱薄如翅蝉。
持以遗远方,恍惚鲛绡烟。
南中多怪木,巨者惟木棉。
柯作女珊瑚,丹葩烧天边。
开时无一叶,一一烽火然。
光如十日出,吞吐海东偏。
么凤巢蕊中,血染绿毛鲜。
复有细叶榕,交阴连陌阡。
根须亦倒生,合抱为一椽。
纵横作广厦,户牖相盘旋。
腹大容十牛,亦可藏舟船。
皮肤左右纽,瘿瘤以万千。
士女所婆娑,伏腊拜必虔。
菩提更神怪,与之难比肩。
大士昔灌溉,甘露流涓涓。
左与诃子接,右与频婆连。
蒲葵居门外,其寿亦彭篯。
下滋达磨井,上蒙虞翻园。
肥沃多火膏,咸气不能宣。
菩提所覆被,细草皆芊绵。
累石作香台,虫蚁愁攀援。
谈经者谁子,袈裟罗东西。
空中雨四花,大半为青莲。
琉璃作喉舌,宗派开南禅。
遗坛久寂寞,钟鼓徒喧阗。
大夫京国来,车骑何连翩。
求古得招提,实为越王宫。
牛羊所踯躅,霸气成埃尘。
楚冢既芜没,佗城亦已平。
番禺作双阙,药洲犁为田。
英雄乃椎结,窃据亦其贤。
身为裸国王,兴亡诚足怜。
不才叹乔木,汝乃全天年。
不蒙匠石顾,鬼物司其权。
人生有太和,日月苦相煎。
本根不自固,轮囷安得存。
文梓化青牛,老枫成羽人。
精气非我有,与物相推迁。
愿言保萌蘖,三复牛山篇。

查看原文

注释

【大士】1.德行高尚的人。 2.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3.特指观世音菩萨。 4.对高僧的敬称。
【灌溉】把水输送到田地里:~农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士】

士【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鉏里切,音仕。四民士爲首。《詩·大雅》譽髦斯士。《禮·王制》命鄕論秀士,升之司徒,曰選士。司徒論選士之秀者,升之學,曰俊士。升於司徒者,不征於鄕,升於學者,不征於司徒,曰造士。大樂正論造士之秀者,升之司馬,曰進士。

官總名。《書·立政》庶常吉士。《禮·王制》天子之元士,諸侯之上士,中士,下士。

《孔安國曰》士,理官也,欲得其曲直之理也。《書·舜典》帝曰:臯陶,汝作士。《左傳·僖二十八年》士榮爲大士。

漢制,嘗爵爲公侯奪免者,曰公士。

《前漢·鄒陽傳》武力鼎士。《註》能舉鼎者。

《前漢·李尋傳》拔擢天士。《註》能知天道者。

《後漢·李業傳》王莽以業爲酒士。《註》時官酤酒,故置酒士。

侍從之士。《通鑑》唐杜如晦等十八學士,時謂之登瀛州。

士卒。《左傳·丘甲註》革車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家語》孔子之宋,匡人以。甲士圍之。

男子通稱。《詩·周頌》有依其士。

女之有士行者曰女士。《詩·大雅》釐我女士。

《管子·牧民篇》有士經。《註》士,事也。經,常也。

《梵書》釋子勤佛行者曰德士,無上士。

俗塐神像曰木居士。《韓愈詩》偶然題作木居士,便有無窮求福人。

《山海經》大荒西有國,名淑士。

士鄕。《後漢·鄭傳》昔齊置士鄕。《註》管仲相桓公,制國爲二十一鄕,工商之鄕六,士鄕十五。

縣名,勇士縣,屬天水郡,見《後漢·西羌傳》。

姓。陶唐之苗裔士蔿之後,爲士氏,見《統譜》。

複姓,漢士孫瑞,扶風人。

與事通。《書·洛誥》見士于周。《註》悉來赴役也。《詩·豳風》勿士銜枚。《註》自今可勿爲行銜枚之事。

叶主矩切,音雨。《詩·大雅》赫赫明明,王命卿士。叶下父。父,音甫。《說文》士,事也。數始于一,終于十,从一从十。《集韻》本作。

與仕通。

【昔】

昔【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惜。《說文》作㫺。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類篇》隷作昔。《五經文字》後人以爲古昔字。《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疏》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詩•商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禮•曲禮》必則古昔稱先王。

《詩•陳風》誰昔然矣。《傳》昔,久也。《疏》昔是久遠之事。

《禮•檀弓》予疇昔之夜。《註》猶前也。

《博雅》昔,夜也。《左傳•哀四年》爲一昔之期。《莊子•天運篇》則通昔不寐矣。

姓。《廣韻》漢有烏傷令昔登。

《集韻》倉各切,音錯。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註》昔讀爲交錯之錯,謂牛角觕理錯也。

《韻補》叶息約切。《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在塡溝壑。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灌】

灌【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玩切,音貫。水名。《說文》水出廬江雩婁,北入淮。

水名。《山海經》石脆之山,灌水出焉。

《羅含湘中記》營水,渄水,灌水,皆注湘。

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漑也。《莊子·逍遙遊》時雨降矣,而猶浸灌。

注也。《莊子·秋水篇》百川灌河。

飮也。《禮·投壷》奉觴曰賜灌。

《博雅》灌,聚也。

木叢生曰灌。《詩·周南》黃鳥于飛,集于灌木。

盡誠相告曰灌灌。《詩·大雅》老夫灌灌。

鳥名。《山海經》靑丘山有鳥如鳩,其音若呵,名曰灌灌。

《騈雅》灌灌,九尾狐。

與祼通。《周禮·春官》以肆獻祼享先王。《註》祼之言灌也。《疏》以鬱鬯灌地降神,取澆灌之義,故从水。

《集韻》胡玩切,音換。與渙同。水流盛貌。

古緩切,音管。與盥同。澡手也。

【溉】

摡【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古代切《集韻》《韻會》居代切,音槩。《說文》滌也。《詩·檜風·漑之釜鬵箋註》漑,本又作摡。古愛反。《周禮·天官·世婦》帥女官,而濯摡爲齍盛。《註》摡,拭也。《儀禮·少牢饋食禮》雍人摡鼎匕俎于雍爨,廩人摡甑甗匕與敦于廩爨。通作漑。

《唐韻》《集韻》《韻會》。

相关诗句
三复牛山篇 愿言保萌蘖 与物相推迁 精气非我有 老枫成羽人 文梓化青牛 轮囷安得存 本根不自固 日月苦相煎 人生有太和 鬼物司其权 不蒙匠石顾 汝乃全天年 不才叹乔木 兴亡诚足怜 身为裸国王 窃据亦其贤 英雄乃椎结 药洲犁为田 番禺作双阙 佗城亦已平 楚冢既芜没 霸气成埃尘 牛羊所踯躅 实为越王宫 求古得招提 车骑何连翩 大夫京国来 钟鼓徒喧阗 遗坛久寂寞 宗派开南禅 琉璃作喉舌 大半为青莲 空中雨四花 袈裟罗东西 谈经者谁子 虫蚁愁攀援 累石作香台 细草皆芊绵 菩提所覆被 咸气不能宣 肥沃多火膏 上蒙虞翻园 下滋达磨井 其寿亦彭篯 蒲葵居门外 右与频婆连 左与诃子接 甘露流涓涓 大士昔灌溉 与之难比肩 菩提更神怪 伏腊拜必虔 士女所婆娑 瘿瘤以万千 皮肤左右纽 亦可藏舟船 腹大容十牛 户牖相盘旋 纵横作广厦 合抱为一椽 根须亦倒生 交阴连陌阡 复有细叶榕 血染绿毛鲜 么凤巢蕊中 吞吐海东偏 光如十日出 一一烽火然 开时无一叶 丹葩烧天边 柯作女珊瑚 巨者惟木棉 南中多怪木 恍惚鲛绡烟 持以遗远方 弱薄如翅蝉 僧伽沤成纱 五川争新妍 叶状如柔桑 槎枒馀一拳 二月叶始陨 千寻亦童颠 神火所焦灼 鳞爪无留奸 雷霆日大索 亦自方且圆 上枝虽臃肿 崩陷至三泉 下枝多洞穴 四体何拘挛 结束成一身 小者藤萝穿 大者成虬螭 千百垂连卷 根须自上生 苍皮相纠缠 岁久干中空 航海来炎天 智药所移根 植自萧梁前 菩提有灵树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