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绵断续转呜咽

出自:清代·屈大均《琵琶行赠蒲衣子》

拼音:[lián][mián][duàn][xù][zhuǎn,zhuàn,zhuǎi][wū][yān,yàn,yè]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王郎好音能琵琶,千态万恨归边沙。
明妃紫台作胡语,公主乌孙思汉家。
慷慨惟凭马上乐,凄凉岂必军中笳。
新声鼓出好词曲,三日一调劳红牙。
古词元人百杂剧,新曲《牡丹》兼《浣纱》。
伯龙红友供繁弄,酒酣一唱三咨嗟。
改调高弹飒风雨,攒点忽似更虾蟆。
手搊口歌声若一,丝肉粉飘如飞花。
小声吹裂漆筚篥,大声掺乱渔阳挝。
自矜琵琶与琴应,眩精骇耳非淫哇。
一一晖音合清浊,上腔下柱同整斜。
十指绝光若惊电,双袖奋影争流霞。
乱击空中白翎雀,横奔塞上拳毛騧。
毛血淋漓尽挥洒,又如胡汉相纷拿。
大雷小雷响四迸,天惊石破愁女娲。
儿女呢呢不得语,恩怨尔汝潜相加。
缓调平弦有时倦,掩抑奇态嫌■?。
联绵断续转呜咽,又如縆瑟悲瓠巴。
一激一昂真当泣,哀歌销尽情萌芽。
鹍弦石槽兼铁拨,翻嫌古法多喧哗。
逢君但乞《飞龙引》,发扬蹈厉除奸邪。
镇西更作《大道曲》,罗襦胡床临闉阇。
阮咸凄锵竹林下,风流岂似居琅琊。
我今烦冤神越散,《大招》须君为景差。
不然节奏尽传我,十调五调成豪奢。
一枚昨致惠文妇,槽用香楠连木瓜。
得曹左手裴右手,亦可持慰吾秦嘉。
琵琶弟子君多少,中有几人颜如荼。
枫香定移西楼女,鞋带可记杨家娃。
得君琵琶诸楔子,鼙婆旧谱宁足誇。
梳山音律此一种,教坊买断倾金车。
王郎王郎尔莫苦,埋忧国腹如丹砂。
天际真人既有此,北窗肢脚殊风华。

查看原文

注释

【联绵】同‘连绵 ’。
【断续】时而中断﹐时而接续。
【呜咽】1.低声哭泣。亦指悲泣声。 2.形容低沉凄切的声音。呜咽(-yè) : 1.极力压抑地低声哭泣:呜咽流涕,不能自止。 2.形容流水声:流水呜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联】

聯【未集中】【耳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力延切《韻會》陵延切《正韻》靈年切,賦》繽聯翩兮紛暗曖。《陸機·文賦》浮藻聯翩,若翰鳥纓繳,而墜曾雲之峻。

官聯。《周禮·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三曰官聯,以會官治。《註》聯,讀爲連。謂連事通職相佐助也。

合也。《周禮·地官·大司徒》以本俗六安萬民,三曰聯兄弟。《註》聯,猶合也。

《周禮·地官·族師》五家爲比,十家爲聯。五人爲伍,十人爲聯。四閭爲族,八閭爲聯。

《集韻》連彥切,音。不絕也。

【绵】

綿【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玉篇》《廣韻》《集韻》同緜。

【断】

断【卯集下】【斤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玉篇》同斷。俗字。(斷)〔古文〕。截也。《書·盤庚》乃斷棄汝。《傳》斷,絕也。《詩·商頌》是斷是遷。《疏》於是斬斷之。

《廣韻》《正韻》徒管切《集韻》《韻會》杜管切,。絕也。《羣經音義》旣絕曰斷。《釋名》斷,段也。分爲異段也。《易·繫辭》其利斷金。《疏》其纖利能斷截於金。

《集韻》徒玩切《正韻》杜玩切,音段。義同。

《廣韻》丁貫切《集韻》《韻會》《正韻》都玩切,音鍛。決也。《易·繫辭》以斷天下之疑。《疏》決斷天下之疑。

《書·秦誓》斷斷猗無他技。《疏》斷斷,守善之貌。

《周禮·地官·司徒》凡萬民之不服敎,而有獄訟者,與有地治者,取而斷之。

《韻補》叶多卷切。《白居易·寄元九詩》一病經四年,親友書信斷。彼獨是何人,心如石不轉。

叶徒眷切。《鮑照·擬古》居人掩閨臥,行子中夜飯。野風吹秋木,行子心腸斷。

【续】

續【未集中】【糸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賡《廣韻》似足切《集韻》《韻會》《正韻》松玉切,音俗。《說文》連也。《爾雅·釋詁》繼也。《書·盤庚》予迓續乃命于天。《詩·小雅》似續妣祖。《禮·深衣》續袵鉤邊。《註》續,猶屬也。

姓。《廣韻》舜七友,有續牙。《急就篇註》續氏,晉大夫續伯之後。

與績同。《穀梁傳·成五年》伯尊其無績乎。《註》績,或作續。

《集韻》辭屢切。詩隂靷沃續。徐邈說。

【转】

轉【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兗切《正韻》止兗切,專上聲。《說文》轉運也。《前漢·韓安國傳》轉粟輓輸以爲之備。

《廣韻》動也,旋也。《詩·周南》輾轉反側。《註》輾者轉之半,轉者輾之周。

《韻會》軫轉,無窮也。《揚子·太經》軫轉其道。

《廣韻》知戀切《集韻》《韻會》《正韻》株戀切,專去聲。凡物自轉則上聲,以力轉物則去聲。

車上衣裝曰轉。《左傳·襄二十四年》踞轉而鼓琴。

【呜】

嗚【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哀都切《集韻》《韻會》汪胡切,音污。《玉篇》鳴呼,歎辭也。《書·五子之歌》鳴呼曷歸。《集韻》亦作歍。

與烏通。《史記·李斯傳》歌呼鳴鳴,快耳目者,眞秦之聲也。亦作烏烏。

《集韻》烏故切,音惡。歎傷也。《後漢·袁安傳》噫鳴流涕。《釋文》鳴,一故反。

【咽】

咽【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前切《集韻》因連切《韻會》因蓮切《正韻》因肩切,。

《禮·深衣》曲袷如矩以應方。《疏》古者方領,似今擁咽。

《集韻》縈懸切《韻會》幺懸切《正韻》縈圓切,。或作咽。○按《詩·商頌》今本作淵。

《集韻》於巾切,音駰。《詩·魯頌》鼓咽咽。《傳》咽咽,鼓節也。《集韻》或作鼝。味其聲,可以知其義。

《廣韻》於甸切。《集韻》《韻會》《正韻》伊甸切,音晏。《廣韻》本作嚥,吞也。《孟子》三咽然後耳有聞,目有見。

《廣韻》烏結切《集韻》《韻會》一結切,音噎。《廣韻》哽咽。《集韻》聲塞也。《漢·隴頭歌》隴頭流水,鳴聲幽咽。

塞也。《新序雜事》雲霞充咽,則奪日月之明。

《廣韻》同噎。詳噎字註。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