臃肿既空心

出自:清代·屈大均《老谷树为大风所摧诗以伤之》

拼音:[yōng][zhǒng][jì][kōng,kòng,kǒng][xīn]

平仄:平仄仄平平

谷树大数围,植时不知岁。
精多作胶液,注流至根柢。
斲以团丹砂,玄黄何泥泥。
或为金石漆,脂膏苦自毙。
虫蚁所疮痏,百千以肤噬。
臃肿既空心,拳曲亦流涕。
霜皮剥辱馀,虽存若蜩蜕。
窍穴一穿漏,枅圈无巨细。
腹中若蜂房,蛇鼠相启闭。
一二鼻口者,火入烟蒙翳。
疾雷屡震惊,花叶多焦脆。
䬏䬔昨楝风,四方忽排挤。
怒呺一昼夜,柯条尚牛掣。
雨师复掊击,参天俄失势。
朽蠹已有年,婆娑终一蹶。
摧折当腰吕,寻尺若刀?。
崩压西邻墙,斧斤劳仆隶。
大枝劈不开,小枝竞先曳。
凭依惧有神,酒食陈微祭。
丧我高楼阴,炎曦无可蔽。
嘲啾绝燕雀,缠糺失萝荔。
生身本恶木,美名蒙诟厉。
散材一何幸,与檀作兄弟。
托身在丘园,有萚思为砺。
斑谷持作冠,楮桑持作币。
所用虽皮肤,于人已有济。
亦未苦其生,楂梨共狼戾。
本无劲挺姿,枝节多疣赘。
菑害始香甘,蠢动乘其敝。
狙猿杙亦安,岂必高名丽。
受命有穷时,薪蒸不遑计。
培覆皆天年,萌蘖庶自卫。

查看原文

注释

【臃肿】肥大而笨拙,不灵活:体态臃肿。比喻机构庞大而调度不灵、效率不高:机构臃肿。
【空心】树干髓部变空或蔬菜中心没长实:老槐树~了ㄧ大白菜空了心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臃】

臃【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集韻》於容切,音邕。《說文》腫也。《史記·倉公傳》色將發臃。

《五音集韻》於隴切,音擁。臃腫,肉起也。《戰國策》人之所以善扁鵲者,爲有臃腫也。

【肿】

腫【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種。《說文》癰也。《廣韻》疾也。《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註》腫瘍,㿈而上生創者。《爾雅·釋訓》腫足爲尰。《疏》膝之下有瘡腫,是涉水所爲。

膚肉浮滿也。《史記·倉公傳》後五日當腫。《前漢·五行志》公閉門而泣之,目盡腫。《後漢·梁皇后紀》從閒以來,加以浮腫。

《釋名》腫,鍾也。寒熱氣所鍾聚也。

《增韻》脹也。《管子·輕重篇》無鹽則腫。

瘣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旁不腫。《註》瘣也。

【既】

旣【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居豙切《集韻》《韻會》居氣切,音曁。《說文》小食也。从皀㒫聲,論語曰:不使勝食旣。○按今《論語》作氣。

《玉篇》已也。《易·小畜》旣雨旣處。《詩·召南》亦旣見止,亦旣覯止。

《博雅》盡也。《易·旣濟疏》旣者,皆盡之稱。《書·舜典》旣月。《左傳·桓元年》日有食之旣。

《博雅》旣,失也。

與漑同。《史記·五帝紀》帝嚳旣執中而徧天下。《註》徐廣曰:古旣字作水旁。

《集韻》几利切,音冀。義同。

許旣切,音欷。餼或作旣。饋客芻米也。《禮·中庸》旣廩稱事。《註》旣讀爲餼。餼廩,稍食也。《正字通》俗旣字。旣字中匕作丨二。

【空】

空【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正韻》苦紅切《集韻》《韻會》枯公切,音崆。空虛也。《史記·天官書》赤帝行德天牢,謂之空。

大也。《詩·小雅》在彼空谷。《傳》大也。

盡也。《爾雅·釋詁》空,盡也。《詩·小雅》杼柚其空。

太空,天也。

地名。《爾雅·釋地》北戴斗極爲空桐。《左傳·哀二十年》宋公遊于空澤。《註》空澤,宋地。《史記·殷本紀註》伊尹生于空桑。《前漢·地理志》京兆縣十二,其三曰船司空。《註》縣名。本主船之官,遂以爲縣。

《武帝紀》元鼎五年,行幸雍遂,踰隴登空同。《註》空同,山名。亦作崆峒。《山海經》白馬山又北二百里曰空桑之山,空桑之水出焉。《括地志》徵在生孔子空桑之地,今名空竇,在曲阜縣南二十里女陵山。《魏土地記》代城東北九十里有空侯城。

官名。《書·舜典》伯禹作司空。

《周官》司空掌邦土,居四民,時地利。

拜名。《周禮·春官》大祝辨九拜,三曰空首。《疏》先以兩手拱地,乃頭至手,是爲空首也。

樂器名。《風俗通》箜篌,一名坎侯。或曰空侯,取其空中。《楚辭註》空桑,瑟名。

獄名。《禮·記疏》囹圄,魏曰司空。

姓。《廣韻》漢複姓有空桐空相二氏。

《集韻》《韻會》苦動切《正韻》康董切,音孔。穴也,竅也,竉也。通作孔。《周禮·冬官考工記》函人眡其鑽空。《史記·五帝紀》瞍使舜穿井,爲匿空旁出。《大宛傳》張騫鑿空。《註》西域本無道路,今鑿孔而通之也。《韓非子·喩世篇》空竅者,神明之戸牖也。《韻會小補》秦人呼土窟爲土空。

《集韻》《韻會》《正韻》苦貢切,音控。窮也。《詩·小雅》不宜空我師。《註》不宜使小人困窮民也。

缺也。《揚子·法言》酒誥之篇俄空焉。

虛也。《論語》回也其庶乎,屢空。《註》空猶虛中也。

叶枯江切。《徐幹·思室詩》良會無有期,中心摧且傷。不聊憂飧食,嗛嗛常饑空。

叶枯良切。《詩·小雅》小東大東,杼柚其空。糾糾葛屨,可以履霜。

【心】

心【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