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屦沾泥滓

出自:清代·屈大均《采药西宁承张大令使君命其侄孙豫表陪探燕子岩大峒龙井诸胜》

拼音:[zhàng][jù][zhān][ní,nì][zǐ]

平仄:仄仄平平仄

泷东与泷西,岩嶂蔽天起。
泷西林木深,窈冥数百里。
城与白云争,所得尺有咫。
猿鸟欺吏人,峰峦压厅事。
开辟未百载,夷椎尚多鄙。
使君造草昧,雷雨自兹始。
仁声务洋溢,文教期光被。
我来听鸣琴,泠泠匪山水。
先王风未绝,咏歌日盈耳。
相赏在无言,唱叹亦有以。
郊坰富丘壑,先导命犹子。
枫叶作香饭,笋篮代玉趾。
衣裳湿岚翠,杖屦沾泥滓
石窟俯身入,洞天穿地底。
绝壁攀莓苔,幽丛掇花蕊。
奇葩爱无名,大药疑不死。
猴姜既蔓引,凤竻复披靡。
兰青翡翠同,竹大笼䈡似。
松栝互支拄,麇麚或腾倚。
郁鸡惊出林,白鹇冒其尾。
山鹕解媚人,孔雀可驱使。
飞崖畏足践,盘石若棋累。
方圆竞相叠,大小皆竦峙。
鬼神所荡踏,风雨或迁徙。
陟高眺锦石,特立牂牁沚。
玉表何峨峨,翠屏复几几。
汉臣昔封植,功可铜标拟。
蒲桃裹宫锦,五彩绚峛崺。
泷西夙望秩,山宗实在此。
罗旁九九曲,势至咽喉止。
汹涌千万嶂,所赖一柱砥。
使君天下才,今乃在蛮俚。
亦如陆大夫,区区至交阯。
峻极持崧高,英灵作南纪。
注以洪河流,波涛沃疮痏。
恩膏随沓潮,以及我桑梓。
汤沐不在多,锦石亦可喜。
肯钖一陂陀,当尽树兰芷。
来为泷西氓,殷勤负耒耜。

查看原文

注释

【杖屦】1.手杖与鞋子。古礼,五十岁老人可扶杖;又古人入室鞋必脱于户外,为尊敬长辈,长者可先入室,后脱鞋。 2.对老者﹑尊者的敬称。 3.拄杖漫步。
【泥滓】1.泥渣。 2.犹污浊。比喻耻辱。 3.指视为污浊;贱视。 4.比喻卑下的地位。 5.比喻尘世。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杖】

杖【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直兩切《集韻》《韻會》雉兩切《正韻》呈兩切,音杖。《說文》所以扶行也。《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仕,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几杖。

《王制》五十杖於家,六十杖於鄕,七十杖於國,八十杖於朝。

《禮·喪服小記》父喪苴杖竹也,母喪削杖桐也。

木梃也。《家語》舜事瞽瞍,小棰則待過,大杖則逃走。

《方言》矜謂之杖,謂戈戟柄也。《呂覽·貴已篇》操杖以戰。

《爾雅·釋草》蒤,虎杖。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亮切,丈去聲。持也。與仗同。《書·牧誓》王左杖黃鉞。

憑倚也。《左傳·襄八年》杖信以待晉。

【屦】

屨【寅集上】【尸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九遇切《集韻》《韻會》俱遇切《正韻》居御切,音句。《說文》履也。从履省,婁聲。

鞮也。《徐曰》鞮,革履也。《釋名》屨,拘也,所以拘足也。《周禮·天官》屨人掌王及后之服屨。《註》複下曰舄,禪下曰屨。《疏》複下謂重底,禪下謂禪底也。《儀禮·士喪禮》夏葛屨,冬白屨。《禮·曲禮》侍坐於長者,屨不上於堂。

《增韻》同鞻。《周禮》有鞮鞻氏。

【沾】

沾【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他兼切,音添。水名。《說文》水出壷關,東入淇。

《說文》一曰益也。義同添。《徐鉉曰》今俗別作添,非是。

《廣韻》張廉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廉切,音詹。漬也,濡也。《史記·滑稽傳》置酒而天雨,陛楯者皆沾寒。《陳丞相世家》汗出沾背,通作霑。

與覘通。《禮·檀弓》國昭子曰:我喪也,斯沾。《註》沾讀爲覘,視也。

《廣韻》《集韻》都念切,音店。亦水名。

縣名,在樂平。《漢志》屬上黨郡。《廣輿記》太原府樂平縣,本漢沾縣。

《集韻》《正韻》的協切,音跕。沾沾,自整貌。《史記·魏其傳》沾沾自喜。《註》師古曰:輕薄也。徐廣曰:沾,昌兼反,又當牒反,一曰尺占反。

【泥】

泥【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奴低切《集韻》《韻會》《正韻》年題切,音䛏。水名。《說文》水出北地郁郅北蠻中。

潏水之別名。《長安志》潏水,今名泥水。

江州洣水又謂之泥水。《前漢·地理志》長沙國茶陵泥水。

水和土也。《書·禹貢》厥土惟塗泥。

汚也。《易·井卦》井泥不食。

丘名。《爾雅·釋丘》水潦所止曰泥丘。

泥中,衞邑也。《詩·邶風》胡爲乎泥中。

泥陽,縣名。《史記·酈商傳》蘇駔軍於泥陽。《前漢·地理志》北地郡有泥陽縣,王莽更曰泥隂。

弱也。《爾雅·釋獸》威夷長脊而泥。

蟲名,出東海,得水則活,失水則如泥。《杜甫詩》先拚一飮醉如泥。

紫泥,以封璽書者。《西京雜記》中書以武都紫泥爲璽室,加綠綈其上。

靑泥,水名。《長安志》藍田縣南有靑泥水,魏置靑泥軍。

坊名。《杜甫詩》飯煮靑泥坊底芹。

蜀人謂糊窻曰泥窻。《花蘂夫人宮詞》紅錦泥窻遶四廊。

渤泥,佛泥,俱國名。《諸蕃風俗》佛泥國在廣州東南,宋濂有渤泥入貢記。

《薛俊·日本寄語》星曰付泥,金曰空措泥,銀曰失祿楷泥,船曰浮泥。

姓。漢犍爲功曹泥和。

《廣韻》奴禮切《集韻》《韻會》《正韻》乃禮切,音禰。泥泥,露濃貌。《詩·小雅》蓼彼蕭斯,零露泥泥。

柔澤貌。《詩·大雅》方苞方體,維葉泥泥。亦作。

《廣韻》奴計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計切,尼去聲。滯也。《論語》致遠恐泥。

《集韻》乃定切,音甯。泥母,地名。

亭名。《左傳註》高平方與縣東有泥母亭,讀如甯。

與涅同。《史記·屈原傳》皭然泥而不滓。《註》泥音涅。

【滓】

滓【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阻史切《集韻》《韻會》壯士切,音笫。《說文》澱也。《李陵·與蘇武書》動增泥滓。

汁滓。《周禮·春官·醴齊註》醴,猶體也。成而汁滓相將。

滓方,器名。《陸羽·茶經》滓方以集諸滓器。

平聲。《史記·屈原傳》泥而不滓。《註》滓音湽。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