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廪地

出自:清代·洪亮吉《特尚可》

拼音:[wáng,wàng][lǐn][dì,de]

平仄:平仄仄

钟离崩,陷石穴,一如丹,一如漆。
入穴多于虫,出穴莫敢雄。
拔剑刺屋居其中,盐神冉冉兮纷相从。
神之一飞兮九日尽落,浃旬茫茫兮不见城郭。
天空空,野梦梦,遗以青缕,射以雕弓。
盐神去,王廪地
特与雄,廪君裔。
欲寄食,宁作贼。
官贪如狼政如火,李特尚可尚杀我。

查看原文

字义

【王】

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廪】

廩【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音凜。《說文》本作㐭。穀所振入,宗廟粢盛,倉黃㐭而取之,故謂之㐭。从入,回,象屋形中有戸牖。或从度从禾。《爾雅·釋言》廩,廯也。《玉篇》倉廩也。《釋名》廩,矜也。實物可惜者,投之其中也。《詩·周頌》亦有高廩,萬億及秭。《禮·明堂位》米廩,有虞氏之庠也。《註》庠序亦學也。魯謂之米廩,虞帝上孝,令藏粢盛之委焉。《周語》廩於藉東南,鍾而藏之。《註》廩,御廩。一名神倉,東南生長之處。鍾,聚也。爲廩以藏所藉田,以奉粢盛。《荀子·富國篇》垣窌倉廩者,財之末也。《註》穀藏曰倉,米藏曰廩。

給也。《後漢·章帝紀》恐人稍受廩,往來煩劇。《註》廩,給也。

天廩,星名。《隋書·天文志》天廩四星在昴南。《張衡·周天大象賦》天廩備稷以祈歆。

官名。《周禮·地官》廩人掌九穀之數,以待國之匪頒賙賜稍食。《後漢·和帝紀》復置廩犧官。《註》漢官儀曰:廩犧令一人秩六百石。

與懍通。《前漢·食貨志》可以爲富安天下,而直爲此廩廩也。

與或作廩。

【地】

地【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埊列也。《白虎通》地者,易也。言養萬物懷任交易變化也。《釋名》地,底也,其體底下,載萬物也。《易·說卦傳》坤爲地。《內經》岐伯曰:地爲人之下,太虛之中。黃帝曰:馮乎。曰:大氣舉之。《周禮·地官》土訓掌道地圖,以詔地事,道地慝,以辨地物,而原其生,以詔地求。《博物志》地以名山爲輔佐,石爲之骨,川爲之脈,艸木爲之毛,土爲之肉。

第也,但也。《前漢·丙吉傳》西曹地忍之。

叶徒何切,音沱。《屈原·橘頌》閉目自愼,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揚雄·羽獵賦》鳥不及飛,獸不得過,軍驚師駭,刮野埽地。○按吳棫收地入箇韻,音隋,則過可如字讀,沱隋亦平去閒耳。本作坔。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