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扈跸五柞馆

出自:清代·陈维崧《卖字翁歌为方坦庵先生赋》

拼音:[dà,dài,tài][ér][hù][bì][wǔ][zuò,zhà][guǎn]

平仄:仄平仄仄仄仄仄

龙眠老子真豪雄,一生破浪乘长风。
行年七十正矍铄,自号城南卖字翁。
雪花打门月在地,破屋槎丫矗三四。
广陵城中醉尉多,老翁自卖床头字。
韭花帖上骨格殊,春蚕锦虿光模糊。
洞庭霜柑三百颗,不数凤尾还官奴。
拦街小儿拍手笑,老翁掉头只长啸。
此翁游戏无不为,忆昔金门大隐时。
大儿扈跸五柞馆,小儿从猎黄山陲。
红墙海户奇毛净,玉粒思秋北风劲。
诏赐从官尽击鲜,羽林年少知名姓。
一朝赭衣出国门,牛车万里探河源。
破讷沙头断行迹,康居城外愁人魂。
吾闻神仙狡狯不可当,此翁亦复非寻常。
作吏但未作仆射,流官讵止流夜郎。
即今七十材力强,子孙满前身乐康。
翁起弹筝余击缶,翁亟向前掩余口。
人生万事难具陈,卖字且换东家酒。

查看原文

注释

【大儿】长子;年长的儿子。
【扈跸】随侍皇帝出行至某处。跸,指帝王的车驾或行幸之处。
【五柞】五柞宫的省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大】

大【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汏。小之對。《易·乾卦》大哉乾元。《老子·道德經》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莊子·天地篇》不同同之謂大。《則陽篇》天地者,形之大。隂陽者,氣之大。

初也。《禮·文王世子》天子視學,大昕鼓徵。《註》日初明,擊鼓徵召學士,使早至也。

徧也。《禮·郊特牲》大報天而主日。

肥美也。《儀禮·公食大夫禮》士羞,庶羞皆有大,贊者辨取庶羞之大,以授賓。《註》大,以肥美者特爲臠,所以祭也。

過也。《戰國策》無大大王。

長也。《爾雅·釋器》珪大尺二寸謂之玠。《疏》大,長也。

都大,官名。宋制有兩都大,一提舉茶馬,一提點坑冶鑄錢與提序官。

措大,士也。《書·言故事》窮措大,眼孔小,與錢十萬貫,塞破屋子矣。

唐大,弓名,見《周禮·夏官》。

四大,地、水、火、風也,見《梵書·圓覺經》。

姓大。廷氏之後,見《風俗通》。

《集韻》《韻會》《正韻》音泰。

《廣韻》《集韻》《韻會》唐佐切,音䭾。《杜甫·天狗賦》不愛力以許人兮,能絕目以爲大。

《集韻》《韻會》《正韻》吐臥切,音拕。猛也,甚也。《禮·童子不衣裘裳註》鄭康成爲大溫也。徐邈大音唾。

叶徒計切,音第。《詩·大雅》戎雖小子,而式弘大,叶厲泄愒敗。《正字通》楊愼曰:大無音一駕切者,韻書二十二禡不收。考淮南子,宋康王世,有雀生鸇。占曰:小而生大,必霸天下。大叶下,古亦有一駕切之音。《說文》天大,地大,人亦大。象人形。《徐曰》本古文人字。一曰他達切,經史大太泰通。

【儿】

儿【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集韻》《韻會》而鄰切,音仁。《說文》人也。《玉篇》仁人也。孔子曰:人在下,故詰屈。《戴侗·六書故》人儿非二字,特因所合而變其勢。合於左者,若伯若仲。合於下者,若兒若見。《鄭樵·六書略》人象立人,儿象行人。

《集韻》居拜切,音戒。仁人也。(兒)〔古文〕爾平聲。《說文》孺子也。象形。小兒頭囟未合。

《韻會》男曰兒,女曰嬰。

《韻會》兒,倪也。人之始,如木有端倪。

《倉頡篇》兒,嬬也。謂嬰兒嬬嬬然,幼弱之形也。

《韻會》姓也。漢有兒寬。

《唐韻》五稽切《集韻》《韻會》研奚切《正韻》五黎切,音霓。姓也。《前漢·藝文志》兒良一篇。《註》師古曰:六國時人也。《兒寬傳》兒寬,千乘人也。

《韻會》弱小也。通作倪。《孟子》反其旄倪。(兒)

【扈】

扈【卯集中】【户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音祜。《說文》有扈,國名。夏后同姓所封,戰于甘者在鄠,有扈谷。

桑扈,烏名。《詩·小雅》交交桑扈,有鶯其羽。《註》桑扈,竊脂也。

當扈。《山海經·郭璞贊》鳥飛以翼,當扈以須。

官名。《左傳·昭十七年》九扈爲九農正,扈民無淫者也。《註》扈,止也。

尾也。後從曰扈。《司馬相如·上林賦》扈從橫行。《留靑日札》言隨從天子,逐獸橫行也。

跋扈,猶强梁也。《後漢·質帝紀》目梁冀爲跋扈將軍。

被也。《屈原·離騷》扈江離與辟芷兮。

《爾雅·釋山》山而大曰扈。

桑扈,隱士也。《楚辭·九章》接輿髠首兮,桑扈臝行。

扈扈,廣也。《禮·檀弓》爾毋扈扈爾。

姓。《風俗通》趙有扈輒。

【跸】

蹕【酉集中】【足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音必。《玉篇》同䟆。《周禮·天官·宮正》凡邦之事蹕。《註》國有事,王當出,則宮正主禁絕行,若今衞士塡街蹕也。

《夏官·隷僕》掌蹕宮中之事。《註》蹕,謂止行者淸道,若今時警蹕。《漢官儀註》皇帝輦左右侍帷幄者稱警,出殿則傳蹕,止行人淸道也。《古今注》警蹕,所以戒行徒。《周禮》蹕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蹕。謂出軍者皆警戒,入國者皆蹕止也。

蹕路也,所行者皆警於塗路。

《集韻》毗至切,音鼻。

必至切,音畀。義同。

《篇海》足偏任也。《列女傳》立不蹕。

【五】

五【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音午。《增韻》中數也。《易·繫辭》天數五,地數五。《書·武成》列爵惟五。《詩·鄘風》良馬五之。

格五。《後漢·梁冀傳》能挽滿,彈棊,格五,六博,蹴鞠,意錢之戲。《註》行棊相塞謂之簺,簺有四采,簺白乗五是也。至五卽格不得行。

《辛氏三秦記》城南韋杜,去天尺五。

十五夜曰三五。《謝靈運詩》期在三五夕。《崔曙詩》秒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姓。漢五京。

第五,五鹿,皆複姓。崔曙《早發交崖山還太室作》:仲冬正三五,日月遙相望。

【柞】

柞【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在各切《集韻》《韻會》《正韻》疾各切,音昨。《說文》木也。《詩·小雅》維柞之枝,其葉蓬蓬。《詩輯》柞,堅韌之木。新葉將生,故葉乃落,附著甚固。

《前漢·武帝紀》行幸厔五柞宮。《張宴曰》有五柞樹,因以名宮也。

《唐韻》則落切,音作。義同。

《集韻》《韻會》側格切,音窄。除草曰芟,除木曰柞。《詩·周頌》載芟載柞。

《周禮·夏官》柞氏掌攻草木。

窄陿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轂小而長則柞。

大而外也。《考工記》鐘侈則柞。

《類篇》助伯切,音斮。捕獸檻中機曰柞鄂。《中庸·孔疏》擭謂柞㮙也。

《集韻》仕下切。同槎。衺斫也。

《集韻》實窄切。齧也。

【馆】

館【戌集下】【食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館有積。

《西京雜記》公孫弘開客館,招天下之士。一曰欽賢館,德任毗贊佐理隂陽者居之。次曰翹材館,才堪九列二千石者居之。次曰接士館,一善一藝者居之。

《周禮·春官·司巫》祭祀則共匰主及道布及蒩館。《註》蒩之言藉也,祭食有當藉者,館所以承蒩,謂若今筐也。

重館,地名,在今山東魚臺縣。《左傳·僖三十一年》宿於重館。

與管通。《儀禮·聘禮》管人布幕於寢門外。《註》管猶館也。

《集韻》《韻會》古緩切,音管。義同。

叶扃縣切,音睊。《徐幹·齊都賦》後宮內庭,妾之館。衆偉所施,極功窮變。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