懊恼思金谷

出自:明代·徐渭《抱琴美人图》

拼音:[ào][nǎo][sī,sāi][jīn][gǔ]

平仄:仄仄平平仄

身去盻犹转,抱琴何处来。
定知清夜里,去听长卿回。
细细腰宜舞,轻轻步懒催。
睡浓妆略淡,性慧相多猜。
眉下波含柳,颅心风落梅。
对人莲欲语,袖手藕藏荄。
浣水倾吴国,为云到楚台。
带飞修曳缟,佩响细衡瑰。
绿帐愁单掩,朱唇似善诙。
冰弦写离怨,洞閤远諠豗。
晓户玲珑启,春花次第开。
相将折芍药,掩映过莓苔。
蜀国倡娇薛,河中色妙崔。
试将同伫立,正惬两徘徊。
宫髻发一尺,明珠环两枚。
自然宜淡扫,故不画烟煤。
或荐珊瑚枕,如倾玳瑁杯。
息芳将近近,粉腻愈皑皑。
按曲回成雪,徵车响轶雷。
翟衣真帝也,荇菜合悠哉。
箜篌传丽玉,琵琶伏善才。
何如鼓流水,真若溯沿洄。
别鹤引如弄,求凰调转哀。
有人于座上,奈尔隔屏隈。
采药人闻阮,游仙者姓裴。
不言偶襄汉,定说见天台。
巧笑金难买,多香玉借胎。
绣穿新样领,绶结古文罍。
皎似珠游浦,清如露滴槐。
采花棚上竹,斗草砌隅台。
约伴携双手,怀人在两腮。
鸳鸯何处觅,鹦鹉有时挼。
增减俱难中,短长元自该。
赵妃宅里妹,宋玉里中魁。
宛尔凝如望,嫣然乍可偎。
临波即帝子,食肉亦蓬莱。
懊恼思金谷,阑干哭马嵬。
流波与流态,令稿复令灰。
绝代诚难得,瑰姿理莫推。
如斯落鱼雁,母乃梦蛇虺。
侠客气何壮,佳人弃若隤。
将来换骏马,期在得高騋。
艳冶非不爱,纵横良有材。
从他形袅袅,不恋志恢恢。
凑两难为粲,为屏并作傀。
麝香新热饼,兽鼎旧安能。
兹画何人染,钱塘漆子裁。
拂暾惊卧榻,助腕汲新醅。
持过西陵下,因啼苏小堆。
青松帷下鸟,红颊巳成煨。
潮长日初仄,春深草渐莓。
山家时嗾犬,捕雉又张䍙。
上下凫鸥没,擎拳翡翠毸。
物华迅流转,颜色总尘埃。
处女元吾守,明时肯自媒。
有时求柱桷,不信舍徂徕。
忌嫉生宫阃,刍梁饱驽胎。
秪闻饥婉恋,不见斥虺尵。
戏论摛多韵,谈虚遍九垓。
性空色不著,养致体逾颓。
既巳成图画,其何忍剥摧。
屏图装巳匝,花月任为灾。
书舍潇潇影,奇花一一栽。
对卿长比并,顾彼独浇培。
风飒罗帷里,虫鸣玉砌陔。
此时汉武见,又道李魂回。

查看原文

注释

【懊恼】烦闷苦恼:自己心里懊恼道:“果然天上文曲星是打不得的。”
【金谷】1.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 2.指晋石崇所筑的金谷园。 3.泛指富贵人家盛极一时但好景不长的豪华园林。多含讽喻义。 4.借指仕宦文人游宴饯别的场所。 5.见"金谷酒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懊】

懊【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韻會》《正韻》烏皓切《集韻》烏浩切,音襖。《廣韻》懊惱也。《集韻》恨也。或作㤇。晉綠珠有懊儂歌。

《廣韻》烏到切《集韻》於到切,音奧。《爾雅·釋言》忨也。《郭璞註》愛忨也。蓋人情因愛生惱,終爲懊恨之意。

《集韻》乙六切,音澳。《廣韻》貪也。

【恼】

惱【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奴皓切《集韻》《韻會》《正韻》乃老切,,亦作憹。晉隆安初有懊憹歌,俗閒訛謠之曲。

【思】

思【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恖音司。《說文》睿也。《書·洪範》思曰睿。《六書總要》念也,慮也,繹理爲思。

願也。《詩·大雅》思皇多士。《箋》願也。《正義曰》以意之所思,必情之所願也。

語巳辭。《詩·周南》不可泳思。

《大雅》神之格思。

語起辭。《詩·大雅》思齊太任。

《魯頌》思樂泮水。

《諡法》謀慮不愆曰思。

州名。楚黔中地,唐置思州,以思邛水得名。

姓。以諡爲氏,明有思志道。

《廣韻》《集韻》《類篇》《韻會》相吏切,音四。《揚雄·甘泉賦》儲精垂思。

悲也。《詩·小雅》䑕思泣血。《註》思,去聲,䑕思,哀以思。言悲也。

《書·堯典》欽明文思。《註》道德純備謂之思。《音義》思,息嗣反。

如字。

叶相居切,音須。《徐幹·室思詩》妾身雖在遠,豈違君須臾。旣厚不中薄,想君時見思。

叶桑才切,音腮。多鬚貌。《左傳·宣二年》宋城者謳曰:于思于思,棄甲復來。

念也。《易·咸卦》憧憧往來,朋從爾思。《詩·邶風》莫往莫來,悠悠我思。《說文》从心囟聲。囟頂門骨空,自囟至心,如絲相貫不絕。

【金】

金【戌集上】【金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今。《易·繫辭註》天地之數,五五相配以成金木水火土。《疏》地四與天九相得,合爲金。《書·洪範》五行,四曰金,金曰從革。《傳》金可以攺更。《疏》可銷鑄以爲器也。《又》從革作辛。《傳》金之氣味。《疏》金之在火,別有腥氣,非苦非酸,其味近辛,故云金之氣味。

金有五色。《說文》五色金,黃爲之,長久薶,不生衣。百煉不輕,從革不違,西方之行,生於土。《爾雅·釋器》黃金謂之璗,其美者謂之鏐,白金謂之銀,其美者謂之鐐。《書·禹貢》厥貢惟金三品。《傳》金銀銅也。《前漢·食貨志》金有三等,黃金爲上,白金爲中,赤金爲下。《註》白金,銀也。赤金,丹陽銅也。師古曰:金者五色,黃金、白銀、赤銅、靑鉛、黑鐵。

《公羊傳·隱五年》百金之魚。《註》百金,猶百萬也。古者以金重一斤,若今萬錢矣。《莊子·逍遙遊》不過數金。《註》百金,金方寸,重一斤爲一金。百金,百斤也。《史記·平準書》黃金一斤。《註》索隱曰:如淳云:時以錢爲貨,黃金一斤直萬錢,非也。

臣瓚云:秦以一鎰爲一金,漢以一斤爲一金,是其義也。董彥遠曰:漢一斤金四兩,直二千五百文。《正字通》或曰古十兩爲一斤。兵法:興師一萬,日費千金。燕昭王以千金養士,皆此數也。非若今人以二十四銖爲一金也。

樂有八音,一曰金。《左傳·成十二年》金奏作于下。《疏》金奏,擊鐘以爲奏樂之節。金,謂鐘及鎛也。《周禮·春官·鍾師》掌金奏。

兵也。《禮·中庸》衽金革。《朱註》金戈兵之屬。

《韻會》軍行鉦鐸曰金。《釋名》金鼓。金,禁也,爲進退之禁也。《前漢·李陵傳》聞金聲而止。《註》金,鉦也。一名鐲。

黃色也。《前漢·宣帝紀》金芝九莖,產於函德殿銅池中。《註》金芝,色像金也。《李白·宮中行樂詞》柳色黃金嫩。

堅也。《前漢·司馬相如傳》上金隄。《註》金隄,言水之隄塘,堅如金也。《賈誼·過秦論》金城千里。

官名。《周禮·秋官》職金掌凡金、玉、錫、石、丹靑之戒令。《魏志·王修傳》行司金中郞將。《唐書·百官志》更金部曰司金。《遼史·國語解》隂山採金置冶採鍊,名山金司。《元史·世祖紀》置淮南淘金司。

《前漢·百官公卿表》更名執金吾。《註》金吾,鳥名也,主辟不祥。天子出行,職主先導,以禦非常,故執此鳥之象,因以名官。《古今注》金吾,棒也。以銅爲之,黃金塗兩末,謂爲金吾御史大夫。司隷校尉,亦得執焉。

《論語·摘輔象》風后受金法。《註》金法,言能決理是非也。

地名。《五音集韻》金州,周爲附庸國,魏於安康縣置東梁州,後周攺爲金州。

《前漢·地理志》金城郡。《註》昭帝始元六年置。應劭曰:初築城得金,故曰金城。臣瓚曰:稱金,取其堅也。《方輿勝覽》楚威王置金陵邑,因其地有王氣,埋金鎮之,故名。

山名。《廣輿記》在鎮江府城西北江中,唐裴頭陀於此開山得金,故名。

《述異記》黃金山,生交讓樹。《又》南金山有師子獸。

臺名。《白帖》燕昭王置千金于臺上,以延天下之士,故謂黃金臺。

花名。《五代史·附錄》湯城淀池多異花。一曰旱金,大如掌。

樹名。《洞冥記》影蛾池北有生金樹。破之皮閒有屑,如金而色靑,亦名靑金樹。

草名。《周禮·春官·鬱人註》鬱金香草,宜以和鬯。

《拾遺記》祖梁國獻蔓金苔。《正字通》百兩金,藥名。

《唐本草》牡丹,亦名百兩金。

古天子號。《帝王世紀》少昊氏以金德王,故號金天氏。

國號。《金史·太祖紀》國有金水,源產金,故號大金。

姓。《五音集韻》古天子,金天氏之後。

漢複姓。金留氏,出《姓苑》。

書名。《前漢·蕭望之傳》金布令甲。《註》金布者,令篇名也。其上有府庫金錢布帛之事,因以名篇令甲者其篇甲乙之次。《唐書·藝文志》海蟾子元英還金篇一卷。《宋史·藝文志》叢金訣一卷。

神名。《前漢·郊祀志》或言益州有金馬碧雞之神。《註》金形似馬,碧形似雞。

闕門名。《前漢·公孫弘傳》待詔金馬門。《註》武帝時更名魯班門爲金馬門。

金精,珠名。見《博雅釋珠》。

鍾名。《拾遺記》帝顓頊有浮金之鍾。

星名。《酉陽雜俎》北斗第三星曰視金。《淸異錄》高麗謂星曰屑金。

金丹。《抱朴子·金丹卷》神人授之金丹仙經。

石名。《淮南子·地形訓》黃澒五百歲生黃金。《註》澒,水銀也。黃金,石名。

去聲。《字彙補》音噤。《荀子·解蔽篇》金口閉舌。

《韻補》叶居良切,音疆。《易林》剛柔相傷,火爛銷金。

【谷】

谷【酉集中】【谷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祿切,音穀。《說文》泉出通川爲谷。从水半見,出於口。《韻會》兩山閒流水之道也。《爾雅·釋水》水注谿曰谷。《疏》謂山谷中水註入㵎谿也。《易·井卦》井谷射鮒。《註》谿谷出水,從上注下。《公羊傳·僖三年》桓公曰:無障谷。《註》水注川曰谿,注谿曰谷。《禮·祭法》山林、川谷、丘陵,民所取財用也。《老子·道德經》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谷水。《管子·度地篇》山之溝一有水一無水者,命曰谷水。

暘谷,日所出處。昧谷。日所入處。《書·堯典》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

《集韻》窮也。《詩·大雅》進退維谷。《疏》谷謂山谷,墜谷,是窮困之義。

《廣韻》養也。《老子·道德經》谷神不死。

《爾雅·釋天》東風謂之谷風。《詩·邶風》習習谷風。《詩詁》風出谷中也。《疏》谷之言穀。穀,生也。生長之風也。《前漢·王莽傳》其夕穀風迅疾。《師古曰》卽谷風。

《韻會》竹溝曰谷。《前漢·律歷志》黃帝使伶倫取竹之解谷。《註》解,脫也。谷,溝也。取竹之無谷節者,一說解谷,昆侖之北谷名也。

壑谷,窟室也。《左傳·襄三十年》鄭伯有爲窟室夜飮,朝者曰:公焉在,其人曰:吾公在壑谷。《註》地室也。

人足內踝前後一寸陷中,曰然谷穴。《奇經考》隂蹻之脈,起于跟中足少陽然谷穴之後。

地名。《春秋·定十年》公會齊侯于夾谷。《杜註》卽祝其也。

郡縣名。《前漢·地理志》上谷郡,秦置。《魏書·地形志》谷陽縣,屬留郡。

山名。《山海經》波谷山者,有大人之國。

姓。漢有谷永。

複姓。金有夾谷謝奴。《金·國語姓氏解》夾谷曰仝。

《廣韻》余蜀切《集韻》《韻會》兪玉切,音欲。義與《說文》《爾雅》同。

姓。北魏有谷渾氏。

吐谷渾氏。《金壷字考》音突浴魂。

《廣韻》《集韻》《韻會》盧谷切,音鹿。《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谷蠡王。《註》谷蠡,音鹿離。

叶乞約切,音却。《史記·龜筴傳》有介之蟲,置之谿谷。收牧人民,爲之城郭。

叶魚律切,音聿。《易林》鹿畏人匿,俱入深谷。命短不長,爲虎所得。《音學五書》山谷之谷,雖有穀、欲二音,其實欲乃正音。《易》井谷,陸德明一音浴,《書》暘谷,一音欲,《左傳》南谷中,一音欲,《史記·樊噲傳》橫谷,《正義》音欲,《貨殖·傳》谷量牛馬,索隱音欲,苦縣《老子銘》書谷神作浴神是也。轉平聲則音臾,上聲則音與,去聲則音裕。今人讀谷爲穀而加山作峪,乃音裕,非。

相关诗句
又道李魂回 此时汉武见 虫鸣玉砌陔 风飒罗帷里 顾彼独浇培 对卿长比并 奇花一一栽 书舍潇潇影 花月任为灾 屏图装巳匝 其何忍剥摧 既巳成图画 养致体逾颓 性空色不著 谈虚遍九垓 戏论摛多韵 不见斥虺尵 秪闻饥婉恋 刍梁饱驽胎 忌嫉生宫阃 不信舍徂徕 有时求柱桷 明时肯自媒 处女元吾守 颜色总尘埃 物华迅流转 擎拳翡翠毸 上下凫鸥没 捕雉又张䍙 山家时嗾犬 春深草渐莓 潮长日初仄 红颊巳成煨 青松帷下鸟 因啼苏小堆 持过西陵下 助腕汲新醅 拂暾惊卧榻 钱塘漆子裁 兹画何人染 兽鼎旧安能 麝香新热饼 为屏并作傀 凑两难为粲 不恋志恢恢 从他形袅袅 纵横良有材 艳冶非不爱 期在得高騋 将来换骏马 佳人弃若隤 侠客气何壮 母乃梦蛇虺 如斯落鱼雁 瑰姿理莫推 绝代诚难得 令稿复令灰 流波与流态 阑干哭马嵬 懊恼思金谷 食肉亦蓬莱 临波即帝子 嫣然乍可偎 宛尔凝如望 宋玉里中魁 赵妃宅里妹 短长元自该 增减俱难中 鹦鹉有时挼 鸳鸯何处觅 怀人在两腮 约伴携双手 斗草砌隅台 采花棚上竹 清如露滴槐 皎似珠游浦 绶结古文罍 绣穿新样领 多香玉借胎 巧笑金难买 定说见天台 不言偶襄汉 游仙者姓裴 采药人闻阮 奈尔隔屏隈 有人于座上 求凰调转哀 别鹤引如弄 真若溯沿洄 何如鼓流水 琵琶伏善才 箜篌传丽玉 荇菜合悠哉 翟衣真帝也 徵车响轶雷 按曲回成雪 粉腻愈皑皑 息芳将近近 如倾玳瑁杯 或荐珊瑚枕 故不画烟煤 自然宜淡扫 明珠环两枚 宫髻发一尺 正惬两徘徊 试将同伫立 河中色妙崔 蜀国倡娇薛 掩映过莓苔 相将折芍药 春花次第开 晓户玲珑启 洞閤远諠豗 冰弦写离怨 朱唇似善诙 绿帐愁单掩 佩响细衡瑰 带飞修曳缟 为云到楚台 浣水倾吴国 袖手藕藏荄 对人莲欲语 颅心风落梅 眉下波含柳 性慧相多猜 睡浓妆略淡 轻轻步懒催 细细腰宜舞 去听长卿回 定知清夜里 抱琴何处来 身去盻犹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