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言及此贵敦本

出自:明代·解缙《寄族中诸昆弟》

拼音:[xīng,xìng][yán][jí][cǐ][guì][dūn,duì][běn]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仄

自从到此忽三月,每日扬鞭历城阙。
花骢蹴踏御苑尘,南风处处飘香屑。
天阙黄云身世高,亲舍白云情更切。
诸兄飘然绝世姿,每念情亲思激烈。
江湖千里多风沙,恨不日日见颜色。
都门柳色长青青,上林莺声如有情。
长淮万古去不尽,钟山朝日摩青冥。
又闻征鸿叫河渚,双双紫燕鸣雕楹。
纵观万物皆得所,感我踯躅心未平。
乡人前日西江至,欢呼倒屣争相迎。
家书一字千黄金,何得许久无叮咛。
梦寐常思诵棠棣,觉来不忍歌鹡鸰。
我宗之盛闻自昔,未有遗子金满籯。
干将莫邪世不识,屠龙斩虎人始惊。
丈夫落落事高洁,苍蝇贝锦徒营营。
生逢尧舜难自弃,况有门户凭谁撑。
古云学非以干禄,但愿无忝尔所生。
天生富贵时与命,岂肯逐逐为纵横。
况闻进锐者退速,人有高才须检束。
但能鞭辟近里来,左右逢源无不足。
古云兄弟真天伦,怡怡勿以疏间亲。
千金万户皆外物,岂以外物伤天真。
千流万派同一源,千葩万卉同一根。
如何同气有乖刺,致使天下誇雷陈。
兴言及此贵敦本,毋以彼此分玉珉。
我今惭愧临风前,铿金戛玉闻钧天,诸兄历落俱群仙。
明珠孕蚌发光彩,瑜瑾在璞晴生烟。
信知囊括自无咎,遁肥可以栖林泉。
高歌击壤天地宽,仰事俯育俱陶然。
简夫轩轩气盖世,飘飘直有凌云志。
银河万斛洗胸中,日解千牛刃方试。
思量展转不得寐,零露瀼瀼鹤初唳。
同辈诸弟赖琢磨,要使家声无废坠。
乘风翩然好下来,素书先遣征鸿至。
最念从兄及朝弟,自从生长无遗戾。
临池弦诵喜忘飧,清夜高谈不知寐。
江南江北万重山,今年去年别时泪。
在家长日思登天,到此何由能缩地。
康宁足可齐中郎,好与荣也相颉颃。
茅穿溅土利霜戟,宝剑出匣生寒芒。
读书可以继祖父,有道自足轻侯王。
我言再三尔当记,正宜弩力斯世康。

查看原文

注释

【兴言】1.语助词。 2.指告谕。 3.心有所感﹐而发之于言。
【敦本】注重根本。本,古时多指农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兴】

興【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韻會》《正韻》。《爾雅·釋言》興,起也。《詩·小雅》夙興夜寐。《禮·中庸》國有道,其言足以興。《註》興,謂起在位也。

《廣韻》盛也。《詩·小雅》天保定爾,以莫不興。《箋》興,盛也。

《五音集韻》舉也。《周禮·夏官·大司馬》進賢興功,以作邦國。《註》興,猶舉也。

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下柎之功,末應將興。《註》興,猶動也。

《詩·大雅》興迷亂于政。《箋》興,猶尊尚也。

《周禮·地官·旅師》頒其興積。《註》縣官徵聚物曰興。今云軍興是也。

《司稼》平其興。《註》所徵賦。

州名。《五音集韻》漢置武都郡,魏立東西州。梁爲興州,因武興山而名。

縣名。《李顒·涉湖詩》旋經義興境。

殿名。《張衡·西京賦》龍興含章。《註》龍興,殿名。

姓。《姓譜》漢濟陰王,謁者興渠。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許應切,音嬹。《集韻》象也。

《韻會》比興。《增韻》興,况意思也。《周禮·春官·大師》敎六詩,曰風曰賦曰比曰興曰雅曰頌。《詩詁》興者,感物而發,如倉庚于飛,熠燿其羽,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類。

《正韻》悅也。《禮·學記》不興其藝,不能樂學。《註》興之言喜也。《殷仲文詩》獨有淸秋日,能使高興盡。

《正韻》許刃切,音釁。《禮·文王世子》旣興器用幣。《釋文》音同釁。

《韻補》叶火宮切,音凶。《馬融·長笛賦》曲終闋盡,餘弦更興。繁手累發,密櫛重。重平聲。

叶虛良切,音香。《徐幹·雜詩》沈隂增憂愁,憂愁爲誰興。念與君相別,乃在天一方。《潘乾》實天生德,有漢將興。子子孫孫,俾爾熾昌。

叶丘侵切,音欽。《詩·大雅》殷商之旅,其會如林。矢于牧野,維予侯興。

【言】

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註》譌言惑衆也。《論語》寢不言。《註》自言曰言。《史記·商君傳》貌言華也,至言實也,苦言藥也,甘言疾也。《唐書·徐伯彥傳》言者,德之柄也,行之主也,身之文也。

辭章也。《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疏》言者,道其語有辭章也。《禮·曲禮》士載言。《註》言,謂會同要盟之辭。

一句爲一言。《左傳·定四年》趙子曰:夫子語我九言。《論語》一言以蔽之。

一字爲一言。《戰國策》臣請三言而已矣,曰海大魚。《前漢·東方朔傳》凡臣朔固已誦四十四萬言。

猶議也。《屈原·離騷》初旣與余成言兮,後悔遁而有他。

號令也。《周語》有不祀則修言。

助語辭。《易·師卦》田有禽利執言。《註》語辭也。

《爾雅·釋詁》言,我也。《詩·周南》言告師氏。《傳》言,我也。師,女師也。

《博雅》問也。《周禮·春官》冢人:及葬,言鸞車象人。《註》言問其不如法度者。

《廣雅》從也。

《釋名》委也。

言言,高大貌。《詩·大雅》崇墉言言。《註》高大也。

簫名。《爾雅·釋樂》大簫謂之言。《註》編二十三管,長尺四寸。《韻會》或作䇾。

官名。《書·舜典》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傳》納言,喉舌之官。《唐書·高祖紀》攺納言爲侍中。

幘名。《後漢·輿服志》幘者,賾也。尚書賾收,方三寸,名曰納言,示以忠正,顯近職也。

地名。《詩·國風》出宿于干,飮餞于言。《傳》適衞所經之地也。

山名。《隋書·地理志》郉州內丘縣有千言山。

《山海經》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

州、縣名。《宋史·劉翊傳》有言州。《魏書·地形志》有萬言縣。

人言,砒石別名。《本草綱目》砒出信州,故隱信字爲人言。

姓。《潛夫論》桓叔之後有言氏,韓後姬姓也。

複姓。《潛夫論》魯之公族有子言氏。

《正韻》夷然切,音延。義同。

《集韻》牛堰切,音。訟也。

《集韻》《正韻》魚巾切,音銀。和敬貌。《禮·玉藻》二爵而言言斯。《註》言言,與誾誾同,意氣和悅貌。《集韻》亦作訢。

叶眞韻。《韓愈·孔戣墓銘》白而長身,寡笑與言,其尚類也,莫之與倫。

叶五剛切,音昂。《詩·商頌》鬷假無言。叶上羹平,下爭彊。羹音郞,平音旁,爭音章。

叶五姦切,音顏。《古詩》四座且莫諠,願聽歌一言。請說銅爐器,崔嵬象南山。

叶魚戰切,音彥。《楊修·節遊賦》迴旋詳觀,目周意倦。御子方舟,載笑載言。《說文》本作,古上字,言出於舌上也。

【及】

及【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琴入聲。《說文》逮也。从又从人。《徐曰》及,捕人也。會意。《廣韻》至也。

《韻會》旁及,覃被也。《詩·大雅》覃及鬼方。《周頌》燕及皇天。

《增韻》連累也。《左傳·隱六年》長惡不悛,從自及也。

兼與之辭。《左傳·宣七年》與謀曰及。

《後漢·黨錮傳》張儉等八人爲八及,言能導人追宗也。

《韻補》叶極業切。《詩·大雅》征夫捷捷,每懷靡及。

【此】

此【辰集下】【止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音佌。《說文》止也。从止从匕。匕,相比次也。《徐曰》匕,近也。近在此也。《爾雅·釋詁疏》此者,彼之對。《詩·周頌》在彼無惡,在此無斁。《老子·道德經》去彼取此。

《六書故》此猶兹也,斯也。《大學》此謂知本。

【贵】

貴【酉集中】【貝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貴賤位矣。《書•旅獒》不貴異物,賤用物。

《玉篇》高也,尊也。《易•繫辭》崇高莫大乎富貴。《周禮•天官•大宰》以八統詔王馭萬民,六曰尊貴。

《禮•祭儀》昔者有虞氏貴德而尚齒。《註》貴謂燕賜有加於諸臣也。

《孟子》用下敬上,謂之貴貴。

欲也。《戰國策》貴合於秦以伐齊。《註》貴,猶欲也。

《玉篇》多價也。《前漢•食貨志》器苦惡賈貴。

《釋名》貴,歸也,物所歸仰也。

姓。《風俗通》廬江太守貴遷。

州名。《韻會》春秋駱越地,隋鬰州,唐攺貴州。

【敦】

敦【卯集下】【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怒也,詆也。一曰誰何也。

《五經文字》敦,厚也。《易·臨卦》敦臨吉。《疏》厚也。

《詩·邶風》王事敦我。《釋文》韓詩云:敦,迫也。鄭都回反,猶投擲也。

《爾雅·釋詁》敦,勉也。《疏》敦者,厚相勉也。《前漢·揚雄傳》敦衆神使式道兮。《註》師古曰:敦,勉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午曰敦牂。《史記·歷書註》敦,盛也。

《揚子·方言》敦,大也。

姓。《廣韻》敦洽,衞之醜人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回切,音堆。《詩·豳風》敦彼獨宿。《傳》敦敦然獨宿也。

《詩·魯頌》敦商之旅。《箋》敦,治也。

《莊子·說劒篇》今日試使士敦劒。《註》敦,斷也。

《廣韻》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徒官切,音團。《詩·豳風》有敦瓜苦。《傳》敦,猶專專也。《疏》敦,是瓜繫蔓之貌,言瓜繫於蔓,專專然也。《釋文》徒丹反。《朱傳》音堆。

《詩·大雅》敦彼行葦。《傳》聚貌。《釋文》徒端反。

《集韻》徒渾切,音屯。《詩·大雅》鋪敦淮濆。《箋》當作屯。《揚雄·甘泉賦》敦萬騎於中營兮。《註》敦與屯同。也。

《類篇》敦煌,郡名。

《集韻》《韻會》丁聊切,音雕。《詩·大雅》敦弓旣堅。《傳》敦弓,畫弓也。天子敦弓音彫。《疏》敦與彫,古今之異。

《詩·周頌》敦琢其旅。《疏》敦雕古今字。《朱傳》音堆。

《集韻》都內切,音對。《儀禮士昏禮》黍稷四敦皆蓋。《禮·明堂位》有虞氏之兩敦。《註》敦音對。黍稷器。《疏》敦與瑚璉簠簋連方,故云黍稷器也。

《周禮·天官·玉府》若合諸侯,則共珠槃玉敦。《註》敦,槃類,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

《集韻》大到切,音道。幬,或作敦。覆也。《周禮·春官·司几筵》每敦一几。《註》敦讀曰燾。覆也。

《集韻》杜皓切,音稻。

同。

《集韻》《正韻》杜本切,音盾。《左傳·文十八年》天下之民。謂之渾敦。《註》謂驩兜渾敦,不開通之貌。《疏》混沌與渾敦,字之異耳。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困切。通作頓。《爾雅·釋丘》丘一成爲敦丘。《疏》詩衞風氓篇,至于頓丘,是也。

《爾雅·釋天》太歲在子曰困敦。《註》敦,音頓。《史記·歷書註》困敦,混沌也。

《莊子·列禦》敦杖蹙之。《音義》敦,音頓。司馬云:豎也。

《集韻》主尹切,音準。淳,或作敦。《周禮·天官·內宰》出其度量淳制。《註》故書淳爲敦。杜子春讀敦爲純。純者,謂幅廣也。

《集韻》他昆切。憞,或省作敦。憞者,恨心不明也。

《韻補》叶都鈞切。《崔瑗·南陽文學頌》我國旣淳,我俗旣敦。

叶亭年切。《蘇軾·祭同安郡夫人文》嗣爲兄弟,莫如君賢。婦職旣備,母儀甚敦。

【本】

本【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楍㮺奔上聲。《說文》木下曰本。从木,一在其下,草木之根柢也。《左傳·昭元年》木水之有本原。《班固·西都賦》元元本本,殫見洽聞。

《玉篇》始也。

《廣韻》舊也,下也。《禮·禮器》反本修古,不忘其初。《爾雅·釋器疏》柢本也,凡物之本,必在底下。

《左傳註》豫爲後地曰張本。

《曲禮》韭曰豐本,菖蒲根曰昌本。

《集韻》《類篇》逋昆切。同奔。喻德宣譽曰本走。

叶方典切,音匾。《班婕妤·擣素賦》調非常律,聲無定本。或連躍而更投,或暫舒而常斂。

相关诗句
正宜弩力斯世康 我言再三尔当记 有道自足轻侯王 读书可以继祖父 宝剑出匣生寒芒 茅穿溅土利霜戟 好与荣也相颉颃 康宁足可齐中郎 到此何由能缩地 在家长日思登天 今年去年别时泪 江南江北万重山 清夜高谈不知寐 临池弦诵喜忘飧 自从生长无遗戾 最念从兄及朝弟 素书先遣征鸿至 乘风翩然好下来 要使家声无废坠 同辈诸弟赖琢磨 零露瀼瀼鹤初唳 思量展转不得寐 日解千牛刃方试 银河万斛洗胸中 飘飘直有凌云志 简夫轩轩气盖世 仰事俯育俱陶然 高歌击壤天地宽 遁肥可以栖林泉 信知囊括自无咎 瑜瑾在璞晴生烟 明珠孕蚌发光彩 诸兄历落俱群仙 铿金戛玉闻钧天 我今惭愧临风前 毋以彼此分玉珉 兴言及此贵敦本 致使天下誇雷陈 如何同气有乖刺 千葩万卉同一根 千流万派同一源 岂以外物伤天真 千金万户皆外物 怡怡勿以疏间亲 古云兄弟真天伦 左右逢源无不足 但能鞭辟近里来 人有高才须检束 况闻进锐者退速 岂肯逐逐为纵横 天生富贵时与命 但愿无忝尔所生 古云学非以干禄 况有门户凭谁撑 生逢尧舜难自弃 苍蝇贝锦徒营营 丈夫落落事高洁 屠龙斩虎人始惊 干将莫邪世不识 未有遗子金满籯 我宗之盛闻自昔 觉来不忍歌鹡鸰 梦寐常思诵棠棣 何得许久无叮咛 家书一字千黄金 欢呼倒屣争相迎 乡人前日西江至 感我踯躅心未平 纵观万物皆得所 双双紫燕鸣雕楹 又闻征鸿叫河渚 钟山朝日摩青冥 长淮万古去不尽 上林莺声如有情 都门柳色长青青 恨不日日见颜色 江湖千里多风沙 每念情亲思激烈 诸兄飘然绝世姿 亲舍白云情更切 天阙黄云身世高 南风处处飘香屑 花骢蹴踏御苑尘 每日扬鞭历城阙 自从到此忽三月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