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得许久无叮咛

出自:明代·解缙《寄族中诸昆弟》

拼音:[hé,hē,hè][dé,děi,de][xǔ,hǔ][jiǔ][wú][dīng][níng]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自从到此忽三月,每日扬鞭历城阙。
花骢蹴踏御苑尘,南风处处飘香屑。
天阙黄云身世高,亲舍白云情更切。
诸兄飘然绝世姿,每念情亲思激烈。
江湖千里多风沙,恨不日日见颜色。
都门柳色长青青,上林莺声如有情。
长淮万古去不尽,钟山朝日摩青冥。
又闻征鸿叫河渚,双双紫燕鸣雕楹。
纵观万物皆得所,感我踯躅心未平。
乡人前日西江至,欢呼倒屣争相迎。
家书一字千黄金,何得许久无叮咛
梦寐常思诵棠棣,觉来不忍歌鹡鸰。
我宗之盛闻自昔,未有遗子金满籯。
干将莫邪世不识,屠龙斩虎人始惊。
丈夫落落事高洁,苍蝇贝锦徒营营。
生逢尧舜难自弃,况有门户凭谁撑。
古云学非以干禄,但愿无忝尔所生。
天生富贵时与命,岂肯逐逐为纵横。
况闻进锐者退速,人有高才须检束。
但能鞭辟近里来,左右逢源无不足。
古云兄弟真天伦,怡怡勿以疏间亲。
千金万户皆外物,岂以外物伤天真。
千流万派同一源,千葩万卉同一根。
如何同气有乖刺,致使天下誇雷陈。
兴言及此贵敦本,毋以彼此分玉珉。
我今惭愧临风前,铿金戛玉闻钧天,诸兄历落俱群仙。
明珠孕蚌发光彩,瑜瑾在璞晴生烟。
信知囊括自无咎,遁肥可以栖林泉。
高歌击壤天地宽,仰事俯育俱陶然。
简夫轩轩气盖世,飘飘直有凌云志。
银河万斛洗胸中,日解千牛刃方试。
思量展转不得寐,零露瀼瀼鹤初唳。
同辈诸弟赖琢磨,要使家声无废坠。
乘风翩然好下来,素书先遣征鸿至。
最念从兄及朝弟,自从生长无遗戾。
临池弦诵喜忘飧,清夜高谈不知寐。
江南江北万重山,今年去年别时泪。
在家长日思登天,到此何由能缩地。
康宁足可齐中郎,好与荣也相颉颃。
茅穿溅土利霜戟,宝剑出匣生寒芒。
读书可以继祖父,有道自足轻侯王。
我言再三尔当记,正宜弩力斯世康。

查看原文

注释

【何得】怎能;怎会。
【许久】好久﹐很久。
【叮咛】同‘丁宁’。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何】

何【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胡歌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賀平聲。曷也,奚也,孰也,詰詞也。《書·臯陶謨》禹曰何。《詩·小雅》夜如何其。

誰何。猶言莫敢如何也。《賈誼·過秦論》利兵而誰何。

未多時曰無何,亦曰無幾何。《史記·曹參傳》居無何,使者果召參。

《前漢·袁盎傳》南方濕,君能日飮,無何,可免禍也。《註》無何,言更無餘事也。

《南史·西域傳》西域呼帽爲突何。

《古今樂錄》羊無夷伊那何,皆曲調之遺聲。

國名。《隋書》西域有何國。

姓。

娙何,漢女官名,秩比二千石。

《集韻》《正韻》下可切,賀上聲。同荷。儋也,負也。《易·噬嗑》何校滅耳。《詩·曹風》何戈與祋。《小雅》何簑何笠。《商頌》百祿是何。

通訶。《前漢·賈誼傳》大譴大何。《註》譴,責也。何,詰問也。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许】

許【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虛呂切《集韻》《韻會》喜語切,虛上聲。《說文》聽也。《廣雅》與也。《玉篇》從也。《廣韻》可也。《增韻》約與之也。《書·金滕》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史記·高祖本紀》呂媼怒。呂公曰: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何自妄許與劉季。

《博雅》進也。《詩·大雅》昭兹來許。《傳》許,進也。《疏》禮法旣許,而後得進,故以許爲進也。

信也。《孟子》則王許之乎。

猶興也,期也。《孟子》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邑名。《詩·魯頌》居常與許。《箋》許,田也,魯朝宿之邑。

國名、縣名、州名。《春秋·隱十一年》公及齊侯鄭伯伐許。《疏》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漢名許縣,魏武攺曰許昌,後周又攺爲許州。

姓。《廣韻》出高陽汝南,本自姜姓,炎帝之後,太嶽之裔,其後因封爲氏。

與鄦通。《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註》鄦同許,許靈公也。

《集韻》《韻會》《正韻》火五切,音虎。《詩·小雅》伐木許許。《傳》許許,柹貌。《朱傳》衆人共力之聲。《淮南子·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註》許,音虎。《字彙補》音虛。

《類篇》滸,一作許。

【久】

久【子集上】【丿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

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

《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

《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

《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久叶以。《小雅》來歸自鎬,我行永久。叶喜祉。《楚辭·招䰟》層冰峩峩,飛雪千里。歸來歸來,不可以久。

【无】

无【卯集下】【无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武夫切,音巫。《說文》。王育說,天屈西北爲无。《易·乾卦》无咎。《釋文》无音無。易內皆作此字。《藝苑雄黃》无亦作亡。古皆用亡无,秦時始以蕃橆之橆爲有無之無。詩、書、春秋、禮記、論語本用无字,變篆者變爲無,惟易、周禮盡用无。然論語亡而爲有,我獨亡,諸無字,蓋變隸時誤讀爲存亡之亡,故不改也。

《廣韻》莫胡切,音模。南无,出《釋典》。(無)〔古文〕而無傲。

《益稷》懋遷有無化居。

《爾雅·釋詁》虛無之閒也。《註》虛無皆有閒隙。《老子·道德經》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周子·太極圖說》無極而太極。

《禮·三年問》無易之道也。《註》無,猶不也。

縣名。《前漢·地理志》越巂郡會無縣。

姓。《正字通》漢無且明,無能。

《廣韻》漢複姓無庸無鉤,俱出自楚。

文無,藥名。《古今注》相別贈之以文無。文無,一名當歸。

《說文奇字作无。《玉篇》虛无也。周易無字俱作无。

《集韻》或作亡。《詩·衞風》何有何亡。

通作毋。書,無逸。《史記·魯世家》作毋逸。

通作毛。《後漢·馮衍傳》飢者毛食。《註》衍集:毛作無。今俗語猶然。或古亦通乎。《佩觿集》河朔謂無曰毛。《通雅》江楚廣東呼無曰毛。

《集韻》或作武。◎按禮器:詔侑武方。註:武當爲無,聲之誤也。鄭註:明言其誤。集韻合無,武爲一。非。《集韻》無或作橆。韻會,,尤非。

按讀書通云:通作勿莫末沒蔑微不曼瞀等字,或止義通,或止音近,實非一字也。讀書通誤。

梵言,南無呼那謨。那如拏之上聲,謨音如摩,猶云歸依也。

【叮】

叮【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正韻》當經切,音丁。《玉篇》叮嚀,囑付也。

通作丁寧。《後漢·郞覬傳》丁寧再三,留神於此。

【咛】

嚀【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奴丁切《集韻》《韻會》囊丁切,音寧。《集韻》叮嚀,囑辭。通作寧。

相关诗句
正宜弩力斯世康 我言再三尔当记 有道自足轻侯王 读书可以继祖父 宝剑出匣生寒芒 茅穿溅土利霜戟 好与荣也相颉颃 康宁足可齐中郎 到此何由能缩地 在家长日思登天 今年去年别时泪 江南江北万重山 清夜高谈不知寐 临池弦诵喜忘飧 自从生长无遗戾 最念从兄及朝弟 素书先遣征鸿至 乘风翩然好下来 要使家声无废坠 同辈诸弟赖琢磨 零露瀼瀼鹤初唳 思量展转不得寐 日解千牛刃方试 银河万斛洗胸中 飘飘直有凌云志 简夫轩轩气盖世 仰事俯育俱陶然 高歌击壤天地宽 遁肥可以栖林泉 信知囊括自无咎 瑜瑾在璞晴生烟 明珠孕蚌发光彩 诸兄历落俱群仙 铿金戛玉闻钧天 我今惭愧临风前 毋以彼此分玉珉 兴言及此贵敦本 致使天下誇雷陈 如何同气有乖刺 千葩万卉同一根 千流万派同一源 岂以外物伤天真 千金万户皆外物 怡怡勿以疏间亲 古云兄弟真天伦 左右逢源无不足 但能鞭辟近里来 人有高才须检束 况闻进锐者退速 岂肯逐逐为纵横 天生富贵时与命 但愿无忝尔所生 古云学非以干禄 况有门户凭谁撑 生逢尧舜难自弃 苍蝇贝锦徒营营 丈夫落落事高洁 屠龙斩虎人始惊 干将莫邪世不识 未有遗子金满籯 我宗之盛闻自昔 觉来不忍歌鹡鸰 梦寐常思诵棠棣 何得许久无叮咛 家书一字千黄金 欢呼倒屣争相迎 乡人前日西江至 感我踯躅心未平 纵观万物皆得所 双双紫燕鸣雕楹 又闻征鸿叫河渚 钟山朝日摩青冥 长淮万古去不尽 上林莺声如有情 都门柳色长青青 恨不日日见颜色 江湖千里多风沙 每念情亲思激烈 诸兄飘然绝世姿 亲舍白云情更切 天阙黄云身世高 南风处处飘香屑 花骢蹴踏御苑尘 每日扬鞭历城阙 自从到此忽三月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