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幕傍河壖

出自:明代·何景明《上李石楼方伯》

拼音:[zhāng][mù][bàng][hé][ruán]

平仄:平仄仄平平

三晋多人杰,吾师出固然。
素汾经太岳,紫塞入幽燕。
世业端居里,名邦倚舜田。
由来天运复,谁谓地灵偏。
郭相惭先达,王通俟后贤。
明经超第一,射策对三千。
感会逢昌纪,登庸起少年。
剑锋寒照雪,辞藻丽生烟。
博物张华让,多才子建怜。
八叉迎客赋,只字使人传。
岂独文章贵,还应器识全。
雄谈飞玉露,浩气豁金天。
毫节唐元振,英风鲁仲连。
青云仍自致,黄鹄任孤骞。
簪笔星辰上,持书日月前。
触邪称獬豸,特立惮鹰鹯。
东观临晨入,西台薄暮旋。
朝回焚疏草,吏散阅陈编。
百采班行整,群公礼数虔。
一年巡洛表,两命下秦川。
斧钺威关陇,舟船达涧瀍。
石林风淅沥,霜仗月婵娟。
边徼胡宵遁,茅茨犬夜眠。
激扬弘宪度,旌别布威权。
制作人文涣,经行草木鲜。
阐幽辉往哲,访古遍遗阡。
汲黯还辞汉,张骞又使边。
台端堪秉节,湖上且移旃。
城接三江树,波通七泽莲。
蛮夷恩已洽,州郡役多蠲。
纠察元无隐,棼嚣肯自便。
驻车仁雨渥,登座法星悬。
远臬驰誉久,当途荐疏联。
碧梧看凤跱,乔木待莺迁。
分陕推公奭,封侯得傅玄。
开藩临宋苑,张幕傍河壖
位重心逾下,名高守益坚。
薇花当省署,棠萼满郊廛。
声价隆方镇,光芒动斗躔。
明堂求画栋,清庙想朱弦。
寇准真时望,王公劝早宣。
麒麟功不朽,金石颂应镌。
愚本蓬蒿质,那堪侍几筵。
垂髫蒙引拔,无志荷陶甄。
附骥怀深愿,登龙感夙缘。
未除原宪病,空负乐生愆。
旧业心常在,脩途步转邅。
鸾鸣犹待律,鱼得敢忘筌。
草野曕飞盖,云逵望著鞭。
临风歌此曲,慷慨不成篇。

查看原文

注释

【张幕】张设帷幕。
【河壖】1.亦作"河堧"。 2.河边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张】

張【寅集下】【弓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弡《唐韻》陟良切《集韻》《韻會》中良切,帳平聲。《說文》施弓弦也。《禮·曲禮》張弓尚筋。《儀禮·鄕射禮》勝者執張弓。

《廣雅》大也。《詩·大雅》孔修且張。《書·康王之誥》張皇六師。

《廣雅》施也。《史記·武帝紀》張羽旗,設供具,以祀神君。

《廣韻》開也。《老子·道德經》將欲翕之,必故張之。

《韻會》設也。《史記·曹相國世家》取酒張坐飮。

施絃曰張。《前漢·董仲舒傳》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

羅取鳥獸曰張。《周禮·秋官·冥氏》掌設弧張。《註》弧張,罿罦之屬。《後漢·王喬傳》自縣詣臺朝,輒有雙鳧飛來,舉羅張之,但得一隻舄焉。

計物之數曰張。《左傳·昭十三年》子產以幄幕九張行。《後漢·明帝八王傳》寵有彊弩數千張。

星名。《史記·律書》西至于張。張者,言萬物皆張也。《天官書》張素爲廚,主觴客。《正義》張六星,六爲嗉,主天廚飮食,賞賚觴客。

譸張,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蹶張,以足張弩也。《前漢·申屠嘉傳》以材官蹶張。《註》如淳曰:能脚踏强弩張之,故曰蹶張。師古曰:今之弩,以手張者曰擘張,以足張者曰蹶張。

乖張,相戾也。《司馬貞·補史記序》其中遠近乖張。

姓。《廣韻》本自軒轅第五子揮,始造弦,實張網羅,世掌其職,後因氏焉。風俗通云:張王李趙,黃帝賜姓也。出淸河,南陽,吳郡,安定,燉煌,武威,范陽,犍爲,沛國,梁國,中山,汲郡,河內,高平十四望。《詩·小雅》張仲孝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設也。《周禮·天官·掌次》掌凡邦之張事。《前漢·王尊傳》供張如法而辦。

《韻會》自侈大也。《左傳·桓六年》隨張必棄小國。《釋文》張,豬亮反。

張絃之張,亦音帳。《嵆康·琴賦》伶倫比律,田連操張,進御君子,新聲㺒亮。

與脹通。《左傳·成十年》晉侯將食張如厠。《註》張,脹滿也。

與帳通。《史記·高帝紀》復留止張飮三日。《註》張,幃帳也。

《左傳·僖十五年》隂血周作,張脈僨興。《疏》血旣動作,脈必張起,故言張脈也。《釋文》張,中亮反。

雄張。《後漢·班超傳》于寘王雄張南道。《註》雄張,猶熾盛也。張,丁亮反。

【幕】

幕【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慕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末各切,音莫。《說文》帷在上曰幕。《廣雅》帳也。《釋名》幕,絡也,在表之稱也。《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左傳·成十六年》楚子登巢車,以望晉軍,伯州犂侍于王後,王曰:張幕矣。曰:虔卜于先君也,徹幕矣。曰:將發命也。

《韻會》幕府。軍旅無常居,故以帳幕言之。通作莫。《史記·李牧傳》市租皆輸入莫府。《註》索隱曰:古者出征爲將帥,軍還則罷,理無常處,以幕帟爲府署,故曰幕府。《李廣傳》莫府省約文書籍事。《註》索隱曰:凡將軍謂之幕府者,蓋兵門合施帷帳,故稱幕府。古字通用,遂作莫耳。

《周禮·天官·幕人註》幕或在地,展幣於其上。

臂脛衣也。《釋名》留幕,冀州所名大褶至膝者也。留,牢也。幕,絡也。言牢絡在衣表也。《史記·蘇秦傳》當戰,則斬堅甲鐵幕。《註》謂以鐵爲臂脛之衣。

《類篇》覆食案亦曰幕。

《廣雅》粗幕庵也。

《廣雅》幕,覆也。《易·井卦》上六井收勿幕。《註》幕猶覆也。《疏》不自掩覆,與衆共之。

《爾雅·釋言》幕,暮也。《註》幕然暮夜也。

六幕。《前漢·禮樂志》紛紜六幕浮大海。《註》猶言六合也。

沙幕。《前漢·武帝紀》衞靑將六將軍絕幕。《註》幕,沙幕。臣瓚曰:沙土曰幕,直度曰絕。師古曰:幕者,今之突厥中磧耳。

縣名。《前漢·地理志》淸河郡繹幕縣,琅邪郡姑幕縣。

《廣韻》姓也。《姓譜》舜祖幕之後。《史記·世家》自幕至於瞽瞍。《註》鄭衆曰:幕,舜之先也。

《集韻》莫半切,音縵。平而無文曰幕。《前漢·西域傳》罽賔國錢爲騎馬,幕爲人面。《註》韋昭曰:幕,錢背也。

《韻補》蒙晡切,音模。《李陵·別蘇武歌》經萬里兮度沙幕,爲君將兮奮匈奴。

《正韻》莫狄切,音覓。《盧仝·思君吟》我心爲風兮淅淅,君身爲雲兮幕幕。

【傍】

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步光切《集韻》《韻會》蒲光切。通旁。《說文》近也。《廣韻》側也。

姓。唐北地羌豪傍企本。

《集韻》補朗切,音縍。左右也。《賈子保傅篇》成王之生,仁者養之,孝者强之,四聖傍之。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正韻》倚也。《集韻》亦近也。或作並䧛。

《正韻》補耕切,音綳。《詩·小雅》四牡彭彭,王事傍傍。《朱傳》傍傍然不得已也。

【河】

河【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乎哥切《集韻》《韻會》《正韻》寒歌切,音何。水名。《說文》水出敦煌塞外崑崙山,發源注海。《春秋·說題辭》河之爲言荷也。荷精分佈,懷隂引度也。《釋名》河,下也。隨地下處而通流也。《前漢·西域傳》河有兩源,一出蔥嶺,一出于闐。于闐在南山下,其河北流,與蔥嶺河合,東注蒲昌海,潛行地下。南出於積石,爲中國河云。《書·禹貢》導河積石,至于龍門。《爾雅·釋水》河出崑崙,色白,所渠幷千七百一川,色黃,百里一小曲,千里一曲一直。

九河。《書·禹貢》九河旣道。《傳》九河,徒駭一,太史二,馬頰三,覆釜四,胡蘇五,六,絜七,鉤盤八,鬲津九。

三河,謂河南,河北,河東也。《後漢·光武紀》三河未澄,四關重擾。

《小學紺珠》以黃河,析支河,湟中河爲三河。

兩河,謂東河,西河也。《爾雅·釋地》兩河閒曰冀州。

州名。《廣輿記》古西羌地,秦漢屬隴西,唐曰河州,明置河州衞。

梗河。星名。《甘氏星經》梗河三星,在大角帝座北。

銀河,天河也。

《趙崇絢雞肋》道家以目爲銀河。

酒器也。《乾子》裴鈞大宴有銀河,受一斗。

淘河,鳥名。見《爾雅·釋鳥註》。

姓,明河淸,長沙人。字从月从㢲作。

【壖】

壖【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4画

《正字通》與堧同。《前漢·食貨志》田其宮壖地。

岸邊地。《史記·河渠書》故盡河壖。

牆外短垣。《前漢·臨江王榮傳》侵廟壖爲宮。

相关诗句
慷慨不成篇 临风歌此曲 云逵望著鞭 草野曕飞盖 鱼得敢忘筌 鸾鸣犹待律 脩途步转邅 旧业心常在 空负乐生愆 未除原宪病 登龙感夙缘 附骥怀深愿 无志荷陶甄 垂髫蒙引拔 那堪侍几筵 愚本蓬蒿质 金石颂应镌 麒麟功不朽 王公劝早宣 寇准真时望 清庙想朱弦 明堂求画栋 光芒动斗躔 声价隆方镇 棠萼满郊廛 薇花当省署 名高守益坚 位重心逾下 张幕傍河壖 开藩临宋苑 封侯得傅玄 分陕推公奭 乔木待莺迁 碧梧看凤跱 当途荐疏联 远臬驰誉久 登座法星悬 驻车仁雨渥 棼嚣肯自便 纠察元无隐 州郡役多蠲 蛮夷恩已洽 波通七泽莲 城接三江树 湖上且移旃 台端堪秉节 张骞又使边 汲黯还辞汉 访古遍遗阡 阐幽辉往哲 经行草木鲜 制作人文涣 旌别布威权 激扬弘宪度 茅茨犬夜眠 边徼胡宵遁 霜仗月婵娟 石林风淅沥 舟船达涧瀍 斧钺威关陇 两命下秦川 一年巡洛表 群公礼数虔 百采班行整 吏散阅陈编 朝回焚疏草 西台薄暮旋 东观临晨入 特立惮鹰鹯 触邪称獬豸 持书日月前 簪笔星辰上 黄鹄任孤骞 青云仍自致 英风鲁仲连 毫节唐元振 浩气豁金天 雄谈飞玉露 还应器识全 岂独文章贵 只字使人传 八叉迎客赋 多才子建怜 博物张华让 辞藻丽生烟 剑锋寒照雪 登庸起少年 感会逢昌纪 射策对三千 明经超第一 王通俟后贤 郭相惭先达 谁谓地灵偏 由来天运复 名邦倚舜田 世业端居里 紫塞入幽燕 素汾经太岳 吾师出固然 三晋多人杰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