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废三王谢

出自:元代·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

拼音:[lǐ][fèi][sān][wáng,wàng][xiè]

平仄:仄仄平平仄

兴亡千古事,胜负一枰棋。
感恨空兴叹,悲吟乃赋诗。
三皇崇道德,五帝重仁慈。
礼废三王谢,权兴五伯漓。
焚书嫌孔孟,峻法用高斯。
政出人思乱,身亡国亦随。
阿房修象魏,徐福觅灵芝。
偶语真虚禁,长城信谩为。
只知秦失鹿,不觉楚亡骓。
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汉兴学校启,文作典章施。
黩武疲中夏,穷兵攘四夷。
嗣君恩稍失,刘氏德难衰。
新室虽兴难,真人已御期。
魏吴将奋起,灵献自荒嬉。
贼子权移汉,奸臣坞筑郿。
三朝如峙鼎,四海若棼丝。
才奉山阳主,已生司马师。
仲谋服孟德,葛亮倍曹丕。
惟晋成独统,平吴混八维。
有初终鲜克,居治乱谁思。
蝉鬓充兰掖,羊车绕竹岐。
孙谋无远虑,神器委痴儿。
国事归椒室,民饥询肉糜。
为人昧菽麦,闻蟆问官私。
卫瓘尝几谏,何曾已预知。
五胡云扰攘,六代电奔驰。
川谷流腥血,郊原厌积尸。
天光分耀日,地里裂瓜时。
历数当归李,驱除暂假隋。
西陲开鄯善,东鄙讨高丽。
鸾驾如江国,龙舟泛汴漪。
锦帆遮水面,粉浪污河湄。
府藏金帛积,生灵气力疲。
盗贼天下起,章奏禁中欺。
海内空龙战,河东有凤姿。
元戎展鹰犬,颉利助熊罴。
奉表遵朝命,尊王建义旗。
经营于盗手,禅让托君辞。
豪哲归吾彀,要荒入我羁。
太宗真令主,贞观有皇规。
正美开元治,俄成天宝悲。
曲江还故里,林甫领台司。
裂土封三国,缠头爱八姨。
霓裳犹未罢,鼙鼓恨来迟。
逆寇陵丹阙,君王舍翠眉。
两京贼党灭,方镇重权移。
朱李元堪叹,石刘亦可嗤。
九州重搆乱,五代荐荒饥。
辽宋分南北,翁孙讲礼仪。
宣和风侈靡,教主德庸卑。
背约绝邻好,兴师借寇资。
悬知丧唇齿,何事撤籓篱。
失地人皆怨,蒙尘悔可追。
辽家遵汉制,孔教祖宣尼。
焕若文章备,康哉政事熙。
朝廷严衮冕,郊庙奏埙篪。
校猎温驰射,行营习正奇。
南州走玉帛,诸国畏鞭笞。
天祚骄人上,朝鲜叛海涯。
未终三百祀,不免一朝危。
鸭绿金朝起,桑乾玉玺遗。
后辽兴大石,西域统龟兹。
万里威声震,百年名教垂。
武元平宋地,殷礼杂宗姬。
治国崇文事,拔贤尚赋词。
邦昌君洛汭,刘豫立青淄。
大定民兴咏,明昌物适宜。
日中须景昃,月满必光亏。
肘腋独夫难,丘墟七庙隳。
北朝天辅佑,南国俗疮痍。
天子潜巡狩,宗臣严守陴。
山西尽荆枳,河朔半豺狸。
食尽谋安出,兵羸力不支。
长围重数匝,久困再周期。
太液生秋草,姑苏游野麋。
忠臣全节死,馀众入降麾。
文献生三子,东丹第八枝。
虚名如画饼,遗业学为箕。
自笑蓬垂鬓,谁怜雪满髭。
抚膺长感慨,搔首几嗟咨。
车盖知何处,衣冠问阿谁。
自天明下诏,知我素通蓍。
发轫装琴剑,登车执策绥。
穹庐或白黑,驿骑半黄駓。
肥脔白如瓠,琼浆甘似饴。
天山连北府,瀚海过西伊。
天马穷渤澥,神兵过月氏。
感恩承圣敕,寄住到寻罳。
春色多红树,秋波总绿陂。
不须赊酒饮,随分有驴骑。
畎亩栖禾粟,园林足果梨。
舂粳光璨玉,煮饭滑流匙。
圣祖方轻举,明君应乐推。
龙庭陈大礼,原庙献明粢。
万国朝金陛,千官列玉墀。
求贤为辅弼,举我忝丞疑。
才德真为慊,颠危不解持。
愿从麋鹿性,岂恋凤凰池。
投老谁为伴,黄山有敏之。

查看原文

注释

【三王】1.指夏﹑商﹑周三代之君。(1)夏禹﹑商汤﹑周武王。《谷梁传.隐公八年》:"盟诅不及三王。"范宁注:"三王,谓夏﹑殷﹑周也。夏后有钧台之享,商汤有景亳之命,周武有盟津之会。"(2)夏禹﹑商汤﹑周文王。《孟子.告子下》:"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赵岐注:"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是也。"(3)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尸子》卷下:"汤复于汤丘,文王幽于羑里,武王羁于王门;越王栖于会稽,秦穆公败于崤塞,齐桓公遇贼,晋文公出走,故三王资于辱,而五霸得于困也。" 2.指周之太王﹑王季﹑文王。 3.王姓三名人之合称。(1)汉之王奉光﹑王商﹑王凤。《汉书.王商史丹等传赞》:"自宣﹑元﹑成﹑哀外戚兴者,许﹑史﹑三王﹑丁﹑傅之家,皆重侯累将。"颜师古注:"三王,谓邛成侯及商﹑凤三家也。"邛成侯,王奉光的封爵。(2)汉之王尊﹑王章﹑王骏。《汉书.王吉传》:"先是京兆有赵广汉﹑张敞﹑王尊﹑王章,至骏皆有能名,故京师称曰:"前有赵﹑张,后有三王。""晋潘岳《西征赋》:"赵张三王之尹京,定国释之之听理。"(3)唐之王珣﹑王玙﹑王瑨。《新唐书.王珣传》:"﹝王方翼﹞子珣,字伯玉,与兄玙﹑弟瑨以文学称,时号"三王"。" 4.(4)唐之王勃﹑王绪﹑王仲舒。唐韩愈《新修滕王阁记》:"及得三王所为序﹑赋﹑记等,壮其文辞,益欲往一观而读之。"清钱谦益《寄侯豫章督学江西》诗:"励俗蒸尝先两庙,采风词翰继三王。"清赵翼《陔馀丛考.四三王》:"唐滕王阁有三王﹑则王勃作序,王绪作赋,王仲舒作修阁记也。"
【王谢】1.六朝望族王氏﹑谢氏的并称。《南史.侯景传》:"景请娶于王谢帝曰:"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后以"王谢"为高门世族的代称。 2.指晋王坦之与谢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礼】

礼【午集下】【示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1画

《集韻》禮古作礼。註詳十三畫。(禮)〔古文〕礼音蠡。《說文》禮,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釋名》禮,體也。得其事體也。《韻會》孟子言禮之實節文斯二者,蓋因人心之仁義而爲之品秩,使各得其敘之謂禮。

姓。《左傳》衞大夫禮孔。《徐鉉曰》五禮莫重於祭,故从示。豊者,其器也。

【废】

廢【寅集下】【广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方肺切《集韻》《韻會》放吠切,音癈。《說文》屋頓也。

《爾雅·釋詁》止也。《註》止住也。《禮·曲禮》凡祭有其廢之,莫敢舉也。有其舉之,莫敢廢也。

《爾雅·釋詁》廢,舍也。《註》舍,放置。《周禮·天官·大宰》八柄,七曰廢,以馭其罪。《註》廢,猶放也。《又》八則,三曰廢置,以馭其吏。

《爾雅·釋詁》大也。《詩·小雅》廢爲殘賦。《傳》廢,忲也。《釋文》一本作廢。大也。

墮也。《左傳·定三年》邾子自投於牀,廢於爐炭。《註》廢,墮也。

《轉註古音》音發。《前漢·郊祀歌》西顥沆碭。秋氣肅殺。含秀垂穎,續舊不廢。

與癈通。《左傳·昭十四年》司徒老祁慮癸僞癈疾。

與撥通。《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撥爾而怒。《註》故書撥作廢。鄭司農云:廢讀爲撥。

【三】

三【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弎《唐韻》《集韻》《韻會》蘇甘切《正韻》蘇監切,颯平聲。《說文》三,天地人之道也。謂以陽之一合隂之二,次第重之,其數三也。《老子·道德經》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史記·律書》數始於一,終於十,成於三。

《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兵無過三其身。

《左傳·昭七年》士文伯曰:政不可不愼,務三而已。一擇人,二因民,三從時。

《晉語》民生於三,事之如一。

《周語》人三爲衆,女三爲粲,獸三爲羣。

姓。明三成志。

漢複姓。屈原之後有三閭氏,三飯尞之後有三飯氏,三州孝子之後有三州氏。

去聲。《韻會》蘇暫切。《論語》三思而後行。

本作參。《博雅》參,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參分其股圍。《前漢·與三同。

《韻補》叶疏簪切,音森。《詩·召南》摽有梅,其實三兮。下叶今。叁。

【王】

王【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集韻》《韻會》雨方切,音徨。《廣韻》大也,君也,天下所法。《正韻》主也,天下歸往謂之王。《易·坤卦》或從王事。

《隨卦》王用享于西山。《書·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詩·小雅》宜君宜王。《註》君,諸侯也。王,天子也。◎按秦漢以下,凡諸侯皆稱王,天子伯叔兄弟分封于外者亦曰王。

諸侯世見曰王。《詩·商頌》莫敢不來王。《箋》世見曰王。

凡尊稱亦曰王。《爾雅·釋親》父之考爲王父,父之妣爲王母。

法王,象王,皆佛號。《華嚴偈》象王行處落花紅。《岑參詩》况値廬山遠,抽簪禮法王。《註》法王,佛尊號也。

姓。

《諡法》仁義所往曰王。

王屋,山名。《書·禹貢》至于王屋。《疏》正義曰:王屋在河東垣縣東北。

弓名。《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往體寡,來體多,謂之王弓之屬。

王連,遠志也。見《博雅》夫王,芏草也。見《爾雅·釋草疏》。

王鴡,鳥名。《爾雅·釋鳥》鴡鳩,王鴡。《註》鵰類,今江東呼之爲鶚。

王鮪,魚名。《周禮·天官·人》春獻王鮪。《註》王鮪,鮪之大者。

蛇名。《爾雅·釋魚》蟒,王蛇。《註》蟒,蛇最大者,故曰王蛇。

蟲名。《爾雅·釋蟲》王蛈蜴。註:卽螲蟷,似䵹鼄,在穴中,有蓋。今河北人呼蛈蜴。《博雅》虎,王蝟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于放切,音旺霸王也。《正韻》凡有天下者,人稱之曰王,則平聲。據其身臨天下而言曰王,則去聲。《詩·大雅》王此大邦。《箋》王,君也。《釋文》王,于况反。《前漢·高帝紀》項羽背約而王君王於南鄭。《師古註》上王字,于放反。

《廣韻》盛也。《莊子·養生主》神雖王,不善也。《註》謂心神長王。《釋文》王,于况反。

音往。《詩·大雅》昊天曰明,及爾出王。《傳》王,往也。《朱註》音往。〇按王本古文玉字。註詳部首。

【谢】

謝【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辭夜切《集韻》《韻會》《正韻》詞夜切,音榭。《說文》辭去也。《廣雅》去也。《楚辭·九章》願歲幷謝與長友兮。《註》謝,去也。

《正韻》絕也。《史記·儒林傳》謝絕賔客。

《增韻》退也,衰也,彫落也。《南史·範縝傳》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減。《淮南子·兵略訓》若春秋有代謝。

《類篇》告也。《前漢·餘傳》厮養卒謝其舍。《晉灼註》以辭相告曰謝。

《韻會》拜賜曰謝。《前漢·張安世傳》安世嘗有引薦,其人來謝。安世以爲舉賢達能,豈有私謝邪。

《正字通》自以爲過曰謝。《禮·檀弓》從而謝焉。《史記·項羽紀》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韻會》聽也。《正韻》致仕曰謝。《禮·曲禮》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必賜之几杖。《註》謝,猶聽也。皓曰:君不許其致事也。如辭謝、代謝,皆却而退去之義。

鳥名。《張華·禽經》子規啼苦,則倒懸於樹,自呼曰謝豹。

菜名。《本草綱目》水苦蕒,一名謝婆菜。

島名。《唐書·地理志》登州東北海有大謝島。

蠻名。《舊唐書·南蠻傳》東謝蠻,其地在黔州之西。

國名。《詩·大雅》于邑于謝。《毛傳》謝,周之南國也。《朱傳》在今鄧州南陽縣。

縣名。《前漢·地理志》謝沐縣,屬蒼梧郡。

姓。《廣韻》出留、會稽二望。周宣王之舅姜申伯封于謝,以邑爲氏。《左傳·昭七年》謝息,爲孟孫守。

複姓。《風俗通》周宣王支子食采謝丘,因以爲氏。《前漢·古今人表》謝丘章,魯人。

通作榭。《左傳·襄三十一年》宮室庳,無觀臺榭。《註》本亦作謝。《荀子·王霸篇》臺榭甚高。《註》與謝同。

或作繹。亦作射。《爾雅·釋魚》龜仰者謝。《疏》謂行時頭仰。《周禮》地龜曰繹屬是也。《周禮·春官·龜人鄭註》仰者繹。《禮·玉藻·鄭註》靈射之屬。《釋文》射音亦。《周禮》作繹。《爾雅》作謝。

叶祥豫切,徐去聲。《左思·魏都賦》有靦瞢容,神惢形茹。弛氣離坐,㥏墨而謝。

叶徂賀切,音坐。《韓愈·送窮文》。

相关诗句
黄山有敏之 投老谁为伴 岂恋凤凰池 愿从麋鹿性 颠危不解持 才德真为慊 举我忝丞疑 求贤为辅弼 千官列玉墀 万国朝金陛 原庙献明粢 龙庭陈大礼 明君应乐推 圣祖方轻举 煮饭滑流匙 舂粳光璨玉 园林足果梨 畎亩栖禾粟 随分有驴骑 不须赊酒饮 秋波总绿陂 春色多红树 寄住到寻罳 感恩承圣敕 神兵过月氏 天马穷渤澥 瀚海过西伊 天山连北府 琼浆甘似饴 肥脔白如瓠 驿骑半黄駓 穹庐或白黑 登车执策绥 发轫装琴剑 知我素通蓍 自天明下诏 衣冠问阿谁 车盖知何处 搔首几嗟咨 抚膺长感慨 谁怜雪满髭 自笑蓬垂鬓 遗业学为箕 虚名如画饼 东丹第八枝 文献生三子 馀众入降麾 忠臣全节死 姑苏游野麋 太液生秋草 久困再周期 长围重数匝 兵羸力不支 食尽谋安出 河朔半豺狸 山西尽荆枳 宗臣严守陴 天子潜巡狩 南国俗疮痍 北朝天辅佑 丘墟七庙隳 肘腋独夫难 月满必光亏 日中须景昃 明昌物适宜 大定民兴咏 刘豫立青淄 邦昌君洛汭 拔贤尚赋词 治国崇文事 殷礼杂宗姬 武元平宋地 百年名教垂 万里威声震 西域统龟兹 后辽兴大石 桑乾玉玺遗 鸭绿金朝起 不免一朝危 未终三百祀 朝鲜叛海涯 天祚骄人上 诸国畏鞭笞 南州走玉帛 行营习正奇 校猎温驰射 郊庙奏埙篪 朝廷严衮冕 康哉政事熙 焕若文章备 孔教祖宣尼 辽家遵汉制 蒙尘悔可追 失地人皆怨 何事撤籓篱 悬知丧唇齿 兴师借寇资 背约绝邻好 教主德庸卑 宣和风侈靡 翁孙讲礼仪 辽宋分南北 五代荐荒饥 九州重搆乱 石刘亦可嗤 朱李元堪叹 方镇重权移 两京贼党灭 君王舍翠眉 逆寇陵丹阙 鼙鼓恨来迟 霓裳犹未罢 缠头爱八姨 裂土封三国 林甫领台司 曲江还故里 俄成天宝悲 正美开元治 贞观有皇规 太宗真令主 要荒入我羁 豪哲归吾彀 禅让托君辞 经营于盗手 尊王建义旗 奉表遵朝命 颉利助熊罴 元戎展鹰犬 河东有凤姿 海内空龙战 章奏禁中欺 盗贼天下起 生灵气力疲 府藏金帛积 粉浪污河湄 锦帆遮水面 龙舟泛汴漪 鸾驾如江国 东鄙讨高丽 西陲开鄯善 驱除暂假隋 历数当归李 地里裂瓜时 天光分耀日 郊原厌积尸 川谷流腥血 六代电奔驰 五胡云扰攘 何曾已预知 卫瓘尝几谏 闻蟆问官私 为人昧菽麦 民饥询肉糜 国事归椒室 神器委痴儿 孙谋无远虑 羊车绕竹岐 蝉鬓充兰掖 居治乱谁思 有初终鲜克 平吴混八维 惟晋成独统 葛亮倍曹丕 仲谋服孟德 已生司马师 才奉山阳主 四海若棼丝 三朝如峙鼎 奸臣坞筑郿 贼子权移汉 灵献自荒嬉 魏吴将奋起 真人已御期 新室虽兴难 刘氏德难衰 嗣君恩稍失 穷兵攘四夷 黩武疲中夏 文作典章施 汉兴学校启 恩垂四百基 约法三章日 不觉楚亡骓 只知秦失鹿 长城信谩为 偶语真虚禁 徐福觅灵芝 阿房修象魏 身亡国亦随 政出人思乱 峻法用高斯 焚书嫌孔孟 权兴五伯漓 礼废三王谢 五帝重仁慈 三皇崇道德 悲吟乃赋诗 感恨空兴叹 胜负一枰棋 兴亡千古事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