咀嚼诳枯肠

出自:金朝·段成己《赠研师寄寄翁》

拼音:[jǔ,zuǐ][jiáo,jué,jiào][kuáng][kū][cháng]

平仄:仄平平平平

有客抗尘容,不知何人斯。
自云来西秦,著脚汾之麋。
放浪三十年,野鹿不受羁。
是身寄虚空,歘若驹隙驰。
窜名书研閒,聊寄吾寄为。
游戏出三昧,我岂甄陶师。
心成应之手,觚椭各异宜。
万家且胚浑,一一非人私。
妙凝天地中,不甈亦不坯。
探怀出苍璧,炯炯光陆离。
摩挲湛秋水,随手生寒漪。
虽凿混沌窍,太朴犹未漓。
回首铜台瓦,千载垢有遗。
坐令吕与张,羞受牛后嗤。
便当什袭藏,奚必古见奇。
待价不求售,特易诗人诗。
卷馀两牛腰,得之犹恐迟。
归来饭甑空,一字不救饥。
咀嚼诳枯肠,似高还似痴。
商财与蜡屐,优劣孰等夷。
不如且置之,安事屡解颐。
翁闻为一笑,此事非所知。
苟可适吾欲,君诗不当辞。

查看原文

注释

【咀嚼】1.用牙齿磨碎食物。 2.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诗句的意境,耐人~。
【枯肠】〈书〉比喻写诗作文时贫乏的思路:搜索~,不成一句。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咀】

咀【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慈呂切《集韻》《韻會》在呂切《正韻》再呂切,音沮。《說文》含味也。《廣韻》咀嚼。《管子·水地篇》人水也,男女精氣合,而水流形,三月如咀。咀者何,曰五味。五味者何,曰五藏。《司馬相如·上林賦》咀嚼菱藕。《韓愈·進學解》含英咀華。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子與切,音苴。㕮咀,修藥也。

《集韻》㕮咀,謂商量斟酌之。一曰含味也。

【嚼】

嚼【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才爵切《集韻》《韻會》《正韻》疾爵切,。

《唐韻》《集韻》才肖切《正韻》在笑切,音誚。同噍。

《集韻》子肖切,音醮。義同。詳前噍字註。

【诳】

誑【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居況切《集韻》《韻會》《正韻》古況切,音㤮。《說文》欺也。《玉篇》惑也。《禮·曲禮》幼子常視無誑。《釋文》欺也。《史記·高祖紀》紀信乗王駕,詐爲漢王誑楚。《舊唐書·姚崇傳》遞相欺誑。《子牙子·論將篇》信而喜信人者可誑也。《註》惑也。

《集韻》或作迋。《詩·國風》無信人之言,人實迋女。《傳》迋,與誑同。

《韻會》亦作誆。《史記·鄭世家》晉使解揚誆楚。《說文》本作、逛。

【枯】

枯【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苦胡切《集韻》《韻會》《正韻》空胡切,音刳。《說文》槀木也。《史記·諸侯表》摧枯朽者易爲力。

《周禮·天官·鄭註》童枯不稅。《疏》山林不茂爲童,山澤無水爲枯。

《集韻》後五切,音戸。竹名。通作楛。詳楛字註。

叶苦禾切,音科。《黃庭經》金鈴朱帶坐婆娑,調血理命身不枯。

【肠】

腸【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直良切《集韻》《韻會》《正韻》仲良切,音長。《說文》大小腸,藏府之二名也。《正字通》大腸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迴疊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小腸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迴疊積十六曲,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白虎通》大腸,小腸,心肺府也。腸爲心肺主,心爲皮體主,故爲兩府也。《詩·大雅》自有肺腸。《書·盤庚》今予其敷心腹腎腸,歷告爾百姓于朕志。

《釋名》暢也,言通暢胃氣也。

《博雅》詳也。

羊腸,太行山坂名。《戰國策》趙聞之起兵臨羊腸。《史記·趙世家》羊腸之西。《註》太行山坂通名。南屬懷州,北屬澤州。

無腸,國名。《山海經》無腸之國,在深目東,其爲人長而無腸。

馬腸,獸名。《山海經》讙舉之山,雒水出焉,其中多馬腸之物。《註》馬腸,人面虎身,音如嬰兒。

魚腸,劒名。見《三國蜀志》。

草名。《博雅》鹿腸,蔘也。《又》馬腸,亦草名,葉似桑。見《山海經·讙舉之出註》。

黃腸,槨名。《後漢·梁商傳》賜黃腸玉匣。《註》以栢木黃心爲槨也。

《禮·儀志》治黃腸題凑,便房如禮。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