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戟不折

出自:宋代·周紫芝《大宋中兴颂》

拼音:[yī][jǐ][bù,fǒu][zhē,zhé,shé]

平仄:平仄仄平

缅维圣宋,昔在中叶。
四方多虞,万里喋血。
大臣持谋,兴师肆伐。
将臣持兵,日献戎捷。
皇帝曰吁,黩武无烈。
糜我赤子,膏我斧钺。
孰与休师,一戟不折
因垒而降,舞干而悦。
闭我玉关,归师解甲。
犁我春田,销兵铸铁。
使命交通,相望不绝。
爱惜两朝,前师圣说。
昭陵之仁,嘉祐之业。
念昔兴师,堂陛卼臲。
发言盈庭,更訾元蔑。
佩剑彼此,孰予孰决。
庙谋一定,群议沮折。
袖手何言,瞠目卷舌。
草木苍苍,始有芽蘖。
尽育恢胎,咸归坱圠。
灞上棘门,环卫拱列。
罔敢擅师,始制君节。
万夫属鞬,拜舞君阙。
乃命叔孙,诹日绵蕝。
蒐讲阙遗,悉究悉设。
皇帝孝思,上与天合。
冀获一真,如响必答。
翠舆南旋,红鸾秉翣。
长乐钟闻,皇情允惬。
我歌思齐,舆情激越。
皇帝之祀,咸秩罔缺。
合祭于郊,爰胾茧栗。
苍璧前陈,大裘始挈。
我歌思文,以告丰洁。
大庆御朝,王春正月。
禹会涂山,万玉交戛。
汉朝诸侯,图籍是阅。
兵戈澒洞,士气销詟。
俎豆不陈,军旅是急。
大起廱泮,儒士鼓箧。
韦带缟衣,骈冠累屧。
论秀蒸髦,尾尾岌岌。
农流于兵,病不生活。
茫茫千塍,蒿藜是没。
皇帝慨然,亲耕陇畷。
耕根之车,飞檐䡾䡾。
宣和之轨,明道之辙。
圣心恳到,三推未辍。
父老曰嘻,归告我邑。
俾尔粳稌,屯云积雪。
凡此大功,具载史牒。
用告神明,以报夔契。
帝坐法宫,礼备乐阕。
兽舞凤鸣,八音不夺。
皇威所覃,雷动风发。
南面垂衣,大壮帝室。
曰皋曰雉,鼛鼓弗及。
苍龙之阙,上摩星日。
万目顾瞻,葱葱郁郁。
澎澎海潮,吴会来集。
天子万年,风翔喜溢。
孰磨苍崖,孰秉史笔。
天子曰都,是任良弼。
圣有至言,维德之一。
是用作歌,以告万国。

查看原文

字义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戟】

戟【卯集中】【戈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屰《廣韻》几據切《集韻》訖逆切,音㻷。有枝兵也。《增韻》雙枝爲戟,單枝爲戈。《釋名》戟,格也,傍有枝格也。《典略》周有雍狐之戟。《周禮·冬官考工記》戟廣寸有半寸,內三之,胡四之,援五之。《註》戟,今三鋒戟也。內長四寸半,胡長六寸,援長七寸半。

地名。《戰國策》秦舉安邑,而塞女戟。《註》女戟在太行西。

與棘通。《周禮·天官·掌舍棘門註》以戟爲門。《左傳·隱十一年》子都拔棘以逐之。《註》棘戟也。《禮·明堂位》越棘大弓。《註》棘戟同。

《韻補》叶訖約切,音腳。《詩·秦風》脩我矛戟,與子偕作。《揚子·太玄經》比札爲甲,冠矜爲戟。被甲荷戟,以威不恪。《說文》作。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折】

折【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旨熱切《集韻》《韻會》《正韻》之列切,。《周語》體解節折而共飮食之,於是乎有折俎。

斷之也。《易·賁象》君子以明庶政,無敢折獄。《疏》勿得直用果敢,折斷訟獄。

折中也。《前漢·貢禹傳》微孔子之言,亡所折中。

曲也。《禮·玉藻》折還中矩。《註》曲行宜方。還亦作旋。《史記·灌夫傳》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

屈也。《前漢·伍被傳》折節下士。

挫也。《史記·項羽紀》諸侯吏卒乗勝輕折辱秦吏卒。《前漢·蒯通傳》漢王一日數戰,亡尺寸之功,折北不救。

止也。《詩·大雅》予曰有禦侮。《傳》武臣折衝曰禦侮。《疏》能折止敵人之衝突者。

直指人過失也。《史記·呂后紀》面折廷諍。

毀也。《易·說卦》兌爲毀折。《前漢·高帝紀》常從王媼武負貰酒,兩家常折券棄責。《註》折毀之,棄其所負。

封土爲祭處曰折。《禮·祭法》瘞埋于泰折,祭地也。《註》折,昭晢也,必爲昭明之名,尊神也。

《前漢·郊祀志註》言方澤之形四曲折也。

短折,不祿也。《書·洪範》六極。一曰凶短折。《疏》未齓曰凶,未冠曰短,未婚曰折。《前漢·五行志》傷人曰凶,禽獸曰短,草木曰折。《又》兄喪弟曰短,父喪子曰折。

葬具也。《儀禮·旣夕》折橫覆之。《註》折猶庪也。方鑿連木爲之,如牀而無簀,加之壙上,以承抗席。

地名。《春秋·桓十一年》柔會宋公,侯,蔡叔,盟于折。

姓。《後漢·方術傳》折象,其先封折侯,因氏焉。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食列切,音舌。《說文》斷也。《廣韻》斷而猶連也。《易·鼎卦》鼎折足,覆公餗。《禮·月令》孟秋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折損筋骨也。《前漢·賈誼傳》釋斤斧之用,而欲嬰以芒刃不缺則折。

《唐韻》《正韻》杜奚切《集韻》《韻會》田黎切,音題。《禮·檀弓》吉事欲其折折爾。《註》安舒貌。

《集韻》《韻會》《正韻》征例切,音制。亦斷之也。《班固·西都賦》許少施巧,秦成力折。掎僄佼,㧖猛噬。《註》許少,古捷人。秦成,壯士也。

《集韻》時制切,音逝。亦曲也。《禮·曲禮》立則磬折垂佩。《疏》身宜僂折如磬之背也。《陸德明·音義》折,之列反,一音逝。《屈原·離騷》何瓊佩之偃蹇兮,衆薆然而蔽之。惟此黨人之不亮兮,恐嫉妒而折之。《註》沈重曰折。《說文》作,从艸在仌中,冰寒故折。隸从手从斤。

相关诗句
以告万国 是用作歌 维德之一 圣有至言 是任良弼 天子曰都 孰秉史笔 孰磨苍崖 风翔喜溢 天子万年 吴会来集 澎澎海潮 葱葱郁郁 万目顾瞻 上摩星日 苍龙之阙 鼛鼓弗及 曰皋曰雉 大壮帝室 南面垂衣 雷动风发 皇威所覃 八音不夺 兽舞凤鸣 礼备乐阕 帝坐法宫 以报夔契 用告神明 具载史牒 凡此大功 屯云积雪 俾尔粳稌 归告我邑 父老曰嘻 三推未辍 圣心恳到 明道之辙 宣和之轨 飞檐䡾䡾 耕根之车 亲耕陇畷 皇帝慨然 蒿藜是没 茫茫千塍 病不生活 农流于兵 尾尾岌岌 论秀蒸髦 骈冠累屧 韦带缟衣 儒士鼓箧 大起廱泮 军旅是急 俎豆不陈 士气销詟 兵戈澒洞 图籍是阅 汉朝诸侯 万玉交戛 禹会涂山 王春正月 大庆御朝 以告丰洁 我歌思文 大裘始挈 苍璧前陈 爰胾茧栗 合祭于郊 咸秩罔缺 皇帝之祀 舆情激越 我歌思齐 皇情允惬 长乐钟闻 红鸾秉翣 翠舆南旋 如响必答 冀获一真 上与天合 皇帝孝思 悉究悉设 蒐讲阙遗 诹日绵蕝 乃命叔孙 拜舞君阙 万夫属鞬 始制君节 罔敢擅师 环卫拱列 灞上棘门 咸归坱圠 尽育恢胎 始有芽蘖 草木苍苍 瞠目卷舌 袖手何言 群议沮折 庙谋一定 孰予孰决 佩剑彼此 更訾元蔑 发言盈庭 堂陛卼臲 念昔兴师 嘉祐之业 昭陵之仁 前师圣说 爱惜两朝 相望不绝 使命交通 销兵铸铁 犁我春田 归师解甲 闭我玉关 舞干而悦 因垒而降 一戟不折 孰与休师 膏我斧钺 糜我赤子 黩武无烈 皇帝曰吁 日献戎捷 将臣持兵 兴师肆伐 大臣持谋 万里喋血 四方多虞 昔在中叶 缅维圣宋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