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炭寒仍在

出自:宋代·周紫芝《次韵道卿咏雪约遵欧阳文忠公令不得用鹤玉洁白等字》

拼音:[shòu][tàn][hán][réng][zài]

平仄:仄仄平平仄

鲁史书平尺,王春喜可占。
弄寒初照砌,逐吹旋萦帘。
水远还迷望,山高遂失尖。
欺梅时满树,妒舞或陵襜。
鹊冻痴如梦,儿娇喜欲拈。
人应横短棹,谁且卧穷阎。
壮士知何畏,衰翁亦懒觇。
打窗时蔌蔌,拂帽更纤纤。
兽炭寒仍在,驼裘晚自添。
鹧鸪茶椀酽,鹦鹉酒杯甜。
岁事新愁破,诗章旧令严。
遥思庾楼夜,万里一寒蟾。

查看原文

注释

【兽炭】做成兽形的炭。亦泛指炭或炭火。《晋书.外戚传.羊琇》:"琇性豪侈﹐费用无复齐限﹐而屑炭和作兽形以温酒﹐洛下豪贵咸竞效之。"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兽】

獸【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舒救切,音狩。《說文》守備者。从嘼从犬。《爾雅·釋鳥》四足而毛謂之獸。《書·益稷》百獸率舞,庶尹允諧。《周禮·天官》獸人掌罟田獸,辨其名物。

《天官·庖人》六獸。《註》鄭司農云:六獸:麋、鹿、熊、麕、野豕、兔也。

《儀禮·特牲饋食禮》棜在其南,南順。實獸于其上,東首。《註》獸,腊也。

【炭】

炭【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他案切《正韻》他晏切,音歎。《說文》燒木餘也。从火,岸省聲。《玉篇》灺也,火也。《禮·月令》草木黃落,乃伐薪爲炭。

塗炭,塗泥也。炭,火也。《書·仲虺之誥》民墜塗炭。

蜃炭。《周禮·秋官·赤犮氏》掌除牆屋,以蜃炭攻之。

《正字通》石炭,卽今西北所燒之煤。《前漢·地理志》豫章郡出石,可燃爲薪。《徐陵春情詩》石炭擣輕紈。

烰炭,俗作麩炭。《白居易詩》日暮半爐麩炭火。《本草》煎藥焙火宜用麩炭。

懸炭,古文帝詩》月暈蘆灰缺,秋還縣炭枯。

姓。《西京雜記》炭虯,長安人。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仍】

仍【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如乗切《集韻》《韻會》如蒸切《正韻》如陵切,音艿。因也。《論語》仍舊貫,如之何。《周禮·春官·司几筵》吉事變几,凶事仍几。《註》變几,變更其質,謂有飾也。仍,因也,因其質,謂無飾也。

重也,頻也。《前漢·王莽傳》吉瑞累仍。

《谷永傳》饑饉仍臻。

《淮南子·精神訓》仍仍然知盆瓴之足羞也。《註》仍仍,不得志之貌。

雲仍。《爾雅·釋親》昆孫之子爲仍孫,仍孫之子爲雲孫。

國名。《史記·夏本紀》少康娶於有仍氏。

姓。

叶人余切,音如。《柳宗元·佩韋賦》冶訐諫於昬朝兮,名崩弛而陷誅。苟縱直而不羈兮,乃變罹而禍仍。◎按《說文》仍,如乗切,原屬日母變宮之字。今《字彙》仍芿艿陾等字皆作時征切,是爲禪母之齒音,其誤甚矣。不可不辨。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