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蒙犄角称甥舅

出自:清代·查慎行《水西行》

拼音:[wū][mēng,méng,měng][jī][jiǎo,jué][chēng,chèn,chèng][shēng][jiù]

平仄:平平平平平平仄

乌蛮遗种称罗鬼,剽悍断头能掉尾。
传从济火年代深,世土居然属宣慰。
我从里俗询大概。
复取兴衰质诸史。
中古荒茫不足论,渊源请自先朝始。
洪武初年祸乱平,远略伧荒来越巂。
是时奢香一巾帼,跃马金陵谒天子。
承恩归去立奇功,一诺西南九驿通。
却笑五丁开不到,乱山高下隔蚕丛。
二百余年太平业,世世分藩比臣妾。
后来生聚启规模,四十八支互蟠结。
别开荆莽起台殿,硐户碉房高栉栉。
已分王土作王臣,旋练夷兵护夷穴。
剁牛磔犬片言重,聚蚁屯蜂一呼集。
布囊笼发毡覆肩,负弩操刀轻出没。
泰和功烈汾阳亚,神庙中年平播贼。
当时亦用水西兵,驱使前行借余力。
酿成殃祸启祯朝,杀吏围城气渐骄。
深宫南顾鞭难及,诸将西征功屡邀。
土司如狼吏如鼠,八捷余威弃归路。
内庄一夜陨河魁,明日三军齐缟素。
眼中大创真无几,可惜偷安旋就抚。
阁鸦关外晓传烽,霭翠营南夜鸣鼓。
迩来桑海变须臾,此辈根株未尽除。
夷性陆梁还似故,朝家谋略故非疏。
经营特借强藩力,辛苦开疆一载余。
至今父老犹能说,墨守输攻真劲敌。
老窠地险石作城,要陕不容双骑入。
铜牙毒矢毙濡缕,竹柄长矛利钩棘。
马蹄过岭捷于猱,革甲环身轻似叶。
连宵斫阵万炬明,散入深林晓无迹。
蛇神虫鬼助饕虐,飞食人头吐人血。
砦前路断临奔壑,失势一摧千万尺。
四山伐木斫作厢,裹用牛皮冒生铁。
石椒悬縆下槌门,雷斧轰天巨灵劈。
攀藤健儿气力尽,拍手蛮娘笑投石。
重围坐困又经时,转粟方愁乏良策。
岂知存灭总关天,渠首终成戏下悬。
万岭提封开四郡,一朝腥秽涤千年。
自此岩疆少蜂虿,余威远慑诸苗砦。
空留徼外廓清功,自蹈人间僣亡罪。
此日重劳问罪师,乌飞三匝失栖枝。
忽传耐德生还日,赵氏中山尚有儿。
乌蒙犄角称甥舅,曾是安坤旧婚媾。
也挈遗孤代乞哀,复归故土希恩宥。
颇闻军令竞邀驩,满许闲田复见还。
土贡纷纷呈铁踣,庚苴往往赐银盘。
寄语封疆诸大吏,从前开辟谈何易。
莫贪扯手纳金钱,此事孤雏有深意。
输粮禽贼尔何功,王会图成戎索同。
不见天心今厌乱,战场新鬼尽英雄。

查看原文

注释

【乌蒙】1.古少数民族。居住在今云南省昭通县一带。 2.山名。在云南省禄劝县东北。云岭的分支,其脉东北延,入贵州省为七里山,总称为乌蒙山脉。
【犄角】〈方〉(~儿)1.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棱角:桌子~。 2.角落:屋子~。
【甥舅】1.外甥和舅舅,亦指女婿和岳父。泛指外戚。 2.指异姓诸侯。 3.谓有通婚关系。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乌】

烏【巳集中】【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污。《說文》孝鳥也。象形。《埤雅》林罕以爲全象鳥形,但不注其目睛。烏體全黑,遠而不分別其睛也。《詩·邶風》莫黑匪烏。《小爾雅》純黑而反哺者謂之烏。

《前漢·眭弘傳》石立,後有白烏數千,下集其旁。

《爾雅·釋鳥》燕白脰烏。《註》小爾雅云:白項而羣飛者,謂之燕烏。《又》鸀山烏。

《周禮·夏官·羅氏》掌羅烏鳥。《註》烏謂居,鵲之屬。

《小爾雅》去隂就陽者,謂之陽烏,鴻雁是也。

《韻會》日中有三足烏。

《說文》孔子曰:烏,呼也,取其助气故以爲烏呼。《註》徐鉉曰:俗作嗚,非是。《埤雅》烏又爲歎詞者,烏見異則噪,故以爲烏霍。烏霍,歎所異也。

《玉篇》語辭也。

《廣韻》安也。《正韻》何也。《史記·司馬相如傳》烏有先生者,烏有此事也。《註》徐廣曰:烏,一作惡。

《史記·天官書》聚一十五星,蔚然曰郞位。《註》索隱曰:蔚然,漢書作哀烏,星之狀貌。《正字通》星經作依烏,後人因謂郞官爲依烏府。

《韻會》黑色曰烏。《史記·匈奴傳》北方盡烏驪馬。《五代史·梁符彥卿傳》太祖賜以所乗愛馬一丈烏。

《前漢·楊惲傳》仰天拊缶而呼烏烏。《註》師古曰:烏烏秦聲。關中舊有此曲,亦作嗚。《史記·李斯傳》歌呼嗚嗚。

縣名。烏氏,因水而名。《前漢·地理志》安定郡烏氏。《註》烏水出西北入河。氏音支。

烏程,烏傷,屬會稽郡。

烏孫,烏桓,皆西域國名。

《廣韻》姓也。齊大夫烏枚鳴。見《左傳》。

赤烏,殿名。《左思·吳都賦》飾赤烏之暐曄。

《集韻》《類篇》於加切,音鴉。《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師古曰:烏,一加反。秅,直加反。

《漢鼓吹曲》朱鷺魚以烏路訾邪,鷺何食,食茄下。不之食,不以吐,將以問誅者。下叶音鰕,者叶音遮。

《集韻》《類篇》於諫切,音晏。《前漢·西域傳》烏秅國。《註》鄭氏曰:烏秅音鷃拏。師古曰:急言之聲,如鷃拏耳。非正音也。

《韻會》古文借作顧字。見義雲章。亦轉聲也。

【蒙】

蒙【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莫紅切《集韻》謨蓬切,音濛。《爾雅·釋草》蒙,王女也。《註》女蘿別名。

《詩傳》唐蒙,菜名。

大蒙,藥名。《管子·地員篇》羣藥安生,小辛大蒙。

《易疏》蒙者,微昧闇弱之名。《書·洪範傳》蒙,隂闇也。

《左傳·昭元年》又使圍蒙其先君。《註》欺也。

《左傳·昭十三年》晉人執季孫意如,以幕蒙之。《註》裹也。

《前漢·宣帝紀》雖有患禍,猶蒙死而存之。《註》冒也。

《書·伊訓》具訓于蒙士。《疏》謂蒙稚,小之稱。

《詩·秦風》蒙伐有苑。《傳》蒙,討羽也。《箋》畫雜羽之文于伐。

縣名。《史記·老莊列傳》莊子者,蒙人也。《註》地理志,蒙縣屬梁國。

山名。《書·禹貢》蒙羽其藝。《疏》蒙山在泰山蒙隂縣西南。《又》蔡蒙旅平。《註》蒙山在蜀郡靑衣縣。

水名。《楚辭·天問》出自湯谷,次于蒙汜。《註》暮入西極蒙水之涯也。

門名。《左傳·襄二十七年》宋公及諸侯之大夫盟于蒙門之外。《註》宋城門。

姓。《風俗通》東蒙主以蒙山爲氏,秦有將軍蒙驁。

《韻會》母總切,音懵。《柳宗元文》鴟夷蒙鴻。《註》二字俱上聲。

《韻補》叶莫江切,音尨。《詩》狐裘蒙茸。徐邈讀爲厖。《陳琳·大荒賦》帝告我以至順兮,重訊我以童蒙。義混合于宣尼兮,理齊歸于文王。

莫鳳切,音孟。與雺同。《漢書》引《易》傳:有蛻蒙霿,上下合也。

【犄】

犄【巳集下】【牛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於離切《集韻》於宜切,音漪。《廣韻》犗也。《集韻》牛名。

同猗。《廣韻》長也,倚也,施也。

犗犬也。出字林。或作犄。

《集韻》丘奇切,音。牛名。

【角】

角【酉集上】【角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古岳切《集韻》《韻會》《正韻》訖岳切,,从力从肉。《易·大壯》羝羊觸藩,羸其角。《春秋·成七年》鼷鼠食郊牛角。《禮·月令》仲夏鹿角解,仲冬麋角解。《大戴禮·易本命》四足者無羽翼,戴角者無上齒。《列子·黃帝篇》傅翼戴角,謂之禽獸。

犀有食角。《爾雅·釋獸》犀似豕。《註》犀三角,一在頂,一在額,一在鼻。鼻上者,食角也。《蘇頌曰》一名奴角。

龍角。《埤雅》有角曰虯龍。

角弓,以角飾弓也。《詩·小雅》騂騂角弓。《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爲弓角者,以爲疾也。《魏志·鮮傳》端牛角爲弓,世謂之角端者也。○按角端卽角顓,謂一角正立不斜,故名角端。角,古音祿,字林、正韻譌作甪,非。

額角。《逸雅》角者,生於額角也。《後漢·光武紀》隆準日角。《註》謂庭中骨起,狀如日。《論語·撰考讖》顏回有角額,似月。

隅也。《易·晉卦》晉其角。《疏》西南隅也。《後漢·郞顗傳》顗父宗善風角星算。《註》角,隅也。四隅之風以占吉凶。

《唐書·裴坦傳》含人初詣省視事,四丞相送之,施一榻堂上,壓角而坐。《宋敏求·春明退朝錄》舍人院每知制誥上事,必設紫褥于庭,北面拜,㕔閣長立褥東北隅,謂之壓角。

男、女未冠、笄曰總角。《詩·衞風》總角之宴。《朱傳》結髮爲飾也。《禮·內則》剪髮爲鬌,男角女羈。《註》夾囟曰角,兩髻也。午達曰羈,三髻也。

校也。《禮·月令》仲春,角斗甬。《註》較其同異也。《管子·七法篇》春秋角試。

《廣韻》競也。《戰國策》駕犀首而驂馬服,以與秦角逐。《前漢·谷永傳》角無用之虛文。

《增韻》通作确。《前漢·李廣傳》數與鹵确。《註》謂競勝負也。

《韻會》角抵,戲名。六國時所造,使兩兩相當,角力相抵觸。《史記·李斯傳》作觳抵。《前漢·武帝紀》作角抵。

《張騫傳》作角氐。角與觳通。

掎角,駐兵以制敵也。《正韻》紲其後曰掎,絓其前曰角。《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魏志·少帝紀》吳屯逼永安,遣荆、豫諸軍,掎角赴救。《韻會》亦作捔。

東方之音也。《禮·月令》孟春之月,其音角。《前漢·律歷志》角,觸也。物觸地而出,戴芒角也。《爾雅·釋樂》角謂之經。《韻會》通作龣。《魏書·江式傳》宮商龣徵羽。《註》龣卽角字。

大角,軍器。《演繁露》蚩尤率魑魅與黃帝戰,帝命吹角爲龍鳴禦之。《唐書·百官志》節度使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今鼓角樓始此。

星名。《韻會》東方七宿之首,蒼龍之角十二度。《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列宿之長。

《博雅》大角謂之棟星。《史記·天官書》大角者,天王帝廷。

羊角,旋風也。《莊子·逍遙遊》摶扶搖羊角而上者九萬里。

酒器。《禮·禮器》者舉角。《疏》四升曰角。角,觸也。不能自適,觸罪過也。

量器。《管子·七法篇》斗斛也,角量也。《呂覽·八月紀》正鈞石,齊升角。

木角,㪺水斗名。《禮·喪大記》虞人出木角。

角人,官名。《周禮·地官》角人掌以時徵齒角,凡骨物于山澤之農。

履名。《釋名》仰角,屐上施履之名也。《揚子·方言》徐土邳圻之閒,大麄謂之䩕角。《註》今漆履有齒者。

艸名。《博雅》明,羊角也。《埤雅》莪,一名角蒿。

果名。《淸異錄》新羅國松子有數等,惟玉角香最奇。《本草綱目》芰實,一名沙角。

鳥名。《本草綱目》鷹,一名角鷹。《李時珍曰》頂有毛角,故名。

小魚名鹿角。《歐陽修·達頭魚詩》毛魚與鹿角,一龠數千百。

地名。《韓愈·祭張員外文》避風太湖,七日鹿角。《註》地在洞庭湖。

城名。《左傳·襄二十六年》襲衞羊角,取之。《註》今廩丘縣所治羊角城是。

縣名。《南齊書·州郡志》角陵縣,屬南新陽左郡。

姓。《後漢·馮異傳》角閎據汧駱。

《唐韻》《集韻》盧谷切,音祿。《類篇》獸不童也。

《廣韻》漢四皓有角里先生。○按通雅:角,古音祿。詩召南:誰謂雀無角,何以穿我屋。史記刺客傳:天雨粟,馬生角。前漢東方朔傳:臣以爲龍又無角,謂之爲蛇又有足。揚子太經:嘖以牙者童其角,㩣以翼者兩其足。崔駰《杖頌》:用以爲杖,飾以犀角,王母扶持,永保百祿。俱叶音祿。李因篤曰:杜甫赤霄行,孔雀未知牛有角,渴飮寒泉逢觝觸。唐人亦作祿,音用。

李濟翁資暇錄云:漢四皓,其一號角里先生。角音祿,今多以覺音呼,誤也。至於讀角爲覺,而角里之音祿者,輒攺作甪,則益謬矣。

東都事略,崔偓佺云:刀下用音榷,兩點下用音鹿,一點一撇不成字,未詳。唐韻角音祿,又音覺,其實字無二形。說文角訓象獸角形,亦無刀用兩點之說。偓佺臆說,不可从。佩觿集、字林、韻會、正韻分角甪爲二,誤。

《字彙補》古祿切,音谷。《韓愈·贈張籍詩》角角雄雉鳴。《方崧卿云》角音谷。

《音學五書》叶良拒切,音慮。《尉繚子·兵談篇》兵如總木,弩如羊角,人人無不騰陵張膽絕乎疑慮,堂堂決而去。《集韻》通作捔。

【称】

稱【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處陵切,音爯。知輕重也。《說文》銓也。春分而禾生,夏至晷景可度,禾有秒,秋分而秒定,律數十二秒當一分,十分爲寸,其重以十二粟爲一分,十二分爲銖。故諸程品皆从禾。《禮·月令》蠶事旣登,分繭稱絲效功,以共郊廟之服。

揚也,謂也。《禮·表記》君子稱人之善則爵之。《前漢·賈誼傳》以能誦詩書屬文,稱於郡中。

言也。《禮·檀弓》言在不稱徵。《射義》好學不倦,好禮不變,旄期稱道不亂。

舉也。《書·牧誓》稱爾戈。《疏》戈短,人執以舉之,故言稱。

名號謂之稱。《孟子·題詞》子者,男子之通稱。

姓。《前漢·功臣表》新山侯稱忠。

《廣韻》昌證切《集韻》《韻會》昌孕切,音秤。權衡正斤兩者。俗作秤。見前。

度也,量也。《易·謙卦》君子以稱物平施。

適物之宜也。《易·繫辭》巽稱而隱。《禮·禮器》禮不同,不豐,不殺,蓋言稱也。

愜意。《爾雅·釋詁》稱,好也。《註》物稱人意亦爲好。

相等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輪崇車廣衡長,參如一謂之參稱。《註》稱,猶等也。

衣單複具曰稱。《禮·喪大記》袍必有表,不襌。衣必有裳,謂之一稱。《註》袍,褻衣,必有以表之,乃成稱也。

副也。《前漢·孔光傳》無以報稱。

舉也。《前漢·食貨志》當其有者,半賈而賣,亡者取倍稱之息。《註》稱,舉也。今俗謂之舉錢。

【甥】

甥【午集上】【生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所更切《集韻》《韻會》《正韻》師庚切,音生。《廣韻》外甥也。姊妹之子曰甥。《詩·大雅》韓侯娶妻,汾王之甥。《傳》姊妹之子爲甥。

《爾雅·釋親》謂我舅者,吾謂之甥。《韻會》女之壻亦曰甥。《孟子》帝館甥于貳室。

《韻會》外孫曰甥,據外祖而言。一說外孫曰彌甥。《左傳·昭二十三年》以肥之得備彌甥。

《爾雅·釋親》姑之子爲甥,舅之子爲甥,妻之晜弟爲甥,姊妹之夫爲甥。《註》四人體敵,故更相爲甥。甥猶生也。

姓。晉大夫呂甥之後。

【舅】

舅【未集下】【臼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7画

《廣韻》其久切《集韻》《韻會》《正韻》巨九切,音臼。《爾雅·釋親》母之晜弟爲舅,母之從父晜弟爲從舅。《詩·秦風》我送舅氏,曰至渭陽。

《大雅》王之元舅,文武是憲。

《爾雅·釋親》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禮·內則》婦事舅姑,如事父母。

《爾雅·釋親》妻之父爲外舅。

姓。《姓譜》晉大夫舅犯之後。

通作咎。《儀禮·士昏禮註》古文舅皆作咎。《天子傳》咎氏。《郭璞註》咎猶舅也。

《韻補》叶暨几切,音麂。《前漢·敘傳》遭成之逸,政自諸舅。陽平作威,誅加卿宰。宰,獎里切。

《易林》潔身白齒,衰老復起。多孫衆子,宜利姑舅。

叶跽許切,音矩。《韓愈·元和聖德詩》皇帝曰吁,伯父叔舅。各安爾位,訓厥甿畮。畮音姥。

相关诗句
战场新鬼尽英雄 不见天心今厌乱 王会图成戎索同 输粮禽贼尔何功 此事孤雏有深意 莫贪扯手纳金钱 从前开辟谈何易 寄语封疆诸大吏 庚苴往往赐银盘 土贡纷纷呈铁踣 满许闲田复见还 颇闻军令竞邀驩 复归故土希恩宥 也挈遗孤代乞哀 曾是安坤旧婚媾 乌蒙犄角称甥舅 赵氏中山尚有儿 忽传耐德生还日 乌飞三匝失栖枝 此日重劳问罪师 自蹈人间僣亡罪 空留徼外廓清功 余威远慑诸苗砦 自此岩疆少蜂虿 一朝腥秽涤千年 万岭提封开四郡 渠首终成戏下悬 岂知存灭总关天 转粟方愁乏良策 重围坐困又经时 拍手蛮娘笑投石 攀藤健儿气力尽 雷斧轰天巨灵劈 石椒悬縆下槌门 裹用牛皮冒生铁 四山伐木斫作厢 失势一摧千万尺 砦前路断临奔壑 飞食人头吐人血 蛇神虫鬼助饕虐 散入深林晓无迹 连宵斫阵万炬明 革甲环身轻似叶 马蹄过岭捷于猱 竹柄长矛利钩棘 铜牙毒矢毙濡缕 要陕不容双骑入 老窠地险石作城 墨守输攻真劲敌 至今父老犹能说 辛苦开疆一载余 经营特借强藩力 朝家谋略故非疏 夷性陆梁还似故 此辈根株未尽除 迩来桑海变须臾 霭翠营南夜鸣鼓 阁鸦关外晓传烽 可惜偷安旋就抚 眼中大创真无几 明日三军齐缟素 内庄一夜陨河魁 八捷余威弃归路 土司如狼吏如鼠 诸将西征功屡邀 深宫南顾鞭难及 杀吏围城气渐骄 酿成殃祸启祯朝 驱使前行借余力 当时亦用水西兵 神庙中年平播贼 泰和功烈汾阳亚 负弩操刀轻出没 布囊笼发毡覆肩 聚蚁屯蜂一呼集 剁牛磔犬片言重 旋练夷兵护夷穴 已分王土作王臣 硐户碉房高栉栉 别开荆莽起台殿 四十八支互蟠结 后来生聚启规模 世世分藩比臣妾 二百余年太平业 乱山高下隔蚕丛 却笑五丁开不到 一诺西南九驿通 承恩归去立奇功 跃马金陵谒天子 是时奢香一巾帼 远略伧荒来越巂 洪武初年祸乱平 渊源请自先朝始 中古荒茫不足论 复取兴衰质诸史 我从里俗询大概 世土居然属宣慰 传从济火年代深 剽悍断头能掉尾 乌蛮遗种称罗鬼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