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高下隔蚕丛

出自:清代·查慎行《水西行》

拼音:[luàn][shān][gāo][xià][gé][cán][cóng]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乌蛮遗种称罗鬼,剽悍断头能掉尾。
传从济火年代深,世土居然属宣慰。
我从里俗询大概。
复取兴衰质诸史。
中古荒茫不足论,渊源请自先朝始。
洪武初年祸乱平,远略伧荒来越巂。
是时奢香一巾帼,跃马金陵谒天子。
承恩归去立奇功,一诺西南九驿通。
却笑五丁开不到,乱山高下隔蚕丛
二百余年太平业,世世分藩比臣妾。
后来生聚启规模,四十八支互蟠结。
别开荆莽起台殿,硐户碉房高栉栉。
已分王土作王臣,旋练夷兵护夷穴。
剁牛磔犬片言重,聚蚁屯蜂一呼集。
布囊笼发毡覆肩,负弩操刀轻出没。
泰和功烈汾阳亚,神庙中年平播贼。
当时亦用水西兵,驱使前行借余力。
酿成殃祸启祯朝,杀吏围城气渐骄。
深宫南顾鞭难及,诸将西征功屡邀。
土司如狼吏如鼠,八捷余威弃归路。
内庄一夜陨河魁,明日三军齐缟素。
眼中大创真无几,可惜偷安旋就抚。
阁鸦关外晓传烽,霭翠营南夜鸣鼓。
迩来桑海变须臾,此辈根株未尽除。
夷性陆梁还似故,朝家谋略故非疏。
经营特借强藩力,辛苦开疆一载余。
至今父老犹能说,墨守输攻真劲敌。
老窠地险石作城,要陕不容双骑入。
铜牙毒矢毙濡缕,竹柄长矛利钩棘。
马蹄过岭捷于猱,革甲环身轻似叶。
连宵斫阵万炬明,散入深林晓无迹。
蛇神虫鬼助饕虐,飞食人头吐人血。
砦前路断临奔壑,失势一摧千万尺。
四山伐木斫作厢,裹用牛皮冒生铁。
石椒悬縆下槌门,雷斧轰天巨灵劈。
攀藤健儿气力尽,拍手蛮娘笑投石。
重围坐困又经时,转粟方愁乏良策。
岂知存灭总关天,渠首终成戏下悬。
万岭提封开四郡,一朝腥秽涤千年。
自此岩疆少蜂虿,余威远慑诸苗砦。
空留徼外廓清功,自蹈人间僣亡罪。
此日重劳问罪师,乌飞三匝失栖枝。
忽传耐德生还日,赵氏中山尚有儿。
乌蒙犄角称甥舅,曾是安坤旧婚媾。
也挈遗孤代乞哀,复归故土希恩宥。
颇闻军令竞邀驩,满许闲田复见还。
土贡纷纷呈铁踣,庚苴往往赐银盘。
寄语封疆诸大吏,从前开辟谈何易。
莫贪扯手纳金钱,此事孤雏有深意。
输粮禽贼尔何功,王会图成戎索同。
不见天心今厌乱,战场新鬼尽英雄。

查看原文

注释

【高下】上下 3.;优劣(用于比较双方的水平):两个人的技术难分~。
【蚕丛】1.相传为蜀王的先祖﹐教人蚕桑。 2.借指蜀地。 3.见"蚕丛路"。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乱】

乱【子集上】【乙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俗亂字。(亂)〔古文〕鑾去聲。紊也。《爾雅·釋詁》亂,治也。《說文》从乙。乙,治之也。《玉篇》理也。《書·臯陶謨》亂而敬。《孔傳》有治而能敬謹。

《盤庚》亂越我家。《梓材》厥亂爲民。《洛誥》四方迪亂,亂爲四輔。《立政》丕乃俾亂之類,皆訓治也。

不治也,凡事物不理皆曰亂。《爾雅·釋訓》夢夢,訰訰,亂也。《書·周官》制治於未亂。《周禮·地官》司虣掌憲巿之禁令,禁其鬥囂與其虣亂。

兵寇也。

事未定之時。《禮·檀弓》仲梁子曰:夫婦方亂。《註》喪次男女哭位未成列也。

樂之卒章曰亂。《論語》關雎之亂。

古賦末皆有亂,總一賦之終,發其要指也。

《爾雅·釋水》水正絕流曰亂。《註》橫流而濟之也。《書·禹貢》亂于河。《詩·大雅》涉渭爲亂。

《韻補》叶力眷切,音戀。《揚雄·交州牧箴》周公攝胙,白雉自獻。昭王陵遲,周室昏亂。

叶力敬切,夌去聲。《揚戲李正方贊》不協不和,忘節言亂。疾終惜始,實惟厥性。(亂)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高】

高【亥集上】【高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古勞切《集韻》《韻會》居勞切,,貴賤位矣。《註》高謂天體也。《又》崇高莫大乎富貴。

《史記·高祖紀註》張晏曰:禮諡法,無高以爲功,最高而爲漢帝之太祖,故特起名焉。

地名。《前漢·地理志》沛郡高縣。

姓。《史記·仲尼弟子傳》高柴。

《集韻》《韻會》居号切,音誥。度高曰高。《左傳·隱元年·都城過百雉註》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釋文》高,古報反。

如字。

叶居侯切,音鉤。《柳宗元·柳評事墓銘》柳侯之分,在北爲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

叶居何切。《蘇黃門·嚴顏》相傳昔者嚴太守,刻石千歲字已譌。嚴顏生平吾不記,獨憶城破節最高。《韻會》俗作髙。

【下】

下【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丅遐上聲。在下之下,對上之稱。《易·乾·文言》本乎地者親下。

《說文》底也。《玉篇》後也。

賤也。

《儀禮·士相見禮》始見于君,執摯至下。《鄭註》下謂君所。《賈疏》不言所而言下者。凡臣視袷已下,故言下也。

《集韻》《韻會》亥駕切,遐去聲。《正韻》降也,自上而下也。《易·屯卦》以貴下賤。《詩序》君能下下。

《爾雅·釋詁》下,落也。《郉疏》下者,自上而落也。草曰零,木曰落。

去也。《周禮·夏官·司士》歲登,下其損益之數。

《韻補》叶後五切,音戶。《詩·召南》于以奠之,宗室牖下。與女叶。《吳棫曰》毛詩下字一十有七,陸德明皆此讀。《第·古音考》與吳同。

叶胡佐切,音賀。《曹丕·寡婦賦》風至兮淸厲,隂雲曀兮雨未下。伏枕兮忘寐,逮乎朝兮起坐。

【隔】

隔【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音膈。《說文》障也。《玉篇》塞也。《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通作鬲。《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

《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與融通。《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註》隔,一作融。

【蚕】

蚕【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正韻》。絲蟲也。《說文》任絲也。《詩·豳風》蠶月條桑。《書·禹貢》桑土旣蠶。《淮南子·天文訓》蠶珥絲而商絃絕。《博物志》蠶三化,先孕而後交,不交者亦產子。《爾雅翼》蠶之狀,喙呥呥類馬,色斑斑似虎。初拂謂之蚝,以毛掃之,蠶尚小,不欲見露氣。桑葉著懷中令暖,然後切之得氣,則衆惡除也。《酉陽雜俎》食而不飮者蠶。

原蠶。《埤雅》再蠶謂之原蠶,一名魏蠶,今以晚葉養之。

紅蠶。蠶足於葉三俯三起,二十七日而蠶已老,則紅,故謂之紅蠶。

野蠶。《後漢·光武紀》野蠶成繭,被于山阜。

華蠶。《述異記》園客種五色香草,啖華蠶,得繭一百二十枚,大如甕。

《本草》石蠶,一名沙蝨,乃東澗水中細蟲。

雪蠶,生隂山及峨嵋山,北人謂之雪蛆。

金蠶,屈如指環,食故緋帛錦,如蠶之食葉也。

蠶室。《晉書·禮志》皇后親乗車東郊苑中蠶室祭蠶神。

蠶神。《爾雅翼》今蠶神曰苑窳婦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人名。《成都記》蠶叢氏,蜀君也。

地名。《前漢·地理志》蜀郡蠶陵。《國名記》彭之遵縣有蠶厓。

蠶繭,草名。《本草》治腫脹。

【丛】

叢【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正韻》徂紅切《集韻》《韻會》徂聰切,族平聲。《說文》聚也。从丵从取。《書·無逸》是叢于厥身。

姓。南北朝滁州刺史叢鐇。

臺名。在邯鄲。

《集韻》或作樷。《前漢·東方朔傳》樷珍怪。

作藂。《前漢·息夫躬傳》藂棘棧棧。《註》詩葛覃註:灌木曰藂。

《韻補》叶徂黃切,音牀。《韓愈·此日足可惜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淮之水舒舒,楚山直叢叢。逢音房。《韻會》後人誤作菆,或作蕞,二字皆非。毛氏曰:丵,上从四直,兩長兩短。从丱,非。丵原刻下从羊。

相关诗句
战场新鬼尽英雄 不见天心今厌乱 王会图成戎索同 输粮禽贼尔何功 此事孤雏有深意 莫贪扯手纳金钱 从前开辟谈何易 寄语封疆诸大吏 庚苴往往赐银盘 土贡纷纷呈铁踣 满许闲田复见还 颇闻军令竞邀驩 复归故土希恩宥 也挈遗孤代乞哀 曾是安坤旧婚媾 乌蒙犄角称甥舅 赵氏中山尚有儿 忽传耐德生还日 乌飞三匝失栖枝 此日重劳问罪师 自蹈人间僣亡罪 空留徼外廓清功 余威远慑诸苗砦 自此岩疆少蜂虿 一朝腥秽涤千年 万岭提封开四郡 渠首终成戏下悬 岂知存灭总关天 转粟方愁乏良策 重围坐困又经时 拍手蛮娘笑投石 攀藤健儿气力尽 雷斧轰天巨灵劈 石椒悬縆下槌门 裹用牛皮冒生铁 四山伐木斫作厢 失势一摧千万尺 砦前路断临奔壑 飞食人头吐人血 蛇神虫鬼助饕虐 散入深林晓无迹 连宵斫阵万炬明 革甲环身轻似叶 马蹄过岭捷于猱 竹柄长矛利钩棘 铜牙毒矢毙濡缕 要陕不容双骑入 老窠地险石作城 墨守输攻真劲敌 至今父老犹能说 辛苦开疆一载余 经营特借强藩力 朝家谋略故非疏 夷性陆梁还似故 此辈根株未尽除 迩来桑海变须臾 霭翠营南夜鸣鼓 阁鸦关外晓传烽 可惜偷安旋就抚 眼中大创真无几 明日三军齐缟素 内庄一夜陨河魁 八捷余威弃归路 土司如狼吏如鼠 诸将西征功屡邀 深宫南顾鞭难及 杀吏围城气渐骄 酿成殃祸启祯朝 驱使前行借余力 当时亦用水西兵 神庙中年平播贼 泰和功烈汾阳亚 负弩操刀轻出没 布囊笼发毡覆肩 聚蚁屯蜂一呼集 剁牛磔犬片言重 旋练夷兵护夷穴 已分王土作王臣 硐户碉房高栉栉 别开荆莽起台殿 四十八支互蟠结 后来生聚启规模 世世分藩比臣妾 二百余年太平业 乱山高下隔蚕丛 却笑五丁开不到 一诺西南九驿通 承恩归去立奇功 跃马金陵谒天子 是时奢香一巾帼 远略伧荒来越巂 洪武初年祸乱平 渊源请自先朝始 中古荒茫不足论 复取兴衰质诸史 我从里俗询大概 世土居然属宣慰 传从济火年代深 剽悍断头能掉尾 乌蛮遗种称罗鬼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