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有哀声

出自:魏晋·陆机《与弟清河云诗十章》

拼音:[táng][yǒu,yòu][āi][shēng]

平仄:平仄平平

于穆予宗,禀精东岳。
诞育祖考,造我南国。
南国克靖,实繇洪绩。
惟帝念功,载繁其锡。
其锡惟何,玄冕衮衣。
金石假乐,旄钺授威。
匪威是信,称丕远德。
奕世台衡,扶帝紫极。
笃生二昆,克明克俊。
遵涂结辙,承风袭问。
帝曰钦哉,纂戎列祚。
双组式带,绶章载路。
即命荆楚,对扬休顾。
肇敏厥绩,武功聿举。
烟煴芳素,绸缪江浒。
昊天不吊,胡宁弃予。
嗟予人斯,胡德之微。
阙彼遗轨,则此顽违。
王事靡盬,旌旆屡振。
委籍奋戈,统厥征人。
祁祁征人,载肃载闲。
骙骙戎马,有骃有翰。
昔予翼考,惟斯伊抚。
今予小子,缪寻末绪。
有命自天,崇替靡常。
王师乘运,席卷江湘。
虽备官守,位从武臣。
守局下列,譬彼飞尘。
洪波电击,与众同湮。
颠踣西夏,收迹旧京。
俯惭堂构,仰懵先灵。
孰云忍愧,寄之我情。
伊我俊弟,咨尔士龙。
怀袭瑰玮,播殖清风。
非德莫勤,非道莫弘。
垂翼东畿,耀颖名邦。
绵绵洪统,非尔孰崇。
依依同生,恩笃情结。
义存并济,胡乐之悦。
愿尔偕老,携手黄发。
昔我西征,扼腕川湄。
掩涕即路,挥袂长辞。
六龙促节,逝不我待。
自往迄兹,旷年八祀。
悠悠我思,非尔焉在。
昔并垂发,今也将老。
衔哀茹戚,契阔充饱。
嗟我人斯,胡恤之早。
天步多艰,性命难誓。
常惧陨毙,孤魂殊裔。
存不阜物,没不增壤。
生若朝风,死犹绝景。
视彼蜉蝣,方之乔客。
眷此黄垆,譬之毙宅。
匪身是吝,亮会伊惜。
其惜伊何,言纡其思。
其思伊何,悲彼旷载。
出车戒涂,言告言归。
蓐食警驾,夙兴宵驰。
濛雨之阴,炤月之辉。
陵陵峻阪,川越洪漪。
爰届爰止,步彼高堂。
失尔朔迈,良愿中荒。
我心永怀,匪悦匪康。
昔我斯逝,兄弟孔备。
今予来思,我凋我瘁。
昔我斯逝,族有馀荣。
今我来思,堂有哀声
我行其道,鞠为茂草。
我履其房,物存人亡。
拊膺涕泣,血泪彷徨。
企伫朔路,言欢尔归。
心存言宴,目想容辉。
迫彼窀穸,载驱东路。
系情桑梓,肆力丘墓。
栖迟中流,心怀罔极。
眷言顾之,使我心恻。

查看原文

注释

【哀声】1.悲哀的声音。 2.指发出哀声。 3.悲凉的乐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堂】

堂【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坣㙶《唐韻》《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徒郞切,音唐。《說文》殿也。正寢曰堂。《釋名》高顯貌。《演義》當也,謂當正向陽之宇也。《詩·豳風》躋彼公堂。

明堂,王者朝諸侯之宮。《禮·明堂位》明堂也者,明諸侯之尊也。《前漢·郊祀志》武帝元封元年,濟南人公玉帶上黃帝時明堂圖。

堂室。《爾雅·釋宮》古者有堂,自半巳前虛之,謂之堂,半巳後實之,謂之室。

官署。《漢官儀》黃門有畫堂之署,中書省玉堂。《揚雄·解嘲》歷金門,上玉堂。今翰林院亦曰玉堂。《唐書·百官志》初三省議事于門下之政事堂,其後裴炎遷于中書省。

戸部有考堂,天下歲會計處。

《吳郡國志》郡太守堂,乃春申君子假君之故宅。數失火,以雌黃塗之乃止,故郡治曰黃堂。《呂氏春秋》宓子賤鳴琴而單父治,故縣治曰琴堂。

堂堂,盛也,正也。《論語》堂堂乎張也。《淮南子·兵略訓》堂堂之陣又衆笑曰哄堂。《因話錄》御史有臺院、殿院、察院,一人知雜事,名雜端。公堂會食皆絕笑,左右不可忍,雜端笑而三堂皆笑,遂謂哄堂。

佛堂曰鴈堂。《釋氏要覽》毗舍離爲佛作堂,形如鴈字,因名。文巫祭。《周禮·春官》男巫冬堂,贈無方無算。《註》冬歲之窮,設祭于堂,贈送萬鬼也。

地名。《詩·鄘風》望楚與堂。《註》楚,楚丘。堂,丘之旁邑。

山之寬平處曰堂。《詩·秦風》終南何有,有紀有堂。

姓。《韓詩外傳》堂衣若扣孔子之門。

複姓。漢儒高堂生,唐貞觀詔從祀。

叶徒紅切,音同。《屈原·九歌》魚鱗屋兮龍堂,紫貝闕兮珠宮。

【有】

有【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云久切《集韻》《韻會》《正韻》云九切,音友。《說文》不宜有也。《春秋傳》曰:日月有食之。从月又聲。《九經字樣》有,从月。从冃,譌。

《玉篇》不無也。《易·大有疏》能大所有。

《繫辭》富有之謂大業。

《詩·商頌》奄有九有。《傳》九有,九州也。

《左傳·桓三年》有年。《註》五穀皆熟書有年。

《玉篇》果也,得也,取也,質也,寀也。

姓。《論語》有子。《註》孔子弟子有若。

《集韻》尤救切。與又通。《書·堯典》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詩·邶風》不日有曀。《註》有,又也。

《韻補》叶羽軌切。《前漢·敘傳》文豔用寡,子虛烏有。寄言淫麗,託風終始。

叶演女切。《徐幹·齊都賦》主人盛饗,期盡所有。三酒旣醇,五齊惟醹。

【哀】

哀【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烏開切《集韻》《韻會》《正韻》於開切,音唉。《說文》閔也。《玉篇》哀傷也。《書·大誥》允蠢鰥寡哀哉。《詩·豳風》哀我人斯。

《爾雅·釋訓》哀哀悽悽,懷報德也。《詩·小雅》哀哀父母。

憐也,愛也。《呂氏春秋》人主胡可以不務哀士。

《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註》哀駘,醜貌;它,其名。

《諡法》恭仁短折曰哀。

姓。《風俗通》魯哀以後,因諡爲姓。《前漢·王莽傳》梓潼人哀章。《姓譜》宋有哀長吉。《正字通》明嘉靖進士哀貞,上命攺哀爲衷。

國名。《後漢·南蠻傳》哀牢人皆穿鼻儋耳。

叶於希切,音衣。《詩·小雅》行道遲遲,載渴載饑。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又》山有蕨薇,隰有桋。君子作歌,維以告哀。

【声】

声【丑集中】【士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字彙》同聖平聲。《說文》音也。《書·舜典》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傳》聲謂五聲,宮商角徵羽也。《禮·月令》仲夏之月,止聲色。《註》聲謂樂也。

凡響曰聲。《張載·正蒙》聲者,形氣相軋而成。兩氣者,谷響雷聲之類。兩形者,桴鼓叩擊之類。形軋氣,羽扇敲矢之類。氣軋形,人聲笙簧之類。皆物感之良能,人習而不察耳。《韻會》韻書平上去入爲四聲。

聲敎。《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曁聲敎,訖于四海。《左傳·文六年》樹之風聲。《註》因土地風俗,爲立聲敎之法。

聲譽。《孟子》故聲聞過情,君子恥之。《註》聲聞,名譽也。

宣也。《孟子》金聲而玉振之也。《註》聲,宣也。

《諡法》不生其國曰聲。《註》生于外家。《春秋·經傳集解》繼室以聲子,生隱公。《註》聲,諡也。

姓。

《韻補》叶尸羊切,音商。《韓愈·贈張籍詩》嬌兒未絕乳,念之不能忘。忽如在其側,耳若聞啼聲。

相关诗句
使我心恻 眷言顾之 心怀罔极 栖迟中流 肆力丘墓 系情桑梓 载驱东路 迫彼窀穸 目想容辉 心存言宴 言欢尔归 企伫朔路 血泪彷徨 拊膺涕泣 物存人亡 我履其房 鞠为茂草 我行其道 堂有哀声 今我来思 族有馀荣 昔我斯逝 我凋我瘁 今予来思 兄弟孔备 昔我斯逝 匪悦匪康 我心永怀 良愿中荒 失尔朔迈 步彼高堂 爰届爰止 川越洪漪 陵陵峻阪 炤月之辉 濛雨之阴 夙兴宵驰 蓐食警驾 言告言归 出车戒涂 悲彼旷载 其思伊何 言纡其思 其惜伊何 亮会伊惜 匪身是吝 譬之毙宅 眷此黄垆 方之乔客 视彼蜉蝣 死犹绝景 生若朝风 没不增壤 存不阜物 孤魂殊裔 常惧陨毙 性命难誓 天步多艰 胡恤之早 嗟我人斯 契阔充饱 衔哀茹戚 今也将老 昔并垂发 非尔焉在 悠悠我思 旷年八祀 自往迄兹 逝不我待 六龙促节 挥袂长辞 掩涕即路 扼腕川湄 昔我西征 携手黄发 愿尔偕老 胡乐之悦 义存并济 恩笃情结 依依同生 非尔孰崇 绵绵洪统 耀颖名邦 垂翼东畿 非道莫弘 非德莫勤 播殖清风 怀袭瑰玮 咨尔士龙 伊我俊弟 寄之我情 孰云忍愧 仰懵先灵 俯惭堂构 收迹旧京 颠踣西夏 与众同湮 洪波电击 譬彼飞尘 守局下列 位从武臣 虽备官守 席卷江湘 王师乘运 崇替靡常 有命自天 缪寻末绪 今予小子 惟斯伊抚 昔予翼考 有骃有翰 骙骙戎马 载肃载闲 祁祁征人 统厥征人 委籍奋戈 旌旆屡振 王事靡盬 则此顽违 阙彼遗轨 胡德之微 嗟予人斯 胡宁弃予 昊天不吊 绸缪江浒 烟煴芳素 武功聿举 肇敏厥绩 对扬休顾 即命荆楚 绶章载路 双组式带 纂戎列祚 帝曰钦哉 承风袭问 遵涂结辙 克明克俊 笃生二昆 扶帝紫极 奕世台衡 称丕远德 匪威是信 旄钺授威 金石假乐 玄冕衮衣 其锡惟何 载繁其锡 惟帝念功 实繇洪绩 南国克靖 造我南国 诞育祖考 禀精东岳 于穆予宗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