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泮献馘

出自:先秦·诗经《泮水》

拼音:[zài][pàn][xiàn][guó]

平仄:仄仄仄平

思乐泮水,薄采其芹。
鲁侯戾止,言观其旂。
其旂茷茷,鸾声哕哕。
无小无大,从公于迈。
思乐泮水,薄采其藻。
鲁侯戾止,其马蹻蹻。
其马蹻蹻,其音昭昭。
载色载笑,匪怒伊教。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
鲁侯戾止,在泮饮酒。
既饮旨酒,永锡难老。
顺彼长道,屈此群丑。
穆穆鲁侯,敬明其德。
敬慎威仪,维民之则。
允文允武,昭假烈祖。
靡有不孝,自求伊祜。
明明鲁侯,克明其德。
既作泮宫,淮夷攸服。
矫矫虎臣,在泮献馘
淑问如皋陶,在泮献囚。
济济多士,克广德心。
桓桓于征,狄彼东南。
烝烝皇皇,不吴不扬。
不告于讻,在泮献功。
角弓其觓,束矢其搜。
戎车孔博,徒御无斁。
既克淮夷,孔淑不逆。
式固尔犹,淮夷卒获。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
食我桑黮,怀我好音。
憬彼淮夷,来献其琛。
元龟象齿,大赂南金。

查看原文

注释

【在泮】在学宫。泮,古代学宫。《诗.鲁颂.泮水》:"鲁侯戾止﹐在泮饮酒。"后因以"在泮"称童生考入县学为生员,亦即考中秀才。
【献馘】古时出战杀敌,割取左耳,以献上论功。馘,被杀者之左耳。亦泛指奏凯报捷。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泮】

泮【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沜《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普半切,音判。《說文》諸侯鄕射之宮,西南爲水,東北爲牆。《詩·魯頌》思樂泮水。《箋》泮之言半也。半水者,蓋東西門以南通水,北無也。《禮·王制》作頖宮。

《通典》兗州泗水縣有泮水。

散也。《詩·邶風》迨冰未泮。

與判同。《史記·陸賈傳》自天地剖泮,未始有也。

與畔通。《詩·衞風》隰則有泮。《傳》泮,坡也。《箋》泮,讀爲畔。

【献】

献【巳集下】【犬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篇海》同獻。《字彙》俗獻字。(獻)《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許建切,音憲。《說文》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从犬,鬳聲。《禮·曲禮》犬曰羹獻。

《廣韻》進也。《爾雅·釋詁》享獻也。《疏》致物於尊者曰獻。《周禮·天官·小宰》膳獻。《註》膳獻,禽羞俶獻也。

《膳夫》王燕飮酒,則爲獻主。

《書·益稷》萬邦黎獻。《傳》獻,賢也。《論語》文獻不足故也。

《爾雅·釋言》獻,聖也。《諡法》聰明叡哲曰獻。知質有聖曰獻。

《爾雅·釋天》太歲在亥曰大淵獻。

姓。《風俗通》秦大夫獻則。

《集韻》桑何切,音娑。酒尊名,飾以翡翠,鄭司農說。本作犧,或作戲。詳牛部犧字註。

《禮·明堂位》周獻豆。《註》獻,疏刻之。《疏》正義曰:獻,音娑。娑是希疏之義,故爲疏刻之。《釋文》素何反。

《集韻》魚羈切,音宜。儀也。《周禮·春官·司尊彝》鬱齊獻酌。《註》鄭司農云:獻,讀爲儀。儀酌有威儀多也。

《正韻》虛宜切,音羲。《前漢·王莽傳》建華蓋,立斗獻。《註》師古曰:獻音犧,謂斗魁及杓末如勺之形也。

叶虛言切,音軒。《詩·小雅》有兔斯首,炮之燔之。君子有酒,酌言獻之。

【馘】

馘【戌集下】【首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韻會》古獲切《集韻》骨或切《正韻》古伯切,音蟈。《玉篇》截耳也。《說文》軍戰斷耳也。《詩·大雅》攸馘安安。《註》軍法,獲而不服,則殺而獻其左耳。《禮·王制》以訊馘告。《註》訊是生者,馘是死而截耳者。《爾雅·釋詁》馘,獲也。《註》今以獲賊耳爲馘。

《五音集韻》呼狊切,音洫。面也。《莊子·列禦》槁項黃馘。《說文》本作聝。《字林》截耳則作耳旁,獻首則作首旁。

叶况壁切,音翕。《詩·魯頌》矯矯虎臣,在泮獻馘。叶上德服。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