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登受胙

出自:唐代·韩愈《袁氏先庙碑附诗》

拼音:[jiàng,xiáng][dēng][shòu][zuò]

平仄:平平仄仄

袁自陈分,初尚蹇连。
越秦造汉,博士发论。
司徒任德,忍不锢人。
收功厥后,五公重尊。
晋氏于南,来处华下。
鸿胪、孝侯,用适操舍。
南州勤治,取最不懈。
当阳耽经,唯义之畏。
石州烈烈,学专春秋。
懿哉咸宁,不名一休。
趋难避成,与时泛浮。
是生孝子,天子之宰。
出把将符,群州承楷。
数以立庙,禄以备器。
由曾及考,同堂异置。
柏版松楹,其筵肆肆。
维袁之庙,孝孙之为。
顺势即宜,以诹以龟。
以平其巇,屋墙持持。
孝孙来享,来拜庙庭。
陟堂进室,亲登笾铏。
肩臑胉骼,其樽玄清。
降登受胙,于庆尔成。
维曾维祖,维考之施。
于汝孝嗣,以报以祗。
凡我有今,非本曷思。
刻诗牲系,维以告之。

查看原文

注释

【降登】谓古代按照一定的礼仪升阶﹑降阶或升席﹑降席﹐以示恭敬和礼让。
【登受】敬辞。谓收受;接受。
【受胙】接受胙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降】

降【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夅《廣韻》下江切《集韻》《韻會》《正韻》胡江切,音缸。《爾雅·釋詁》降,落也。《禮·曲禮》羽鳥曰降。《釋文》降,戸江反。

《爾雅·釋言》降,下也。《書·堯典》釐降二女于嬀汭。《禹貢》桑土旣蠶,是降丘宅土。《又》北過降水。《水經注》鄭註尚書,北過降水,云:降,下江反,聲轉爲共。今河內北共山,淇水共水出焉,東至魏郡黎陽,入河,近所謂降水也。周時國於此地者,惡言降,故攺爲共耳。

《玉篇》降,伏也。《春秋·莊八年》師及齊師圍郕,郕降于齊師。

《爾雅·釋天》降婁,奎婁也。《註》奎爲溝瀆,故爲降。《疏》孫炎云:降,下也。《左傳·襄三十年》於是歲在降婁,降婁中而旦。《註》周七月,今五月,降婁中而天明。《釋文》降,戸江反。○按集韻、類篇收入絳韻,作胡降切,非。

《集韻》乎攻切,音䃔。下也。

《屈原·離騷》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於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註》降,乎攻反。《班固·北征頌》奉聖皇之明策,奮無前之嚴鋒。採伊吾之城壁,蹈天山而遙降。

《唐韻正》古音洪,凡降下之降,與降服之降,俱讀爲平聲。故自漢以上之文無讀爲去聲者。《詩·召南》未見君子,憂心忡忡。亦旣見止,亦旣覯止,我心則降。

《大雅》瑟彼玉瓚,黃流在中。豈弟君子,福祿攸降。《又》旣燕于宗,福祿攸降。公尸燕飮,福祿來崇。《左傳·哀二十六年》六卿三族降聽政。《註》降,和同也。和同卽切降字,乃疾言徐言之別耳。《楚辭·九歌》靈皇皇兮旣降,猋遠舉兮雲中。

《天問》皆歸射而無害厥躬,何后益作革而禹播降。◎按降下之降今讀去聲,相沿已久,然唐韻正歷有明據,應從之。類篇降字無平聲,非。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巷切,音絳。《玉篇》下也,落也,歸也。《正韻》貶也。〇按降以去聲爲正音,自玉篇始。

叶胡郞切,音杭。《楚辭·九歌》靑雲衣兮白霓裳。舉長矢兮射天狼,操余弧兮反淪降。《東方朔·七諫》忠臣貞而欲諫兮,讒諛毀而在旁。秋草榮其將實兮,微霜下而夜降。

叶胡貢切,鴻去聲。《郭璞·山海經巫咸贊》羣有十巫,巫咸所統。經技是,術藝是綜。采藥靈山,隨時登降。《北齊·享廟樂章》彝斝應時,龍蒲代用。藉茅无咎,福祿攸降。

叶餘亮切,音漾。《習鑿齒燈詩》煌煌問夜燈,修修樹閒亮。燈隨風煒,風與燈升降。

叶覃韻。《梁鴻·適吳詩》遊舊邦兮遐征,將遙集兮東南。心惙怛兮傷悴,志菲菲兮升降。欲乗策兮縱邁,疾吾俗兮作讒。○按諸韻書無叶覃韻者,存俟考証。

【登】

登【午集中】【癶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都騰切,等平聲。《爾雅·釋詁》陞也。《玉篇》上也。進也。《易·明夷》初登于天。《書·堯典》疇咨若時登庸。《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下拜登受。《禮·月令》農乃登麥。《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前漢·食貨志》進業曰登。《註》進上百工之業也。

《爾雅·釋詁》成也。《增韻》熟也。《書·泰誓》以登乃辟。《詩·大雅》誕先登于岸。《周禮·地官·小司徒》頒比法于六鄉之大夫,使各登其鄉之眾寡六畜車輦。《註》登,成也。成猶定也。《孟子》五穀不登。《註》登,成熟也。

尊之曰登。《禮·月令》登龜。《註》龜言登者,尊之也。

《博雅》登登,眾也。

築牆用力相應聲。《詩·大雅》築之登登。

登聞鼓院。《宋史·職官志》隷司諫正言,掌受文武官及士民章奏表疏。

榻登。《釋名》施于大牀之前,小榻之上,所以登牀也。《說文》作毾㲪。

星名。《晉書·天文志》歲星之精流,爲及登。

鳳皇朝鳴曰登晨。見《軒轅黃帝記》。

州名。古萊子國,隋牟州,唐改登州,取文登山而名。

姓。出南陽,蜀有關中流人,始平登定。

《集韻》丁鄧切,等去聲。履也。或作蹬。

《字彙補》東職切,等入聲。《公羊傳·隱五年》公曷爲遠而觀魚,登來之也。《註》登讀言得。齊人名求得爲得來。作登來者,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叶都籠切,音東。《前漢·宣元敘傳》元之二王,孫後大宗。昭而不穆,大命更登。

叶都郎切,音當。《易林》南山高岡,回隤難登。道里遼遠,行者無糧。《說文》上車也。从癶豆,象登車形。《集韻》或作僜。《字彙》登與豆豋之豋,从月从又者別。

【受】

受【子集下】【又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音壽。《說文》相付也。《玉篇》得也。《易·旣濟》實受其福。《詩·大雅》受天之祜。

承也。《李適之法觀禪師銘》孰承最上,密受居多。

盛也。《杜甫詩》野航恰受兩三人。

容納也。《論語》君子不可以小知,而可大受也。

《正字通》神呪切,收去聲。《詩·小雅》投畀有北,有北不受。叶下昊。昊,許切。○按受字《韻書》無去聲。

叶音暑。《張衡·誚靑衣賦》晏嬰潔志,不顧景女。乃雋不疑,奉霍不受。《韻會》毛氏曰:从音胡到切,下从丈。

【胙】

胙【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昨誤切《集韻》《韻會》存故切《正韻》靖故切,音祚。《說文》祭福肉也。《爾雅·釋天》夏曰復胙。《疏》胙,祭肉也。以祭之旦日,復陳其祭肉,以賔尸也。《左傳·僖九年》王使宰孔賜齊侯胙。《註》胙,祭肉。《晉語》命公胙侑。《註》胙,賜祭肉也。《史記·周本紀》顯王致文武胙於秦孝公。《註》胙,膰肉也。

《韻會》建置社稷曰胙。

報也。有德之人,必有美報。《左傳·隱八年》胙之土,而命之氏。《疏》胙,報也。《左傳·襄十四年》王使劉定公賜齊侯命,曰世胙大師,以表東海。《註》胙,報也。

福也。《周語》天地所胙。《註》福也。《揚子·法言》天胙先德,而隕明忒。

位也。《齊語》反胙於絳。《註》反,復也。胙,位也。

胙俎。《周禮·天官·膳夫》凡王祭祀,賔客食,則徹王之胙俎。《註》王與賔客禮食,主人飮食之俎,皆爲胙俎。

地名。《史記·秦始皇紀註》括地志云:古燕國,滑州胙城縣是也。

亭名。《左傳·僖二十四年》凡蔣邢茅胙祭。《註》東郡燕縣西南有胙亭。

國名。《前漢·古今人表》胙侯。《註》周公子。

《集韻》疾各切,音昨。

《五音集韻》則落切,音作。義同。

《集韻》作,古作胙。註詳人部五畫。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