懒因闲处极

出自:宋代·秦观《次韵莘老》

拼音:[lǎn][yīn][xián][chǔ,chù][jí]

平仄:仄平平仄平

妙龄随计日,绀发度关年。
较艺先豪俊,飞声动眇绵。
秘书窥甲乙,密室诣温宣。
已叶半千运。仍亲五尺天。
御香春晚炷,宫蜡夜深燃。
汉殿螭头笔,岐藩幕下莲。
孔鸾人共贵,兰蕙世皆怜。
附尾方瞠若,提刀独砉然。
皂囊封细札,青简续遗编。
璧府深难造,龙媒巂莫先。
大农参奏计,宗伯与兴贤。
玉铉行真即,金瓯忽浪传。
两轮苕上驾,百仗剡中牵。
荏苒冯唐老,淹回贾傅还。
星霜俄九换,金竹遽三迁。
鼓吹吴云外,旌旛楚水壖。
经纶殊未倦,忧患复相连。
恶草空摇毒,群蜗谩污涎。
松筠终不易,雨露竟无偏。
憔悴千株橘,荒凉二顷田。
几书借船帖,屡广绝交篇。
禅誉推庞蕴,亲评主闵骞。
懒因闲处极,乐向静中全。
岁月黄尘里,莺花白发前。
冰台清照底,玉海湛无边。
身世尤飞隼,功名眇蜕蝉。
蕉心难固待,楮叶谩劳鑴。
伫续清都梦,还随浊世缘。
泉虯淹已久,风翮去应便。
预想朝元处,簪裾立万仙。

查看原文

注释

【闲处】1.亦作"闲处"。亦作"闲处"。 2.谓在家闲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懒】

懶【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落旱切《集韻》魯旱切,與嬾同。《說文》懈也,怠也。一曰臥也。亦作〈忄柬〉㦨孏。《集韻》落蓋切,音賴。憎懶,嫌惡也。

叶盧健切,音練。《蘇轍·閒燕亭詩》危亭在山腹,景物行自變。此樂只自知,傍人任嫌懶。◎按正字通云:六書無懶字。懶訓同嬾,懶訓俗嬾字,非。懶原字从頼。

【因】

因【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音姻。《說文》从囗大。會意。《徐鍇曰》能大者,衆圍就之也。

仍也,襲也。《論語》殷因於夏禮。《孟子》爲高必因丘陵,爲下必因川澤。《書·堯典》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註》析而又析也。《禮·禮器》因天事天,因地事地,因名山升中于天,因吉土以享帝于郊。

依也。《論語》因不失其親,亦可宗也。

托也。《孟子》時子因子而以告孟子。

由也。《鄒陽·上梁王書》夜光之璧,以暗投人於道,莫不按劒相眄者,無因至前也。

緣也。《傳燈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因,今生作者是。

姓。《左傳·定二年》遂人四族,有因氏。《正字通》明有因禮、因絅。

《六書正譌》借爲昏姻之姻,言女有所因。

叶烏前切,音烟。《陸雲·贈顧尚書詩》殊音合奏,曲異響連。絕我懽條,統我思因。《集韻》或作㧢。

【闲】

閑【戌集上】【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戸閒切《集韻》《韻會》何閒切《正韻》何艱切,音閒。《說文》闌也。从門,中有木。《徐曰》閑,猶闌也。以木歫門也。會意。《廣韻》防也,禦也,法也。《易·乾卦》閑邪存其誠。《疏》言防閑邪惡,當自存其誠實也。

《家人》閑有家。《疏》正義曰:治家之道在初,卽須嚴正立法防閑也。

《書·畢命》雖收放心,閑之維艱。

《廣韻》大也。《詩·商頌》旅楹有閑。《疏》列其楹,有閑然而大。

《詩·魏風》桑者閑閑兮。《傳》閑閑然,男女無別往來之貌。

《爾雅·釋詁》習也。《詩·秦風》遊于北園,四馬旣閑。《傳》閑,習也。

《禮·經解》以之田獵有禮,故戎事閑也。

《韻會》馬闌也。《前漢·百官公卿表》龍馬閑駒。《註》閑闌,養馬之所也。故曰閑駒。《周禮·夏官·校人》天子十有二閑。《註》每廐爲一閑。《左傳·成十八年註》每廐爲一閑,閑有二百一十六匹。

《周禮·夏官·虎賁氏》舎則守王閑。《註》閑,梐枑。《疏》閑與梐枑,皆禁衞之物也。

閡也。《易·大畜》日閑輿衞。《註》閑,閡也。衞,護也。進得其時,雖涉艱難,而無患也。輿雖遇閑,而故衞也。《疏》進得其時,涉難無患,雖曰有人欲閑閡車輿,乃是防衞見護,故曰閑輿衞也。

動搖也。《詩·大雅》臨衝閑閑。《傳》閑閑,動搖也。

《荀子·勸學篇》多見曰閑。

《博雅》閑,遮也。

《韻補》叶音賢。《曹植·王粲誄》發言可詠,下筆成篇。何道不洽,何藝不閑。《正字通》閒暇、閒宂與閑音同義別。潘岳閒居賦,淸敞閑,本作閒,吳棫韻補引賦攺作閑。字彙引入閑註,譌誤與韻補同。正韻十刪閒註:俗作閑。分閒、閑爲二。閑註,闌也,習也。

訓散也,宂也,暇也。亦作嫺。嫺註:通作閑。合閒閑爲一,自相矛盾。閑習之閑或借嫺,防閑、馬閑,古今未有攺从嫺者,汎云閑亦作嫺,尤非。

【处】

處【申集中】【虍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昌與切《集韻》《正韻》敞呂切,音杵。《玉篇》居也。《詩·王風》莫或遑處。

止也。《詩·召南》其後也處。《廣韻》留也,息也,定也。

居室也。《詩·大雅》于時處處。

歸也。《左傳·襄四年》民有寢廟,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分別也。《晉書·杜預傳》處分旣定,乃啓請伐吳之期。

制也。《晉書·食貨志》人閒巧僞滋多,雖處以嚴,而不能禁也。

姓。《前漢·藝文志》《處子》九篇。《師古註》《史記》云:趙有處子。《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北海太守處興。

州名。《一統志》晉屬永嘉郡,隋置處州。

《廣韻》讀去聲,昌據切。所也。《詩·邶風》爰居爰處,爰喪其馬。《魯語》五三次。《註》次,處也。三處,野、朝、市也。

《集韻》居御切。通據。人名,齊有梁丘處。

通杵。《公羊傳·僖十二年》侯處臼卒。《註》《左傳》作杵臼。《說文》作処。《廣韻》俗作䖏。

【极】

极【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其輒切《集韻》極葉切,音笈。《說文》驢上負也。《篇海》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

《廣韻》巨業切,音跲。极插也。(極)《唐韻》渠力切《集韻》《韻會》竭憶切《正韻》竭戟切,禁入聲。《說文》棟也。《徐曰》極者屋脊之棟,今人謂高及甚爲極,義出於此。

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註》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也。

皇極,大中也。《書·洪範》皇建其有極。《疏》人君爲民之主,大自立其有中之道。

北辰曰北極,老人星曰南極。《書·舜典·正義》引《王蕃·渾天說》曰: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

三極,三才也。《易·繫辭》三極之道。《疏》謂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也。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西至于邠國,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謂之四極。

五極,五常之中正也。《書·呂》屬于五極,咸中有慶。

六極,窮極惡事也。《書·洪範》威用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四方上下,亦謂之六極。《莊子·天運篇》天有六極。

八極。《韻會》四極,方隅之極也。《淮南子·本經訓》紀綱八極,經緯六合。

至也。《詩·周頌》立我烝民,莫非爾極。

取止也。《詩·大雅》匪疚匪棘,王國來極。

盡也。《易·繫辭》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放也。《儀禮·大射儀》贊設決,朱極三。《註》極,放也。以朱韋爲之,所以韜指利放弦也。

《爾雅·釋天》月在癸曰極。

國名。《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疲也。《世說》顧和謁王導,導小極對之疲睡。

《正韻》訖逆切,音戟。與亟同。《荀子·箴賦》反覆甚極。

《集韻》訖力切,音棘。殊也。

《唐韻》渠綺切,音技。《淮南子·精神訓》賤之而弗憎,貴之而弗喜,隨其天資,而安之不極。

《廣韻》渠記切,音曁。《楚辭·天問》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臺十成,何所極焉。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