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颢沆砀

出自:清代·佚名《熙宁望祭岳镇海渎十七首》

拼音:[xī][hào][hàng][dàng]

平仄:平仄仄仄

西颢沆砀,执矩司秋。
诹言协灵,时祀也修。
礼有荐献,爰视公侯。
秩而祭之,百福是遒。

查看原文

注释

【西颢】秋季。西方曰颢天﹐秋位在西﹐故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西】

西【申集下】【襾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颢】

顥【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胡老切《集韻》下老切《韻會》合老切,音昊。《說文》白貌。《五音集韻》天邊氣。《楚辭·大招》天白顥顥。《註》顥顥,光貌。《班固·西都賦》鮮顥氣之淸英。《前漢·安世房中歌》西顥沆碭。《註》韋昭曰:西方少昊也。《集韻》或作皓,亦作暠皜皞䯫。

【沆】

沆【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胡朗切《集韻》戸朗切《韻會》合朗切,音骯。《說文》莽沆,大水也。一曰大澤貌。《博物志》停水東方曰都,一名沆。《張衡·西京賦》滄池漭沆。

沆茫,水草廣大貌。《揚雄·羽獵賦》鴻濛沆茫。

沆瀁,水深廣貌。《木華·海賦》浺融沆瀁。

沆瀣,露氣也。詳瀣字註。

《廣韻》胡郞切《集韻》寒剛切《正韻》下郞切,音航。水流貌。一曰渡也。

《集韻》舉朗切,音㽘。義與莽沆同。

《正韻》口浪切,音亢。《前漢·郊祀歌》西顥沆碭。《註》白氣也。沆或讀若抗。

【砀】

碭【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徒浪切《集韻》《韻會》大浪切,音宕。《說文》文石也。《何晏·景福殿賦》墉垣碭基,其光昭昭。

芒碭,山名。《前漢·高帝紀》隱芒碭山澤閒。《應劭註》芒屬沛,碭屬梁。

《水經注》仙者涓子,主柱,隱碭山,得道。

沆碭,白氣貌。《前漢禮樂志》西顥沆碭,秋氣蕭殺。

過也。《揚雄·甘泉賦》回猋肆其碭駭兮。《馬融·長笛賦》犇遯碭突。

碭,溢也。《莊子·庚桑楚》吞舟之魚,碭而失水。《註》謂碭溢而失水也。

《正韻》待朗切,音蕩。

《集韻》徒郞切,音唐。義同。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