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野不可追

出自:宋代·汪莘《野趣亭》

拼音:[qí,jī][yě][bù,fǒu][kě,kè][zhuī,duī]

平仄:平仄仄仄平

晚唐多处士,林亭足娱嬉。
吾乡盛儒冠,何园可栖迟。
负者有不能,富者有不为。
我穷不出门,出门复坐驰。
此事我所叹,无地容蛟螭。
闻君筑小亭,幽怀正在兹。
况复扁野趣,未见已伸眉。
示我野趣诗一轴,邀我共赋野趣诗。
我思其义浸宏阔,操笔引纸频嗟咨。
古今何人得野趣,野趣不许凡人窥。
见君所赋我已会,赋我所见君勿嗤。
请从大庭栗陆葛天起,一片野趣无高卑。
居不县金石,出不建旄旗。
衣不纷龙凤,食不罗鼎彝。
人家忘贫亦忘富,邻里何盛仍何衰。
苍颜白发各自足,山围水绕忘所之。
尧舜礼乐民始慕,汤武干戈民始疑。
穷奢极侈到秦汉,沉酣骨髓终陈隋。
遂令举世不复野,村夫俚妇争夸毗。
我观宇宙间,野趣元不移。
散殊零落遍处处,收拾聚集当时时。
多年如客弃不采,一朝有主来如斯。
君看上下数千载,不多古迹存余基。
乃知作者岂俗士,后有继者须英奇。
地野背城市,屋野堆茅茨。
草野没荒径,竹野成疏篱。
春野暗桑柘,绿叶一尺肥。
秋野明稼穑,紫穗三尺垂。
禽野不在笼,鱼野不在池。
公卿幸不到,鸡犬亦自如。
使我头得野,散发迎凉颸。
使我脚得野,赤脚濯寒漪。
炉野燃生薪,器野执素瓷。
行野晚老鹤,坐野蹲孤罴。
语野从已出,笑野非他随。
一盂野饭既不缺,一杯野菜尤相宜。
一樽野酒罕俦侣,只可自饭还逢酾。
善恶吾不言,祸福吾不为。
黜陟吾不闻,理乱吾不知。
一野万事野,其野不可追
天地不能野,不合文理争峨巍。
日月不能野,不合照耀光陆离。
昆仑瀛洲不能野,不合琳琅金碧相撑枝。
不知此心孰赋与,一块太朴元不亏。
野於万象不可饰,野於万事不可医。
君不见荷锄历山岂非野,后来袗衣鼓琴大风雅。
荷锄有莘岂非野,后来相汤鸣条金鼓从天下。
荷锄南阳岂非野,要与管仲作同社。
荷锄栗里岂非野,要作荆轲何如者。
嗟此四野人,野趣不获真。
嗟予有趣趣,山水长相亲。
动与麋鹿游,静与木石邻。
北方久已失天讨,周王愤起如有神。
羽林铁骑疾风雨,赤帜皂纛摩星辰。
千金日费岂所惮,旱蛇六翼又足颦。
安得邦伯皆结辈,磊落参错急保民。
我有五色线,补衮衮可新。
我有五色石,补天天可春。
野诗不中贵人读,野画不入贵人目。
朝廷不用野人来,自有野云相伴宿。

查看原文

注释

【不可】1.不可以;不可能。 2.不答应;不准许。 3.不轻易赞同或遵奉。 4.谓不符合,不称。 5.犹不堪。 6.指缺点﹑过错。 7.与"非"连用,"非……不可",表示必须或一定。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其】

其【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丌亓《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碁。《韻會》指物之辭。《易·繫辭》其旨遠,其辭文。《詩·大雅》其在于今。

助語辭。《書·西伯戡黎》今王其如台。《詩·周南》灼灼其華。《玉篇》辭也。

姓。《韻會》漢陽阿侯其石。

《唐韻》《集韻》《韻會》居之切,音姬。《韻會》語辭。《書·微子》若之何其。《詩·小雅》夜如何其。

人名。《史記·酈生傳》酈生食其者,留高陽人也。《註》正義曰:酈食其,三字三音,讀曆異幾。《前漢·楚元王傳》高祖使審食其留侍太上皇。《註》師古曰:食音異,其音基。

山名。《前漢·武帝紀》四月,幸不其。《註》其音基,山名。《廣韻》在琅邪。

地名。《韻會》祝其,卽夾谷也。

《集韻》《韻會》居吏切。《正韻》吉器切,音寄。《韻會》語已辭。《詩·檜風》彼其之子。通作記。《禮·表記》引《詩》彼記之子。

通已。《左傳·襄二十七年》引《詩》彼己之子。

《韻會》或作忌。《詩·鄭風》叔善射忌。

【野】

野【酉集下】【里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埜音也。《說文》郊外也。《易·同人》同人于野,亨。《疏》野,是廣遠之處。《詩·魯頌》駉駉牡馬,在坰之野。《傳》邑外曰郊,郊外曰野。

《周禮·地官·遂人》掌邦之野。《註》郊外曰野,此野爲甸稍縣都。

《周禮·秋官》縣士掌野。《註》地距王城二百里以外至三百里曰野。

《韻會》朴野。《論語》質勝文則野。《禮·檀弓》故騷騷爾則野。《疏》田野之人,急切無禮。

官名。《左傳·昭十八年》使野司,縣士也。《禮·月令》季春之月,命野虞,毋伐桑柘。《註》野虞,謂主田及山林之官。

地名。《書·禹貢》原隰底績,至于豬野。《傳》猪野,地名。《左傳·宣十七年》晉人執晏弱于野王。《註》野王縣,今屬河內。

《昭二十五年》齊侯唁公于野井。《註》濟南祝阿縣東有野井亭。

鉅野,縣名。見《前漢·地理志》。

藪名。《書·禹貢》大野旣豬。《周禮·夏官·職方氏》河東曰兗州,其山鎮曰岱山,其澤藪曰大野。

東野,複姓。《呂氏春秋》東野稷以御見莊公。

《莊子·逍遙遊》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註》野馬者,遊氣也。

《博雅》野雞,雉也。

《廣韻》《正韻》承與切《集韻》上與切。與墅同。《集韻》田廬也。《正韻》此正古墅字,田下已从土,後人以其借爲郊野字,復加土字。

《集韻》演女切,音與。郊外也。

《韻補》叶賞呂切,音暑。《詩·邶風》之子于歸,遠送于野。協上羽下雨。《左傳·昭二十五年》童謠曰:鸐鵒之羽,公在外野,往饋之馬。馬,音姥。

叶烏果切,倭上聲。《後漢·隴坻歌》念我所欲,飄然曠野。登高遠望,涕泣雙墮。

叶常御切,音樹。《班固·西都賦》罘網連紘,籠山絡野。列卒周匝,星羅雲布。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可】

可【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肯我切《集韻》《韻會》《正韻》口我切,音坷。《說文》肯也。《廣韻》許可也。《韻會》可者,否之對。《書·堯典》囂訟可乎。《文中子·事君篇》達人哉山濤也,多可而少怪。

僅可,未足之辭。《論語》子曰:可也。

《禮·內則》擇于諸母與可者。《註》諸母,衆妾也,可者,傅御之屬也。

所也。《禮·中庸》體物而不可遺。《註》體猶生也,可猶所也。不有所遺,言萬物無不以鬼神之氣生也。

姓。《正字通》唐諫議大夫可中正,宋紹興進士可懋。

《字彙補》苦格切,音克。《魏書·吐谷渾傳》可汗,此非復人事。《唐書·突厥傳》可汗猶單于也,妻曰可敦。

叶孔五切,音苦。《韓愈·元和聖德詩》負鄙爲難,縱則不可。出師征之,其衆十旅。

叶口箇切,軻去聲。《魏文帝·寡婦賦》伏枕兮不寐,逮平明兮起坐。愁百端兮猥來,心鬱鬱兮無可。

《集韻》歌古作可。註詳欠部十畫。

讀作何。《石鼓文》其魚隹可。《風雅廣逸註》隹可讀作惟何,古省文也。

【追】

追【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陟隹切《集韻》《韻會》中葵切,音䨨。《廣韻》隨也。《增韻》逮也。《玉篇》送也。《詩·周頌》薄言追之。《註》謂已發上道而追送之也。《前漢·韓信傳》公無所追。追,信詐也。

《說文》逐也。《周禮·秋官·士師》掌鄕合,以比追胥之事。《註》追,追也。《左傳·莊十八年》追戎于濟西。

《玉篇》及也,救也。《書·五子之歌》雖悔可追。《註》言雖欲攺悔,其可及乎。《論語》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左傳·襄九年》圍宋彭城,非宋地,追書也。《註》追書者,其地已非宋有,追使屬宋也。

凡上溯已往曰追。《詩·大雅》聿追來孝。《左傳·成十三年》追念前勳。

遂非曰追非。《前漢·五行志》歸獄不解,兹謂追非。《註》謂歸過于民,不罪己也。解,止也。追非,遂非也。

國名。《詩·大雅》其追其貊,奄受北國。

《集韻》《韻會》《正韻》都雷切,音堆。《玉篇》治玉名。《周禮·天官·追師註》追,治玉石之名。《詩·大雅》追琢其章。

毋追,冠名。《禮·郊特牲》毋追,夏后氏之道也。《釋文》上音牟下多雷反。

鐘紐。《孟子》以追蠡。

《字彙補》旬爲切。與隨通。《楚辭·离騷》背繩墨以追曲兮。《註》追,古與隨通。

叶馳僞切,音墜。《司馬相如·上林賦》車騎雷起,殷天動地。先後陸離,離散別追。

相关诗句
自有野云相伴宿 朝廷不用野人来 野画不入贵人目 野诗不中贵人读 补天天可春 我有五色石 补衮衮可新 我有五色线 磊落参错急保民 安得邦伯皆结辈 旱蛇六翼又足颦 千金日费岂所惮 赤帜皂纛摩星辰 羽林铁骑疾风雨 周王愤起如有神 北方久已失天讨 静与木石邻 动与麋鹿游 山水长相亲 嗟予有趣趣 野趣不获真 嗟此四野人 要作荆轲何如者 荷锄栗里岂非野 要与管仲作同社 荷锄南阳岂非野 后来相汤鸣条金鼓从天下 荷锄有莘岂非野 后来袗衣鼓琴大风雅 君不见荷锄历山岂非野 野於万事不可医 野於万象不可饰 一块太朴元不亏 不知此心孰赋与 不合琳琅金碧相撑枝 昆仑瀛洲不能野 不合照耀光陆离 日月不能野 不合文理争峨巍 天地不能野 其野不可追 一野万事野 理乱吾不知 黜陟吾不闻 祸福吾不为 善恶吾不言 只可自饭还逢酾 一樽野酒罕俦侣 一杯野菜尤相宜 一盂野饭既不缺 笑野非他随 语野从已出 坐野蹲孤罴 行野晚老鹤 器野执素瓷 炉野燃生薪 赤脚濯寒漪 使我脚得野 散发迎凉颸 使我头得野 鸡犬亦自如 公卿幸不到 鱼野不在池 禽野不在笼 紫穗三尺垂 秋野明稼穑 绿叶一尺肥 春野暗桑柘 竹野成疏篱 草野没荒径 屋野堆茅茨 地野背城市 后有继者须英奇 乃知作者岂俗士 不多古迹存余基 君看上下数千载 一朝有主来如斯 多年如客弃不采 收拾聚集当时时 散殊零落遍处处 野趣元不移 我观宇宙间 村夫俚妇争夸毗 遂令举世不复野 沉酣骨髓终陈隋 穷奢极侈到秦汉 汤武干戈民始疑 尧舜礼乐民始慕 山围水绕忘所之 苍颜白发各自足 邻里何盛仍何衰 人家忘贫亦忘富 食不罗鼎彝 衣不纷龙凤 出不建旄旗 居不县金石 一片野趣无高卑 请从大庭栗陆葛天起 赋我所见君勿嗤 见君所赋我已会 野趣不许凡人窥 古今何人得野趣 操笔引纸频嗟咨 我思其义浸宏阔 邀我共赋野趣诗 示我野趣诗一轴 未见已伸眉 况复扁野趣 幽怀正在兹 闻君筑小亭 无地容蛟螭 此事我所叹 出门复坐驰 我穷不出门 富者有不为 负者有不能 何园可栖迟 吾乡盛儒冠 林亭足娱嬉 晚唐多处士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