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与良过分

出自:宋代·郑侠《谢太守答诗莱州》

拼音:[xǔ,hǔ][yǔ,yù,yú][liáng][guò,guō][fēn,fèn]

平仄:仄平平平平

闲齐掩书扉,疏竹间风韵。
兀坐无所为,仰高方苦峻。
关关两喜鹊,如以捷来献。
疑其喜过常,精爽抑何顿。
谓当有嘉宾,结驷问原宪。
不然亲交书,万里来问讯。
何意二千石,新书灿盈卷。
使者入衡门,红光十余仞。
衣冠出蓬室,再拜望城阃。
开缄列宿动,芒角相辉焕。
捧读未终篇,钦降已三叹。
譬如涉春波,渺不知涯岸。
又若惊雷霆,但觉目眩转。
谁言匹夫穷,陋巷一箪饭。
箧有无价珍,贵於青玉案。
昨者鄙俚辞,惟求指瑕宜。
敢期明月珠,倾泻殊不吝。
重重借褒誉,许与良过分
酷爱愚且直,还邻贫且困。
惟人最难知,圣哲其犹恨。
自非明如日,安得物无遁。
程孔昔中涂,邂逅适所愿。
倾盖毕所怀,日西不知倦。
圣贤欣道合,万古直一瞬。
凄凉千载余,此道谁复振。
未闻似今日,曾不拜公面。
顾遇过所亲,思知久弥浚。
重念樗散材,平生慕忠顺。
青衫百僚末,言责固所逭。
若其爱君心,岂以爵禄辩。
谓宜为民上,必与同喜愠。
谓宜食君禄,宁当复私徇。
刀斧且满前,斯诚岂磨磷。
千载幸一时,岩廊拱尧舜。
夔皋岂无人,共鲧偶未竄。
眷委一失真,聪明不无乱。
出令以便民,动皆为深患。
疲赢死饥冻,重负遭囚绊。
奔逃苟自活,父子潜分散。
以天征不义,如以雨苏旱。
箪食迎王师,东征西夷怨。
未闻百万帅。戈鋋日持玩。
南取十数洞,西开五六郡。
府库为一空,白骨成龙断。
大臣弄权柄,生杀在顾盼。
威福不有归,佞邪尚何惮。
公忠获罪咎,正直招诃谴。
幽恚郁不伸,变异以频见。
阴阳为之沴,淫潦仍乾暵。
方且颂太平,长歌事赓赞。
天子九重门,深居拱间燕。
人人怀欺匿,比周相引荐。
以侠观此时,纲维一何紊。
滔滔恐皆溺,心窃拟手援。
是以屡上章,指陈几欲遍。
初虽蒙嘉纳,终不离才间。
弃逐来穷陬,星霜两经闰。
簪绅满朝著,大半嗟排摈。
谁为悯穷褐。粟帛推余羡。
谁为念孤独,齿牙借余论。
重伤弃逐久,不敢略自辩。
高堂有单亲,日久庭闱恋。
同时得罪人,一赦皆从便。
惟兹尚远斥,不许归宁觐。
拟扣阊阖门,明颺紫宸殿。
恨无可言路,勇决固所断。
嗟嗟道云亡,丈夫儿女愞。
势利同险巘,风云借余便。
谁非顾金钱,谁非思达宦。
孳孳顾理义,恻恻念寒畯。
如公今几人,百世绍休闻。

查看原文

注释

【许与】1.谓结交引为知己。 2.称许。
【过分】(说话、做事)超过一定的程度或限度:~谦虚,就显得虚伪了丨这幅画虽然画得不够好,但你把它说得一文不值,也未免~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许】

許【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虛呂切《集韻》《韻會》喜語切,虛上聲。《說文》聽也。《廣雅》與也。《玉篇》從也。《廣韻》可也。《增韻》約與之也。《書·金滕》爾之許我,我其以璧與珪歸俟爾命。爾不許我,我乃屛璧與珪。《史記·高祖本紀》呂媼怒。呂公曰:始常欲奇此女與貴人,何自妄許與劉季。

《博雅》進也。《詩·大雅》昭兹來許。《傳》許,進也。《疏》禮法旣許,而後得進,故以許爲進也。

信也。《孟子》則王許之乎。

猶興也,期也。《孟子》管仲、晏子之功,可復許乎。

邑名。《詩·魯頌》居常與許。《箋》許,田也,魯朝宿之邑。

國名、縣名、州名。《春秋·隱十一年》公及齊侯鄭伯伐許。《疏》地理志云:潁川郡許縣,故許國,漢名許縣,魏武攺曰許昌,後周又攺爲許州。

姓。《廣韻》出高陽汝南,本自姜姓,炎帝之後,太嶽之裔,其後因封爲氏。

與鄦通。《史記·鄭世家》鄦公惡鄭于楚。《註》鄦同許,許靈公也。

《集韻》《韻會》《正韻》火五切,音虎。《詩·小雅》伐木許許。《傳》許許,柹貌。《朱傳》衆人共力之聲。《淮南子·道應訓》今夫舉大木者,前呼邪許,後亦應之,此舉重勸力之歌也。《註》許,音虎。《字彙補》音虛。

《類篇》滸,一作許。

【与】

与【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良】

良【未集下】【艮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音梁。《說文》善也。《廣韻》賢也。《釋名》良,量也。量力而動,不敢越限也。《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

《太甲》一人元良,萬邦以貞。《註》元,大。良,善也。

《論語》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朱註》良,易直也。

《爾雅·釋詁》良,首也。

《博雅》良,長也。

《正韻》器工曰良。《禮·月令》陶器必良。《周禮·天官·王府》掌凡良貨賄之藏。

《內府》掌良兵良器,以待邦之大用。

《春官·巾車》凡良車散車不在等者,其用無常。《註》作之有功有沽。《疏》精作爲功則曰良。麤作爲沽,則曰散也。

《博雅》良,牢,也。

深也。《後漢·祭遵傳》良夜乃罷。《註》良,猶深也。

良人,夫也。《儀禮·士昏禮》御衽于奧,媵衽良席在東。《註》婦人稱夫曰良。《孟子》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夫稱婦亦曰良人。《詩·唐風》今夕何夕,見此良人。《毛傳》良人,美室也。◎按朱註云:良人,夫稱也。與毛傳異。

良久,頗久也。《列子·仲尼篇》公子牟默然良久,告退。《正韻》或以爲良久,少久也。一曰良,略也。聲輕,故轉略爲良。

病愈曰良愈。

能也。《左傳·昭十八年》弗良及也。《疏》正義曰:良是語詞。服虔云:弗良及者,不能及也。良,能也。

《左傳·莊十六年》良月。《註》十月也。

《禮·少儀》僕者右帶劒,負良綏,申之面。《註》良綏,君綏也。

《莊子·危言篇》嘗視其良。《註》墓也。

《諡法》溫良好善曰良。

姓。鄭大夫良霄,漢長秋良賀。

王良,星名。

大良造,秦官名。

地名。《左傳·昭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于良。《註》下邳有良城縣。

山名。《山海經》良餘之山,其上多穀柞,無石。

草名。《博雅》黃良,大黃也。

彊良,獸名。見《山海經》。

吉良,良馬名。見《唐書·兵志》。

《古今注》螢火,一名丹良。

《韻會》里養切,音兩。《周禮·夏官·方相氏》以戈擊四隅,毆方良。《註》方良,罔兩也。《釋文》方言:罔良,音兩。

《正字通》音亮。《古詩》良無盤石固。《李白·宴桃李園序》良有以也。

【过】

過【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臥切,戈去聲。《玉篇》度也,越也。《正韻》超也。《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史記·贾生傳》自以爲過之,今不及也。

過失也。《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罪愆也。《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責也。《史記·項羽紀》聞大王有意督過之。

卦名。易大過,小過。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古禾切,音戈。《廣韻》經也。《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過所也。《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轉也,轉移所在,識以爲信。

國名。《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㵎名。《詩·大雅》溯其過㵎。

姓。《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分】

分【子集下】【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府文切《集韻》《韻會》方文切,音餴。《說文》別也。从八刀,刀以分別物也。《易·繫辭》物以羣分。

《增韻》裂也,判也。

《廣韻》賦也,施也。《增韻》與也。

《玉篇》隔也。

《前漢·律歷志》一黍之廣爲一分。分者,自三微而成著,可分別也。

半也。《公羊傳·莊二年》師喪分焉。《荀子·仲尼篇》以齊之分,奉之而不足。

徧也。《左傳·哀元年》熟食者分,而後敢食。

與紛通。《荀子·儒效篇》分分乎其有終始也。《淮南子·繆稱訓》禍之生也分分。《註》猶紛紛。

《周禮·天官》以待國之匪頒。《註》匪讀爲分。

《唐韻》扶問切《集韻》《韻會》符問切,汾去聲。名分也。《禮·禮運》禮達而分定。

均也,分劑也。《禮·曲禮》分毋求多。

分位也。《漢諸葛亮出師表》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集韻》方問切,紛去聲。均也。《左傳·僖元年》救患分災。

《正韻》府吻切,音粉。《爾雅·釋器》律謂之分。《註》分音粉,律管可以分氣。

《韻補》叶膚容切,音丰。《曹植·七啓》太極之初,渾沌未分。萬物紛錯,與道俱隆。

叶膚眠切,音近徧。《班固·西都賦》九市開場,貨別隊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災字原刻从。

相关诗句
百世绍休闻 如公今几人 恻恻念寒畯 孳孳顾理义 谁非思达宦 谁非顾金钱 风云借余便 势利同险巘 丈夫儿女愞 嗟嗟道云亡 勇决固所断 恨无可言路 明颺紫宸殿 拟扣阊阖门 不许归宁觐 惟兹尚远斥 一赦皆从便 同时得罪人 日久庭闱恋 高堂有单亲 不敢略自辩 重伤弃逐久 齿牙借余论 谁为念孤独 粟帛推余羡 谁为悯穷褐 大半嗟排摈 簪绅满朝著 星霜两经闰 弃逐来穷陬 终不离才间 初虽蒙嘉纳 指陈几欲遍 是以屡上章 心窃拟手援 滔滔恐皆溺 纲维一何紊 以侠观此时 比周相引荐 人人怀欺匿 深居拱间燕 天子九重门 长歌事赓赞 方且颂太平 淫潦仍乾暵 阴阳为之沴 变异以频见 幽恚郁不伸 正直招诃谴 公忠获罪咎 佞邪尚何惮 威福不有归 生杀在顾盼 大臣弄权柄 白骨成龙断 府库为一空 西开五六郡 南取十数洞 戈鋋日持玩 未闻百万帅 东征西夷怨 箪食迎王师 如以雨苏旱 以天征不义 父子潜分散 奔逃苟自活 重负遭囚绊 疲赢死饥冻 动皆为深患 出令以便民 聪明不无乱 眷委一失真 共鲧偶未竄 夔皋岂无人 岩廊拱尧舜 千载幸一时 斯诚岂磨磷 刀斧且满前 宁当复私徇 谓宜食君禄 必与同喜愠 谓宜为民上 岂以爵禄辩 若其爱君心 言责固所逭 青衫百僚末 平生慕忠顺 重念樗散材 思知久弥浚 顾遇过所亲 曾不拜公面 未闻似今日 此道谁复振 凄凉千载余 万古直一瞬 圣贤欣道合 日西不知倦 倾盖毕所怀 邂逅适所愿 程孔昔中涂 安得物无遁 自非明如日 圣哲其犹恨 惟人最难知 还邻贫且困 酷爱愚且直 许与良过分 重重借褒誉 倾泻殊不吝 敢期明月珠 惟求指瑕宜 昨者鄙俚辞 贵於青玉案 箧有无价珍 陋巷一箪饭 谁言匹夫穷 但觉目眩转 又若惊雷霆 渺不知涯岸 譬如涉春波 钦降已三叹 捧读未终篇 芒角相辉焕 开缄列宿动 再拜望城阃 衣冠出蓬室 红光十余仞 使者入衡门 新书灿盈卷 何意二千石 万里来问讯 不然亲交书 结驷问原宪 谓当有嘉宾 精爽抑何顿 疑其喜过常 如以捷来献 关关两喜鹊 仰高方苦峻 兀坐无所为 疏竹间风韵 闲齐掩书扉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