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得失汝自挨

出自:明代·刘基《上云乐》

拼音:[bù,fǒu][zhī,zhì][dé,děi,de][shī][rǔ][zì][āi,ái]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混沌结,玄黄开,人生其中,称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质虽异众理该。
欲淫物诱滋巧伪,遂使真淳耗?攵玄风颓。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浅短无栽培。
惟有西天老胡名文康,自从盘古到今日,不老不少,气体
充实如婴孩。
性情和易颜色好,恰似初酿匐萄醅。
激之而不见其怒,挠之而不见其咍,甘之而不见其喜,苦
之而不见其款。
所以于物无所忤,于人无所猜,于事无所碍,于艺无所能

不生不死在人世,借问老胡何修得此哉。老胡答言我亦不
自解,请说伏羲神农皇帝在日一二事,不知得失汝自挨
伏羲始画八八六十有四卦,罗天网地括五材。
老胡不识单与耦,谓是乌曹重叠堆砖坯。
仓颉制文字,鬼母夜哭声哀哀。
老胡不识点与画,谓是蜗牛之泪萦莓苔。
容成隶首造历数,上收坤灵之精爽,下掇乾象之根荄。
大挠作甲子,编户星宿来当差。
老胡不识一二三四五,但见暖则出,寒则伏,一似虫豸听
命霜与雷。
羲和常仪占日月,拘束乌飞兔走翼足相排挼。
鬼臾区占星气,指斥王蓬絮,周伯老子无所藏匿其祥灾。
老胡不识金木水火土,但见昊天森列众光怪,大者如缶,
小者如杯。
伶伦截竹作律吕,中间实以葭莩灰。
玄问老鬼二十四,俯首受命同舆佁。
又用子谷秬黍起度量,教得蠢动狡猾而不呆。
老胡不识轻重长短多与寡,但觉饥则食,饱则止,明则起
,暗则卧,有力即往,倦即回。
轩辕黄帝与岐伯,口尝毒药,一日生死八九遍,皮肉黑瘦
生烟煤。
老胡但见颜色差异即不吃,牙齿牢硬无龇。
九天玄女说兵法,风云鸟蛇掌上排。
教人斗阋逞雄杰,致使阪泉涿鹿之野,它它藉藉撑枯海尔
时众贤圣,尾尾相继轰轳濆。
雕肝琢肾镂心肺,倾泻精髓通脊脢。
攘攘扰扰竞神知,虚名不朽身先隤。
惟有老胡混沌无孔窍,不与人世分仇侪。
尧舜相传授,四海玉烛无氛埃。
老胡随众歌《击壤》,帝力于我何有哉。汤武行放伐,鹰
化为雀驹为裛。
龙逢被杀夷叔饿,何如老胡终日瞑坐山之隈。
五伯与七国,角力争喧豗。
谋臣辨士神出而鬼没,口干舌拔眉眼。
到头毕竟成就者,土坟三尺埋蒿莱。
老胡万事皆不理,厓厓坐得四肢百骨如干柴。
所以天地鬼神不怪怒,容得老胡永远在世上,时复一出歌
笑呈诙谐。
况遇天子圣,德泽浃九垓。
青云应吕风应律,遐方感化神民怀。
老胡再拜稽首献天子寿,愿天子与天地相似,老胡岁岁舞
蹈玉墀下,跪进玻璃杯。

查看原文

注释

【知得】1.知所获取。 2.谓彼此投契。 3.晓得。
【得失】1.得与失。犹成败。 2.得与失。指利弊。 3.得与失。指名利的得到与失去。 4.得与失。特指赢利与亏本。 5.得与失。指是非曲直;正确与错误。 6.得与失。指好坏,优劣。 7.偏指失,过失。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不】

不【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得】

得【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德。《說文》行有所得也。《玉篇》獲也。《韻會》凡有求而獲皆曰得。

賦受亦曰得。《易·乾卦》知得而不知喪。《禮·曲禮》臨財毋苟得。《左傳·定九年》凡獲器用曰得,得用焉曰獲。《孟子》求則得之。

貪也。《論語》戒之在得。

《韻會》與人契合曰相得。《王褒·聖主得賢臣頌》聚精會神,相得益章。

得得,唐人方言,猶特地也。《全唐詩話》貫休入蜀,以詩投王建曰:一瓶一鉢垂垂老,千水千山得得來。

叶都木切,音篤。《老子·道德經》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易林》入市求鹿,不見頭足,終日至夜,竟無所得。《集韻》或作㝶。

【失】

失【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室。得之反。《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書·泰誓》時哉弗可失。《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集韻》《韻會》《正韻》同。《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汝】

汝【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人渚切《集韻》《韻會》《正韻》忍與切,音茹。水名。《說文》水出弘農盧氏,還歸山東入淮。《水經》汝水出河南梁縣勉鄕西天息山。《酈道元注》今汝水出魯陽縣之大盂山黃柏谷,至原鹿縣,南入於淮,謂之汝口。側有汝口戍,淮汝之交會也。《春秋釋例》汝水至汝隂褒信縣入淮。《詩·周南》遵彼汝墳。

州名。《廣韻》春秋時爲王畿及鄭楚之地。左傳,楚襲梁,及霍,漢爲梁縣,後魏屬汝北郡,隋移于陸渾縣北,遂攺爲汝州。《廣輿記》今屬河南州,西有臨汝城古蹟。

汝寧,郡名。《廣輿記》秦屬潁川,漢曰汝南,元曰汝寧郡,有汝陽縣。

姓。《書·亡篇》有汝鳩,汝方,湯之賢臣。《左傳》有汝寬。

《韻會》通作女。《前漢·地理志》女陽,女隂,與汝同。

爾女亦作爾汝。《書·益稷》子欲左右,有民汝翼。子欲宣力,四方汝爲。

【自】

自【未集下】【自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疾二切,音字。《玉篇》由也。《集韻》從也。《易·需卦》自我致寇,敬愼不敗也。《疏》自,由也。《書·湯誥》王歸自克夏,至于亳。《詩·召南》退食自公,委蛇委蛇。《傳》自,從也。

《玉篇》率也。

《廣韻》用也。《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傳》自,用也。《詩·周頌》自彼成康,奄有四方,斤斤其明。《傳》自彼成康,用彼成安之道也。《古義》自彼者,近數昔日之辭。

自然,無勉强也。《世說新語》絲不如竹,竹不如肉,漸近自然。

《集韻》己也。《正韻》躬親也。《易·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彊不息。

《五音集韻》古文鼻字。註詳部首。◎按說文作鼻本字。

【挨】

挨【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於駭切《集韻》倚駭切,唉上聲。《說文》擊背也。

《唐韻》於攺切《集韻》倚亥切,愛上聲。擊也。

《集韻》《韻會》。義同。

推也。《六書故》旁排也。《揚子·方言》强進曰挨。《正字通》今俗凡物相近謂之挨。

相关诗句
跪进玻璃杯 老胡岁岁舞蹈玉墀下 愿天子与天地相似 老胡再拜稽首献天子寿 遐方感化神民怀 青云应吕风应律 德泽浃九垓 况遇天子圣 时复一出歌笑呈诙谐 容得老胡永远在世上 所以天地鬼神不怪怒 厓厓坐得四肢百骨如干柴 老胡万事皆不理 土坟三尺埋蒿莱 到头毕竟成就者 口干舌拔眉眼 谋臣辨士神出而鬼没 角力争喧豗 五伯与七国 何如老胡终日瞑坐山之隈 龙逢被杀夷叔饿 鹰化为雀驹为裛 汤武行放伐 帝力于我何有哉 老胡随众歌《击壤》 四海玉烛无氛埃 尧舜相传授 不与人世分仇侪 惟有老胡混沌无孔窍 虚名不朽身先隤 攘攘扰扰竞神知 倾泻精髓通脊脢 雕肝琢肾镂心肺 尾尾相继轰轳濆 它它藉藉撑枯海尔时众贤圣 致使阪泉涿鹿之野 教人斗阋逞雄杰 风云鸟蛇掌上排 九天玄女说兵法 牙齿牢硬无龇 老胡但见颜色差异即不吃 皮肉黑瘦生烟煤 一日生死八九遍 口尝毒药 轩辕黄帝与岐伯 倦即回 有力即往 暗则卧 明则起 饱则止 但觉饥则食 老胡不识轻重长短多与寡 教得蠢动狡猾而不呆 又用子谷秬黍起度量 俯首受命同舆佁 玄问老鬼二十四 中间实以葭莩灰 伶伦截竹作律吕 小者如杯 大者如缶 但见昊天森列众光怪 老胡不识金木水火土 周伯老子无所藏匿其祥灾 指斥王蓬絮 鬼臾区占星气 拘束乌飞兔走翼足相排挼 羲和常仪占日月 一似虫豸听命霜与雷 寒则伏 但见暖则出 老胡不识一二三四五 编户星宿来当差 大挠作甲子 下掇乾象之根荄 上收坤灵之精爽 容成隶首造历数 谓是蜗牛之泪萦莓苔 老胡不识点与画 鬼母夜哭声哀哀 仓颉制文字 谓是乌曹重叠堆砖坯 老胡不识单与耦 罗天网地括五材 伏羲始画八八六十有四卦 不知得失汝自挨 请说伏羲神农皇帝在日一二事 老胡答言我亦不自解 借问老胡何修得此哉 不生不死在人世 于艺无所能 于事无所碍 于人无所猜 所以于物无所忤 苦之而不见其款 甘之而不见其喜 挠之而不见其咍 激之而不见其怒 恰似初酿匐萄醅 性情和易颜色好 气体充实如婴孩 不老不少 自从盘古到今日 惟有西天老胡名文康 本根浅短无栽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 遂使真淳耗攵玄风颓 欲淫物诱滋巧伪 形质虽异众理该 一人身有一天地 称为三才 人生其中 玄黄开 混沌结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