腥臊恶蚋蛄

出自:宋代·苏颂《次韵签判梁寺丞阻水见寄》

拼音:[xīng][sāo,sào][è,wù,ě,wū][ruì][gū]

平仄:平平平仄平

京府偕趋幕,弥年接坐隅。
驽骀攀骥足,鱼目混骊珠。
风谊敦贪薄,吹嘘变朽枯。
交亲齐鲁卫,政事拟阿蒲。
契合宁容间,情通不鄙无。
邀欢困萍蚁,较味賸莼鲈。
气盛吞云梦,文雄猎具区。
报投均缟紵,应和念篪竽。
巢阁行观凤,为裘伫荐狐。
世家传鹊瑞,职业在鸿都。
耸壑方腾干,乘风好纵舻。
一飞尝得志,平步即夷涂。
见比亲琼树,清如隐玉壶。
终当拾青紫,讵止学盘盂。
少别如旬日,相望似五湖。
荒郊逢辙涸,激水待云肤。
窟穴增蛇鼠,腥臊恶蚋蛄
尊思孔北海,釜叹范莱芜。
始见生蓂魄,俄惊绕树乌。
初犹甘杞菊,久渐厌粱苽。
昼咏依依柳,宵看历历榆。
晨兴常过午,朝膳每通晡。
间逸输吾子,驰驱属鄙夫。
无因随李郭,长日想田苏。
沙涨舟犹胶,河流轨不濡。
行邮才咫尺,命驾只须臾。
坐俟聆金玉,来应笑碔砆。
多惭昏钝枣,难慕湛精醐,
安得生双翼,徒然处橛株。
重吟赠我句,足以豁蒙愚。

查看原文

注释

【腥臊】1.腥臭;腥臭的气味。 2.泛指水产动物。 3.借喻丑恶的事物。 4.借指寇盗﹑叛军等。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腥】

腥【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玉篇》桑丁切《廣韻》《集韻》桑經切,音星。《說文》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廣韻》豕息肉,肉中似米。《周禮·天官·內饔》豕肓眡而交睫腥。《註》肉有如米者,似星。

凡膏亦曰腥。《周禮·天官·庖人》秋行犢麛膳膏腥。《註》膏腥,雞膏也。

臭也。《禮·月令》仲秋之月,其臭腥。《史記·晉世家》犯肉腥臊,何足食。

穢也。《書·酒誥》庶羣自酒,腥聞在上。

《正韻》凡肉未熟曰腥。《論語》君賜腥,必熟而薦之。《史記·禮書》俎上腥魚。《註》鄭曰:大饗祫祭先王,以腥魚爲俎實,不臑熟之也。

《唐韻》蘇佞切《集韻》《韻會》新佞切,音性。義同。《集韻》或作胜。

【臊】

臊【未集下】【肉部】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蘇遭切《韻會》《正韻》蘇曹切,音騷。《說文》豕膏臭也。从肉,喿,意兼聲。《廣韻》腥臊。《周禮·天官·庖人》夏行腒鱐膳膏臊。《註》臊,豕膏也。

《韻會》一曰犬臊也。《正韻》犬膏也。《禮·內則》夏腒鱐膳膏臊。《註》犬膏臊。

凡肉之腥者皆曰臊。《史記·晉世家》犯肉腥臊,何足食。

《韻補》叶音摗。《易林》東家殺牛,汗臭腥臊。叶下周。

【恶】

惡【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亞《唐韻》烏各切《集韻》《韻會》遏鄂切《正韻》遏各切,音堊。《廣韻》不善也。从心亞聲。《通論》有心而惡謂之惡,無心而惡謂之過。

醜陋也。《書·洪範》六極,五曰惡。《傳》醜陋也。《五行傳》貌不恭之罰也。

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築氏》敝盡而無惡。《註》雖至敝盡,無瑕惡也。

粗也。《史記·項羽本紀》以惡食食項王使者。謂粗飯也。

年凶曰歲惡。

器物不良曰苦惡。

糞穢也。《前漢·昌邑王傳》如是靑蠅惡矣。《師古曰》惡卽矢也。越王句踐爲吳王嘗惡。

多所不可曰性惡。《後漢·華陀傳》爲人性惡難得意。

《廣韻》烏路切《集韻》《韻會》《正韻》烏故切,汙去聲。憎也,疾也。《左傳·隱三年》周鄭交惡。《註》兩相疾惡也。

忌也。《禮·王制》奉諱惡。《註》奉謂進也,諱謂先生之名,惡謂子卯忌日,謂奉進於王,以所諱所惡也。

恥也。《孟子》羞惡之心。

《廣韻》哀都切《集韻》《正韻》汪胡切《韻會》汪烏切,音汙。安也,何也。《論語》惡乎成名。《孟子》居惡在。

歎辭。《孟子》惡,是何言也。

與滹同。《禮·禮器》晉人將有事于河,必先有事于惡池。《古今字考》惡同滹,池同沱,卽滹沱河也。古但作亞,加心作惡。加言作䛩,轉註。因各轉聲成亞,惡,䛩三文。《集韻》䛩卽惡也。

【蚋】

蚋【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集韻》蜹字省文。詳蜹字註。

【蛄】

蛄【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古胡切《韻會》《正韻》攻乎切,音孤。《說文》螻蛄也。《揚子·方言》螻螲謂之螻蛄。《本草》一名天螻,一名仙蛄。穴土而居,有短翅,四足。雄者善鳴而飛,雌者腹大羽小,不善飛翔,吸風食土,喜就燈光。《爾雅疏》鼫鼠,蔡邕以爲螻蛄。

《玉篇》蟪蛄也。《揚子·方言》蛥蚗,楚謂之蟪蛄。《莊子·逍遙遊》蟪蛄不知春秋。《註》春生者夏死,夏生者秋死,故不知春秋。

《揚子·方言》蛄䗐謂之强䖹。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