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明斗落惧失晓

出自:宋代·王奕《孔庙既拜之后又不远三百里过泰山过汶河壮哉》

拼音:[chuāng][míng][dǒu,dòu][là,luò,lào][jù][shī][xiǎo]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日月东行天左旋,丸中久矣和乾圜。
稔闻泰山有日观,窃疑板墨多夸传。
甚言抱鸡候其上,鸡鸣海水如炊煎。
火轮磨荡上复下,崖撞石裂声填填。
天门钟鼓报清晓,尘世正尔沉元元。
几回掩卷信且惑,安得臂羽如飞仙。
谁知白发际同轨,得来邹鲁拜圣贤。
竟游曲阜至岱岳,扪参历井登其巅。
濯足就宿会真殿,如乘析木栖微垣。
是时八月二十夜,明月正值奎娄躔。
窗明斗落惧失晓,一宵十起无宁眠。
偕行诸子大鼾睡,笑我历辘狂且颠。
深衣端坐愈不寐,湔肠涤胃玉女泉。
少需道人谓予曰,若欲观日今当前。
忙迷扶策抉草莽,翩跹搀夺诸公前。
诸公拍手笑于后,被公吞了丹砂元。
{左足右盘}跣一气涉观顶,隐隐红罅开东边。
玄云荏苒幻紫色,金楼宝阙蒸琼田。
秋深露重湿我趾,扶桑望决眼欲穿。
须臾眉黛抹天杪,脱然宝镜开微奁。
上上下下复上下,千辛万苦方团圆。
小臣不敢瞠目视,九拜塌额肝胆县。
起来恍惚抱影泣,昔何容易沉虞渊。
羲和湎淫失宾饯,掩覆白日为元天。
蚊躯螳臂负不起,忍渴未死甘氓廛。
狨号螭泣虎豹舞,单衣尚絅得瓦全。
梦醒忽尔登泰岱,稽首再拜清光还。
愿保初阳守黄道,重离赫赫行纯乾。
泣余收泪盼下界,西北迤逶生霞烟。
山如鳞甲水如带,八荒草木皆新鲜。
回视秦碑与汉篆,神光灿烂生蛟涎。
古今圣贤几登此,乍睹莫不心虔虔。
归来玩愒复弄影,入夷出晋谁与怜。
苍梧不返放勋死,倾恋惟有葵心坚。
分阴寸晷正可惜,人间儿女醯鸡然。
登封观日世不少,作如是观能几焉。

查看原文

注释

【失晓】谓不知天晓。后多指起身晩。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窗】

窗【午集下】【穴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古文〕與牕同。《說文》本作囪。在牆曰牖,在戸曰囪。或作窗。《釋名》窗,聰也。於外窺內爲聰明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四旁雨夾窗。《註》助戸爲明。亦作牕。

《集韻》《韻會》麤叢切,音怱。通孔也,竈突也。《韻會》案集韻,麤叢切,類篇韻補俱同。或作䆫牕。《鮑昭·玩月詩》蛾眉蔽珠櫳,玉鉤隔銷䆫。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陶潛詩》有酒有酒,閒飮東牕。願言懷人,舟車靡從。則䆫字合又於東韻收入。

【明】

明【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朙《廣韻》武兵切《集韻》《韻會》《正韻》眉兵切,音鳴。《說文》照也。《易·繫辭》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又》縣象著明,莫大乎日月。《疏》日月中時,徧照天下,無幽不燭,故云明。《史記·歷書》日月成,故明也。明者,孟也。

《易·乾卦》大明終始。《疏》大明,曉乎萬物終始。

《易·乾卦》天下文明。《疏》有文章而光明。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照臨四方謂之明。

《書·舜典》黜陟幽明。《傳》升進其明者。

《書·太甲》視遠惟明。《疏》謂監察是非也。

《洪範》視曰明。《傳》必淸審。

《詩·小雅》祀事孔明。《箋》明,猶備也。

《詩·大雅》明明在下。《傳》明明,察也。《爾雅·釋詁疏》明明,言甚明也。

《禮·檀弓》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禮·禮運》故君者所明也。《疏》明,猶尊也。

《禮·樂記》作者之謂聖,述者之謂明。《疏》明者,辨說是非也。

《韓非子·難三篇》知微之謂明。

《廣韻》昭也,通也。

星名。《詩·小雅》東有啓明。《傳》日旦出謂明星爲啓明。

《小雅》明發不寐。《疏》言天將明,光發動也。

《正字通》凡厥明、質明,皆與昧爽義同。

姓。《姓氏急就篇》《明氏·山公集》有平原明普,晉荀晞從事明預。

與盟同。《詩·小雅》不可與明。《箋》明,當爲盟。

與孟同。《周禮·夏官·職方氏註》望諸明都也。《釋文》明都,《禹貢》作孟豬。今依《書》讀。

《前漢·地理志》廣漢郡葭明。《註》師古曰:明音萌。

《韻補》叶謨郞切。《書·益稷》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楚辭·九歌》暾將出兮東方,照吾檻兮扶桑。撫余馬兮安驅,夜皎皎兮旣明。

叶彌延切。《道藏歌》觀見學仙客,蹊路放炎烟。陽光不復朗,隂精不復明。

【斗】

斗【卯集下】【斗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當口切,音陡。《說文》大升也。《羣經音辨》升十之也。《史記·李斯傳》平斗斛度量。《前漢·律歷志》斗者,聚升之量也。

宿名。《春秋·運斗樞》第一至第四爲魁,第五至第七爲杓,合爲斗。居隂播陽,故稱北斗。《易·豐卦》日中見斗。《疏》日中盛明之時,而斗星顯見。《詩·小雅》維北有斗。《疏》維此天上,其北則有斗星。《史記·天官書》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也。《又》衡殷南斗。《註》南斗六星爲天廟,丞相大宰之位。

酒器。《詩·大雅》酌以大斗。《疏》大斗長三尺,謂其柄也。蓋從大器挹之於樽,用此勺耳。《史記·滑稽傳》目眙不禁,飮可七八斗。

吳中市魚亦以斗計。《松陵倡和詩》一斗霜鱗換濁醪。

《前漢·王莽傳》作威斗,長二尺五寸。

《周禮·地官·序官掌染革註》染革藍蒨象斗之屬。《疏》象斗,染黑。

《尚書序》皆科斗文字。《疏》科斗,蟲名。蝦蟆子也。書形似之。

《史記·封禪書》成山斗入海。《註》謂斗絕曲入海也。

《韓愈·答張十一詩》斗覺霜毛一半加。

《集韻》《正韻》腫庾切,音主。枓,或省作斗。勺也。《周禮·春官·鬯人》大喪之大渳設斗。《註》所以沃尸也。《釋文》斗依注,音主。

【落】

落【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歷各切,音洛。《禮·王制》草木零落,然後入山林。

《爾雅·釋詁》落,始也。

《左傳·昭七年》楚子成章華之臺,願與諸侯落之。《註》宮室始成,祭之爲落。

叔孫爲孟鐘,饗大夫以落之。《註》以豭豬血釁鐘曰落。

《博雅》居也。《綱目集覽》人所聚居,故謂之村落、屯落、聚落。

《後漢·竇憲傳》躡冒頓之區落。

蕃籬曰虎落。《前漢·鼂錯傳》爲中周虎落。《註》以竹篾相連遮落之也。

廢也。《莊子·天地篇》子高曰:夫子盍行耶,無落吾事,耕而不顧。

落落,不相入貌。《老子·道德經》落落如石。

牢落。《司馬相如·上林賦》牢落陸離。

陸落。《論衡》見文吏便而儒生陸落,則詆訾儒生,以爲淺短,稱譽文吏,謂之深長。

拓落。《揚雄·解嘲》何爲官之拓落也。

《韻會》錯落,閒厠貌。

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巳曰大荒落。

星名。《史記·天官書》軍西爲壘,旁有一大星爲北落。

山名。《水經注》伊水東北過郭落山。

草名。《本草》土落,生嶺南山谷。

角落,生江西山谷,似茱萸,獨莖。

木名。《爾雅·釋木》檴,落。《疏》檴,一名落,可作杯圈,皮韌,繞物不解。

姓。《通志·氏族略》漢有落下閎。

與絡通。《莊子·秋水篇》落馬首,穿牛鼻。《前漢·李廣傳》上召禹刺虎,禹從落中斫絕纍,上壯之。《師古註》謂當時繦絡之而下也。

《唐韻古音》讀路。《晉庾闡·弔賈誼文》張高弦悲聲激柱落。叶下濩韻。

【惧】

懼【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8画

〔古文〕愳音具。《說文》恐也。从心瞿聲。或省作瞿。

《集韻》俱遇切《正韻》居遇切,音屨。《集韻》無守貌。

《集韻》懽俱切,音劬。亦恐也。《前漢·惠帝贊》聞叔孫通之諫,則懼然。《東方朔傳》吳王懼然易容。

【失】

失【丑集下】【大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式質切,音室。得之反。《說文》縱也。一曰錯也,過也,遺也。《書·泰誓》時哉弗可失。《杜甫詩》雖乏諫諍資,恐君有遺失。

《集韻》《韻會》《正韻》同。《莊子·應帝王》自失而走。《荀子·哀公篇》其馬將失。《六書本義》與佚軼通。

《集韻》《韻會》式吏切《正韻》式至切,音試。《應楨華·林園集詩》示武恐荒,過亦爲失。凡厥羣后,無懈于位。

【晓】

曉【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

《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

《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

《揚子·方言》遇也。

嬴也。

《博雅》說也。

快也。

《玉篇》慧也。

相关诗句
作如是观能几焉 登封观日世不少 人间儿女醯鸡然 分阴寸晷正可惜 倾恋惟有葵心坚 苍梧不返放勋死 入夷出晋谁与怜 归来玩愒复弄影 乍睹莫不心虔虔 古今圣贤几登此 神光灿烂生蛟涎 回视秦碑与汉篆 八荒草木皆新鲜 山如鳞甲水如带 西北迤逶生霞烟 泣余收泪盼下界 重离赫赫行纯乾 愿保初阳守黄道 稽首再拜清光还 梦醒忽尔登泰岱 单衣尚絅得瓦全 狨号螭泣虎豹舞 忍渴未死甘氓廛 蚊躯螳臂负不起 掩覆白日为元天 羲和湎淫失宾饯 昔何容易沉虞渊 起来恍惚抱影泣 九拜塌额肝胆县 小臣不敢瞠目视 千辛万苦方团圆 上上下下复上下 脱然宝镜开微奁 须臾眉黛抹天杪 扶桑望决眼欲穿 秋深露重湿我趾 金楼宝阙蒸琼田 玄云荏苒幻紫色 隐隐红罅开东边 {左足右盘}跣一气涉观顶 被公吞了丹砂元 诸公拍手笑于后 翩跹搀夺诸公前 忙迷扶策抉草莽 若欲观日今当前 少需道人谓予曰 湔肠涤胃玉女泉 深衣端坐愈不寐 笑我历辘狂且颠 偕行诸子大鼾睡 一宵十起无宁眠 窗明斗落惧失晓 明月正值奎娄躔 是时八月二十夜 如乘析木栖微垣 濯足就宿会真殿 扪参历井登其巅 竟游曲阜至岱岳 得来邹鲁拜圣贤 谁知白发际同轨 安得臂羽如飞仙 几回掩卷信且惑 尘世正尔沉元元 天门钟鼓报清晓 崖撞石裂声填填 火轮磨荡上复下 鸡鸣海水如炊煎 甚言抱鸡候其上 窃疑板墨多夸传 稔闻泰山有日观 丸中久矣和乾圜 日月东行天左旋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