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八月二十夜

出自:宋代·王奕《孔庙既拜之后又不远三百里过泰山过汶河壮哉》

拼音:[shì][shí][bā][yuè][èr][shí][yè]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

日月东行天左旋,丸中久矣和乾圜。
稔闻泰山有日观,窃疑板墨多夸传。
甚言抱鸡候其上,鸡鸣海水如炊煎。
火轮磨荡上复下,崖撞石裂声填填。
天门钟鼓报清晓,尘世正尔沉元元。
几回掩卷信且惑,安得臂羽如飞仙。
谁知白发际同轨,得来邹鲁拜圣贤。
竟游曲阜至岱岳,扪参历井登其巅。
濯足就宿会真殿,如乘析木栖微垣。
是时八月二十夜,明月正值奎娄躔。
窗明斗落惧失晓,一宵十起无宁眠。
偕行诸子大鼾睡,笑我历辘狂且颠。
深衣端坐愈不寐,湔肠涤胃玉女泉。
少需道人谓予曰,若欲观日今当前。
忙迷扶策抉草莽,翩跹搀夺诸公前。
诸公拍手笑于后,被公吞了丹砂元。
{左足右盘}跣一气涉观顶,隐隐红罅开东边。
玄云荏苒幻紫色,金楼宝阙蒸琼田。
秋深露重湿我趾,扶桑望决眼欲穿。
须臾眉黛抹天杪,脱然宝镜开微奁。
上上下下复上下,千辛万苦方团圆。
小臣不敢瞠目视,九拜塌额肝胆县。
起来恍惚抱影泣,昔何容易沉虞渊。
羲和湎淫失宾饯,掩覆白日为元天。
蚊躯螳臂负不起,忍渴未死甘氓廛。
狨号螭泣虎豹舞,单衣尚絅得瓦全。
梦醒忽尔登泰岱,稽首再拜清光还。
愿保初阳守黄道,重离赫赫行纯乾。
泣余收泪盼下界,西北迤逶生霞烟。
山如鳞甲水如带,八荒草木皆新鲜。
回视秦碑与汉篆,神光灿烂生蛟涎。
古今圣贤几登此,乍睹莫不心虔虔。
归来玩愒复弄影,入夷出晋谁与怜。
苍梧不返放勋死,倾恋惟有葵心坚。
分阴寸晷正可惜,人间儿女醯鸡然。
登封观日世不少,作如是观能几焉。

查看原文

字义

【是】

是【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姼。《說文》作昰。直也。从日正。《釋名》是,嗜也,人嗜樂之也。《玉篇》是,是非也。《禮·曲禮》夫禮者,所以定親疎、決嫌疑、別同異、明是非也。

《博雅》是,此也。《易·乾卦》不見是而無悶。《又》是故居上位而不驕。

姓。《姓氏急就篇》是氏,吳有是儀,唐有是光。

《集韻》田黎切,音題。《公羊傳·僖十六年》是月者何,僅逮是月也。《註》是,月邊也。魯人語也。《釋文》是,如字。一音徒兮反。

與氏通。《前漢·地理志》氏爲莊公。《註》氏,與是同。古通用。

《韻補》叶市之切。《蔡邕·釋誨》予惟悼哉,害其若是。天高地厚,跼而蹐之。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八】

八【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博拔切《集韻》《韻會》《正韻》布拔切,音捌。《說文》別也。象分別相背之形。《徐曰》數之八,兩兩相背,是別也。少隂數,木數也。《玉篇》數也。

《集韻》補內切,音背。《趙古則六書本義》八,音背,分異也,象分開相八形,轉爲布拔切,少隂數也。

《韻補》叶筆別切,音䇷。《張衡·舞賦》聲變諧集,應激成節。度終復位,以授二八。

《韻補》叶必益切,音璧。《張衡·西京賦》叉簇之所攙捔,徒搏之所撞㧙。白日未及移,巳獮其什七八。

八八。《通雅》八八,外國語稱巴巴。《唐書·李懷光傳》德宗,以懷光外孫燕八八爲後。

【月】

月【辰集上】【月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魚厥切,音軏。《說文》闕也。太隂之精。《釋名》月,缺也,滿則缺也。《易·繫辭》隂陽之義配日月。《禮·祭義》月生於西。《公羊傳·莊二十五年註》月者,土地之精。《史記·天官書註》月者,隂精之宗。《淮南子·天文訓》水氣之精者爲月。

《書·堯典》以閏月定四時成歲。《傳》一歲十二月,月三十日,三歲則置閏焉。

《洪範》二曰月。《傳》所以紀一月。《疏》從朔至晦,大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禮·禮運》月以爲量。《註》天之運行,每三十日爲一月。

姓。金月彥明首建孔子廟,明洪武中有月輝、月文憲。

外國名。《前漢·霍去病傳》遂臻小月氏。

《韻補》叶危睡切。《曹植·七啓》世有聖宰,翼帝霸世。同量乾坤,等曜日月。

叶魚橘切。《黃庭經》洞房靈象斗日月,父曰泥丸母雌一,三光煥照入子室。《類篇》唐武后作囝。《正字通》肉字偏旁之文本作肉。石經改作月,中二畫連左右,與日月之月異。今俗作月以別之。月中从冫,不从二作。

【二】

二【子集上】【二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弍《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而至切,音樲。地數之始,卽偶之兩畫而變之也。《易·繫辭》分而爲二,以象兩。《左傳·定四年》衞侯將會,使祝佗從。佗曰:若又共二徼大罪也。《註》謂兼二職。《荀子·議兵篇》權出於一者强,權出於二者弱。《史記·韓信傳》功無二於天下。《前漢·嚴助傳》詔曰:子在朕前之時,知略輻輳,以爲天下少雙,海內寡二。

巽二,風神名。

古貨布文帝字。見《六書略》。二。

【十】

十【子集下】【十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韻會》是執切《集韻》寔入切《正韻》寔執切,音拾。《說文》十,數之具也。一爲東西,丨爲南北,則四方中央具矣。易,數生于一,成于十。《易·繫辭》天九地十。《前漢·韓安國傳》利不十者,不易業。

通作什。《孟子》或相什百。《前漢·谷永傳》天所不饗,什倍於前。《枚乗傳》此其與秦地相什,而功相百。

《韻會》令官文書借作拾。

《陸游老學菴筆記》轉平聲,可讀爲諶。白樂天詩:綠浪東西南北路,紅欄三百九十橋。宋文安公宮詞:三十六所春宮館,一一香風送管絃。鼂以道詩:煩君一日殷勤意,示我十年感遇詩。

【夜】

夜【丑集下】【夕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耶去聲。日入爲夜,與晝對。《夏小正》時有養夜。《註》猶言永夜也。《周禮·秋官·司寤氏》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衞宏·漢舊儀》晝漏盡,夜漏起,省中黃門持五夜。《註》晝有朝禺中晡夕,夜有甲乙丙丁戊。漢制,金吾掌宮外,戒非常,惟元夜弛禁,前後各一日,謂之放夜。

宣夜,窺天之器。《蔡邕·釋誨》言天體者有三,一曰周髀,二曰宣夜,三曰渾天。

夜明,祭月之坎。《禮·祭法》夜明,祭月也。

武宿夜,武舞曲名。《禮·祭統》舞莫重於武宿夜。

子夜,晉曲名。《樂府·解題》昔女子名子夜者造此聲,其聲甚哀。

國名。西夜,去長安萬三百五十里,見《前漢·西域傳》。

夜郞,在播州。見《蜀記》。

《史記·夏本紀》桀鑿池爲夜宮。

使夜,漢宮官名,見《外戚傳》。

不夜,城名,在西夏。《杜甫詩》無風雲出塞,不夜月臨關。《邵氏聞見錄》無風塞,不夜城,西夏有其地,王詔經略西邊至其處。《齊地記》齊有不夜城,古者有日夜照于東境,萊子立此城,以不夜爲名。

墓穴曰夜臺,一曰長夜。《古詩》築此長夜室。

嘉夜,草名。《前漢·禮樂志郊祀歌》俠嘉夜,蘭芳。《註》俠挾同。嘉夜,芳草也。《楊愼·轉注》作液,非。

姓,見《通志》。

《集韻》夷益切,音亦。東海縣名。

他歷切,音惕。列子湯問篇,師曠方夜擿耳,俛首而聽之,弗聞其聲,見《古今轉注》。

通御韻。《屈原·離騷》吾令鳳凰飛騰兮,繼之以日夜。飄風屯其相離兮,率雲霓而來御。

古通箇韻。《作叶,非。

叶羊洳切,音豫。《詩·唐風》夏之日,冬之夜。叶下居,居音倨。

叶以灼切,音龠。《詩·小雅》三事大夫,莫肯夙夜。叶下惡。《說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从夕,。

相关诗句
作如是观能几焉 登封观日世不少 人间儿女醯鸡然 分阴寸晷正可惜 倾恋惟有葵心坚 苍梧不返放勋死 入夷出晋谁与怜 归来玩愒复弄影 乍睹莫不心虔虔 古今圣贤几登此 神光灿烂生蛟涎 回视秦碑与汉篆 八荒草木皆新鲜 山如鳞甲水如带 西北迤逶生霞烟 泣余收泪盼下界 重离赫赫行纯乾 愿保初阳守黄道 稽首再拜清光还 梦醒忽尔登泰岱 单衣尚絅得瓦全 狨号螭泣虎豹舞 忍渴未死甘氓廛 蚊躯螳臂负不起 掩覆白日为元天 羲和湎淫失宾饯 昔何容易沉虞渊 起来恍惚抱影泣 九拜塌额肝胆县 小臣不敢瞠目视 千辛万苦方团圆 上上下下复上下 脱然宝镜开微奁 须臾眉黛抹天杪 扶桑望决眼欲穿 秋深露重湿我趾 金楼宝阙蒸琼田 玄云荏苒幻紫色 隐隐红罅开东边 {左足右盘}跣一气涉观顶 被公吞了丹砂元 诸公拍手笑于后 翩跹搀夺诸公前 忙迷扶策抉草莽 若欲观日今当前 少需道人谓予曰 湔肠涤胃玉女泉 深衣端坐愈不寐 笑我历辘狂且颠 偕行诸子大鼾睡 一宵十起无宁眠 窗明斗落惧失晓 明月正值奎娄躔 是时八月二十夜 如乘析木栖微垣 濯足就宿会真殿 扪参历井登其巅 竟游曲阜至岱岳 得来邹鲁拜圣贤 谁知白发际同轨 安得臂羽如飞仙 几回掩卷信且惑 尘世正尔沉元元 天门钟鼓报清晓 崖撞石裂声填填 火轮磨荡上复下 鸡鸣海水如炊煎 甚言抱鸡候其上 窃疑板墨多夸传 稔闻泰山有日观 丸中久矣和乾圜 日月东行天左旋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