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析理

出自:宋代·周文璞《正字南仲祭诗》

拼音:[dú,dòu][shū][yǔ,yù,yú][xī][lǐ]

平仄:平平平平仄

昭阳作噩冬,愁云凝上苍。
我堕豀谷底,卤莽闻公丧。
哲人困中寿,颇谓告者狂。
继执邸吏符,踯蹢抽肝肠。
又闻敛魂魄,玉色貌愈强。
环泣甚危苦,精气都不扬。
一朝委垕地,千岁还天常。
峨冠谢成均,射策何巍昂。
连践中秘书,检校四库藏。
象纬识校尉,篇编嘉议郎。
麟游夜阁黑,凤去旻霄黄。
惟初典郡学,吐血谤可伤。
积叠高于山,党谳空销亡。
故老解嘘枯,新人工绝吭。
灼灼藻火衣,可使绽作裳。
竟罢奉面对,射策裨君王。
愧负临轩恩,穹林摧栋梁。
往者流传诬,圣贤失堤防。
颓裂在眼前,恓怆遥相望。
二纪获敬事,实亚衿佩行。
尝窃季弟称,朽秽敢自将。
束教濡雨露,采撷参差香。
虽罹颠沛忧,梦寐敢自忘。
翻思说待对,按述何微茫。
嗟此盛壮时,倾耳殊匆忙。
但觉异清浊,安知为死生。
发栉逮细碎,罗列置箧箱。
前年日重九,西归旧台城。
蒙索新句咏,挛缩纸半张。
卷头七字吟,持以献我兄。
称许极铢两,逢人便增评。
出示巩雒跋,文字逾西京。
鼎器写饕餮,肉翅两目长。
款曲弥日留,振刷家苑翔。
池水正清洁,砚乱纵横。
斯时惜晼暮,玄袂欹秋阳。
徐步引升榭,如诉后别殃。
命之返里庐,凭籍蜚晚英。
读书与析理,旦旦拘限程。
尔搜嵩磵微,乙亥事颇详。
谨勿摹巷记,视此小传成。
亦勿痛拣择,因笔为文章。
倚棹望江浦,披榛穿翳荒。
掊击祛鬼野,乡志始竄更。
警策入心腹,陡谓千驷轻。
谁子料承应,才间一籥赢。
敕厨具节馔,髹盘糕菊芳。
终席岌飞动,漏下楼鼓镗。
划见睽孤占,{左炎右见}{左炎右见}拖晶荧。
姬孔情可测,一身行自当。
日斜亡集舍,螯跪亡妖祥。
国典啬左丘,地下收回商。
师门锡休诔,恸哭发幽荣。
滕抱倏怊怅,薛譔方施行。
茂洪既篹缀,彷佛日月光。
门户变化久,咫尺未可量。
贫疢裹祭缓,偶然值清明。
雨寒送魂来,素筵见亲情。
熟食侑介推,覆杯嗥后皇。
谅此心靡他,庶几下歆飨。

查看原文

注释

【读书】1.看着书本,出声地或不出声地读:~声ㄧ~笔记 ㄧ~得间(读书时能发现问题)。 2.指学习功课:他~很用功。 3.指上学:当时,我还在~ㄧ他在那个中学读过一年书。
【析理】剖析事理。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读】

讀【酉集上】【言部】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獨。《說文》誦書也。《徐鍇曰》讀猶瀆也。若四瀆之引水也。《詩·鄘風》中冓之言,不可讀也。《毛傳》抽也。《鄭箋》抽猶出也。《朱傳》誦言也。《禮·文王世子》冬讀書,典書者詔之。

樂名。《周禮·春官·大司樂疏》《孝經緯》云:祝融之樂曰《屬讀》。

曲名。《唐書·禮樂志》《讀曲》,宋人爲彭城王義康作也。

官名。《唐書·百官志》集賢殿書院有侍讀學士,掌承旨撰集文章,校理經籍。

姓,見《姓苑》。

《集韻》《韻會》大透切,音豆。義同。《周禮·天官·宮正註》鄭司農讀火絕之。《釋文》徐音豆。

《增韻》句讀,凡經書成文語絕處謂之句。語未絕而點分之以便誦詠,謂之讀。今祕省挍書式:凡句絕,則點於字之旁讀,分則微點於字之中閒。

《韻會》通作投。《馬融·長笛賦》察度於句投。《註》說文曰:逗,止也。投與逗古字通,音豆。投,句之所止也。○按此則讀與逗通。逗又與投通。

叶亭歷切,音狄。《蘇轍·醉吟庵詩》詩成付與醉中讀,知有淸溪可終日。

【书】

書【辰集上】【曰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傷魚切《集韻》《韻會》《正韻》商居切,,著也。从聿从者。隷省作書。《易·繫辭》上古結繩而治,後世聖人易之以書契。《註》書契,所以決斷萬事也。《周禮·地官·大司徒》六藝:禮、樂、射、御、書、數。《註》書,六書之品。

《地官·保氏》乃敎之六藝,五曰六書。《註》六書:象形、會意、轉注、處事、假借、諧聲。《許愼·說文序》黃帝之史倉頡初造書契,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

書有六體。《前漢·藝文志》六體者,古文、奇字、篆書、隷書、繆篆、蟲書。

《說文》書有八體: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蟲書,五曰摹印,六曰署書,七曰殳書,八曰隷書。

《尙書序疏》諸經史因物立名,物有本形,形從事著,聖賢闡敎,事顯於言,言愜羣心,書而示法,旣書有法,因號曰書。故百氏六經總曰書也。《史記·禮書註》書者,五經六籍總名也。《釋名》書,庶也。紀庶物也。

《詩·小雅》畏此書。

《周禮·天官·司書註》主計會之簿書。

《左傳·昭六年》鄭人鑄書於鼎。

《左傳·昭六年》叔向使詒子產書。○按卽書牘也。

《前漢·董仲舒傳》對亡應書者。《註》書,謂詔書也。

官名。《前漢·成帝紀》初置尙書,員五人。

《百官公卿表》中書謁者。

【与】

与【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和也。《戰國策》內猶亂,與猶和也。

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姓。

《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析】

析【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音錫。《說文》破木也。《詩·齊風》析薪如之何,非斧不克。一曰折也。

分也。《書·堯典》厥民析。《孔安國傳》丁壯就功,老弱分析也。

剖析。《晉·陶潛·移居詩》疑義相與析。

《史記·律書》寅曰析木。

國名。《書·禹貢》崐崘析支渠搜。

地名。析城,屬冀州。

邑名。《左傳·僖二十五年》秦取析矣。

《尸子》虹蜺爲析翳。

《類篇》相支切,音斯。《周禮·天官·醢人》饋食之豆析。

草名。張揖曰:析似燕麥。

平聲。《唐韻》息黎切。《史記·五帝紀》析支、渠廀。《索隱》作鮮支、渠搜。鮮析音相近,古讀鮮爲斯。

息例切,音近賜。《後漢·西羌傳》濵于賜支。《註》賜支者,禹貢所謂析支者也。

【理】

理【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良止切《集韻》《韻會》兩耳切《正韻》良以切,音里。《說文》治玉也。《徐曰》物之脈理,惟玉最密,故从玉。《淮南子·覽冥訓》夏桀之時,金積折廉,璧襲無理。《註》用之煩數,皆鈍而無文。

《說文徐註》治玉治民皆曰理。《書·周官》論道經邦,燮理隂陽。《前漢·循吏傳》政平訟理。

《玉篇》正也。《左傳·成二年》先王疆理天下。《註》理,正也。

《玉篇》道也。《廣韻》義理。《易·繫辭》易而天下之理得矣。《史記·平原君傳》謂公孫龍曰:公無復與孔子高辨事也。其人理勝於辭,公辭勝於理,辭勝於理,終必受詘。《皇極經世》天下之數出於理,違理則入於術,世人以數而入於術,故失於理也。

性也。《禮·樂記》天理滅矣。《註》理,猶性也。

條理也。《易·繫辭》俯以察於地理。《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條理,故稱理也。

《說卦》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禮·中庸》文理密察。《朱註》理,條理也。

《禮·樂記》理發諸外,而民莫不承順。《註》理,容貌之進止也。

《玉篇》文也。《前漢·周勃傳》縱理入口。《唐書·太宗紀》本心不正,則脈理皆斜。

《增韻》膚肉之閒爲湊理,以其有脈理也。《禮·內則》薄切之,必絕其理。《杜甫詩》肌理細膩骨肉勻。

分也。《禮·樂記》樂者,通倫理者也。《註》理,分也。《釋文》分,扶問反。

賴也。《孟子》大不理於口。

《廣韻》料理。《晉書·桓冲傳》冲謂徽之曰:在府日久,當相料理。

《韻會》治獄官曰理。《禮·月令》孟秋之月,命理瞻傷,察創視折。《註》理,治獄官也。《史記·循吏傳》李離者,晉文公之理也。

媒也。《屈原·離騷》解佩纕以結言兮,吾令蹇修以爲理。《註》使古賢蹇修而爲媒理也。五臣云:令蹇脩爲媒,以通辭理。

姓。《五音集韻》臯陶爲大理,因官氏焉,殷有理徵。

紙名。《博物志》南海以海苔爲紙,其理倒側,故名側理。

《正字通》大理,古滇夷國名。自唐始通中國,歷蒙趙楊段四姓,俱僭稱帝。至元始臣服中國,稱總管,及明而亡,改爲大理府,屬雲南。

與李通。《左傳·昭十三年》行理之命。《註》使人也。《周語》行理以節逆之。賈逵註小行人也。孔晁註亦作李。《前漢·天文志》騎官左角曰理。《史記·天官書》作李。

相关诗句
庶几下歆飨 谅此心靡他 覆杯嗥后皇 熟食侑介推 素筵见亲情 雨寒送魂来 偶然值清明 贫疢裹祭缓 咫尺未可量 门户变化久 彷佛日月光 茂洪既篹缀 薛譔方施行 滕抱倏怊怅 恸哭发幽荣 师门锡休诔 地下收回商 国典啬左丘 螯跪亡妖祥 日斜亡集舍 一身行自当 姬孔情可测 {左炎右见}{左炎右见}拖晶荧 划见睽孤占 漏下楼鼓镗 终席岌飞动 髹盘糕菊芳 敕厨具节馔 才间一籥赢 谁子料承应 陡谓千驷轻 警策入心腹 乡志始竄更 掊击祛鬼野 披榛穿翳荒 倚棹望江浦 因笔为文章 亦勿痛拣择 视此小传成 谨勿摹巷记 乙亥事颇详 尔搜嵩磵微 旦旦拘限程 读书与析理 凭籍蜚晚英 命之返里庐 如诉后别殃 徐步引升榭 玄袂欹秋阳 斯时惜晼暮 砚乱纵横 池水正清洁 振刷家苑翔 款曲弥日留 肉翅两目长 鼎器写饕餮 文字逾西京 出示巩雒跋 逢人便增评 称许极铢两 持以献我兄 卷头七字吟 挛缩纸半张 蒙索新句咏 西归旧台城 前年日重九 罗列置箧箱 发栉逮细碎 安知为死生 但觉异清浊 倾耳殊匆忙 嗟此盛壮时 按述何微茫 翻思说待对 梦寐敢自忘 虽罹颠沛忧 采撷参差香 束教濡雨露 朽秽敢自将 尝窃季弟称 实亚衿佩行 二纪获敬事 恓怆遥相望 颓裂在眼前 圣贤失堤防 往者流传诬 穹林摧栋梁 愧负临轩恩 射策裨君王 竟罢奉面对 可使绽作裳 灼灼藻火衣 新人工绝吭 故老解嘘枯 党谳空销亡 积叠高于山 吐血谤可伤 惟初典郡学 凤去旻霄黄 麟游夜阁黑 篇编嘉议郎 象纬识校尉 检校四库藏 连践中秘书 射策何巍昂 峨冠谢成均 千岁还天常 一朝委垕地 精气都不扬 环泣甚危苦 玉色貌愈强 又闻敛魂魄 踯蹢抽肝肠 继执邸吏符 颇谓告者狂 哲人困中寿 卤莽闻公丧 我堕豀谷底 愁云凝上苍 昭阳作噩冬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