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和白兼元

出自:宋代·张伯玉《蓬莱阁閒望写怀》

拼音:[chàng][hé,hè,huó,huò,hú][bái][jiān][yuán]

平仄:仄平平平平

越绝开华国,姚虞启后昆。
昔闻句允霸,今作帝王藩。
地得东南重,山侔岳渎尊。
平湖来万壑,翠袖列千门。
市井鱼盐合,居人组绣繁。
牙旗开物表,州宅倚云根。
六郡趋麟节,三峰出雉垣。
秦游前事废,禹画旧书存。
雁鹜来还去,鲸波吐复吞。
菱歌秋溆远,江信暮潮浑。
石古寒松偃,楼危昼霭昏。
冷光浓可截,秀色净无痕。
露嫋还堤柳,风飞列寺旛。
深林藏杞梓,芳径杂兰荪。
巧笑花争艳,嬉游玉斗温。
画船鵰鷁迅,绛袖绮霞翻。
有意皆行乐,无忧可莳萱。
乡惟知俎豆,士亦贲丘樊。
巨舶联艘至,交衢百货蕃。
敲冰呈巧手,织素竞交鸳。
丽圃红柑亚,通畦紫芋蹲。
茶先春入焙,筍带雪黏盆。
异萼随时坼,清香触处歕。
吴趋惭种蠡,楚些陋湘沅。
往事图难尽,前修孰可援。
风流王与谢,唱和白兼元
顾我栖儒窦,胡为属使鞬。
迂疏非吏法,蹇浅是辞源。
谬览先生策,谁调伯氏埙。
翦裁迷幅尺,追琢昧{左王右與}璠。
学术何曾取,名场辄屡奔。
技甘同{左鼠右石}鼠,化敢望溟鲲。
将幕闲留滞,乌台误选抡。
埋轮惭避俗,折槛畏当轩。
坎{左土右稟}人奚顾,羁孤舌但扪。
爱书疑有癖,怕事欲无言。
薪米支离叟,蹄盂炙轂髠。
一为华省吏,三驾使君轓。
蹭蹬慵成性,龙锺病愈惛。
因怀邸中绂,来访道山园。
税鞅红尘外,班条碧海垠。
披襟澄沆瀣,缓带涤潺湲。
乐岁欢康洽,高黌礼让敦。
南宫罗俊彦,东箭蔼瑶琨。
退食求凋弊,吹毛析滞冤。
庖刀怯余刃,{左木右畾}剑喜平反。
重禄容虚受,期民肯惮烦。
问贤思水薤,教俗养鸡豚。
{左禾右罷}稏西成稻,逍遥北海樽。
吏符多鹤立,僚友尽鸿骞。
讵听棠阴颂,聊祛缿讼諠。
行歌齐击壤,坐啸比啼猨。
洞邃宜招隐,时清耻叫阍。
嗫嚅挥醉笔,伛偻曝晴暾。
蹑险齎长屐,寻幽叱短辕。
穷通方自适,语默且休论。
厌把诗筒发,欣逢酒{左亦下巾}掀。
桔槔肥果茹,竹马戏儿孙。
以此为官业,何由报主恩。
冰霜徒{左厉右力}操,渊谷可惊魂。
蕙帐羞逋客,庭{左豸右亘}鄙素餐。
行当解簪绂,归老白云邨。

查看原文

注释

【唱和】1.歌唱时此唱彼和。语出《诗.郑风.萚兮》:"叔兮伯兮,倡予和女。"陆德明释文:"本又作"唱"。" 2.指音律相合。 3.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 4.以诗词相酬答。 5.比喻彼此和谐融洽,多指夫妇关系。唱和(-hè) : 1.按别人诗的原韵,另作一诗,表示对前诗的应和:唱和词章|诗酒唱和。 2.互相呼应、配合(多含贬义):东西唱和互相扇动。 3.比喻关系融洽和谐(多指夫妇关系):夫妇俩配合默契,唱和融洽。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唱】

唱【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尺亮切,音厰。《說文》導也。《玉篇》禮記曰:一唱而三歎。○按《樂記》今本作倡。

《廣韻》發歌也。《廣韻》亦作誯。《集韻》亦作昌。

【和】

和【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咊龢《廣韻》《正韻》戸戈切《集韻》《韻會》胡戈切,音禾。《廣韻》順也,諧也,不堅不柔也。《書·堯典》協和萬邦。

《舜典》律和聲。《易·乾卦》保合太和。《中庸》發而皆中節謂之和。

《書·堯典》乃命羲和。《註》羲氏,和氏,主曆象授時之官。

《詩·小雅》和鸞雝雝。《傳》在軾曰和,在鑣曰鸞。《疏》和,亦鈴也,以其與鸞相應和,故載見曰和鈴央央是也。《廣韻》本作鉌。

《爾雅·釋樂》大笙謂之巢,小笙謂之和。《註》和,十三簧。

《周禮·夏官·大司馬》以旌爲左右和之門。《註》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戰國策》與秦交和而舍。

《諡法》不剛不柔曰和。

和夷,地名。《書·禹貢》和夷底績。

雲和,地名。《周禮·春官·大司樂》雲和之琴瑟。

《廣韻》州名,在淮南,漢屬九江郡,齊爲和州。

《韻會》西和州,秦蒙恬築長城始此,唐爲岷州,宋攺西和州。

《廣韻》姓也。本自羲和之後,一云卞和之後,晉有和嶠。

《正字通》養和,今之靠背也。李泌采異木蟠枝以隱背,號曰養和。

《松陵集》皮日休以五物送魏不琢,有烏龍養和,桐廬養和。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胡臥切,禾去聲。《廣韻》聲相應。《易·中孚》鳴鶴在隂,其子和之。

《爾雅·釋樂》徒吹謂之和。

《集韻》調也。《禮·檀弓》竽笙備而不和。

《禮運》五味,六和,十二食,還相爲質也。《註》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加以滑甘,是謂六和。

《禮器》甘受和。《釋文》和,戸臥反。《周禮·天官》內饔掌王及后世子膳羞之割烹煎和之事。

【白】

白【午集中】【白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禮·檀弓》殷人尚白。

《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前漢·也。

《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兼】

兼【子集下】【八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音縑。《說文》幷也。从手禾。兼持二禾也。《徐曰》會意。秉持一禾,兼持二禾。可兼持者,莫若禾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前漢·王莽傳》縣宰缺者,數年守兼。《註》師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

姓。《韻會》衞公子兼之後。

【元】

元【子集下】【儿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愚袁切,音原。《精薀》天地之大德,所以生生者也。元字从二从人,仁字从人从二。在天爲元,在人爲仁,在人身則爲體之長。《易·乾卦》元者,善之長也。

《爾雅·釋詁》元,始也。

《廣韻》長也。

大也。《前漢·哀帝紀》夫基事之元命。《註》師古曰:更受天之大命。

首也。《書·益稷》元首明哉。《前漢·班固敘傳》上正元服。《註》師古曰:元,首也。故謂冠爲元服。

本也。《後漢·班固傳》元元本本。

百姓曰元元。《戰國策》制海內,子元元。《史記·文帝本紀》以全天下元元之民。《註》古者謂人云善人,因善爲元,故云黎元。其言元元者,非一人也。

《公羊傳·隱元年》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左傳註》凡人君卽位,欲其體元以居正,故不言一年一月。《羅泌·路史》元者,史氏之本辭也。君卽位之一年稱元,古之史皆然。書太甲元年維元祀,虞夏有元祀之文,非春秋始爲法也。

氣也。《公羊傳註》變一爲元。元者,氣也。

正月一日曰元日。《書·舜典》月正元日。《註》朔日。

諡法,行義悅民,始建國都,主義行德,曰元。

姓。《韻會》左傳,衞大夫元咺。

後魏孝文拓拔氏爲元氏,望出河南。

《韻補》叶虞雲切,音輑。《桓譚·仙賦》呼則出故,翕則納新。夭矯經引,積氣關元。《史記·敘傳》莊王之賢,乃復國非文韻。

相关诗句
归老白云邨 行当解簪绂 庭{左豸右亘}鄙素餐 蕙帐羞逋客 渊谷可惊魂 冰霜徒{左厉右力}操 何由报主恩 以此为官业 竹马戏儿孙 桔槔肥果茹 欣逢酒{左亦下巾}掀 厌把诗筒发 语默且休论 穷通方自适 寻幽叱短辕 蹑险齎长屐 伛偻曝晴暾 嗫嚅挥醉笔 时清耻叫阍 洞邃宜招隐 坐啸比啼猨 行歌齐击壤 聊祛缿讼諠 讵听棠阴颂 僚友尽鸿骞 吏符多鹤立 逍遥北海樽 {左禾右罷}稏西成稻 教俗养鸡豚 问贤思水薤 期民肯惮烦 重禄容虚受 {左木右畾}剑喜平反 庖刀怯余刃 吹毛析滞冤 退食求凋弊 东箭蔼瑶琨 南宫罗俊彦 高黌礼让敦 乐岁欢康洽 缓带涤潺湲 披襟澄沆瀣 班条碧海垠 税鞅红尘外 来访道山园 因怀邸中绂 龙锺病愈惛 蹭蹬慵成性 三驾使君轓 一为华省吏 蹄盂炙轂髠 薪米支离叟 怕事欲无言 爱书疑有癖 羁孤舌但扪 坎{左土右稟}人奚顾 折槛畏当轩 埋轮惭避俗 乌台误选抡 将幕闲留滞 化敢望溟鲲 技甘同{左鼠右石}鼠 名场辄屡奔 学术何曾取 追琢昧{左王右與}璠 翦裁迷幅尺 谁调伯氏埙 谬览先生策 蹇浅是辞源 迂疏非吏法 胡为属使鞬 顾我栖儒窦 唱和白兼元 风流王与谢 前修孰可援 往事图难尽 楚些陋湘沅 吴趋惭种蠡 清香触处歕 异萼随时坼 筍带雪黏盆 茶先春入焙 通畦紫芋蹲 丽圃红柑亚 织素竞交鸳 敲冰呈巧手 交衢百货蕃 巨舶联艘至 士亦贲丘樊 乡惟知俎豆 无忧可莳萱 有意皆行乐 绛袖绮霞翻 画船鵰鷁迅 嬉游玉斗温 巧笑花争艳 芳径杂兰荪 深林藏杞梓 风飞列寺旛 露嫋还堤柳 秀色净无痕 冷光浓可截 楼危昼霭昏 石古寒松偃 江信暮潮浑 菱歌秋溆远 鲸波吐复吞 雁鹜来还去 禹画旧书存 秦游前事废 三峰出雉垣 六郡趋麟节 州宅倚云根 牙旗开物表 居人组绣繁 市井鱼盐合 翠袖列千门 平湖来万壑 山侔岳渎尊 地得东南重 今作帝王藩 昔闻句允霸 姚虞启后昆 越绝开华国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