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趋惭种蠡

出自:宋代·张伯玉《蓬莱阁閒望写怀》

拼音:[wú][qū,cù][cán][zhǒng,zhòng,chóng][lǐ]

平仄:平平平平仄

越绝开华国,姚虞启后昆。
昔闻句允霸,今作帝王藩。
地得东南重,山侔岳渎尊。
平湖来万壑,翠袖列千门。
市井鱼盐合,居人组绣繁。
牙旗开物表,州宅倚云根。
六郡趋麟节,三峰出雉垣。
秦游前事废,禹画旧书存。
雁鹜来还去,鲸波吐复吞。
菱歌秋溆远,江信暮潮浑。
石古寒松偃,楼危昼霭昏。
冷光浓可截,秀色净无痕。
露嫋还堤柳,风飞列寺旛。
深林藏杞梓,芳径杂兰荪。
巧笑花争艳,嬉游玉斗温。
画船鵰鷁迅,绛袖绮霞翻。
有意皆行乐,无忧可莳萱。
乡惟知俎豆,士亦贲丘樊。
巨舶联艘至,交衢百货蕃。
敲冰呈巧手,织素竞交鸳。
丽圃红柑亚,通畦紫芋蹲。
茶先春入焙,筍带雪黏盆。
异萼随时坼,清香触处歕。
吴趋惭种蠡,楚些陋湘沅。
往事图难尽,前修孰可援。
风流王与谢,唱和白兼元。
顾我栖儒窦,胡为属使鞬。
迂疏非吏法,蹇浅是辞源。
谬览先生策,谁调伯氏埙。
翦裁迷幅尺,追琢昧{左王右與}璠。
学术何曾取,名场辄屡奔。
技甘同{左鼠右石}鼠,化敢望溟鲲。
将幕闲留滞,乌台误选抡。
埋轮惭避俗,折槛畏当轩。
坎{左土右稟}人奚顾,羁孤舌但扪。
爱书疑有癖,怕事欲无言。
薪米支离叟,蹄盂炙轂髠。
一为华省吏,三驾使君轓。
蹭蹬慵成性,龙锺病愈惛。
因怀邸中绂,来访道山园。
税鞅红尘外,班条碧海垠。
披襟澄沆瀣,缓带涤潺湲。
乐岁欢康洽,高黌礼让敦。
南宫罗俊彦,东箭蔼瑶琨。
退食求凋弊,吹毛析滞冤。
庖刀怯余刃,{左木右畾}剑喜平反。
重禄容虚受,期民肯惮烦。
问贤思水薤,教俗养鸡豚。
{左禾右罷}稏西成稻,逍遥北海樽。
吏符多鹤立,僚友尽鸿骞。
讵听棠阴颂,聊祛缿讼諠。
行歌齐击壤,坐啸比啼猨。
洞邃宜招隐,时清耻叫阍。
嗫嚅挥醉笔,伛偻曝晴暾。
蹑险齎长屐,寻幽叱短辕。
穷通方自适,语默且休论。
厌把诗筒发,欣逢酒{左亦下巾}掀。
桔槔肥果茹,竹马戏儿孙。
以此为官业,何由报主恩。
冰霜徒{左厉右力}操,渊谷可惊魂。
蕙帐羞逋客,庭{左豸右亘}鄙素餐。
行当解簪绂,归老白云邨。

查看原文

注释

【吴趋】1.犹吴门,指吴地。门外曰趋。 2.见"吴趋曲"。
【种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范蠡的并称。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吴】

吴【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俗吳字。《吳志·薛綜傳》無口爲天,有口爲吴。《正字通》此借字形爲諧語,非吴字本義。《正韻》吳字註亦作吴,非。(吳)〔古文〕音吾。國名。《史記·吳太伯世家》太伯之奔荆蠻,自號句吳。《註》宋衷曰:句吳,太伯始所居地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秦置,高帝六年爲荆國,十二年,更名吳。亦縣名。《前漢·地理志》會稽郡吳縣。

《說文》郡也。《後漢·郡國志》吳郡,順帝分會稽置。《韻會》吳郡、吳興、丹陽爲三吳。《正字通》水經以吳興、吳郡、會稽爲三吳。指掌圖以蘇、常、湖爲三吳,其說不同。

《齊語》西服㳅沙西吳。《註》雍州之地。

天吳,水神也。《郭璞·山海經贊》八頭十尾,人面虎身。龍據兩川,威無不震。

《說文》姓也。《廣韻》太伯之後,因以命氏。

《方言》大也。《說文》大言也。《詩·周頌》不吳不敖。《傳》吳,譁也。

《魯頌》不吳不揚。《說文註》大言故夨大口以出聲。今寫詩者,攺吳作㕦,又音乎化切,其謬甚矣。《釋文》吳,舊如字。何承天云:从口下大,故魚之大口者名㕦,胡化反,此音恐驚俗也。按《說文》《釋文》俱云吳作㕦讀,非。而《玉篇》《廣韻》《集韻》《類篇》《韻會》諸書,吳字亦皆無去聲一音,惟正韻收吳入禡韻,詩朱註亦作去聲讀。未知孰是,存以備考。

《集韻》元俱切,音愚。虞古作吳。註詳虍部七畫。《釋名》吳,虞也。太伯讓位而不就,歸封于此,虞其志也。

與娛通。《詩·周頌》不吳不敖。《疏》正義曰:人自娛樂,必讙譁爲聲。故以娛爲譁也。定本娛作吳。

【趋】

趨【酉集中】【走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七逾切《集韻》《韻會》《正韻》逡須切,取平聲。《說文》走也。《博雅》行也。《釋名》疾行曰趨。趨,赴也,赴所至也。《詩·齊風》巧趨蹌兮。《疏》趨,今之捷步。《禮·曲禮》帷薄之外不趨。《註》行而張足曰趨。《爾雅·釋宮》門外謂之趨。《古今注》《吳趨行》,吳人以歌其地。陸機《吳趨行》曰:聽我歌吳趨。趨,步也。

樹名。《齊民要術》自餘雜木,䑕耳,䖟趨各其時。

《集韻》趨玉切。同促。《禮·樂記》衞音趨數煩志。《註》趨數,讀爲促速。

《祭義》其行也趨趨以數。《前漢·高帝紀》令趨銷印。《註》師古曰:趨,讀曰促。促,速也。

與趣同。《禮·月令》乃命有司趣民收斂。《釋文》趣,本又作趨,音促。

《史記·天官書》其趨舍而前曰嬴。《註》索隱曰:趨音聚,謂促也。

《集韻》逡遇切,音覻。行之速也。

此苟切,音㔌。趣馬,或作趨馬。

《集韻》《類篇》千句切,音娶。行也,速也。《詩·齊風》巧趨蹌兮。《釋文》又七遇反。

《韻補》叶雌由切。《易林》車馳人趨,卷甲相仇。《五經文字》趨从芻,作多者訛。《廣韻》俗作趍。趍本音池。《集韻》或作。

【惭】

慚【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集韻》慙,或書作慚。

【种】

种【午集下】【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廣韻》直弓切《集韻》《韻會》《正韻》持中切,音蟲。稚也。

姓。後漢司徒种暠。(種)〔古文〕音腫。穀種也。《詩·大雅》誕降嘉種。《周禮·地官·草人》以物地相其宜,而爲之種。

《夏官·職方氏》豫州,其穀宜五種。《註》黍稷菽麥稻。

種類。《書·盤庚》無俾易種于兹新邑。《史記·高帝紀》恐事不就後,秦種族其家。《後漢·竇融傳》此遺種處也。

地名。《史記·貨殖傳》楊平陽西賈秦翟,北賈種代。《註》種在恆州石邑縣,北蓋蔚州也。

外域國名。《後漢·任延傳》武威郡,北當匈奴,南接種羌,民畏宼抄,多棄田業。

《莊子·胠篋篇》舍夫種種之機。《註》種種,謹慤貌。

《增韻》種種,猶物物也。

髮短貌。《左傳·昭三年》余髮如此種種。

《廣韻》之用切《集韻》朱用切,音偅。蓺植也,布也。《書·大禹謨》臯陶邁種德。《註》種,布也。種物必布於地,故爲布也。《史記·李斯傳》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前漢·律歷志》鶉首初井十六度,芒種。《正字通》說文種,先穜後孰也。从禾,重聲,直容切。穜,蓺也,从禾童聲,之用切,分穜種爲二。按,詩重穋借用重字,說文似與詩異。

童聲,與之用之音反。蓺與種植之種通。周禮種植之種與書傳所用種字皆同,當从經傳爲正。舊音同,音蟲,皆非。

【蠡】

蠡【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5画

〔古文〕音禮。《說文》蟲齧木中也。

彭蠡,澤名。《書·禹貢》東匯澤爲彭蠡。《註》彭蠡,在揚州之西界。

鄰知切,音離。《史記·匈奴傳》置左右賢王,左右谷蠡。

《韻會》憐題切,音黎。瓠瓢也。《前漢·東方朔傳》以蠡測海。

《唐韻古音》落戈切,音騾。義同。

《玉篇》蠡蠡,行列貌。《劉向·九歎》登長陵而四望兮,覽芷圃之蠡蠡。

山名。《揚雄·長楊賦》燒熐蠡。《註》熐蠡,山名。

人名。《晉書·姚弘載記》姚墨蠡。《宋書·桂陽王休範傳》杜墨蠡。

與螺通。《類篇》蚌屬。聖人法蠡蚌,而閉戸見文子。

《集韻》魯果切,音裸。瘯蠡,皮肥。一曰疥病。《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

《集韻》力至切,音利。蟲名。

郞計切,音麗。《揚子·方言》參、蠡,分也。《郭註》謂分割也。齊曰參,楚曰蠡。亦作䗍。

相关诗句
归老白云邨 行当解簪绂 庭{左豸右亘}鄙素餐 蕙帐羞逋客 渊谷可惊魂 冰霜徒{左厉右力}操 何由报主恩 以此为官业 竹马戏儿孙 桔槔肥果茹 欣逢酒{左亦下巾}掀 厌把诗筒发 语默且休论 穷通方自适 寻幽叱短辕 蹑险齎长屐 伛偻曝晴暾 嗫嚅挥醉笔 时清耻叫阍 洞邃宜招隐 坐啸比啼猨 行歌齐击壤 聊祛缿讼諠 讵听棠阴颂 僚友尽鸿骞 吏符多鹤立 逍遥北海樽 {左禾右罷}稏西成稻 教俗养鸡豚 问贤思水薤 期民肯惮烦 重禄容虚受 {左木右畾}剑喜平反 庖刀怯余刃 吹毛析滞冤 退食求凋弊 东箭蔼瑶琨 南宫罗俊彦 高黌礼让敦 乐岁欢康洽 缓带涤潺湲 披襟澄沆瀣 班条碧海垠 税鞅红尘外 来访道山园 因怀邸中绂 龙锺病愈惛 蹭蹬慵成性 三驾使君轓 一为华省吏 蹄盂炙轂髠 薪米支离叟 怕事欲无言 爱书疑有癖 羁孤舌但扪 坎{左土右稟}人奚顾 折槛畏当轩 埋轮惭避俗 乌台误选抡 将幕闲留滞 化敢望溟鲲 技甘同{左鼠右石}鼠 名场辄屡奔 学术何曾取 追琢昧{左王右與}璠 翦裁迷幅尺 谁调伯氏埙 谬览先生策 蹇浅是辞源 迂疏非吏法 胡为属使鞬 顾我栖儒窦 唱和白兼元 风流王与谢 前修孰可援 往事图难尽 楚些陋湘沅 吴趋惭种蠡 清香触处歕 异萼随时坼 筍带雪黏盆 茶先春入焙 通畦紫芋蹲 丽圃红柑亚 织素竞交鸳 敲冰呈巧手 交衢百货蕃 巨舶联艘至 士亦贲丘樊 乡惟知俎豆 无忧可莳萱 有意皆行乐 绛袖绮霞翻 画船鵰鷁迅 嬉游玉斗温 巧笑花争艳 芳径杂兰荪 深林藏杞梓 风飞列寺旛 露嫋还堤柳 秀色净无痕 冷光浓可截 楼危昼霭昏 石古寒松偃 江信暮潮浑 菱歌秋溆远 鲸波吐复吞 雁鹜来还去 禹画旧书存 秦游前事废 三峰出雉垣 六郡趋麟节 州宅倚云根 牙旗开物表 居人组绣繁 市井鱼盐合 翠袖列千门 平湖来万壑 山侔岳渎尊 地得东南重 今作帝王藩 昔闻句允霸 姚虞启后昆 越绝开华国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