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微玉一泓

出自:明代·陆师道《玉女潭题赠吏史部恭甫》

拼音:[cuì][wēi][yù][yī][hóng]

平仄:仄平仄平平

玉阳古洞天,名是神仙宅。
因君地始显,令人思俱逸。
玉冈绕鸾鹄,云庄艺芝术。
修廊俯大观,列卦开玄室。
虹桥迥隔凡,蓍台静研《易》。
生明抱弦月,澄观披云物。
玉虚奠其中,别馆竦而翼。
门前万梅竹,葱蒨丽绵密。
琅玕群玉山,环佩藐姑射。
想当经始时,颇极位置力。
探妙溯邃初,选胜穷搜剔。
爰建玉清祠,实表上真迹。
禅栖俨大士,仙寓蔼羽客。
岧峣玄真阁,杳眇古佛窟。
招邀缁素流,回移造化德。
疏幽美石露,翦莽珍木出。
导涧龙马呈,芟林凤麟集。
青骡张果系,白羖初平叱。
踞狮与驯象,殊状各异质。
巍碣讶天成,承霤雨欲滴。
盘玉拥琳琅,期仙望踞舄。
宴处超然宇,徙倚瑶台侧。
坐对芙容城,一一青可摘。
杯浮缥缈峰,太湖翠如拭。
琪树挺琼枝,独本蘖维十。
幽洞俯灵木,三株原自一。
飞云被绮郁,采药路诘屈。
岂无涘苓者,欲往迷所适。
峦嶂妙连络,草树相蓊郁。
回岩上盘互,侧锦厓四塞。
中为玉女潭,灵源澄水碧。
阴壑天倒开,苍苍疑正色。
月魄堕深谷,宝气浮瑟瑟。
石梁亘清汉,龙鼻吸金液。
伏流转地中,万压争灌射。
翠微玉一泓,渊凝莹沈寂。
稍下泻为湍,琼树上蒙幂。
轮囷寿千载,扶疏影百尺。
曲碕可浮觞,广荫不见日。
屿远始迤逶,峡束遽奔突。
虬鼍奋相角,奰屃怒方勃。
盘涡车轮转,淜湃雷霆击。
飞桥沸万玉,砥柱中流屹。
西行得龙湫,崩厓雷斧劈。
渟々湛碧琳,峭壁漱金骨。
娟娟净如染,杳杳深莫测。
悬舟刚明,俯首度逼仄。
中虚别有天,外视似无域。
井气上通幹,阳光下容隙。
尝观蝘蜒游,知有髯羊蛰。
厓颠虚窾存,犹蜕蜿蜒迹。
灵鬐矫玉柱,莹带流漦白。
其旁洞掞蒨,三折互龂瑽。
恍游君山阳,由唐履其阈。
牖通水犀灵,屋偃龙藏辟。
天碑矗峥嵘,净槃舒的摐。
穿石倚撑拄,飞澜回荡激。
嵌空垂地肺,溢洑交泉脉。
右盘青牛峡,紫气纷可挹。
朝日照金晶,岩下光奕奕。
仰扪瑰宝罗,奇怪不可识。
方坻环玉流,圆折数珠瓅。
赴壑急于奔,缘厓乱如织。
钟窦声始洪,喤喤音孔翕。
回阳势忽旋,怒涌归潮入。
安行孰为达,逆卷竟谁扼。
矶头止青鸟,如欲对以臆。
玄津示吐咽,一气妙呼吸。
吾因灌输理,悟彼苍生术。
眷兹灵异境,信与尘凡隔。
历世甗胜绝,一发迈古昔。
蓬莱岂在远,桃源迩可即。
我来竭幽兴,游览尽微赜。
森奇目屡夺,惝恍神如失。
初来即忘归,欲去更遐历。
君本谪仙人,名犹在绿籍。
帝命主兹山,功成有申锡。
吾闻白玉京,官府足众职。
不如且住世,逍遥领泉石。
愿携金光草,长共尔游息。

查看原文

注释

【翠微】青翠的山色,也指青山:披翠微而列坐|帝子乘风下翠微。
【一泓】1.清水一片或一道。 2.犹言一汪。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翠】

翠【未集中】【羽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七醉切,音綷。《說文》靑羽雀也。出鬰林。《爾雅·釋鳥》翠鷸。《註》似燕,紺色。《疏》李巡曰:鷸一名曰翠,其羽可以爲飾。樊光云:靑羽。出交州。《前漢·賈山傳》飾以翡翠。《註》雄曰翡,雌曰翠。

《南越王趙陀傳》翠鳥幹。《博物志》翡身通黑,惟胸前背上翼後有赤毛。翠身通靑黃,惟六翩上毛長寸餘靑,其飛則羽鳴翠翡翠翡然,因以爲名。

《禮·內則》舒雁翠。《註》舒鴈,鵝也。翠,尾肉也。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謂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名翠微。一說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

姓。《急就篇註》翠氏,楚景萃之後也。避入關三遷,懷土逃匿,改姓爲翠。

【微】

微【寅集下】【彳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非切,音薇。《爾雅·釋詁》幽微也。《易·繫辭》知微知彰。《書·大禹謨》道心惟微。

《廣韻》微,妙也。《禮·禮運》德產之致也精微。

《說文》隱行也。《史記·秦始皇紀》微行咸陽。

《廣韻》細也。《孟子》乃孔子,則欲以微罪行。

《玉篇》不明也。《詩·小雅》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韻會》衰也。《詩·小雅》式微式微。《箋》微乎微者也。《史記·杞世家》杞小微。

《韻會》賤也。《尚書序》虞舜側微。

《爾雅·釋詁》匿微也。《註》微謂逃藏也。《左傳·哀十六年》白公奔山而縊,其徒微之。《註》微,匿也。

《爾雅·釋詁》蔽,微也。《晉語》公子重耳過曹,曹共公聞其駢脅,諜其將浴,設微薄而觀之。《註》微,蔽也。

殺也。《禮·檀弓》禮有微情者。《疏》微,殺也,言賢者喪親,必致滅性,故制使三日而食,哭踊有數,以殺其內情。

伺察也。《前漢·郭解傳》使人微知賊處。《註》微,伺問之也。

《爾雅·釋訓》骭瘍爲微。《註》骭,脚脛。瘍,瘡也。《詩·小雅》旣微且尰。

《韻會》非也。《詩·邶風》微我無酒。

《韻會》無也。《禮·檀弓》齊餓者,不食嗟來之食。曾子曰:微與。《註》微,猶無也。

國名。《書·牧誓》微盧彭濮。《傳》微在巴蜀。

《爾雅·釋山》未及上翠微。《疏》未及頂上,在旁陂陀之處,山氣靑縹色,故曰翠微也。

紫微,太微,少微,星名。《晉書·天文志》紫微垣十五星在北斗。北一曰紫微,天帝之座也,天子之常居也。太微,天子庭也。五帝之座也,十二諸侯府也。少微,在太微西,士大夫之位也,明大而黃,則賢士舉也。

三微。《後漢·章帝紀》春秋於春每月書王者,重三正,愼三微也。《註》三微者,三正之始,萬物皆微,物色不同,故王者取法焉。十一月,時陽氣始施於黃泉之下,色皆赤,赤者陽氣,故周爲天正,色尚赤。十二月,萬物始牙而色白,白者隂氣,故殷爲地正,色尚白。十三月,萬物莩甲而出,其色皆黑,人得加功展業,故夏爲人正,色尚黑。

姓。《左傳·哀八年》微虎。《註》魯大夫。

微生,複姓。《論語》微生高。

【玉】

玉【午集上】【玉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獄。《說文》石之美者。玉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䚡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楊,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撓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技,絜之方也。《五音集韻》烈火燒之不熱者,眞玉也。《易·鼎卦》鼎玉鉉。《疏》正義曰:玉者,堅剛而有潤者也。

《說卦》乾爲玉爲金。《疏》爲玉爲金,取其剛之淸明也。《詩·大雅》金玉其相。《禮·聘義》君子比德於玉焉。溫潤而澤,仁也。縝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劌,義也。垂之如隊,禮也。叩之其聲淸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達,信也。氣如白虹,天也。精神見于山川,地也。圭璋特達,德也。天下莫不貴者,道也。《管子·侈靡篇》玉者,隂之隂也。《白虎通》玉者,象君子之德,燥不輕,溫不重,是以君子寶之。

水玉,水精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水玉磊砢。《註》水玉,水精也。

美貌也。《公羊傳·宣十二年》是以使寡人得見君之玉面,而微至乎此。《疏》言玉面者,亦美言之也。《史記·丞相世家》如冠玉耳。

珍食曰玉食。《書·洪範》惟辟玉食。《釋文》漢書云:玉食,珍食也。

時和曰玉燭。《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疏》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地名。《左傳·哀十二年》宋鄭之閒有地焉,曰:彌作,頃丘,玉暢,嵒,戈,鍚。《註》凡六邑。

河名。《正字通》後晉天福中,鴻臚卿張匡鄴使于闐,著行程記。言玉河在于闐城外,其源出昆山,西流一千三百里,至于闐界,疏爲三河,一白玉河,二綠玉河,三黑玉河。五六月水漲,玉隨流而至,多寡視水小大。七八月水退可取,彼人謂之撈玉。

關名。《前漢·張騫傳》酒泉列亭鄣至玉門矣。《註》玉門關在龍勒界。

星名。《後漢·郞顗傳》從西方天苑趨,左足入玉井。《註》參星下四小星爲玉井。

木名。《山海經》開明北有文玉樹。《註》五釆玉樹。

草名。《爾雅·釋草》蒙,玉女。《註》女蘿別名。

《正字通》寒玉,竹別名。亦曰綠玉。

鳥名。《前漢·司馬相如傳》鴐鵞屬玉。《郭註》屬玉似鴨而大,長頸,赤目,紫紺色。

觀名。《前漢·宣帝紀》行幸萯陽宮屬玉觀。《註》晉灼曰:屬玉,水鳥,以名觀也。又蚌名。《爾雅·釋魚·蜃小者珧註》珧,玉珧,卽小蚌。

姓。《史記·封禪書》濟南人公玉帶。《註》公玉,姓。帶,名。《風俗通》齊濬王臣有公玉冉。

愛也,成也。《詩·大雅》王欲玉女,是作大諫。《註》玉,寶愛之意。《張載·西銘》貧賤憂戚,庸玉女于成也。

《廣韻》息逐切。《集韻》息六切,音肅。《廣韻》朽玉。

琢玉工。《集韻》或作璛。

姓。《史記·封禪書公玉帶註》索隱曰:玉又音肅。《後漢·光武紀》留太守玉况爲大司徒。《註》玉,音肅,京兆人。

《廣韻》相玉切《集韻》須玉切,音粟。西戎國名。亦姓。

《五音集韻》許救切,音齅。篆玉工也。

《韻補》叶音域。《漢費鳳》體履柔和,溫其如玉,修孝友于閨門,執忠謇于王室。《易林》鈆刀攻玉,堅不可得。盡我筋力,胝繭爲疾。

叶音龠。《易林》桑華腐蠹,衣敝如絡。女工不成,絲帛爲玉。

叶音迂。《洞頌》韞產寶玉,叶含耀明珠。《說文》王象三王之連,丨其貫也。《註》徐曰:王中畫近上,王三畫均。李陽冰曰:三畫正均,如貫王也。《類篇》隸始加點,以別帝王字。《六書精蘊》帝王之王,一貫三爲義。三者,天,地,人也。中畫近上,王者法天也。珠王之王,三畫相均,象連貫形。俗書不知帝王字中畫近上之義,加點于旁以別之。

【一】

一【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1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弌《唐韻》《韻會》於悉切《集韻》《正韻》益悉切,漪入聲。《說文》惟初大始,道立於一。造分天地,化成萬物。《廣韻》數之始也,物之極也。《易·繫辭》天一地二。《老子·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

《廣韻》同也。《禮·樂記》禮樂政,其極一也。《史記·儒林傳》韓生推詩之意,而爲內外傳數萬言,其語頗與齊魯閒殊,然其歸一也。

少也。《顏延之·庭誥文》選書務一不尚煩密。《何承天·答顏永嘉書》竊願吾子舍兼而遵一也。

《增韻》純也。《易·繫辭》天下之動貞夫一。《老子·道德經》天得一以淸,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正。

均也。《唐書·薛平傳》兵鎧完礪,徭賦均一。

誠也。《中庸》所以行之者,一也。

正一。《唐書·司馬承楨傳》得陶隱居正一法,逮四世矣。

一一。《韓非子·內儲篇》南郭處士請爲齊宣王吹竽。宣王悅之,廩食以數百人。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韓愈詩》一一欲誰憐。《蘇軾詩》好語似珠穿一一。

《星經》天一星,在紫微宮門外。太一星,在天一南半度。

太一,山名,卽終南山。一名太乙。

三一。《前漢·郊祀志》以太牢祀三一。《註》天一,地一,泰一。泰一者,天地未分元氣也。

尺一,詔版也。《後漢·蕃傳》尺一選舉。《註》版長尺一,以寫詔書。

百一,詩篇名,魏應璩著。

姓,明一炫宗。

三字姓。北魏有一那婁氏,後改婁氏。

一二三作壹貳叄。《大學》壹是皆以修身爲本。《史記·禮書》總一海內。《前漢·霍光傳》作總壹。《六書故》今惟財用出納之簿書,用壹貳叄以防姦易。

《韻補》叶於利切,音懿。《左思·吳都賦》藿蒳豆蔲,薑彙非一。江蘺之屬,海苔之類。

叶弦雞切,音兮。《參同契》白者金精,黑者水基。水者道樞,其數名一。

【泓】

泓【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宏切,音宖。《說文》下深貌。一曰水淸貌。《郭璞·江賦》極泓量而海運,狀滔天以淼茫。

水名。《春秋·僖二十一年》宋公及楚人戰于泓。

龍泓,水名。《陝西通志》龍泓有二,一在飛龍峽,一在天井山。

《韻補》叶烏光切,音汪。《易林》羽翮病傷,無以爲疆。宋公德薄,敗于水泓。

相关诗句
长共尔游息 愿携金光草 逍遥领泉石 不如且住世 官府足众职 吾闻白玉京 功成有申锡 帝命主兹山 名犹在绿籍 君本谪仙人 欲去更遐历 初来即忘归 惝恍神如失 森奇目屡夺 游览尽微赜 我来竭幽兴 桃源迩可即 蓬莱岂在远 一发迈古昔 历世甗胜绝 信与尘凡隔 眷兹灵异境 悟彼苍生术 吾因灌输理 一气妙呼吸 玄津示吐咽 如欲对以臆 矶头止青鸟 逆卷竟谁扼 安行孰为达 怒涌归潮入 回阳势忽旋 喤喤音孔翕 钟窦声始洪 缘厓乱如织 赴壑急于奔 圆折数珠瓅 方坻环玉流 奇怪不可识 仰扪瑰宝罗 岩下光奕奕 朝日照金晶 紫气纷可挹 右盘青牛峡 溢洑交泉脉 嵌空垂地肺 飞澜回荡激 穿石倚撑拄 净槃舒的摐 天碑矗峥嵘 屋偃龙藏辟 牖通水犀灵 由唐履其阈 恍游君山阳 三折互龂瑽 其旁洞掞蒨 莹带流漦白 灵鬐矫玉柱 犹蜕蜿蜒迹 厓颠虚窾存 知有髯羊蛰 尝观蝘蜒游 阳光下容隙 井气上通幹 外视似无域 中虚别有天 俯首度逼仄 悬舟刚明 杳杳深莫测 娟娟净如染 峭壁漱金骨 渟々湛碧琳 崩厓雷斧劈 西行得龙湫 砥柱中流屹 飞桥沸万玉 淜湃雷霆击 盘涡车轮转 奰屃怒方勃 虬鼍奋相角 峡束遽奔突 屿远始迤逶 广荫不见日 曲碕可浮觞 扶疏影百尺 轮囷寿千载 琼树上蒙幂 稍下泻为湍 渊凝莹沈寂 翠微玉一泓 万压争灌射 伏流转地中 龙鼻吸金液 石梁亘清汉 宝气浮瑟瑟 月魄堕深谷 苍苍疑正色 阴壑天倒开 灵源澄水碧 中为玉女潭 侧锦厓四塞 回岩上盘互 草树相蓊郁 峦嶂妙连络 欲往迷所适 岂无涘苓者 采药路诘屈 飞云被绮郁 三株原自一 幽洞俯灵木 独本蘖维十 琪树挺琼枝 太湖翠如拭 杯浮缥缈峰 一一青可摘 坐对芙容城 徙倚瑶台侧 宴处超然宇 期仙望踞舄 盘玉拥琳琅 承霤雨欲滴 巍碣讶天成 殊状各异质 踞狮与驯象 白羖初平叱 青骡张果系 芟林凤麟集 导涧龙马呈 翦莽珍木出 疏幽美石露 回移造化德 招邀缁素流 杳眇古佛窟 岧峣玄真阁 仙寓蔼羽客 禅栖俨大士 实表上真迹 爰建玉清祠 选胜穷搜剔 探妙溯邃初 颇极位置力 想当经始时 环佩藐姑射 琅玕群玉山 葱蒨丽绵密 门前万梅竹 别馆竦而翼 玉虚奠其中 澄观披云物 生明抱弦月 蓍台静研《易》 虹桥迥隔凡 列卦开玄室 修廊俯大观 云庄艺芝术 玉冈绕鸾鹄 令人思俱逸 因君地始显 名是神仙宅 玉阳古洞天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