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逢顾恺

出自:明代·邾经《娄东述怀寄示龙门上人玉山居士》

拼音:[shàng,shǎng][rén][féng][gù][kǎi]

平仄:仄平平仄仄

寂寞娄东寺,经过岁暮时。
后凋霜柏古,乱点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龙门得老琦。
十年今几遇,早岁故相知。
震泽三江入,虹桥五色垂。
水西春酒熟,花下晚尊移。
联句应题竹,留餐更折葵。
那知俱是客,各以业为师。
莲社招呼费,茅堂出处卑。
也驰支遁马,而向习家池。
何物讥臣朔,如人舞怪逵。
遂令兄弟急,岂但友生疑。
落落情偏好,悠悠事莫期。
参商天上路,萍梗海之涯。
向忆身犹白,前修道不缁。
君攀狮子座,我把桂花枝。
吴子非无学,周胥亦有为。
龙泉终再合,豹管未容窥。
泥滑双扶屐,灯明共弈棋。
笑言方款合,交谊更坚持。
好客囊羞涩,捐人佩陆离。
初筵俄列豆,屡舞竟扬觯。
醉揖都轻别,醒吟每重思。
优哉聊复尔,舍此欲何之。
伐木鸣幽鸟,椷筒寄阿谁。
玉山投美璞,珠水照摩尼。
为说饶清事,从游尽白眉。
载观名胜集,多是故人诗。
自笑如张翰,何烦识项斯。
江帆风去逆,林馆雨留迟。
紫研玄香润,纹窗棐几宜。
翔鸾开粉纸,直发引乌丝。
燕坐书成癖,穷探字识奇。
雄文《毛颖传》,小隶《武梁祠》。
韩柳文章在,云龙上下随。
两家才并立,千喙语难追。
小子真狂简,前贤讵点嗤。
百金宁取直,三绝且闻痴。
漫与非神品,居然奉令仪。
异时倾孔盖,八字读曹碑。
回首高飞隼,行歌倒接夌。
剡溪归尽兴,泌水乐忘饥。
野阁延疏广,韦编拾散遗。
儒冠傲轩冕,农耒力菑畬。
明月怀人远,长林鼓瑟悲。
平常要久契,翻覆讶群儿。
愿把平生意,毋求小有疵。
矢心同白水,披腹献丹墀。
把袂寒潮上,还家夜雪吹。
上人逢顾恺,冯谢拙言词。

查看原文

注释

【上人】1.道德高尚的人。 2.《释氏要览.称谓》引古师云:"内有德智,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名上人。"自南朝宋以后,多用作对和尚的尊称。 3.居于上位的人,指君主。 4.旧时对主人的称呼。 5.方言。子女对父母或祖父母的称呼。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上】

上【子集上】【一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丄時亮切,音尙。在上之上,對下之稱。崇也,尊也。《易·乾·文言》本乎天者親上。

《廣韻》君也。太上極尊之稱。《蔡邕·獨斷》上者,尊位所在。但言上,不敢言尊號。

上日。《書·舜典》正月上日。《註》孔氏曰:上日,朔日也。葉氏曰:上旬之日。曾氏曰:如上戊,上辛,上丁之類。

姓。漢上雄,明上觀,上志。

上官,複姓。

《唐韻》時掌切《集韻》《韻會》《正韻》是掌切,商上聲。登也,升也,自下而上也。《易·需卦》雲上于天。《禮·曲禮》拾級聚足,連步以上。

進也。《前漢·東方朔傳》朔上三千奏牘。

與尙通。《詩·魏風》上愼旃哉。《前漢·賈誼傳》上親,上齒,上賢,上貴。

《匡衡傳》治天下者審所上。

《韻補》叶辰羊切,音常。《楚辭·九懷》臨淵兮汪洋,顧林兮忽荒。修予兮袿衣,騎霓兮南上。

叶時刃切,音愼。《王微觀海詩》照本苟不昧,在末理知瑩。忽乗摶角勢,超騰送崖上。

叶矢忍切,音審。《郭璞·遊仙詩》翹首望太淸,朝雲無增景。雖欲思陵化,龍津未易上。《說文》上,高也。指事。時掌切。◎按字有動靜音,諸韻皆以上聲,是掌切,爲升上之上,屬動,去聲,時亮切,爲本在物上之上,屬靜。今詳《說文》上聲上字,高也,是指物而言,則本在物上之上亦作上聲矣。依諸韻分動靜音爲是。後倣此。

【人】

人【子集中】【人部】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姓。明人傑。

左人,聞人,俱複姓。

《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逢】

逢【酉集下】【辵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符容切,音縫。《說文》遇也。从辵,峯省聲。《正韻》値也。《左傳·宣三年》不逢不若。《書·洪範》子孫其逢吉。

《正韻》迎也。《揚子·方言》逢、迎,逆也。自關而西。或曰迎,或曰逢。

逆也。《前漢·東方朔傳》逢占射覆。《註》逆占事,猶言逆刺也。

大也。《禮·儒行》衣逢掖之衣。《註》衣掖下寬大也。

閼逢,歲名。《爾雅·釋天》太歲在甲曰閼逢。《註》言萬物鋒芒欲出,壅遏未通也。

與縫通。《禮·玉藻》深衣縫齊倍要。《註》縫,或爲逢。

有逢,國名。《左傳·昭二十年》有逢伯陵因之。《註》逢伯陵,殷諸侯。

姓。齊逢丑父。

《廣韻》《韻會》蒲蒙切《集韻》《正韻》蒲紅切,音蓬。鼓聲也。《詩·大雅》鼉鼓逢逄。

《前漢·司馬相如傳封禪書》大漢之德,逢涌原泉。《註》逢讀若㷭,言如熢火之升,原泉之流。

叶符方切,音房。《韓愈詩》蕭條千萬里,會合安可逢。叶上江、下鄕。◎按从夅者,音龎。从夆者,音縫、音蓬。《顏氏家訓》逄、逢之別,豈可雷同。

【顾】

顧【戌集下】【頁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古慕切,音故。《玉篇》瞻也。迴首曰顧。《詩·小雅》顧我復我。《箋》顧,旋視也。《書·太甲》顧諟天之明命。《傳》謂常目在之。

眷也。《詩·大雅》乃眷西顧。

《書·康誥》顧乃德。《傳》謂顧省汝德。

《詩·小雅》不顧其後。《箋》不自顧念。

但也。《禮·祭統》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下,顧上先下後耳。《疏》言上有大澤,則惠必及。但尊上者在先,下者處後耳。一曰顧,故也,謂君上先餕,臣下後餕,示恩則從上起也。

發語辭。《史記·刺客傳》顧不易耶。《註》顧反也。《前漢·賈誼傳》首顧居下。《註》顧亦反也,言如人反顧然。

與雇同。《前漢·鼂錯傳》斂民財,以顧其功。《註》顧,讎也,若今言雇賃也。

引也。《後漢·黨錮傳》郭林宗、范滂等爲八顧,言能以德行引人者也。

國名。亦姓。《詩·商頌》韋顧旣伐,昆吾夏桀。《傳》有韋國者,有顧國者。《箋》顧、昆吾,皆己姓。

地名。《左傳·哀二十一年》公及齊侯邾子盟于顧。《註》顧,齊地。

山名。《方輿勝覽》鎭江北固山,梁武攺曰北顧。

《五音集韻》公戸切,音古。義同。《書·微子》我不顧行遯。徐邈讀。俗作頋。

【恺】

愷【卯集上】【心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苦亥切《集韻》《韻會》《正韻》可亥切,音凱。《說文》康也。《廣韻》樂也。《詩·小雅》豈樂飮酒。《註》豈,本作愷。

軍勝之樂。《周禮·夏官·大司馬》愷樂獻于社。《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振旅,愷以入于晉。

或作凱。《爾雅·釋天》南風謂之凱風。《疏》南風,長養萬物喜樂,故曰凱風。《左傳》八愷。或作八凱。愷凱古通用也。

相关诗句
冯谢拙言词 上人逢顾恺 还家夜雪吹 把袂寒潮上 披腹献丹墀 矢心同白水 毋求小有疵 愿把平生意 翻覆讶群儿 平常要久契 长林鼓瑟悲 明月怀人远 农耒力菑畬 儒冠傲轩冕 韦编拾散遗 野阁延疏广 泌水乐忘饥 剡溪归尽兴 行歌倒接夌 回首高飞隼 八字读曹碑 异时倾孔盖 居然奉令仪 漫与非神品 三绝且闻痴 百金宁取直 前贤讵点嗤 小子真狂简 千喙语难追 两家才并立 云龙上下随 韩柳文章在 小隶《武梁祠》 雄文《毛颖传》 穷探字识奇 燕坐书成癖 直发引乌丝 翔鸾开粉纸 纹窗棐几宜 紫研玄香润 林馆雨留迟 江帆风去逆 何烦识项斯 自笑如张翰 多是故人诗 载观名胜集 从游尽白眉 为说饶清事 珠水照摩尼 玉山投美璞 椷筒寄阿谁 伐木鸣幽鸟 舍此欲何之 优哉聊复尔 醒吟每重思 醉揖都轻别 屡舞竟扬觯 初筵俄列豆 捐人佩陆离 好客囊羞涩 交谊更坚持 笑言方款合 灯明共弈棋 泥滑双扶屐 豹管未容窥 龙泉终再合 周胥亦有为 吴子非无学 我把桂花枝 君攀狮子座 前修道不缁 向忆身犹白 萍梗海之涯 参商天上路 悠悠事莫期 落落情偏好 岂但友生疑 遂令兄弟急 如人舞怪逵 何物讥臣朔 而向习家池 也驰支遁马 茅堂出处卑 莲社招呼费 各以业为师 那知俱是客 留餐更折葵 联句应题竹 花下晚尊移 水西春酒熟 虹桥五色垂 震泽三江入 早岁故相知 十年今几遇 龙门得老琦 方外尊吾友 乱点石苔滋 后凋霜柏古 经过岁暮时 寂寞娄东寺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