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柳文章在

出自:明代·邾经《娄东述怀寄示龙门上人玉山居士》

拼音:[hán][liǔ][wén][zhāng][zài]

平仄:平仄平平仄

寂寞娄东寺,经过岁暮时。
后凋霜柏古,乱点石苔滋。
方外尊吾友,龙门得老琦。
十年今几遇,早岁故相知。
震泽三江入,虹桥五色垂。
水西春酒熟,花下晚尊移。
联句应题竹,留餐更折葵。
那知俱是客,各以业为师。
莲社招呼费,茅堂出处卑。
也驰支遁马,而向习家池。
何物讥臣朔,如人舞怪逵。
遂令兄弟急,岂但友生疑。
落落情偏好,悠悠事莫期。
参商天上路,萍梗海之涯。
向忆身犹白,前修道不缁。
君攀狮子座,我把桂花枝。
吴子非无学,周胥亦有为。
龙泉终再合,豹管未容窥。
泥滑双扶屐,灯明共弈棋。
笑言方款合,交谊更坚持。
好客囊羞涩,捐人佩陆离。
初筵俄列豆,屡舞竟扬觯。
醉揖都轻别,醒吟每重思。
优哉聊复尔,舍此欲何之。
伐木鸣幽鸟,椷筒寄阿谁。
玉山投美璞,珠水照摩尼。
为说饶清事,从游尽白眉。
载观名胜集,多是故人诗。
自笑如张翰,何烦识项斯。
江帆风去逆,林馆雨留迟。
紫研玄香润,纹窗棐几宜。
翔鸾开粉纸,直发引乌丝。
燕坐书成癖,穷探字识奇。
雄文《毛颖传》,小隶《武梁祠》。
韩柳文章在,云龙上下随。
两家才并立,千喙语难追。
小子真狂简,前贤讵点嗤。
百金宁取直,三绝且闻痴。
漫与非神品,居然奉令仪。
异时倾孔盖,八字读曹碑。
回首高飞隼,行歌倒接夌。
剡溪归尽兴,泌水乐忘饥。
野阁延疏广,韦编拾散遗。
儒冠傲轩冕,农耒力菑畬。
明月怀人远,长林鼓瑟悲。
平常要久契,翻覆讶群儿。
愿把平生意,毋求小有疵。
矢心同白水,披腹献丹墀。
把袂寒潮上,还家夜雪吹。
上人逢顾恺,冯谢拙言词。

查看原文

注释

【韩柳】指唐代散文家韩愈和柳宗元。两人皆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作家,同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对后世散文发展影响很大。
【文章】1.单独成篇的文字作品:写文章。 2.文辞:文章尔雅,训辞深厚。 3.礼乐制度:考文章,改正朔。 4.花纹色彩:五色文章。 5.比喻隐含的意思:话中另有文章。 ⑥比喻可做的事;可用的办法:还有文章可做|抓住一点大做文章。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韩】

韓【戌集中】【韋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胡安切《韻會》《正韻》河干切,音寒。《說文》井垣也。从韋,取其帀也。幹聲。

國名。《詩·大雅·韓奕箋》韓,姬姓之國也,後爲晉所滅,故大夫韓氏以爲邑名。《左傳·桓三年》韓萬御戎。《韻會》曲沃桓公之子萬,食邑于韓,後分晉爲國。

三韓,國名,辰韓,弁韓,馬韓也。見《後漢·東夷傳》。

《廣韻》姓也。《韻會》秦滅韓,以國爲氏。

叶胡千切,音焉。《孫楚·白起贊》神機電斷,氣齊卒然,南折勁楚,走魏禽韓。《說文》本作。《集韻》亦作榦幹。

【柳】

柳【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丣力九切,留上聲。《說文》小楊也。本作桺。从木丣聲。《埤雅》柔脆易生,與楊同類。縱橫顚倒植之皆生。

柳谷,日入處。《書·堯典》宅西曰昧谷。徐廣云:柳谷。《宋祁筆記》古文卯本柳字,後借爲辰卯之卯。北本別字,後借爲西北之北。虞翻笑鄭元不識古文,以卯爲昧,訓北曰:北,猶別也。

星名。《爾雅·釋天》咮謂之柳。

車也。服虔曰:東郡謂廣轍車爲柳。李奇曰:大牛車爲柳。鄧展曰:喪車爲柳。

《爾雅·釋樂》宮謂之重,商謂之敏,角謂之經,徵謂之迭,羽謂之柳。

侯國名。《前漢·地理志》屬渤海郡。

姓。《姓譜》魯子展之後,食邑于柳,遂以爲氏。○按楊柳一物二種,《毛詩》分而言之者,《齊風》折柳樊圃,《陳風》東門之楊是也。合而言之者,《小雅》楊柳依依是也。《本草》云:楊枝硬而揚起,故謂之楊。柳枝弱而垂流,故謂之柳。《正字通》據古詩南楊北有柳分爲二,非。

【文】

文【卯集下】【文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分切,音紋。《說文》錯畫也。《玉篇》文章也。《釋名》文者,會集衆綵,以成錦繡。合集衆字,以成辭義,如文繡然也。《易·繫辭》物相雜,故曰文。《周禮·天官·典絲》供其絲纊組文之物。《註》畫繪之事,靑與赤謂之文。《禮·樂記》五色成文而不亂。

《尚書序》古者伏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疏》文,文字也。《說文》序》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卽謂之字。《古今通論》倉頡造書,形立謂之文,聲具謂之字。

《易·乾卦文言疏》文謂文飾。

《易·坤卦》文在中也。《疏》通達文理。《史記·禮書》貴本之謂文,親用之謂理。兩者合而成文,以歸太一,是謂太隆。

《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疏》發舉則有文謀。

《禮·禮器》先王之立禮也,有本有文。忠信,禮之本也。義理,禮之文也。《史記·樂書》禮自外作,故文。《註》文猶動,禮肅人貌。貌在外,故云動。

《禮·樂記》禮減而進,以進爲文。樂盈而反,以反爲文。《註》文,猶美也,善也。

《左傳·僖二十三年》吾不如衰之文也。《註》有文辭也。

《前漢·酷吏傳》司馬安之文法。《註》以文法傷害人也。《又》按其獄皆文致不可得反。《註》言其文案整密也。

姓。《前漢·循吏傳》文翁,廬江舒人也。

《史記·諡法》經緯天地曰文,道德博聞曰文,勤學好問曰文,慈惠愛民曰文,愍民惠禮曰文,錫民爵位曰文。

獸名。《山海經》放臯之山有獸焉,其狀如蜂,岐尾,反舌,善呼,曰文文。

《集韻》文運切,音問。《論語》小人之過也,必文。《朱傳》文,飾之也,去聲。

眉貧切,音珉。飾也。《禮·玉藻》大夫以魚須文竹,劉昌宗讀。

《韻補》叶微勻切。《崔駰·達旨》摛以皇質,雕以唐文。六合怡怡,比屋爲仁。《張衡·西京賦》都邑游俠,張趙之倫。齊志無忌,擬跡田文。

叶無沿切。《蔡洪棊賦》畫路表界,白質朱文。典直有正,方而不圓。

【章】

章【午集下】【立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集韻》《韻會》諸良切《正韻》止良切,音彰。《說文》樂竟爲一章。从音从十。十,數之終也。

采也。《書·臯陶謨》五服五章哉。《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靑與赤謂之文,赤與白謂之章。

明也。《易·垢卦》品物咸章。《書·洪範》俊民用章。

文章也。《詩·小雅》維其有章矣。《箋》禮文也。

篇章。《詩疏》詩有章句,總義包體,所以明情也。

成事成文曰章。《孟子》不成章不達。《周語》將以講事成章。

《周語》余敢以私勞,變前之大章。《註》表也,表明天子與諸侯異物也。

條也,程也。《史記·高祖紀》約法三章。《太史公自序》張蒼爲章程。《註》章。歷數之章術也。

大林木曰章。《史記·貨殖傳》千章金材。

《爾雅·釋山疏》山形上平者名章。

地名。《山海經》鮮山又東曰章山。

赤水之北有章尾山。《史記·楚世家》吳大敗楚于豫章。《前漢·地理志》勃海郡屬縣章武,章鄕,會稽郡屬縣句章,西河郡千章縣,廣平國斥章,東平國章縣。《後漢·光武紀》建武六年,改春陵鄕爲章陵縣。

官名。《周禮·春官》保章氏。《前漢·王子侯表》千章侯。《百官志》東閣主章令丞。《師古註》主章,掌大材也。《前漢·宣帝紀》元康元年置建章衞尉。

《爾雅·釋天》太歲在庚曰上章。

樂名。《禮·記註》大章,堯樂名。

印章。《漢官儀》吏秩比二千石以上,銀印龜鈕其文曰章,刻曰某官之章。

章奏。《獨斷》凡羣臣書通於天子者四,曰章,曰奏,曰表,曰駁議。

《左傳·僖五年》日南至。《疏》步曆之始,以朔旦冬至爲首,曆之上元,其年是十一月朔旦冬,至十九年閏月盡,復得十一月。朔旦冬至,故以十九年爲一章,積章成部,積部成紀。治曆者以此章部爲法,以知氣朔。

章甫,殷冠名。《禮·郊特牲》章甫,殷道也。

總章,舜明堂名。

建章,漢宫名。在長安。城西周迴二十餘里。

姓,秦將章邯。

諡法。《逸書》温克令儀曰章。

國名。《左傳註》謝,章,薛,舒,呂,祝,終,泉,畢,過,此十國皆任姓。

俗或謂舅曰章。

《六書音義》周章,怔營貌。

懼貌。亦作慞。

《字彙補》與樟同。《司馬相如·子虚賦》楩楠豫章。

與獐同。《周禮·冬官考工記》山以章。《註》讀爲獐。《韻會小補》又叶之風切,音中。《書·臯陶謨》天秩有禮,自我五禮有庸哉,同寅協恭和衷哉,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之亮切。同障。《禮·雜記》四面有章。

【在】

丑集中】【土部】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昨宰切《集韻》《韻會》《正韻》盡亥切,裁上聲。《爾雅·釋訓》居也。《易·乾傳》在下位而不憂。

察也。《書·舜典》在璿璣玉衡,以齊七政。《禮·文王世子》食上必在視寒煖之節。

存也。《論語》父母在。

所在也。《前漢·武帝紀》徵詣行在。《蔡邕·獨斷》天子以四海爲家,謂所居爲行在所。

姓。晉汝南太守在育。

脾神曰常在,見《黃庭經》。

昨代切,音載。義同。

叶雌氏切。音此。善也。《詩·小雅》不屬于毛,不離于裏。天之生我,我辰安在。

叶才里切。示上聲。《屈原·離騷》吾令豐隆乗雲兮,求虙,今作在。《正字通》在,本昨代切,舊本泥韻書先才上聲訓居,次轉去聲訓所,不知所卽居,非上聲者訓居,去聲者訓所也。○按在有上去二聲。字書韻書皆然。《禮韻》原許通押,《字彙》分訓,似泥。《正字通》不从上轉去,亦非。

相关诗句
冯谢拙言词 上人逢顾恺 还家夜雪吹 把袂寒潮上 披腹献丹墀 矢心同白水 毋求小有疵 愿把平生意 翻覆讶群儿 平常要久契 长林鼓瑟悲 明月怀人远 农耒力菑畬 儒冠傲轩冕 韦编拾散遗 野阁延疏广 泌水乐忘饥 剡溪归尽兴 行歌倒接夌 回首高飞隼 八字读曹碑 异时倾孔盖 居然奉令仪 漫与非神品 三绝且闻痴 百金宁取直 前贤讵点嗤 小子真狂简 千喙语难追 两家才并立 云龙上下随 韩柳文章在 小隶《武梁祠》 雄文《毛颖传》 穷探字识奇 燕坐书成癖 直发引乌丝 翔鸾开粉纸 纹窗棐几宜 紫研玄香润 林馆雨留迟 江帆风去逆 何烦识项斯 自笑如张翰 多是故人诗 载观名胜集 从游尽白眉 为说饶清事 珠水照摩尼 玉山投美璞 椷筒寄阿谁 伐木鸣幽鸟 舍此欲何之 优哉聊复尔 醒吟每重思 醉揖都轻别 屡舞竟扬觯 初筵俄列豆 捐人佩陆离 好客囊羞涩 交谊更坚持 笑言方款合 灯明共弈棋 泥滑双扶屐 豹管未容窥 龙泉终再合 周胥亦有为 吴子非无学 我把桂花枝 君攀狮子座 前修道不缁 向忆身犹白 萍梗海之涯 参商天上路 悠悠事莫期 落落情偏好 岂但友生疑 遂令兄弟急 如人舞怪逵 何物讥臣朔 而向习家池 也驰支遁马 茅堂出处卑 莲社招呼费 各以业为师 那知俱是客 留餐更折葵 联句应题竹 花下晚尊移 水西春酒熟 虹桥五色垂 震泽三江入 早岁故相知 十年今几遇 龙门得老琦 方外尊吾友 乱点石苔滋 后凋霜柏古 经过岁暮时 寂寞娄东寺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