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时蛮柰国

出自:宋代·陈普《古田女》

拼音:[xī][shí][mán][nài][guó]

平仄:平平平仄平

昔年过饶州,一事独希差。
清川浴妇人,以书不以夜。
上流濯垢腻,下流汲归舍。
供佛与事尊,共用如啗蔗。
朝昏卖鱼虾,晴雨亲耕稼。
樵苏与负戴,咸与夫并驾。
流污浴岂非,失礼事可讶。
我时适逆旅,一见为汗下。
欲言不可得,况言不可得,
况敢加讥骂。静惟天下事,
无边可悲咤。一从文王没,
声教不逾华。巴夔与闽粤,
至今愧华夏。男不耕穑,
女不专桑柘。内外悉如男,
遇合多自嫁。云山恣歌谣,
汤池任腾藉。插花作牙侩,
城市称雄霸。梳头半列肆,
笑语皆机诈。新奇弄浓妆,
会合持物价。愚夫与庸奴,
低头受凌跨。吾闽自如此,
他方我可暇。福州县十三,
余幸穷厓下。十里近郭县,
此俗独未化。一日来古田,
拔秧适初夏。青裙半绞扎,
水泥和拨迓。事事亦不恶,
位分无假借。三王二帝年,
人伦密无罅。冀方古当涂,
丰水今滻灞。见恶如豺狼,
嗜礼如脍炙。固无期桑中,
亦无舞台榭。一国皆若狂,
一年惟有蜡。盛年事耕织,
斑白可休假。习见宜如常,
骤异良以乍。劝君但勤馌,
兹事宜永谢。傥能用吾言,
鸡豚愿同社。北人见飓风,
掀簸嗟真差。君子逢不若,
白书成黑夜。日月同一天,
宁复殊次舍。礼义无华夷,
悦心悉如蔗。披沙欲出金,
恶莠为害稼。朝歌与胜母,
贤者同回驾。中为去偏倚,
庸但无怪讶。安敢亢亢方,
却无伈伈下。礼不虑咈违,
义不恤怒骂。恭惟秦汉前,
礼乐止河华。七闽义处所,
目不睹韶夏。食才美马甲,
及仅知压柘。应无雁弊聘,
宁识枣修嫁。历汉晋至唐,
谈口无可藉。令孜与思勖,
畏作貂珰霸。每从常衮来,
始识不逆诈。珠玉满面前,
犹或迷光价。一二百年来,
骅骝渐知跨。述古与介夫,
各有诗书暇。晦翁黄勉斋,
遂以教天下。昔时蛮柰国
今作齐鲁花。沂风蔼莫春,
弦诵殷长夏。蹡蹡多规行,
穆穆亲衔迓。方知地无偏,
又喜才不借。独余男女俗,
缺漏留微罅。未能秣驹汉,
颇碍雪驴灞。有心即知礼,
有口皆思炙。男女既冠笄,
屋宇仍台榭。朝夕晓清温,
春秋能社蜡。溱洧秉简游,
此日何可假。礼自标枝来,
心无倾盖乍。风流与衣冠,
犹当轶王谢。再用前韵。
田渔非女事,诗以告里社。

查看原文

注释

【昔时】1.亦作"?时"。 2.往日;从前。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昔】

昔【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思積切,音惜。《說文》作㫺。乾肉也。从殘肉,日以晞之。與俎同意。《類篇》隷作昔。《五經文字》後人以爲古昔字。《易•說卦》昔者,聖人之作《易》也。《疏》據今而稱上世,謂之昔者也。《詩•商頌》自古在昔,先民有作。《禮•曲禮》必則古昔稱先王。

《詩•陳風》誰昔然矣。《傳》昔,久也。《疏》昔是久遠之事。

《禮•檀弓》予疇昔之夜。《註》猶前也。

《博雅》昔,夜也。《左傳•哀四年》爲一昔之期。《莊子•天運篇》則通昔不寐矣。

姓。《廣韻》漢有烏傷令昔登。

《集韻》倉各切,音錯。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弓人》老牛之角紾而昔。《註》昔讀爲交錯之錯,謂牛角觕理錯也。

《韻補》叶息約切。《左思•詠史詩》當其未遇時,憂在塡溝壑。英雄有迍邅,由來自古昔。

【时】

時【辰集上】【日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蛮】

蛮【申集中】【虫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直音》蠻字省文。(蠻)《唐韻》莫還切《集韻》《韻會》《正韻》謨還切,音獌。《玉篇》南夷名。《書·禹貢》三百里蠻。《傳》以文德蠻來之不制以法。《周禮·夏官·大司馬》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畿。《疏》蠻者縻也,縻繫之以政敎也。《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唐書·南蠻傳》有十姓白蠻,五姓烏蠻。

綿蠻,鳥聲。《詩·大雅》綿蠻黃鳥。

蠻蠻,鳥名。《山海經》崇吾之山有鳥焉,其狀如鳧而一翼一目,相得乃飛,名曰蠻蠻。

水名。《戰國策》灓水齧其墓。《春秋後語》作蠻水。

雷名。《道書》五雷,五曰蠻雷。

姓。《通志·氏族略》蠻氏芈姓,荆楚之後因氏焉。

《韻補》彌鄰切,音民。《班固·東都賦》外綏百蠻。叶上珍字韻。

《古音攷》叶音眠。《曹植·王粲誄》翕然鳳舉,遠竄荆蠻。身窮志達,居鄙行鮮。

【柰】

柰【辰集中】【木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乃帶切《韻會》乃代切《正韻》尼帶切,。《說文》果名。《廣韻》柰有靑、白、赤三種。《潘岳·閒居賦》二柰曜丹白之色。

徐鉉曰:假借爲柰何字。《書·召誥》曷其柰何弗敬。

《廣韻》那也。柰、那通。《王維·酬郭給事詩》强欲從君無那老。那作柰。《韓愈·感春詩》已矣知何柰。柰作那。○按俗作㮈,以別于柰何之柰。

俗作奈,以別于柰果之柰。皆非。

【国】

國【丑集上】【囗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囗囶圀觥入聲。《說文》邦也。《周禮·夏官·量人》掌建國之法,以分國爲九州。

《冬官·考工記》匠人營國,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涂九軌,左祖右社,面朝後市。《禮·王制》五國以爲屬,十國以爲連,二十國以爲卒,二百一十國以爲州。《孟子》大國,地方百里,次國,地方七十里,小國,地方五十里。

《周禮·地官·掌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註》山國多山者,土國平地也,澤國多水者。

滅人之國曰勝國。《左傳註》勝國者,絕其社稷,有其土地也。

九州之外曰外國。亦曰絕國。《後漢·班超傳》君侯在外國三十餘年。《又》遠處絕國。

兩國相距曰敵國。《孟子》敵國不相征也。

外國來附者曰屬國。《李陵·答蘇武書》聞子之歸位,不過典屬國。《註》典,掌也。卽掌屬國之事者。

城郭國,行國。《宋程大昌備北邊對》漢西域諸國,有城郭國,有行國。城郭國,築城爲守者,行國不立城,以馬上爲國也。

姓。《姓苑》太公之後。齊有國氏,世爲上卿,宋有國卿。

相关诗句
诗以告里社 田渔非女事 再用前韵 犹当轶王谢 风流与衣冠 心无倾盖乍 礼自标枝来 此日何可假 溱洧秉简游 春秋能社蜡 朝夕晓清温 屋宇仍台榭 男女既冠笄 有口皆思炙 有心即知礼 颇碍雪驴灞 未能秣驹汉 缺漏留微罅 独余男女俗 又喜才不借 方知地无偏 穆穆亲衔迓 蹡蹡多规行 弦诵殷长夏 沂风蔼莫春 今作齐鲁花 昔时蛮柰国 遂以教天下 晦翁黄勉斋 各有诗书暇 述古与介夫 骅骝渐知跨 一二百年来 犹或迷光价 珠玉满面前 始识不逆诈 每从常衮来 畏作貂珰霸 令孜与思勖 谈口无可藉 历汉晋至唐 宁识枣修嫁 应无雁弊聘 及仅知压柘 食才美马甲 目不睹韶夏 七闽义处所 礼乐止河华 恭惟秦汉前 义不恤怒骂 礼不虑咈违 却无伈伈下 安敢亢亢方 庸但无怪讶 中为去偏倚 贤者同回驾 朝歌与胜母 恶莠为害稼 披沙欲出金 悦心悉如蔗 礼义无华夷 宁复殊次舍 日月同一天 白书成黑夜 君子逢不若 掀簸嗟真差 北人见飓风 鸡豚愿同社 傥能用吾言 兹事宜永谢 劝君但勤馌 骤异良以乍 习见宜如常 斑白可休假 盛年事耕织 一年惟有蜡 一国皆若狂 亦无舞台榭 固无期桑中 嗜礼如脍炙 见恶如豺狼 丰水今滻灞 冀方古当涂 人伦密无罅 三王二帝年 位分无假借 事事亦不恶 水泥和拨迓 青裙半绞扎 拔秧适初夏 一日来古田 此俗独未化 十里近郭县 余幸穷厓下 福州县十三 他方我可暇 吾闽自如此 低头受凌跨 愚夫与庸奴 会合持物价 新奇弄浓妆 笑语皆机诈 梳头半列肆 城市称雄霸 插花作牙侩 汤池任腾藉 云山恣歌谣 遇合多自嫁 内外悉如男 女不专桑柘 男不耕穑 至今愧华夏 巴夔与闽粤 声教不逾华 一从文王没 无边可悲咤 静惟天下事 况敢加讥骂 况言不可得 欲言不可得 一见为汗下 我时适逆旅 失礼事可讶 流污浴岂非 咸与夫并驾 樵苏与负戴 晴雨亲耕稼 朝昏卖鱼虾 共用如啗蔗 供佛与事尊 下流汲归舍 上流濯垢腻 以书不以夜 清川浴妇人 一事独希差 昔年过饶州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