泓澄湛寒碧

出自:宋代·黄伯固《渊靓亭》

拼音:[hóng][chéng,dèng][zhàn][hán][bì]

平仄:平平仄平仄

江山无古今,阐发自我辈。
心期得地胜,有目皆一快。
负郭西缭川,众流翕以汇。
水光开三面,结屋此其最。
嚣尘劃清漪,景象极爽垲。
泓澄湛寒碧,潭影尤可爱。
岩前列烟树,翠色聊不解。
盘坳石下瞰,林立错奇怪。
雄观喜新获,旷境了无碍。
人谋孰使然,天作若有诗。
学宫尔多士,游息于此在。
岂但濯尔缨,亦可湔匀佩。
翛然鱼在藻,行矣鲲化海。
维兹渊靓名,妙处默领会。
中庸至矣夫,智者乐在内。
水德本无虚,人心亦清洒。
即物以察已,致之不在大。
清源堪疏沦,世虑涤昏昧。
曾子浴乎沂,不出一唯外。
淡乎卖傅心,或可分一派。

查看原文

注释

【泓澄】见"泓澄"。
【澄湛】纯净,清晳。
【寒碧】1.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寒凉的碧空。 2.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丛丛浓密的绿荫。 3.给人以清冷感觉的碧色。指代清冷的湖水。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泓】

泓【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烏宏切,音宖。《說文》下深貌。一曰水淸貌。《郭璞·江賦》極泓量而海運,狀滔天以淼茫。

水名。《春秋·僖二十一年》宋公及楚人戰于泓。

龍泓,水名。《陝西通志》龍泓有二,一在飛龍峽,一在天井山。

《韻補》叶烏光切,音汪。《易林》羽翮病傷,無以爲疆。宋公德薄,敗于水泓。

【澄】

澄【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浧《集韻》持陵切,音懲。《增韻》水靜而淸也。《謝靈運詩》秋水共澄鮮。

《曹植詩》明月澄淸景。《註》澄,湛也。

酒名。《禮·禮運》澄酒在下。

山名。《廣輿記》在南昌豐城縣。

《集韻》除庚切,音棖。

直拯切,懲上聲。

澄應切,音瞪。義同。

《集韻》唐亙切,音鄧。淸濁分也。

【湛】

湛【巳集上】【水部】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㴴《唐韻》宅減切《集韻》《韻會》《正韻》丈減切,音偡。《說文》沒也。一曰湛水,豫章浸。《周禮·夏官·職方氏》荆州,其浸潁湛。《水經注》湛水,出犨縣魚齒山西北。

水名。《水經》湛水,出河南軹縣。

露盛貌。《詩·小雅》湛湛露斯。

重厚貌。《楚辭·九章》忠湛湛而願進兮。

深貌。《楚辭·招魂》湛湛江水兮。

《增韻》澄也,澹也。《謝混詩》水木湛淸華。

《揚子·方言》湛,安也。

《集韻》《韻會》《正韻》丈陷切,偡去聲。姓也。晉湛方生。

《廣韻》丁含切《集韻》《韻會》都含切。與耽同。《說文》作媅,樂也。《詩·小雅》子孫其湛。《傳》湛樂之久也。

《廣韻》直深切《集韻》《韻會》《正韻》持林切,音霃。與沈同。《史記·司馬相如傳》湛恩汪濊。

《集韻》夷針切,音淫。與霪同。久雨也。《王充·論衡》變復之象,以久雨爲湛。

《集韻》《正韻》子鴆切,音祲。與浸同。漬也。《字林》投物水中也。《禮·內則》湛諸美酒。

《集韻》《韻會》《正韻》將廉切,音尖。亦漬也。與漸瀸同。

《集韻》丑甚切,音踸。湛潭,水貌。

以荏切,與同,水動也。

《集韻》《正韻》直禁切,音鴆。沒也。

《韻補》叶羊戎切,音容。《楚辭·九辯》乗精氣之摶摶兮,騖諸神之湛湛。驂白霓之習習兮,歷郡靈之豐豐。

【寒】

寒【寅集上】【宀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从人在宀下,从茻薦覆之,下有仌。仌,水也。隸省作寒。《釋名》寒,捍也。捍,格也。《玉篇》冬時也。《易·繫辭》日月運行,一寒一暑。《書·洪範》庶徴曰燠,曰寒。《傳》煥以長物,寒以成物。

司寒,水神。《左傳·昭四年》黑牡秬黍,以享司寒。《註》司寒,元冥,水神也。

《周語》火見而淸風戒寒。《荀悅·申鑒》下有寒民,則上不具服。

窮窘也。《史記·范睢傳》范叔一寒至此哉。《宋史·同甫傳》畸人寒士皆賴之。

國名,在北海,平壽縣東寒亭。《史記·夏本紀》伯明氏之讒子寒浞封國。

姓。漢博士寒朗。

叶胡田切,音賢。《楚辭·天問》何所冬暖,何所夏寒。焉有石林,何獸能言。

叶側鄰切,音眞。《歐陽修·答韓子華詩》俊乂沈下位,惡去善乃伸。家至與戸到,飽饑而衣寒。

【碧】

碧【午集下】【石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彼役切《集韻》兵役切《韻會》兵亦切,音筆。《說文》石之靑美者。《山海經》高山多靑碧。《郭註》亦玉類也。今會稽縣東山出碧。《班固·西都賦》珊瑚碧樹。《註》崐崘山有碧樹。《張衡·南都賦》綠碧紫英。《註》碧有縹碧,有綠碧。

《增韻》碧,深靑色。唐官制,八品九品服碧代靑也。

《韻會》竹書紀年:惠成王七年,雨碧於郢。

《度人經·碧落註》東方第一天有碧霞遍滿,是云碧落。

姓。明洪武中訓導碧潭。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