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菌接舆

出自:宋代·邵桂子《疏屋诗为曹云西作》

拼音:[shān][jūn,jùn][jiē][yú]

平仄:平平平平

草菜可食,总名曰疏。
品题有圃,树艺有书。
衡纵町畦,周绕屋庐。
缭以樊垣,经父沟渠。
晨出抱瓮,夕归荷锄。
有蔓必薅,有蝗必驱。
风披雨沐,日暄露濡。
穉甲怒生,嘉苗蔚敷。
芥薑杞菊,韭薤蒜葫。
薇蕨藜藿,瓜瓞匏瓠。
楮鸡桑鹅,箨龙棕鱼。
马齿鹿角,鼠尾虎须。
薯蓣蔓菁,杜蘅蘼芜。
茵陈莪萝,艽兰茹藘。
赤苋银茄,翠荇墨菰。
酸浆辣苫,甘荠苦荼。
庖人调胹,园丁拮据。
锜煮緤,筐稆贮储。
椒橙内交,{左齿右差}醢效劬。
以芼以湘,可茹可俎。
维昔尼父,瓜祭齐如。
饮水曲肱,其乐只且。
召南苹藻,韩奕笋蒲。
知味羡黄,齩根叹胡。
葵蓼饫颙,葱韭厌徐。
火芋明瓒,山菌接舆
庾郎三种,石生一盂。
刘参玉版,苏传冰壶。
巢字元修,鲋姓豆虑。
菘羔抱孙,蹲鸱将雏。
丝滑露葵,练净土酥。
野荠锟钝,水苔脯膴。
饼炊菠棱,鮓酿苞芦。
胡麻馈馏,罂粟醍醐。
萍虀西晋,莼羹东吴。
芹撷泥坊,藤采丰湖。
沼泪有蘩,江汉有蒌。
冈有常枲,洲有接余。
雁门天花,黄河蘑茹。
大宛苜蓿,太华芙蕖。
环滁野蔌,盘谷山茹。
地饶所产,天茁此徒。
菲葑是采,口腹以娱。
落英未莎,初篁未箊。
霜根旋挑,露叶半舒。
烹泉石鼎,养火地炉。
色炫匕著,香浮柈盂。
气含土膏,味逾天厨。
肥生华池,响鸣辅车。
商颜饥解,文园渴甦。
前招麹生,后引酷奴。
馔非膻荤,饷非苞苴。
园无羊踏,壤有鼠余。
彼哉肉食,俎列豢刍。
心炙椎牛,项脔割豬。
春羔秋麛,冬鲜夏朐。
猩脣豹胎,麋{上难下肉}蟹胥。
缁裙解鼋,银丝脍鲈。
羊尾截肪,锦袄脱肤。
山肴雉兔,泽羞雁凫。
北馔潼酷,南烹{上圭下黾}蜍。
嗜鼠则鸱,甘带则蛆。
乃笑郑老,烂蒸瓠{左卢右瓜}。
乃笑坡翁,梦餐鸡苏。
属厌饕餮,饱死侏儒。
语以疏味,能知否乎。
予雅嗜之,日不可无。
乃颜兹屋,羞供是须。
宁疏而癯,毋肉而腴。
易牙司味,敢告膳夫。

查看原文

注释

【山菌】见"山菌子"。
【接舆】春秋楚隐士,佯狂不仕。亦以代指隐士。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仅供参考。

字义

【山】

山【寅集中】【山部】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廣韻》所閒切《集韻》《韻會》師閒切《正韻》師姦切,起之形。《釋名》山,產也。產萬物者也。《易·說卦》天地定位,山澤通氣。《書·禹貢》奠高山大川。《爾雅·釋山》河南華,河西嶽,河東岱,河北恆,江南衡,《周禮》謂之鎮。《鄭註》鎮名山安地德者也。

《山海經》山分東西南北中五經。南則自蜀中西南至吳越諸山界。西則自華隂嶓冢以至崑崙積石諸山,今隴西甘肅玉門外,其地也。北則自狐岐大行以至王屋孟門諸山,是禹貢冀雍兩州之境也。東則自泰岱姑射沿海諸境,則禹貢靑州齊魯之地也。見《讀山海經語》。

連山,古易名。《周禮·春官》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註》似山之出內氣也。

姓。古烈山氏之後。

公山,複姓。

《集韻》《韻會》所旃切,音仙《詩·小雅》幽幽南山。叶上干,干音堅。

《孔子·丘陵歌》喟然迴慮,題彼泰山。鬱確其高,梁甫迴連。○按山在刪韻,古轉聲寒刪先通,則非止叶音矣。

叶疏臻切,音甡。《班固·東都賦》吐燄生風,欱野歕山。叶下振。《正字通》本部與土阜石三部通者,互見。

【菌】

菌【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渠隕切,音窘。《說文》地蕈也。《爾雅·釋草》中馗,菌。《疏》此菌大小異名也,大者名中馗,小者名菌。《博物志》菌,食之有味,而常毒殺人。

朝菌,槿也。《莊子·逍遙遊》朝菌不知晦朔。

山名。《山海經》南海之內有菌山。

菌蠢,芝貌。《張衡·南都賦》芝房菌蠢生其隈。

《集韻》區倫切,音皸。菌桂出交趾,員如竹。《屈原·離騷》雜申椒與菌桂兮。

《博雅》菌,薰也。其葉謂之蕙。《素問》肝氣虛,則夢見菌香生草。

《馬融·長笛賦》瞋菌碨柍。《註》皆衆聲鬱積競出之貌。

《篇海》音郡。《淮南子·地形訓》海人生若菌,若菌生聖人。

【接】

接【卯集中】【手部】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子葉切《集韻》《韻會》《正韻》卽涉切,音楫。《說文》交也。《廣韻》合也,會也。《易·蒙卦》子克家,剛柔接也。《疏》陽居卦內,接待羣隂。

《晉卦》晝日三接。《禮·表記》君子之接如水。《疏》如兩水相交,尋合而已。

持也,受也,承也。《禮·曲禮》接下承弣。《註》接客手下也。《史記·平準書》漢興,接秦之弊。

《增韻》接續也,連也。《禮·曲禮》堂上接武。《註》武,迹也。迹相接,謂每移足半躡之。《前漢·西域傳》烏秅國民接手飮。《註》自高山下谿㵎中飮水,故接連其手。

近也。《儀禮·聘禮》賓立接西塾。

捷也。《禮·曾子問》接祭而已矣。《疏》接,捷速也。速而祭之。

反接,謂反縛兩手也。《前漢·平傳》樊噲受詔卽反接。

姓。《史記·孟子荀卿傳》接子,齊人,學黃老道德之術。《集韻》或作擑。

《集韻》《韻會》《正韻》疾葉切,音捷。《禮·內則》國君世子生,接以太牢。《註》接讀爲捷,勝也。謂食其母,使補虛强氣也。

《荀子·大略篇》先事慮事謂之接。《註》接讀爲捷,速也。

測洽切,音鍤。與扱同。《周禮·地官·廩人》大祭祀,則共其接盛。《註》接讀爲扱。扱以授春人舂之。《疏》頒扱與春人。

《集韻》色甲切,音霎。與翣同。《周禮·天官·縫人衣翣柳之材註》故書翣作接。

檄頰切,音協。與挾同。亦持也。

【舆】

輿【酉集下】【車部】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0画

《廣韻》以諸切《集韻》《韻會》羊諸切《等韻》雲諸切,音余。《說文》車底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輿人爲車。《註》輿人專作輿,而言爲車者,車以輿爲主也。《後漢·輿服志》上古聖人觀轉蓬始爲輪,輪行不可載,因物生智,復爲之輿。《韻會》《詩詁》曰:輈軸之上加板以載物,軫、軾、轛、較之所附植,輿,其總名也。

乗輿。《蔡邕·獨斷》天子所御車馬、衣服、器械、百物曰乗輿。《註》輿,車也。乗,載也。

《韻會》權輿,始也。造衡自權始,造車自輿始也。

《正韻》堪輿,天地之總名。《前漢·藝文志》《堪輿金匱》十四卷。《註》堪,天道。輿,地道。

載而行之之意。《左傳·僖十一年》敬禮之輿也。《註》謂其載禮以行也。

《襄二十四年》令名德之輿也。

負也。《戰國策》百人輿瓢而趨。

《廣韻》多也。《集韻》衆也。《左傳·僖二十八年》晉文公聽輿人之誦。

《韻會》扶輿,佳氣貌。

美稱。《司馬相如·子虛賦》扶輿綺靡。

輿人,賤官。《左傳·昭四年》輿人納之。

丘輿,地名。《左傳·成四年》鄭公子偃敗諸丘輿。《註》鄭地。

平輿。《後漢·郡國志》平輿,屬汝南郡。《註》古沈子國也。

姓。《韻會》周大夫伯輿之後。

《廣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增韻》舁車也。兩手對舉之車。《集韻》或作轝。《史記·封禪書》作轝。轝字从車从與,作車與。

相关诗句
敢告膳夫 易牙司味 毋肉而腴 宁疏而癯 羞供是须 乃颜兹屋 日不可无 予雅嗜之 能知否乎 语以疏味 饱死侏儒 属厌饕餮 梦餐鸡苏 乃笑坡翁 烂蒸瓠{左卢右瓜} 乃笑郑老 甘带则蛆 嗜鼠则鸱 南烹{上圭下黾}蜍 北馔潼酷 泽羞雁凫 山肴雉兔 锦袄脱肤 羊尾截肪 银丝脍鲈 缁裙解鼋 麋{上难下肉}蟹胥 猩脣豹胎 冬鲜夏朐 春羔秋麛 项脔割豬 心炙椎牛 俎列豢刍 彼哉肉食 壤有鼠余 园无羊踏 饷非苞苴 馔非膻荤 后引酷奴 前招麹生 文园渴甦 商颜饥解 响鸣辅车 肥生华池 味逾天厨 气含土膏 香浮柈盂 色炫匕著 养火地炉 烹泉石鼎 露叶半舒 霜根旋挑 初篁未箊 落英未莎 口腹以娱 菲葑是采 天茁此徒 地饶所产 盘谷山茹 环滁野蔌 太华芙蕖 大宛苜蓿 黄河蘑茹 雁门天花 洲有接余 冈有常枲 江汉有蒌 沼泪有蘩 藤采丰湖 芹撷泥坊 莼羹东吴 萍虀西晋 罂粟醍醐 胡麻馈馏 鮓酿苞芦 饼炊菠棱 水苔脯膴 野荠锟钝 练净土酥 丝滑露葵 蹲鸱将雏 菘羔抱孙 鲋姓豆虑 巢字元修 苏传冰壶 刘参玉版 石生一盂 庾郎三种 山菌接舆 火芋明瓒 葱韭厌徐 葵蓼饫颙 齩根叹胡 知味羡黄 韩奕笋蒲 召南苹藻 其乐只且 饮水曲肱 瓜祭齐如 维昔尼父 可茹可俎 以芼以湘 {左齿右差}醢效劬 椒橙内交 筐稆贮储 锜煮緤 园丁拮据 庖人调胹 甘荠苦荼 酸浆辣苫 翠荇墨菰 赤苋银茄 艽兰茹藘 茵陈莪萝 杜蘅蘼芜 薯蓣蔓菁 鼠尾虎须 马齿鹿角 箨龙棕鱼 楮鸡桑鹅 瓜瓞匏瓠 薇蕨藜藿 韭薤蒜葫 芥薑杞菊 嘉苗蔚敷 穉甲怒生 日暄露濡 风披雨沐 有蝗必驱 有蔓必薅 夕归荷锄 晨出抱瓮 经父沟渠 缭以樊垣 周绕屋庐 衡纵町畦 树艺有书 品题有圃 总名曰疏 草菜可食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