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呼随主帅

出自:明代·归有光《鲤鱼山》

拼音:[chì][hū][suí][zhǔ][shuài]

平仄:仄平平仄仄

鲤鱼山头日,日落山紫赤。
遥见两君子,登岸问苦疾。
此地饶粟麦,乃以水荡潏。
水留久不去,三年已不食。
今年虽下种,湿土干芽茁。
因指柳树间,此是吾家室。
前月水漫时,群贼肆狂獝。
少弟独骑危,射死五六贼。
长兄善长枪,力战幸得释。
因示刀箭痕,十指尚凝血。
问之此何由,多是屯军卒。
居民亦何敢,为此强驱率。
始者军掠民,以后军民一。
民聚军势孤,民复还劫卒。
鲤鱼山前后,遂为贼巢窟。
徐沂两兵司,近日穷剿灭。
军贼选骁健,叱呼随主帅
民贼就擒捕,时或有奔逸。
其中稍黠者,通贿仍交密。
以此一月间,颇亦见宁谧。
二人既别去,予用深叹息。
披发一童子,其言亦能悉。
民贼犹可矜,本为饥荒迫。
军贼受犒赏,乃以贼杀贼。
吾行淮徐间,每闻邳州卒。
荆楚多剽轻,养乱非弘策。

查看原文

注释

【叱呼】呼喝。
【主帅】1.统率全军的最高将领。 2.古代少数民族或部落的统治者。 3.南朝称典签﹑斋帅为"主帅"。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叱】

叱【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說文》訶也。《倉頡篇》大訶爲叱。《禮·曲禮》尊客之前不叱狗。《左傳·昭二十六年》子囊帶從野洩,叱之。《公羊傳·莊十一年》手劒而叱之。《史記·淮隂侯傳》喑噁叱咤,千人皆廢。

《集韻》亦作嘯。《禮·內則》不嘯不指。《註》嘯讀爲叱。

《集韻》《韻會》,昌實反,徐邈音七。《毛晃曰》从口从七。或从匕,誤。

【呼】

呼【丑集上】【口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虍。《說文》外息也。《韻會》出息爲呼,入息爲吸。

《廣韻》喚也。

《集韻》嗚呼,歎辭。《書·五子之歌》嗚呼曷歸。

通作乎。《詩·大雅》於乎小子。

通作虖。《前漢·武帝紀》嗚虖何施而臻此與。亦作嘑。

姓。《廣韻》列仙傳有仙人呼子先,又複姓。《前漢·匈奴傳》呼衍氏。《註》師古曰:卽今鮮姓呼延者是也。

呼沱,水名。《戰國策》南有呼沱易水。

草名。《爾雅·釋草》蓫薚,馬尾。《疏》蔏,一名夜呼。

《集韻》虛交切,音虓。與詨同。吳人謂叫呼爲詨。或作嚆嘮。

《禮·檀弓》曾子聞之,瞿然曰呼。《註》呼,虛憊聲。《釋文》音虛,吹氣聲也。

《廣韻》《集韻》《正韻》荒故切,音戽。《廣韻》本作謼。號呼也。《詩·大雅》式號式呼。《釋文》呼,火胡反。

火故反。《禮·曲禮》城上不呼。《釋文》呼,火故反。

《集韻》許箇切,音。《左傳·文元年》江芉怒曰:呼役夫。《註》呼,發聲也。《釋文》呼,好賀反。

《集韻》虛訝切,音嚇。與罅同。裂也。詳缶部罅字註。

【随】

隨【戌集中】【阜部】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

易卦名。

《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

《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

《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

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

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今義陽隨縣。《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隨縣。《註》故厲國也。《韻會》晉置隨郡,齊攺爲州。《正韻》亦作隋。詳前隋字註。

西隨,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西隨縣。

沙隨,地名。《春秋·成十六年》會于沙隨。《註》宋地,梁國寧陵縣北有沙隨亭。

姓。《風俗通》隨侯之後,漢有博士隨何。《史記·匈奴傳》有詔捕太醫令隨但。《前漢·藝文志》隨巢子六篇。《註》墨翟弟子。

《正韻》亦作遺。《詩·小雅》莫肯下遺。《箋》遺,讀曰隨。《疏》隨從於人,先人後己,以相下之義也。

《集韻》古通追。《屈原·離騷》背繩墨以追曲。《註》追,與隨通。

《唐韻正》古音旬禾反。《論語》季隨,季騧。《楊愼曰》大理董難曾見宋人小說,周有八士,命名八人而四韻。季隨、季騧,隨,旬禾反,騧,烏戈反,一韻也。《老子·道德經》音聲相和,先後相隨。《管子·白心篇》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易林》宮商旣和,聲音相隨。《馬融·廣成頌》魴鱮鱏鯿,鰋鯉鱨魦。樂我純德,騰躍相隨。《顧炎武曰》隨字自素問天元紀大論,知迎知隨,氣可與期,始入之韻。

《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註》索隱曰:隨,他果反。

與橢通。《淮南子·齊俗訓》闚面於盤水則員,於杯則隨,面形不異,其故有所員,有所隨者,所自闚之異也。《呂大臨曰》隨,當讀橢,圜而長也。《正字通》俗作随。

【主】

主【子集上】【丶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

《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

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晉語》陽子剛而主能。《註》上也。

姓。隋主胄,明主問禮。

主父,複姓。

《正韻》陟慮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註》主,同註。

【帅】

帥【寅集中】【巾部】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䢦《唐韻》所律切《集韻》《正韻》朔律切,音蟀。《易·師卦》長子帥師。《左傳·襄十年》牽帥老夫,以至于此。

循也。《禮·王制》命鄉不帥敎者以告。《註》帥,循也。

遵也。《前漢·循吏傳》蕭曹以寬厚淸靜,爲天下帥。《註》帥,遵也。

聚也。《揚雄·甘泉賦》帥尒隂閉,霅然陽開。《註》晉灼曰:帥,聚也。

《說文》佩巾也。《廣雅》巾也。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所類切,率去聲。《廣韻》將帥也。《正韻》主也,率也,統也,領也。《周禮·夏官》二千五百人爲師,師帥皆中大夫。五百人爲旅,旅帥皆下大夫。《左傳·宣十二年》命爲軍帥。《疏》軍帥,軍之主帥。《前漢·黃霸傳》置父老師帥。

姓。《廣韻》本姓師,晉景帝諱,改爲帥氏。晉尚書郞帥昺。

《五音集韻》舒芮切,音稅。同帨。亦佩巾也。

相关诗句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