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民方疾苦

出自:宋代·王阮《代胡仓过圣德惠民诗一首》

拼音:[zhī,zhì][mín][fāng][jí][kǔ]

平仄:平平平平仄

平楚皆膏壤,成汤忽旱年。
人知圣虑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饥荒后,长沙富庶全。
纪年四十载,斗米二三钱。
县县人烟密,村村景物妍。
朱蹄骄柳陌,金镫丽花钿。
飞此民成懒,加之吏不虔。
力耕终苟且,劝课或迁延。
绿野田多旷,潢池恶未悛。
曷尝修稼政,但见饰宾筵。
丰稔时难保,盈虚理有还。
自应成赤地,安得咎苍天。
义廪真良法,皇家以备先。
积仓何止万,存数仅余千。
滥以疏庸迹,来司敛散权。
一身初抵此,四顾但茫然,
财蒙内帑捐。敢云呈敏手,
幸免奋空拳。蔑问秦输闭,
专稽稷懋迁。陆修流马运,
水作汎舟连。凡属灾伤事,
深将利害研。兼并勤告谕,
商旅渐喧阗。市真虽翔踊,
官收却痛蠲。北来因鼎粟,
南至出渠船。稍稍收成廪,
纷纷出著鞭。起於衡岳趾,
环厥洞庭舷。湖北疆参错,
江西境接联。里虽千万远,
身亦再三遄。必务经行遍,
深防赈给偏。规模颁郡吏,
出纳谨乡贤。敢避风兼雨,
周爰陌与阡。有时沉水底,
镇日上山巅。不复通舟楫,
宁容坐马鞯。屐多穿石仄,
裳惯湿河壖。江步时时到,
村虚日日穿。救头方甚急,
援手讵辞胼。畴昔虽多病,
驰驱却自痊。已成迷晓夜,
不复惮山川。松迳行时盖,
杨花坐处毡。光华虽备使,
萧散类登仙。林密花频剪,
途穷木可缘。石欹行恐压,
溪涨涉疑漩。昔出正初吉,
今经六下弦。奔忙驰似箭,
来往转如圜。王事歌苞杞,
归心却杜鹃。力虽疲险阻,
志务报陶甄。忆昨初行日,
萧然亦可怜。饿羸皆偃仆,
疾疫更牵缠。讵止家徒壁,
多遗屋数椽。葛根殚旧食,
笔米继新饘。略救朝昏急,
终非肺腑便。声音中改变,
形质外羸孱。气苶胸排骨,
神昏眼露圈。步欹身欲仆,
头褪发俱卷。妇馁心成疾,
儿啼口坠涎。乱花生目睫,
炎火亢喉咽。袅袅浑无力,
昏昏只欲眠。尽挛持耒手,
顿削负薪肩。状貌已成鬼,
号呼几乱蝉。兽穷思旷野,
鱼困想清泉。山僻无人到,
帷惊有使褰。初闻争欲走,
稍定使来前。尔俗饥虽困,
吾君施体乾。知民方疾苦
遣吏抚迍邅。置院收鳏寡,
分场赈市廛。贷粮招复业,
散种使耕田。寒给衾禂暖。
春颁药剂煎。凡今严吏责,
皆是恤民编。稍见儿童集,
徐看父子牵。共争扶杖听,
咸乐置邮传。茶献迎门礼,
香浮夹道烟。耳闻身鼓舞,
心切滋潺湲。坐定徐言此,
从来未见焉。一时愆润泽,
万里奏艰鲜。灌溉非无桔,
精虔亦有牷。畲乾终损粟,
澉涸竟枯莲。诗骇周宣魃,
经书鲁国蝝。坐令民皞皞,
翻作泣涟涟。平日安丰稔,
今朝乍疾颠。老羸如病马,
壮健若飞鸢。忽见皇恩沐,
亲驰使命专。听言初挟纩,
拜赐悉鸣弦。新岁天心格,
经时雨势绵。东皋耕泽泽,
南亩溜溅溅。坎豆皆勤作,
根涯悉勉旃。水耕荣唪唪,
陆种藏芊芊。件件丝盈轴,
方方麦荐笾。指知食欲动,
目望酒先撋。舍北行歌畅,
村南伐鼓渊。鱼占何必梦,
斗覆已明躔。甲子晴尤好,
嘉平雪记填。自今知岁岁,
王道永平平。抚已叨逢主,
占星幸备员。耳亲闻击壤,
手敢废题牋。农事修其职,
邦基赖以坚。但令仓廪实,
何患犬羊羶。商克周饥止,
邢存卫雨愆。定知丰稼穑,
端在讲戈鋋。足食繄兵法,

查看原文

注释

【疾苦】(人民生活中的)困苦:关心群众的~。

注释内容采用汉语词典自动匹配结果,不代表诗文本意,仅供参考。

字义

【知】

知【午集中】【矢部】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民】

民【辰集下】【氏部】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彌鄰切,音泯。《說文》衆萌也。言萌而無識也。《易·師卦》君子以容民畜衆。《書·咸有一德》后非民罔使,民非后罔治。《禮·緇衣》民以君爲心,君以民爲體。

四民。《穀梁傳·成元年》古者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註》德能居位曰士,辟土植穀曰農,巧心勞手成器物曰工,通財貨曰商。

司民,星名。《周禮·秋官·司民》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獻其數于王。《註》司民,軒轅角也。《釋文》軒轅十七星,如龍形,有兩角,角有大民、小民。

官名。《周禮·秋官·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以上,皆書於版。

民曹,漢官名。《後漢·百官志》民曹尚書主凡吏上書事。《註》《蔡質·漢舊儀》曰:典膳治功作,監池、苑囿、盜賊事。

民部,今戸部也。《文獻通考》漢置尚書郞四人,其一人主財帛委輸。至魏文帝,置度支尚書寺,專掌軍國支計。吳有戸部,晉有度支,皆主筭也。後周置大司徒卿一人,如《周禮》之制,隋初有度支尚書,則幷後周民部之職。開皇二年,改度支爲民部。永徽初,改民部爲戸部。

北方有比肩民,見《爾雅·釋地》。南方有裸民,見《呂氏春秋》。

白民國,白身,背有角,乗之壽二千歲。羽民國,其民皆生羽毛。卵民國,其民皆生卵。毛民國,其民皆生毛。

有勞民、搖民、壎民、盈民、臷民、蜮民諸國,見《山海經》。

鶴民國,人長三寸,日行千里,見《窮神祕苑》。

姓,見《姓苑》。

叶鄰知切,音離。《夏禹襄陵操》洪水滔天,下民愁悲。上帝愈咨,三過吾門不入。父子道衰,嗟嗟不欲煩下民。

叶彌延切,音眠。《楊方·合歡詩》齊彼蛩蛩獸,舉動不相捐。生有同穴好,死成倂棺民。《六書略》民,象俯首力作之形。○按民字之義非一。有總言人者,《詩》天生蒸民,厥初生民。是也。有對君而言者,《書》民惟邦本。是也。有別於在位而言者,《詩》宜民宜人。註:人謂臣,民謂衆庶。是也。有對幽而言者,《論語》務民之義,《左傳》先成民而後致力于神。是也。有對已而言者,《詩》民莫不穀,我獨于罹。是也。有對農而言者,《漢·食貨志》粟甚貴傷民,甚賤傷農。是也。况四民兼士農工商,豈力田始稱民乎。《六書略》之說穿鑿,不可從。

【方】

方【卯集下】【方部】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船也。

《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博雅》方,大也,正也。

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疾】

疾【午集中】【疒部】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音嫉。《說文》病也。一曰急也。《徐曰》病來急,故从矢。矢,急疾也。《易·復卦》復亨出入無疾。《書·說命》若藥弗瞑眩,厥疾弗瘳。

《玉篇》患也。《左傳·桓六年》謂其不疾瘯蠡也。《疏》不疾者,猶言不患此病也。

《玉篇》速也。《廣韻》急也。《易·繫辭》帷神也,故不疾而速。《詩·大雅》昊天疾威。《傳》疾猶急也。《禮·月令》季冬之月,征鳥厲疾。《疏》疾,捷速也。《張衡·南都賦》總括趣欱,箭馳風疾。

《增韻》惡也。《左傳·昭九年》辰在子卯,謂之疾日。《注》疾,惡也。

《爾雅·釋言》疾,齊壯也。《疏》急速齊整,皆于事敏速强壯也。

虐也。《詩·大雅》疾威上帝。《朱注》疾威,猶暴虐也。

怨也。《管子·君臣篇》有過者不宿其罰,故民不疾其威。《注》疾,怨也。

毒害也。《左傳·宣十五年》山藪藏疾。《註》山之有林藪,毒害者居之。

姓。《姓譜》元魏疾陸眷。

車轅前之下垂在地者曰前疾。《周禮·秋官》大行人立當前疾。

劉疾,鳥名。《爾雅·釋鳥》鶛,劉疾。

與嫉通。《書·君》爾無忿疾于頑。

《秦誓》人之有技,冒疾以惡之。《傳》見人之有技藝,蔽冒疾害以惡之。《史記·孫臏傳》龐涓恐其賢於已,疾之。

與蒺同。《前漢·揚雄傳》及至獲夷之徒蹶,松柏掌疾黎。

《韻補》叶才詣切,音劑。《易·無妄》无妄之疾,勿藥有喜。喜,音戲。《詩·大雅》庶人之愚,亦職維疾。叶下戾。《司馬相如·上林賦》潏潏淈淈,湁潗鼎沸。馳波跳沫,汨隱漂疾。

【苦】

苦【申集上】【艸部】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康土切《集韻》《韻會》孔五切,音䇢。《說文》大苦,苓也。《詩·唐風》采苦采苦,首陽之下。《傳》苦,苦菜也。陸璣云:生田及山澤中,得霜甜脃而美。《謝靈運·山居賦》二箭殊葉,四苦齊味。《自註》四苦:靑苦、白苦、紫苦、黃苦。

味也。《書·洪範》炎上作苦。《詩·邶風》誰謂荼苦,其甘如薺。

《集韻》勤也。《孟子》必先苦其心志。

患也。《前漢·賈誼傳》非徒病腫,又苦盭。

《類篇》急也。

《博雅》悵也。

《揚子·方言》快也。楚曰苦,秦曰了。《郭璞曰》苦而爲快,猶以臭爲香,治爲亂,反覆用之也。

去聲。《正韻》苦故切,音庫。困也。《西溪叢語》今人不善乗船謂之苦船,北人謂之苦車。

姓。大夫苦成,見《國語》。

《通志·氏族略》漢有會稽太守苦灼。

果五切,音古。惡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辨其苦良。《註》謂分別縑白之麤細。《齊語》辨其功苦。《註》功,牢也。苦,脃也。《史記·五帝紀》河濵器皆不苦窳。《註》苦,麤也。

音怙。地名。《史記·老莊列傳》老子者,楚苦縣厲鄕曲仁里人也。◎按苦良,苦窳,功苦之苦,或作楛,或作沽,亦通盬,義同。《直音》作苦。苦字从艸作。

相关诗句
足食繄兵法 端在讲戈鋋 定知丰稼穑 邢存卫雨愆 商克周饥止 何患犬羊羶 但令仓廪实 邦基赖以坚 农事修其职 手敢废题牋 耳亲闻击壤 占星幸备员 抚已叨逢主 王道永平平 自今知岁岁 嘉平雪记填 甲子晴尤好 斗覆已明躔 鱼占何必梦 村南伐鼓渊 舍北行歌畅 目望酒先撋 指知食欲动 方方麦荐笾 件件丝盈轴 陆种藏芊芊 水耕荣唪唪 根涯悉勉旃 坎豆皆勤作 南亩溜溅溅 东皋耕泽泽 经时雨势绵 新岁天心格 拜赐悉鸣弦 听言初挟纩 亲驰使命专 忽见皇恩沐 壮健若飞鸢 老羸如病马 今朝乍疾颠 平日安丰稔 翻作泣涟涟 坐令民皞皞 经书鲁国蝝 诗骇周宣魃 澉涸竟枯莲 畲乾终损粟 精虔亦有牷 灌溉非无桔 万里奏艰鲜 一时愆润泽 从来未见焉 坐定徐言此 心切滋潺湲 耳闻身鼓舞 香浮夹道烟 茶献迎门礼 咸乐置邮传 共争扶杖听 徐看父子牵 稍见儿童集 皆是恤民编 凡今严吏责 春颁药剂煎 寒给衾禂暖 散种使耕田 贷粮招复业 分场赈市廛 置院收鳏寡 遣吏抚迍邅 知民方疾苦 吾君施体乾 尔俗饥虽困 稍定使来前 初闻争欲走 帷惊有使褰 山僻无人到 鱼困想清泉 兽穷思旷野 号呼几乱蝉 状貌已成鬼 顿削负薪肩 尽挛持耒手 昏昏只欲眠 袅袅浑无力 炎火亢喉咽 乱花生目睫 儿啼口坠涎 妇馁心成疾 头褪发俱卷 步欹身欲仆 神昏眼露圈 气苶胸排骨 形质外羸孱 声音中改变 终非肺腑便 略救朝昏急 笔米继新饘 葛根殚旧食 多遗屋数椽 讵止家徒壁 疾疫更牵缠 饿羸皆偃仆 萧然亦可怜 忆昨初行日 志务报陶甄 力虽疲险阻 归心却杜鹃 王事歌苞杞 来往转如圜 奔忙驰似箭 今经六下弦 昔出正初吉 溪涨涉疑漩 石欹行恐压 途穷木可缘 林密花频剪 萧散类登仙 光华虽备使 杨花坐处毡 松迳行时盖 不复惮山川 已成迷晓夜 驰驱却自痊 畴昔虽多病 援手讵辞胼 救头方甚急 村虚日日穿 江步时时到 裳惯湿河壖 屐多穿石仄 宁容坐马鞯 不复通舟楫 镇日上山巅 有时沉水底 周爰陌与阡 敢避风兼雨 出纳谨乡贤 规模颁郡吏 深防赈给偏 必务经行遍 身亦再三遄 里虽千万远 江西境接联 湖北疆参错 环厥洞庭舷 起於衡岳趾 纷纷出著鞭 稍稍收成廪 南至出渠船 北来因鼎粟 官收却痛蠲 市真虽翔踊 商旅渐喧阗 兼并勤告谕 深将利害研 凡属灾伤事 水作汎舟连 陆修流马运 专稽稷懋迁 蔑问秦输闭 幸免奋空拳 敢云呈敏手 财蒙内帑捐 四顾但茫然 一身初抵此 来司敛散权 滥以疏庸迹 存数仅余千 积仓何止万 皇家以备先 义廪真良法 安得咎苍天 自应成赤地 盈虚理有还 丰稔时难保 但见饰宾筵 曷尝修稼政 潢池恶未悛 绿野田多旷 劝课或迁延 力耕终苟且 加之吏不虔 飞此民成懒 金镫丽花钿 朱蹄骄柳陌 村村景物妍 县县人烟密 斗米二三钱 纪年四十载 长沙富庶全 乙犯饥荒后 恩遣使臣宣 人知圣虑切 成汤忽旱年 平楚皆膏壤
猜您喜欢
关于夏天的诗